章一百七十四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

李从璟打开那本书册,细细查看其中的内容。果如桃夭夭所言,契丹探子的口供很不一样。例如说对雁南契丹军的数量,有人说是两万,而另外有人说是三万,并且口吻都很肯定。对于契丹军派他们前往蓟州的目的,有人说是为大战做准备,探听蓟州虚实,有人则说是了解蓟州屯田、粮仓所在,契丹预备发动精骑突袭。

这样的情报,有比没有更加让人头疼。

李从璟放下书册的时候,桃夭夭双手一摊,“怎么样,李大将军,这种情况,你怎么看,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从璟想了想,没有在蓟州探子身上纠结,而是转问另外一个问题,“你放在契丹境内,尤其是西楼的眼线,最近情况如何,有没有被针对挖出来?”

桃夭夭笃定的摇头,“没有,一个都没有。昨日接到情报,可以看出一切如常。”

李从璟脸色并不像桃夭夭那么轻松,他接着问了一个让桃夭夭恼火的问题,“军情处在契丹境内的活动,有没有可能被契丹尽数掌握了?”

“这不可能!”桃夭夭果断的否定,斜眼看着李从璟,哼了一声,颇有些不服气,“我们军情处行事周密而且隐蔽,不仅理念超前,而且军情处锐士个个身怀绝技,要说被契丹发现一些还有可能,怎么会出现行踪尽数被掌握的情况?这也太离谱了些!而且这还是在我们没有察觉的前提下,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李从璟沉吟着,半响才缓缓说道:“比之边军斥候,军情处在情报收集方面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尤其是深入敌境的这些人手,不仅是我们窥探契丹蛮子动静的眼睛,更是我们依仗的重要利器。一旦其在关键时候被契丹拔掉,已经习惯军情处锐士提供情报,作为大军谋划、行动依据的我们,必定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桃夭夭坐直身子,胸脯挺得很高,严肃地说:“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

李从璟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只是想到这种可能性,觉得脊背有些发寒,所以拿出来提醒桃夭夭罢了。桃夭夭方才说得不错,军情处不仅行事理念出自李从璟,在这个时代属于先进的东西,而军情处的人手更是个个经过严格训练,他们可能会行动失利,但绝对不可能出现被契丹掌握行踪而不自知的情况。

揉了揉发酸的眉心,李从璟道:“蓟州的契丹探子继续抓,该拷问的东西还是要丝毫不放松的拷问,契丹探子虽然这回行事诡异了些,但探子的口风不一,很明显是主事者故意为之。我在想,甚至是这些契丹探子被抓,都有可能是他们‘主动’暴露了行踪。对方如此行事,想来无非两种可能性。其一,欲借此乱我判断,让我们无法得知雁南、营州契丹军的真实意图;其二,欲盖弥彰,先用这些探子麻痹我等,让我等放松对这些探子的警惕,以备其在关键时候派出真正的探子,刺探他们想要的信

息。”

桃夭夭听李从璟说完,冷静的分析其中的可能性,“若是第一种可能性,不难应对;若是第二种可能性,那这个契丹主事者,能接受契丹探子如此大规模的折损,心思也太可怕了些,而且也太毒辣了些。”

“这回的两国交战,数十万军队纵横沙场,最后的伤亡岂是千人、万人?便是几万、十万人的伤亡都有可能。为了后面这个更加庞大的数字,牺牲百十探子的性命,代价虽然不小,却也可以接受了。”李从璟道,“任何事情从来都是对比才凸显差距,才能更容易看清轻重。”

桃夭夭默然无言。

李从璟最后道:“大战之前,先死斥候,大军交锋,先比探子,要赢大战,先赢情报,这一直都是征战不可打破的法则。耶律阿保机是打大战的老手,经他的手,布置下的征战大棋,怎么都不会简单了,一时看不清棋局,也属正常。耗时持久的大战,走一步看一步,并没有什么不妥,步步为营就是了。”

“传令下去,在契丹境内的军情处,在搜集情报的同时,要时刻注意隐蔽自己,同时,也要格外注意甄别所获情报的真实性。耶律阿保机既然是大战老手,极有可能故布疑阵,让我们的探子,千辛万苦探到的却是假情报,那样一来,即便我们不落入他布置好的圈套,也会得不偿失。”

桃夭夭点点头,“知道了。”

……

蜀主王建,算是当世不可多得的人杰,他割据一方,筚路蓝缕,在中原烽火连天,梁晋争霸的时候,趁机建立蜀国,立下了偌大家业。但王建却不是个好命的,成为九五至尊没多久,便一命呜呼,保全、兴盛蜀国的重担,由此便落到了他的继承者,王衍的身上。

五代乱世似乎有个魔咒,雄主们的子嗣们大多不济事,他们的老父亲辛辛苦苦打下江山,积攒下来偌大家业,往往很容易在他们手上被败坏。那锦绣千里的山河,最终也会沦为嫁妆,嫁给别家的儿郎。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有风骚,尤其是在这个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的年代,兵强马壮者皆可为天子,铁打的江山,却有流水一般的主人。

建立梁朝的朱温,何等英雄,虽然性格有缺陷,但不失为英主,奈何他的子嗣就差了太多,朱友贞跟李存勖交手多年,竟然让偏居一隅的李存勖日益壮大,开疆扩土,最终不得不将中原也拱手相让。割据淮南的杨行密,那是曾让朱温吃瘪、不敢南下用兵的牛人,但他的儿子杨渥却被权臣朱温耍的团团转,眼看江山就要易手。

这是草莽英雄的悲哀,立业者或者雄才大略,能打下一片江山,但却敌不过后来者昏庸无能,要将江山断送。这也是无奈,与盛唐之前那些底蕴深厚的门阀世家相比,在子嗣教育、培养人才这方面,草莽人物的确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对此,李从璟曾有过感

