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1)

营州城头,忽赤也速儿望着西方,保持着肃立不动的姿势已经良久。

他是军伍中人,自打爬上马背那一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与野兽和敌人的战争,从起初为了食物搏自己的小命,到统领部落勇士征战四方,最终扬名立万,带领部落走向辉煌,忽赤也速儿的人生并不复杂,却是卓越草原人的一个缩影。不同于耶律欲隐的生性多变,忽赤也速儿的性格如同他的征战之道一样,中正而谨慎,虽然并不缺乏勇气,但却很少鲁莽。

这回屯兵营州抵御李从璟,忽赤也速儿隶属耶律欲隐调度,耶律欲隐在迅速平定辽东战场后,即将精锐聚集在雁南,和营州互为犄角,彼此呼应,他本人在将营州防务交给忽赤也速儿之后,也到了雁南。营州的防务并不复杂,有坚城作为依仗,常规事项一切都有章可循,作为以善守闻名契丹的忽赤也速儿,应对营州眼下的局面很是从容。

然而,沙场毕竟又是险恶的,征战从来都不会轻松。

让忽赤也速儿此时面露忧思的,是西方的战局。在彼处,耶律欲隐正在与蓟州军交手,双方围绕蓟州北境已经展开反复争夺,并且投入的军力愈来愈多。这意味着大战就要开始,忽赤也速儿有这个敏锐的嗅觉。

忽赤也速儿要等的人终于到来,对方带来了雁南最新战局的情况,也带来了耶律欲隐的军令。

“增援雁南?”当忽赤也速儿听到这份军令的时候,不禁有些惊讶,他用疑惑和不解的目光看向耶律欲隐的使者,希望得到更进一步的解释。雁南有三万契丹大军,又有耶律欲隐亲自坐镇,而目前得到的消息,参与蓟州北境争夺的唐军,只有马怀远的蓟州军而已。就算李从璟来驰援蓟州,然而战端未启,百战、卢龙两军还未现身,耶律欲隐就此让忽赤也速儿轻离营州、驰援雁南,未免心急了些。

耶律欲隐的使者道:“蓟州军不过是李从璟的鱼饵,在蓟州军身后,李从璟必有后手,大帅调将军前去,就是为应对李从璟的后手。”

作为统领数万兵马的主将,耶律欲隐也有自己对战局的看法与主见,他道:“百战、卢龙两军还未现身,若是我贸然分兵雁南,一旦百战、卢龙两军来攻打营州,如之奈何?”

使者轻笑道:“将军何其谨慎!然大不可不必如此。营州城坚,要攻克断非易事,将军只需要分兵一万驰援雁南,留下一万兵马镇守营州,绰绰有余。”

忽赤也速儿仔细思量一番,最终接受了这份军令。

他调集了一万兵马,点了将领,带着出发雁南,而他自己,则继续坐镇营州。

蓟州军最后一次有效抵抗耶律欲隐万骑被击溃的时候,耶律欲隐距离蓟州城已经不过二三十里,望着丢盔弃甲奔逃的蓟州军,耶律欲隐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指着前方,对左右笑道:“蓟州城就在眼前,屈指可下。”

耶律欲隐的一位幕僚担忧道:“从边境至此,近百里路程,我等一路与蓟州军交战,已是耗去一两日,但在此期间,竟然没有其他唐军来援,实在是怪事!”

有人笑道:“一两日而已,唐军便是想要来援,哪有如此迅捷?”

这位幕僚摇摇头,“若是与我等交手的是其他人也就罢了,但李从璟不同。且

他与我等在边境纠缠多时,必定有所谋划,眼下蓟州军败退,怎会长久没有人接应,让我等一路攻到蓟州城下?”

他这么一说,不少人都觉得甚为有理,念及其中蹊跷处,不乏有人面色大变。

“李从璟久未现身,百战、卢龙两军也未见踪迹,他想作甚?”幕僚抛出的这个问题,让众人再不复沉浸在眼前的胜利中。

“李从璟素来狡猾,诡计多端,他莫非已经设好埋伏,在算计我等?”当所有人都感到不妙,担忧的看向耶律欲隐时,耶律欲隐却是发出一阵大笑。

众人不解其意,幕僚询问道:“局势若此,李从璟果真有阴谋,则我等处境堪忧,大帅缘何发笑?”

