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来 及战日落惨遭败

倒水沟地势特殊,一面为悬崖,一面为缓坡,且有河水流经此地,故而是安营扎寨的好去处,马怀远领蓟州千骑北上突袭契丹后,在这里休整了一日。

不久前,契丹游骑突然向蓟州边境军堡发难,给这些军堡带来毁灭性灾难,倒水沟是其中之一。当日战死的倒水沟军士,周漏风和黑牛等人,尸体已在上次被马怀远等人收敛、埋葬,坟堆就在残存的军堡旁。

因为当日马怀远见到周漏风等人时,他们已经尸体焦糊,不辩面目,由是之故,军堡旁的坟墓没有单个立牌,只在坟前立了一个总牌位,上书“倒水沟十五英烈”七个大字。

马怀远、马小刀陪同周小全,在墓群前肃立。

山高云淡,军堡在山顶,俯瞰周山、大地,此山之北,视线所及,百里之地,丘陵低伏,草原朦胧。

沉默许久,马小刀对肃立在墓前不言不语,只是目光狠戾的周小全道:“死者已矣。今我等捕杀近千蛮子游骑,将其尽数驱逐出境,周队正和将士们的仇也算报了,他们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宽慰。小全,你不必想太多。”

倒水沟不是众人北上收复的第一座军堡,甚至不是前几个。因之前马怀远赶到及时,将盘踞在倒水沟下的契丹蛮子尽数诛杀,顺势得以将倒水沟的十几号军士就地掩埋。然而其他地方的军堡则就不同,在当时的情况下,马怀远是无法将其一一收复的。

这回领蓟州千骑北上,马怀远在收复其他军堡时,看到的是裸露在外,甚至是被契丹游骑虐杀以泄愤的边军尸体,横七竖八的尸身,断肢残骸遍地都是,堡子上悬挂的人头,树干上吊着的人皮,那一双双瞪大的仇恨的双眼,和鲜血一起染红了一片没有生机的荒野。

在和众人将这些同袍的尸体收敛,将他们残缺到甚至无法拼凑的尸体整理,一一埋进土里的时候,无论是马怀远、马小刀,还是周小全,眼中不仅包含泪水,也饱含怒火。在见过那样的场面之后,如今再回到到水沟,周小全胸中的戾气不仅没有消减,反而愈发重了些。

少年握着拳头,仰起头,不让眼泪溢出眼眶,他咬牙道:“我们一家五口,此生与蛮子之仇,不死不休。边境一日有蛮子,此仇便一日不算完。”

马小刀拍拍周小全的肩膀,叹息一声,不知该说什么。

马怀远负手站立在一旁,良久不语。作为蓟州防御使,如今战死在他面前的,是他蓟州的边军,是他的部曲,面对契丹蛮子,他军令未出,而将士已战没,他心中亦如针刺。

“你若想复仇,首先要让自己有复仇的实力。”马怀远看了周小全一眼,转身离开,下令全军撤退。

周小全转过身,沉着脸,心中的仇恨与不甘,让他忘了敬畏,他大声朝马怀远喊道:“为何要撤退?为何不上前迎战!契丹蛮子就在眼前,区区三千人,难道我们还怕了他们不成?!”

“这是军令。”马怀远没有给周小全多解释的意思,这几个字出口之后,人已经到了马背上。

周小全怒气盈胸,悲痛亦盈胸,他指着身后的倒水沟军士墓群,吼道:“边军将士,苦守贫寒之地,吃最简单的粮,睡最坚硬的床,走最危险的路,逾年不见旁人,整日所为就是巡边!巡边,巡边,每时每刻都有可能死于非命。十个边军九个死,多的是尸骨都找不到!他们有牢骚,有不满,骂过娘,咒过天,但他们从未有人选择过放弃,当逃兵!”

“现在,他们死了,战死了!你们却连给他们复仇的勇气都没有!”

周小全额头青筋暴突,脸红耳赤。

马怀远眼神一冷,“让他闭嘴!”

