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战各自忙 各自悲戚各自亡

在耶律纳儿的梦境中,天地一片祥和,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四周的契丹勇士欢呼不停,在蓟州城中大肆抢掠,无数财物被搜集出来,堆积成山,成群结队的汉人被拴在一起,牛羊一般圈起来,只待拉回草原从,成为他们的奴隶,这样的画面,当真是人间美到极致的景象。置身在这样的幻境中,哪怕明知是梦,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愿意醒来。

耶律纳儿很享受这个美妙的梦境,熟睡中他的脸上渐渐溢出了笑容。只不过,在一片漆黑的营帐中,黑夜里突然浮现出这样一张笑脸,也是一个恐怖的画面。

这样的梦境也不知持续了多久,耶律纳儿忽然感觉到整个世界都颤抖了一下。他吃惊的抬起头,举目四望,映入眼帘的场景,让他不寒而栗。苍蓝的天空犹如一只瓷盆,不知被什么重重敲碎,裂纹蔓延开来,整片天空刹那间支离玻碎,原本平静的大地,在此时犹如巨浪翻滚的江面——天知道作为典型的草原人,耶律纳儿有多么痛恨大江大河与大海——在不停震颤,所有的一切,城墙、房屋、地面,都在龟裂、破碎,然后化为粒粒尘埃。

耶律纳儿惊恐的看到,负手站在他面前的耶律欲隐,那伟岸的身躯,不知何时变得异常短小,短小得如同跳脚的老鼠,在城墙皲裂时,他那短小的身体掉入裂缝中,沉入深不见底的黑暗里,瞬间就没了踪影,但他绝望而惶恐的呼喊,却那么清晰,在耶律纳儿耳边疯狂回荡。

“不!大帅!”恐惧如同海洋,将溺水的耶律纳儿紧紧包裹,他终于承受不住,拼命大叫起来。

猛然坐起身,从噩梦中被惊醒,耶律纳儿看了看四周,见周围都是熟悉的事物,隐隐有火光透过帐篷照射进来,让他能够看清楚,他现在还身处在自己最熟悉的大帐中。

暗自松了口气,耶律纳儿狂乱的心跳平复下来,他难免有些庆幸,如此可怕的场景,还好只是一个梦。

睡梦中的人醒来了,梦魇却未必已经消散。

耶律纳儿披衣站起,想去营帐外看看,此时到了什么时辰了。若是不久就要天亮,他便不打算再睡。随时可能出征,尤其是明日或者今日,耶律纳儿虽然不愿意去触碰方才的噩梦,但对前半部分中的内容,还是心向往之的。

然而不等耶律纳儿迈出脚步,脚下大地传来的微颤,突然而清晰传递到他的身躯中,这让他刚刚缓和的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心跳也凭空加快了许多。他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屏住呼吸,停下脚步,细细感知地面的动静。

耶律纳儿的脸色更白了些,因为他发现,大地的震颤,并非是他的错觉!

大地为何会震颤?

几乎是第一时间,耶律纳儿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绝对没有理由出现,但却可能性最大的词:敌袭!

虽然地面这样的颤抖还很微小,若非是耶律纳儿刚从噩梦中惊醒,神经正处在极度敏感的时刻,他不一定能够感知到脚下的异样。然而,作为军中宿将,身为耶律欲隐的副使,耶律纳儿很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

只是不等他出声,他的帘子就被掀开,一名将领几乎是连滚带爬奔进来,在帐中跪下,用旁人听了会忍不住心惊肉跳的语气,恐慌的喊道:“副帅,大事不好,敌军袭营!”

耶律纳儿简直不能相信这是真的。雁南兵营,虽然不是处在什么绝对隐蔽的地方,但也并非谁都能够发现的,唐军怎么会找到这里,

他们又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然而身为主将,耶律纳儿心中虽惊,却并没有慌乱,他沉声问眼前的将领,“唐军有多少,他们攻到了何处?”

“黑夜中看不清楚,不知道有多少唐军,但声势浩大,绝对有数万之众!”将领焦急的喊道,“唐军四面来攻,已经突进了外营!”

“怎么可能!”耶律纳儿揪住将领的衣领,咆哮起来,“我一点动静都没有听到,唐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攻进了营地?!”