“尔等在问李从璟的去处,我便告诉尔等李从璟现在何处!”耶律欲隐一拂衣袖,语不惊人死不休,“竖子已去雁南!”

诸人大惊,相顾失色,有人惊叫不好,幕僚脑子转得快些,寻思着问:“大帅早已料到李从璟会偷袭雁南?”

“这是自然。”耶律欲隐冷哼道,见面前的人都有疑惑,便为他们解说道:“自蓟州开战以来,只见蓟州军,却未闻百战、卢龙两军,李从璟是要驰援渤海国的,他要驰援渤海国,就必须得先对付我等,当此之际,战端已起,百战、卢龙两军焉有不动之理?”

“先前蓟州军北上迎战我等,却一战即退。退也就罢了,却偏偏在半道杀回马枪,若是他们背后有百战、卢龙两军接应,半道回击自无不可,然事实并非如此。诸位不妨想想,蓟州军已然撤退,既无援军,为何还要回身再战?很明显,这是别有所图!换言之,蓟州军就是李从璟摆在我等面前的鱼饵,是要引诱我等步入陷阱的。李从璟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拖住我等。”耶律欲隐缓缓说道,这话落在他面前众人耳中,无异于晴日惊雷,“我且问你们,李从璟千方百计拖住我等,意欲如何?”

“无非两种可能。一者,以前军拖住我等,再以大军迂回侧击,包围聚歼。”幕僚思索半响,面色肃然的说道:“二者,则是李从璟大军另有目标……这个目标,就眼下来说,最可能是我大军主力所在之地,雁南!”说到这里,幕僚悚然一惊,“李从璟要击我雁南大军?!”

耶律欲隐冷冷道:“李从璟虽然年幼,却极为自负,他花费这么大力气,不惜以蓟州军的巨大牺牲为代价,也要拖住你我,图谋自然不可能不大。眼下他既然没有出现在你我身侧、身后,就只能是引兵去了雁南。我雁南有大军两万,李从璟这是要一举将其吃下!灭我大军,毁我大营,这就是李从璟的野心!”

“雁南有我大军两万,李从璟有何依仗,敢言战之必胜?”有人惊疑出声。

幕僚沉声道:“百战、卢龙两军相加有三万之众,又都是百战精锐,战力不容小觑。况且这回李从璟明显是有备而来,他素有军略,排兵布阵很有一套,此行岂会没有依仗?反观我雁南大营,身在后方,远离前线,怎么都不会料到李从璟会如此孤军深入、直捣黄龙,骤然遇袭,必定混乱!如此,恐局势危矣!”

耶律欲隐哈哈大笑,“然而,一切都已在本帅掌握之中!”

“敢问大帅之策!”

“我已令快马驰回雁南,命耶律纳儿固

守营地。同时,忽赤也速儿援军已在路上,不日即到雁南!”

“如此,雁南安矣!”

“哼,雁南得安,李从璟得亡!”

……

雁南,契丹大营。

天明时分,外营中浓烟滚滚,满目疮痍,烧毁的营帐、死亡的军士、破败的角楼辎重,像是一副残缺的画。

耶律纳儿站在望楼上,眼见外营中密密麻麻、阵型严密的唐军,面沉如水,那一个个黑袍黑甲的身影,汇集成的黑色海洋,就是这世间最汹涌险恶的存在。

外营已经丢失,这是无法逆转的事实。

昨夜,眼前的唐军突然杀来,在事先混进营中内应的策应下,摧枯拉朽一般攻破了外营的防线,幸亏耶律纳儿决策果断,及时让外营将士退入内营,两营将士一同构筑防线,这才及时稳住了阵脚,将唐军挡在内营外,避免了更惨重的伤亡,也避免了被唐军一举破营。

直到现在,耶律纳儿才看清楚面前的唐军,也知道了对方的规模,那是一支人数不下两万的大军,而他们的旗号,则表明了他们正是那支曾今攻破梁都,又转战平州、营州的精锐——百战军。