马小刀出现在周小全背后,一掌落在对方后颈,周小全哼都没哼一声,就倒了下去。

扶着周小全,马小刀道:“他只是触景伤情了。”

马怀远点点头,率领蓟州军千骑,在契丹军到达之前南撤数十里。

马怀远的南撤,固然让周小全不能理解,但同时,他们的行动也让来追击他们的三千契丹精骑不能理解。马怀远退的太果断,还未碰面就南撤的无形无踪,这不符合常理。且不说北上以来马怀远所率千骑态度积极,战果辉煌,便是马怀远重新收入囊中的蓟州北境,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如今马怀远断然南撤,将到手的战果拱手相让,那么他之前的战斗就可以说变得毫无意义,至少是失去了实际战果。这样的行为,让蓟州北境重新落入契丹之手,简直匪夷所思。

率领三千骑南下,意图与马怀远交战,在打击马怀远所率千骑的同时,也将李从璟后续作战意图挖掘出来的耶律格孟,此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马怀远南撤了,那么耶律格孟是追还是不追?

不追,他此行的任务显然没有完成,战略目的没有达到,再者就这么放马怀远走了,于情于理都

说不过去;但如果追,耶律格孟又有些不太敢追,深入蓟州,耶律格孟也害怕马怀远,或者说李从璟果真埋伏有伏兵在后面。

好在耶律格孟距离雁南不远,他将这件事回报给耶律欲隐,让耶律欲隐来作指示。

耶律欲隐在接到耶律格孟的军报,得知马怀远不战而退,耶律格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蓟州边境重新收入囊中的消息后,他也感到很意外。这样的意外,让他陷入沉思中。

“此战与当年耶律倍殿下与耶律敌刺的营州之役颇为类似,彼时在面对耶律倍殿下与耶律敌刺的大批援军时,李从璟也是不战而退,将好不容易收复的营州拱手相让。今次马怀远骤然突袭蓟州北境,得手之后,一战即退,颇有当年李从璟征战之风。依我看,这样的手笔,不会出自马怀远,而应该出自李从璟之手。”耶律欲隐身边的谋士对他说道。

耶律欲隐沉吟着开口道:“此番之战,虽然战事至今都是小规模交战,但其实是大战前奏,这是李从璟和我都了解的事情。我与李从璟的交手,从我袭击蓟州北境的军堡就已经开始。马怀远南撤之行为,是李从璟调度无疑,然而,李从璟如此为之的目的在何处?”

幕僚道:“何不更进一步,去探探李从璟的深浅?”

耶律欲隐皱眉问:“你的意思是,我当让耶律格孟追击马怀远?”

“不如此,如何能得知李从璟下一步之谋划?至于李从璟可能会在半路设伏,只需要提醒耶律格孟注意就是,到时纵有不测,损失些兵马,但能探知李从璟的意图,些许牺牲也是可以接受的。”幕僚接着道。

耶律欲隐点点头,“此言有理。”

实际上,耶律欲隐之所以派遣耶律格孟追击马怀远,本就是将他们当做了探路的卒子,在探路的任务没有完成时,耶律欲隐是断然不会将他们撤回来的。眼下而言,蓟州北境的掌控虽然重要,但与此战大局相比,仍旧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话尽于此,耶律欲隐当即下令,让耶律格孟继续追击。同时,他下令在雁南的契丹精骑整军集结,随时准备出发,并且派遣了万骑大军,跟在耶律格孟身后,以随时应对各种情况。

如何解释如此安排的目的,耶律欲隐道:“若是耶律格孟没有遇到伏击尚好,他大可兵临蓟州城下,到时在蓟州境内纵横抢掠,亦或是破坏蓟州农田,都是可以选择的;若是耶律格孟果真遇到伏兵,哼,我有万骑精锐在后,足以应对一切意外情况,即便是李从璟亲自来了,我有大军整装待发,大可前往与其一战!”

“大帅英明,如此一来,李从璟就真被大帅拖在蓟州不能脱身了!”幕僚信服道。

耶律欲隐大笑,饶有深意看着自己的心腹幕僚,道:“皇上的确是令我拖住李从璟,让他不能增援渤海国即可,但我怎能真就如此为之?”他一甩衣袖,昂扬道:“今我既来蓟州,不将李从璟击败,不符我之盛名!”

马怀远主动南撤,沿路留下了不少游骑,用以掌握契丹军的行踪。耶律格孟所率契丹三千骑尾随而至的消息,没过多久就被马怀远得知。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马怀远眼中露激昂之色,而马小刀已经喜上眉梢,他期待的看向马怀远,道:“将军,耶律欲隐这分明是用这三千骑做饵啊!”