将领脸色苍白,随即又涨得紫红,他断断续续的道:“不知何时,唐军的细作混进了营中,在多处同时纵火,他们随身携带有火油,被他们点燃的辎重数瞬间燃烧起来,外营顿时大乱,不等末将来禀报副帅,唐军就开始大举进攻!这时候,这时候他们已经攻进外营了!”

耶律纳儿痛心疾首,几欲气疯,“我大营防范严密,唐军细作怎么可能混进来,怎么可能!”

“他们,他们穿着我们的服饰,说着我们契丹的话,是以,是以竟然被他们蒙骗过关!”将领哭丧着脸,“等我们发现不妥时,一切已经晚了!”

耶律纳儿一把丢开将领,大吼道:“传令下去,舍弃外营,大军退到内营结阵,依托营防,构筑防线!”在了解完当下的情况后,耶律纳儿虽然怒火攻心,但却下达了最谨慎最得体的军令。

在耶律纳儿面对夜袭,仓惶迎击的时候,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蓟州腹地,蓟州军的战斗同样进行的异常艰难。

作为被李从璟留在正面,以劣势兵力,纠缠耶律欲隐大军的鱼饵,蓟州军自打伏击耶律格孟,反而被耶律欲隐击破的时候开始,军队就乱象不小,损失惨重。如今且战且退,虽然有地形作为依托,但契丹军无论是军力还是战力,都占据绝对优势,是以蓟州军的仗,一直打得很辛苦。一路不停后退,就是在一路不停丢下尸体。

主动请缨跟随蓟州军北上战斗,希望为父报仇的周小全,此时融入在蓟州军中,和蓟州同袍并肩战斗。从最开始伏击耶律格孟,到现在与契丹追兵鏖战,这场战斗已经持续了一日半。眼看夕阳西下,新伤盖旧伤的周小全,胸中涌起一丝希望。

一日多来,蓟州军一直在后退,契丹追兵也一直在追击,蓟州军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在被契丹军咬上之后,迫不得已的迎战。连续奋战这么久,不曾有过一时片刻的休息,身上被鲜血浸透的周小全,已经完全是在靠一股意志在支撑,凭借本能在战斗。

他箭术超群,马怀远早就发现这一点,所以给他配备了两个箭囊。而现在,两个箭囊都已经空了。

看了山头一眼,在长枪与旌旗背后,夕阳正在西沉,山的一侧已经变得灰暗,这是一个充满血与火的黄昏,生命之花的凋零,让这景象看起来有种惨烈的美。周小全知道,只要入了夜,大军的处境就要好得多。

挥舞着此刻异常笨重的横刀,周小全脑中逐渐忘记了一切。没有周漏风,没有黑牛,甚至没有阿成没有阿力,也没有残破的倒水沟军堡。在他的心中,现在只有一个简单至极的念头,坚持下去,战到天黑。

马怀远战斗在前线,他率领亲卫,拼死力战,在付出巨大伤亡的代价下,好不容易击退了面前的一部契丹军。来不及松一口气,将战场形势纳在眼底的马怀远,看出了蓟州军行将崩溃的势头。在每一条战线上,正在奋战的蓟州军,每时每刻

都有人在倒下,并且再也爬不起来。

残军旌旗败,将士死战死,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马怀远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举刀大吼一声,带着亲卫,又冲向下一处阵地。

与周小全不同,马怀远固然知道入夜之后大军的处境会好上一些,但他也知道,那好不了多少。即便是契丹大军退却,他甚至都要率领这些残军,追上去,咬着对方厮杀。

这就是他的任务。

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命运。

生在边境,长在边境,少年时便战斗在边境的马怀远,有着边境儿郎典型的骁勇敢战和热血,在他少年时代的军旅生涯中,凭借机灵的头脑,不错的身手,屡屡立功,被队正、都头们赏识,逐渐被重用。

在与契丹日复一日的厮杀当中,马怀远逐渐成为边军脊梁,在这个伤亡太大、累积军功极难的地方,短短五年时间,他已是堪比指挥使的领兵校尉。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马怀远有了自己的治军想法与征战之道,每每在契丹入境的时候,他率领精锐前去迎战,专门捕杀契丹军小股游骑,常有不俗斩获。