李从璟的黄旗并不难找到,那在最显眼的位置。视线从黄旗上下落下,落在黄旗前那几骑甲胄鲜亮的骑士身上,虽然不可能看清对方,甚至连看对方身影都很模糊,但耶律纳儿知道,李从璟就在那里。

就是这个神兵天降的家伙,让他在一夜之间丢了外营,也让超过千名契丹勇士丢了性命。

耶律纳儿虽然不免有些挫败感,但他知道,脚下的内营坚固异常,唐军不可能再像攻破外营那样,轻易攻破他的内营。但汉人军队善于攻城拔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在这方面,草原军队差了不止一截。看到唐军在收集、整理外营中的攻城器械,耶律纳儿面色又黑了几分。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两份信报一前一后被送到他面前。

外营中,李从璟、莫离、李绍城等人,正在摇对契丹内营指指点点,他们一面观察契丹内营的构造,一面区分其防御重点和薄弱地带。

在他们指点观察的同时,百战军大军也未闲着,从中分出一部将士,由荆任重带领,开始冲击契丹内营,正式发起天明后第一轮冲锋。

契丹大营之所以有内营、外营之分,原因就在于两营之间有构筑土墙、壕沟,将整片营地分成了两块,看起来就像是外环包内圆。百战军要攻进内营,就需要填沟、破门。

在荆任重带领百战军一部将士冲营的时候,李从璟等人的目光投向交战处,并未停止讨论。荆任重的先攻,本就是试探性进攻,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试探出契丹营地防御的薄弱点,而后百战军便要从这个薄弱点猛攻,以求尽快破营而入。

“这群契丹蛮子倒是顽强得很,昨夜能乱而不溃,分外难得。”莫离边观察战场边说道。

“耶律欲隐虽然性子古怪了些,但治军确实很有一套,这内外营的布置,可是难得一见。”李绍城出声道,“若非如此,此时我等早已将这支契丹军击溃,踏破了这座军营。”

李从璟望着面前的战场、营地,目光微敛。

不时,两份军报到了他手中。

(本章完)

章三十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4)章四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8)章十一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2)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三十四 亘古之真理章八十八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1)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五十三 两线(第二更)章二十五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3)章三十八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6)章两百零五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下)章十一 他的战斗(第二更)章二十二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9)章十七 故布疑阵引人乱(中)章八十三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9)章六十八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2)章十三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4)章五十九 破城章六十三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6)章一百七十二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下)章十七 打铁匠,使刀人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来 出入俗世缘何在(1)章七十四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两百二三 万人布局成天网 横死三个臭皮匠章十四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5)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1)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来风满楼章二十九 欲征边疆先存甲 从璟酒棚识民心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9)章九十八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2)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七十三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7)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中)章两百零五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下)章一百零一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8)章两百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3)章十六 故布疑阵引人乱(上)章三十九 两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六十一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4)章九 破军章三八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7)章十四 有人西楼杀宰相(3)章四十八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3)章十七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1)章五八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5)章一百二十六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9)章十七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1)章十五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2)章九十五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3)章九十七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4)章八十二 一朝功业归尘土 空留佳人无归处章二七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5)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章十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3)章四十八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4)章一百七十四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九 先帝功业吾功业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一百三十六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下)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过谁 拥重兵几人不叛(1)章两百二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章四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5)章一百九十七 山河破碎臣子逆 伐蜀功成何人忧章三六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5)章五十六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2)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上)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1)章七十八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5)章六十八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2)章九十二 两人阁楼闻雨声 两年之内平淮南章二十六 崔玲珑寺庙设伏 赵象爻挑选坟墓章两百四四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9)章两百三五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2)章五十四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0)章三十 仇人相见章六十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上)章十八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十六 心血灌帝国 不负为男儿(下)章八 空城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万民颂 十年奔波何时休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5)章四十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1)章五十四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0)章二十六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5)章七十二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7)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8)章八 首殇阆州破 初捷剑门裂(1)章十九 你知死吗?章五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6)章十九 你知死吗?章一百零三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一百四十八 谋利有成志士归 去王称帝性未改(上)章五十二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8)章四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军万马 要护你一生平安章九十六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3)章三十四 亘古之真理章七十三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一百六十三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3)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