马怀远冷笑道:“若非用来做饵,耶律欲隐又怎会只用三千骑?三千骑,说来不少,要对付我千骑已经足够,但更深一步看,为准备此番大战,我蓟州军和其他藩镇军一样,扩军不少,他那三千骑送到嘴边,要吃下却也不是没有可能。耶律欲隐正是要让我看到这个可能性,引诱我出手。”

“这还是以蓟州军为主力的看法,若是我等有军帅派遣的大军在后,那这冒然突进的三千骑,就非得吃下不可了!”马小刀笑道。

“耶律欲隐这是投石问路,用心显而易见。”马怀远目露精光,“他要用这三千骑,来探一探我蓟州这潭水的深浅,甚至是军帅所谋的深浅。”

马小刀嘿嘿一笑,“既然饵出现,我等是吃下这个饵,还是不吃?”

马怀远看了马小刀一眼,“军帅的谋划已经给定,你我的准备早已就绪,现在哪有放任鱼饵在前,而不动嘴的道理?所谓鱼饵,本就是用来咬的,你我不吃下,岂不是辜负了耶律欲隐一番美意?”

“正是如此。”马小刀笑容灿烂。

“传令下去,将这三千契丹精骑,引入埋伏圈。”马怀远挥手下令。

再往南三十里,地势逐渐开阔,所谓开阔,也不是完全开阔的平地,周边都是丘陵地形。这样的地形,可以交战,但对交战有所限制。凡有所限制者,亦必有它可以利用的地方。

在这里,马怀远埋伏了几乎所有的蓟州军步卒,共计约四千人。

这回出蓟州,马怀远几乎是倾巢而出

,因为蓟州是边境重镇,所以屯兵原本就多些,这回为应对与契丹的大战,虽然李从璟不方便在幽州大肆募兵,但却让檀州、蓟州、平州,各自酌情增加了一些兵员。五千余蓟州军,除却留下不到千人镇守蓟州城,其他所有的将士,都出了蓟州城。

这处埋伏地点,也是马怀远事先就选定好的。到了这里之后,他让千骑继续装作前行的模样,吸引契丹军的追击,自己登上了一旁的丘陵,指挥战斗。

登高望远,尚不见契丹军的身影,马怀远沉着的说道:“待契丹军至,放其进入口袋,当其尾阵完全进入口袋后,听我号令,何焕军部封住口袋,截断契丹退路,山道两侧的伏兵同时杀出,冲乱契丹阵型,前面的千骑,再返身杀回。”

这是一个严密的口袋阵,各部分都有相当充足的兵力镇守,一旦契丹军进入埋伏圈,就能发起战斗。

除却被马怀远带去北境经历过战斗的千骑,其余蓟州军,皆都是步军。但是丘陵地带,骑兵施展不开,有利于步军发挥优势。在临出发前,马怀远将蓟州府库中的长枪长矛皆尽拿出,装备给军中将士,就是为了对付契丹的骑兵。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不久,道上出现了那三千契丹军的影子。

从出现在口袋外,到前阵进入口袋,随即主阵进入口袋,再到后阵进入口袋,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不短,前后数里的距离,也不是一个很短的行程。在此期间,马怀远一直屏住呼吸,并没有异动,直到契丹军完全进入埋伏圈,他才抄起鼓槌,用力擂响了战鼓。

一时间,丘陵中鼓声激荡,角声回旋,数不清的蓟州军从四面八方杀出,迎向道中的契丹军。

耶律格孟果真被马怀远设伏,陷入其布置好的阵地中,被动迎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耶律欲隐耳中。倒不是游骑速度有多快,而是耶律欲隐此时已经离开了雁南契丹军大营,亲率万骑,走在接应耶律格孟的路上。

闻听此言,耶律欲隐虽然小有惊奇,但非但没有焦虑,反而畅快的笑了起来。他对身边的幕僚说道:“马怀远果咬我鱼饵矣!”

幕僚高兴的恭贺耶律欲隐,道:“马怀远既然对鱼饵下口,他的死期就在眼前了!”

耶律欲隐奋然下令,让万骑加速前进,驰援耶律格孟,“内外夹击,务求一战击溃马怀远!”