奈何马怀远空有一身领兵征战的本事,却不懂为官之道。或者说,他不习惯阿谀奉承,不喜欢弯腰低头做人,更不喜欢上位者对他的部曲指手画脚,让他们送命。与那些人的抗争结果,是最后那一次惨败,在他带领两百将士出征时,与他约定好的刺史却在关键时刻不救援。

两百将士,只有三十八人回到军营,更只有三十五人活下来。

而马怀远,也从校尉成为马夫。

他空有本事,空有血性,空有复仇之志,却只能做一个马夫,一做就是很多年。

直到他遇到了李从璟。

李从璟让他出镇芙蓉镇时,只给他百余将士。马怀远不仅没有怨言,甚至感激不尽,之后仅一年,芙蓉镇镇军就飙升到八百人。此后,李从璟更是让他出任檀州防御使。值此大战前夕,又将他调任蓟州。

已到壮年的马怀远,沉寂的心复活了过来。

李从璟对他说过,“必有一日,尔等当如此。”

李从璟还说,出兵长城,马踏草原——那是每一个与契丹蛮子有不解之仇的边军将士,都有的渴望。

于是有了如今这场大战。

斗志昂扬的马怀远,接到的军令,却是带领蓟州军作饵,为大军胜利做配角,做牺牲。

马怀远没有拒绝。

虽然委屈,虽然有些不甘,虽然他想冲锋在第一线,但面对那个不仅给了他希望、重生,也给了卢龙希望和重生的年轻人,马怀远信任的选择了服从军令。

在契丹万骑援军出现时,明知蓟州军将步入绝境,马怀远也没有丝毫犹豫,他第一个跨进了地狱的门槛。

黄昏,天空都似乎被鲜血染红。马怀远从尸堆中抬起头来,看到的是摇摇欲坠的蓟州军。而在他们面前,更多的契丹军冲了过来。他不知道的是,耶律欲隐非常不满意契丹军眼下的进展,已经发了狠,在暴怒中鞭笞契丹军进攻。

又一波更大的攻势来了。马怀远知道,蓟州军很可能撑不到天黑了。

滴血的手在狠狠颤抖,已经快要握不住横刀,马怀远抬头望了一眼北方。

军帅,不要让末将失望!

他咬紧牙关,埋头冲向看不到尽头的契丹大军。

(本章完)

章三十八 狡诈恶毒章一百二十七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上)章十二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3)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东西章一百二十九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下)章六十 李从璟的志向章二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3)章三十六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4)章六十三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6)章十六 淇门之变(8)章二十 晋王令章三十五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9)章三十五 心思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9)章一百一十五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上)章六十四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下)章九十三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下)章六十九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4)章一百五十二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1)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五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5)章五十四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4)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4)章四十七 算盘叮当响章十 他的将士(第一更)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4)章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章两百四九 一代雄主终落幕 兴亡从来因人事(上)章三 千里之远有枭雄(下)章九十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一百三十七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上)章五十二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2)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上)章一百八十 小鱼大鱼齐咬钩 预设奇兵向北行章三八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7)章七十九 少女的烦恼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来 及战日落惨遭败章两百三五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2)章四 神仙山(3)章四十四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2)章十五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四十九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0)章二七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5)章六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2)章四十三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4)章一百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7)章十八 攻克章十六 决心章六十七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5)章七十四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2)章六十七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3)章四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3)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战活离阵 将军浴血为哪般(下)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二十六 崔玲珑寺庙设伏 赵象爻挑选坟墓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1)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一百五十九 万事俱备东风起 终是离人盼归人(2)章六十五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1)章八十三 一代骁将显威名 老残之躯念家国章三十八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6)章九十八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2)章五十二 军入潞州(第一更)章六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中)章八十五 是非成败问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上)章二十二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章五十六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2)章六十八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4)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2)章九十四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1)章两百四二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7)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5)章七十五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3)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三十六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5)章三 生我所恋 死我所恶章六十九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4)章十五 心血灌帝国 不负为男儿(上)章六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8)章六十六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2)章两百十四 君问归期未有期 风雪漫过中州城(中)章五十二 军入潞州(第一更)章十三 淇门之变(5)章八十一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8)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6)章十六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7)章三十三 从天而降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1)章二十四 百战安义(3)章九十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下)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四十四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5)章三十三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1)章四十八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4)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风高杀人夜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6)章五五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2)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4)章四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章四十一 敬新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