慨:江山打得好,不如儿子生得好。那朱温、杨行密姑且不言,李克用虽然有些本事,也立下一些功业,但后半生基本都在吃亏,要不然也不会临死时留给李存勖三个死敌。但这些艰难困苦,都敌不过李存勖才气逼人,他不仅硬生生将晋国从悬崖边拉了回来,最终更是成就了五代君主数一数二的大功业。

王衍接王建的班,继位好些年,不思子承父志,整顿社稷,问鼎中原,却被俗世繁华给迷了眼,整日纵情享乐,并且于此道成就不小功绩。

王衍性喜奢华,钟爱女道士,他常命宫女们戴金莲冠,身着女道士服,对坐畅饮,每每兴之所至,邀请近臣同乐,往往不分男女,脱冠露髻,肆意喧闹,毫无顾忌。这厮还喜欢浓妆艳抹,并且谓之醉妆。他带后妃们游览青城山时,后妃们的衣服上绘有云霞,飘飘绕绕,如天仙下凡,以至于整个蜀国上行下效,纷纷模仿起来,竟然形成一种风气。

今年为了出游秦州,王衍竟然改元咸康,带着数万将士,周游全国,寻欢作乐。

却说王衍行至汉州,忽闻武兴节度使王承捷急报,说是唐军西来。

王衍闻听此言,压根儿不信,他自以为跟唐朝交好,李存勖不会无故来攻打他。对着随行官吏,王衍大言不惭的说道:“蜀国兵强马壮,我正欲炫耀我军威风,唐军来得正好,怕他们作甚?”

直到行至利州城,王衍接到消息,称威武城守将唐景思已经投降郭崇韬,王衍这才意识到事情可能大发了,连忙派军增援前线。

唐军西征,兵锋所至,势如破竹,蜀军根本无法抵挡。唐军先锋是李绍琛,领郭崇韬之令,收降威武城,随后攻下凤、兴、文、扶四州,又以降将为向导,连克兴州、邵州、成州,兵锋直达三泉。

在三泉,李绍琛与来援前方的三万蜀军相遇。两相遭遇,唐军兵力处在劣势,但是凭着一股连战连胜的锐气,在李绍琛带领下,横冲直撞,杀向蜀军,竟然势如破竹,那多年未曾经历战事,平日疏于操练的蜀军,哪里是唐军对手,当下被杀得大败,丢下五千多具尸体,狼狈败走。

郭崇韬接到李绍琛在三泉战胜蜀国援军的捷报,当即将这事告诉了李继岌,李继岌得知后很是高兴,大大将李绍琛夸赞了一番,并且对郭崇韬道:“郭将军真乃国家栋梁,西征不足一月,已经连连克城,所到之处蜀军莫不溃散,看来此行功成,已是大大在望了!”

郭崇韬脸上无悲无喜,丝毫不为眼前战功所动,听了李继岌的话,他掏出一封信,递给对方,抱拳道:“这是武德留后宋光葆派人递给臣的信,他在信中说道,请求我大军不要进入武德辖地,他会劝说各地投降,否则就背城决战。”

李继岌将信看完,的确和郭崇韬所说的分毫不差,他沉吟着问郭崇韬:“宋光葆这封信,郭将军怎么看?”

(本章完)

章八十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6)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四十六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7)章六十八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3)章四十二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3)章两百二六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3)章三十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8)章一百五十五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1)章四十六 敢叫勇协谋 大争于天下(1)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5)章两百五二 战死边疆裹尸还 天下再无契丹贼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积薄发正道行章十五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七十五 一片肝胆谁人知 既入檀州势如何?章四 谋国数载弹指间(上)章五十八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9)章八十五 是非成败问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上)章一百四十五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下)章十八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9)章四十一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2)章六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两百十一 安国定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中)章九十九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6)章两百四二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7)章五十二 婉如清扬小娘子 人生最恨离别时(上)章三十九 女豪镇契丹章一百六十九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3)章七十四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章四十八 劫道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2)章一百三十七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上)章十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1)章二十三 赵普颍上行良政 士子风流总不同章两百十九 随君辗转已四载 今成大将彭祖山章三十一 主对仆拳脚相加 君与臣相得益彰章十九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封推感言章八十三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0)章二十三 莫离献计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1)章九 淇门之变(1)章三十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4)章四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8)章两百十六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上)章八十七 轻罗幔帐红烛低 柔情蜜意两人识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9)章四十五 宿命章一百三十三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上)章三十七 袭城章八十二 一朝功业归尘土 空留佳人无归处章一百九十五 锄强扶弱问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五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6)章三十一 主对仆拳脚相加 君与臣相得益彰章一百四十五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下)章四十二 董璋章九十一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7)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8)章九十六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1)章八十三 一代骁将显威名 老残之躯念家国章二十二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6)章七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7)章十七 打铁匠,使刀人章四十四 先声夺军心(1)章六十八 郭威的压力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十 他的将士(第一更)章七十九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6)章八 一载相识十载别(2)章七十四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5)章九十七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4)章两百二二 渤海三月复三月 过三月再无三月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1)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6)五代大乱与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十八 蒹葭苍苍,血染一方章四十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1)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2)章八十六 过尽千帆皆不是 李从璟饿狼扑食章四二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4)章九十九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8)章七十六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2)章十三 有人西楼杀宰相(2)章八十三 飓风过岗百草伏 谋大事者必影孤章七十六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3)章十四 有人西楼杀宰相(3)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灵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4)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2)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1)章六十四 谁在喊威武【第三更】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四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5)章七十二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1)章四 水寨(2)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下)章两百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3)章十三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4)章九十八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3)章三十五 汉唐之文明章三十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