耶律欲隐不是没有想到李从璟也可能安排有后手,但是蓟州境内的动静,他虽然不能说了如指掌,但起码知道他周边是没有唐军的,如此一来,即便是李从璟果真有后手,也只能从正面而来。正面交战,那正是耶律欲隐求之不得的事情。

另外,若能将蓟州军击溃,那么契丹就能趁势控制蓟州之境。

这意味着,契丹军就突入了卢龙之内。往后如何征战,那主动性和可选择性都大了许多。

是以,耶律欲隐难免振奋。

在耶律欲隐振奋的时候,马怀远正在与耶律格孟率领的三千骑激战。耶律格孟因为知道耶律欲隐会来救他,所以即便是陷入重围,他也应对的有条不紊。他先是让前阵拼命抵挡蓟州军千骑的回马枪,随即令主阵结阵自固,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伤亡。

耶律格孟看了一眼天色,时间早已过了正午,他对左右说道:“只要坚持到日落,大帅的援军就会赶到,到时我等以优势兵力,必能将马怀远一举击溃!”

又接着说道:“此战胜负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咬住马怀远的蓟州军,只有咬住了,大帅赶到时,才有战果可得。你我务必力战,不能让马怀远跑了!”

左右皆连声应是,耶律格孟遂让他的部落亲兵,冲锋陷阵在第一线,为整个大军提升士气。

马怀远看着眼前的战斗,眉头微微皱起。这三千骑的顽强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在陷入绝境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在拼死战斗,韧性极佳。他也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距离日落尚有一两个时辰,照眼下战斗的形势,要在日落前结束战斗,非是易事。

马怀远没有亲自冲锋陷阵,马小刀却厮杀在第一线,对契丹军的顽强抵抗,他体会得更加深刻。鏖战半响,马小刀从战场上撤回来,急对马怀远道:“将军,这批契丹蛮子难缠得很,我军一时难以将其击溃!”

面容严肃的马怀远对马小刀道:“再战,不破阵,不归!”

见马怀远态度坚决,马小刀不复多言,再度杀入战场。

再战,蓟州军发了狠,稳稳占据上风,历经多时,契丹军阵终于大乱。

日落前夕,蓟州军开始转入疯狂屠杀阶段,眼看契丹军已经支撑不住。

恰在此时,马怀远眼皮一跳,他看到,数不清的契丹精骑从后而至,杀入战场。

这批源源不断的契丹精骑参战,立即扭转了战局。

蓟州军,大溃。

(本章完)

章二 神仙山(1)章三七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6)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3)章九十三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2)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6)章五十七 初回怀州会莫离 大军整编一万八章四十五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3)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7)章十二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5)章六 谋国数载弹指间(下)章九十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下)章十三 首陈大军往边境 天涯里无限风情章二十一 当年明月仍皎洁(下)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4)章一百二十三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6)章四十 势运章六十八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2)章三十六 青袍与黑氅章六十二 伐谋伐交可得利 唯独伐兵令人惧(下)章一百一十七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下)章五五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2)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4)章九十七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4)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过谁 拥重兵几人不叛(2)章一百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9)章两百四二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7)章七十九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上)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1)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积薄发正道行章四十八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9)章三十一 宴会风波章三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6)章十二 淇门之变(4)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5)章七 神仙山(6)章九十五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3)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8)章六十四 相救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1)章一百二十六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9)章四十一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2)章九 淇门之变(1)章二 奋我躯兮章十 三军之事莫密于间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7)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2)章六 谋国数载弹指间(下)章四十四 忠诚章四九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3)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8)章四十六 敢叫勇协谋 大争于天下(1)章二十八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2)章九十三 江淮王师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六十九 离营将士英雄心 诸事可为农在先章七十五 一片肝胆谁人知 既入檀州势如何?章五十二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8)章九十九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8)章一百六十七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1)章七十 北面有朋远方来 三问三答见生死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3)章五十二 何不来跪迎【第三更】章三十六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10)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3)章七十一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5)章四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8)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5)章两百三七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2)章七十五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2)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2)章九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2)章二十七 百战安义(6)章一百五十四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3)章一百零一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8)章八十五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1)章三十九 两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一百零七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2)章三十九 白雪盖黄土,红血覆白雪章八 首殇阆州破 初捷剑门裂(1)章九十五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七十九 将士百战方为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九十二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章十四 云波诡谲章九十三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1)章六十五 李继韬之死章一百零三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上)章一 西北面招讨使章一百六十九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3)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一百五十三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2)章六十六 人算尽不如天算 奔离新乡向西战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战需得有力为(中)章两百二二 渤海三月复三月 过三月再无三月品书章四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6)章六十八 郭威的压力章一百一十九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2)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3)章七十七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4)章一百一十八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