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两百二二 渤海三月复三月 过三月再无三月

正州告急,危在旦夕,坐镇西京的李从璟不得不发兵救援。否则,一旦正州告破,契丹军面前将再无险隘、重镇可守,耶律阿保机便能长驱直入,直达西京城下。

军议议定,由孟平率领百战军中军,汇合丁茂、史丛达所部,共计八千余人,由李绍城统领,驰援大明邢,挽救正州危局。

让李绍城与孟平一同出征,所领又皆百战军精卒,虽只八千之众,却是一股殊为可怖的力量,用得恰当足以左右战场形势。只不过,他们的对手比他们更加可怖。

“耶律阿保机的主力都集中在正州一带,将近十万之众,除却大部兵力围攻正州城外,其所分出的偏师,连克正州辖境内过半县邑,至昨日,正州城以北、以西之地,皆已沦落敌手。如今正州城也危在旦夕,契丹军声势正盛,你们这回驰援正州,要打破僵局,免不了大战、恶战,甚至是惨战,便是连吃败仗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李从璟的帅帐中,摘下头盔的孟平正对着一桌丰盛饭菜狼吞虎咽,小案旁火盆里炭火烧得很旺,发出些轻微的声响。不比前帐的人来人往,后帐里就李从璟和孟平两人,但因了眼前这幅景象,并不显得冷清。李从璟望着寒冬里一顿饭也能吃出汗水的孟平,眼神复杂,平缓的说出这些话。

孟平随口嗯嗯以作回应,夹菜的动作没有半分停滞。他将菜肴丢进婴儿脑袋大小的木碗,和着白饭一起倒进嘴里,快速咀嚼,又迅速咽下。小案上饭碗已经空了两个,四五碟大份菜也有一半进了孟平胃里,但他却没有半点儿停下来的意思。

李从璟看着眼前这个打小便伴随自己左右的年轻人,目光里流淌着他这个年龄不该出现的沧桑柔和,然而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却绝无半分柔情,反而带着一股让人望而生畏的寒意,“卫国之战当战于国门之外,守城之战当战于城池之外。眼下要扼守西京防线,就得将契丹军拒之于防线之外,一旦让他们撕破了以正州、恒州为中心,构建起来的防线,兵锋威胁西京,这一战也就输了大半。所以无论如何,正州不能丢。正州丢了,西京丢了,我们也就回不了大唐。”

坐在孟平身前的李从璟眼神又犀利了几分,他抬了抬头,似乎是不想说出接下来的话,但他还是说了,“救援正州,我只能给你们八千人,给多了西京就应付不了接下来的局面。但这八千人,你和李绍城就算给我拼掉一半,也要将契丹军,挡在正州!”

一直没什么反应的孟平,在听到“拼掉一半”这四个字的时候,才忽然抬起头,嘴里和手上的动作也停了,怔怔看向李从璟。但仅仅是一刹那,这位比李从璟还要年少的百战军将领,就低下头,恢复了常态,继续快速消灭眼前

的食物。他的动作很快,如同有人在跟他争抢什么一样。

百战军自淇门建军以来,不是没有遇到过局面极端不利的战斗,但伤亡从未触及过那道生死线,别说“拼掉一半”,便是意思相近的话,也从未从李从璟嘴里说出来过。

百战军里每一个将士,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卒,都是李从璟极为珍视的存在,说是他的心头肉也不过为。孟平亲耳听到李从璟说过这样一句话,“百战军的将士,是这个世上最优秀的军人,折损一个,都是莫大损失。”

埋头扫荡饭菜的孟平,手上的动作似乎更快了些,幅度也更大了些,就像有一股决然的意味充斥其中。额边几缕长发垂在眼前,挡住了他的双眸,一丝发脚随饭菜喂进嘴里,他却没有在意,亦或是根本没有察觉,牙齿间的咀嚼机械而快速的持续着。

李从璟清楚看见了这一幕,他想提醒孟平,却陷入犹豫,最终只是闭上眼,轻轻深呼吸。然后他以近乎无情的口吻,接着说道:“渤海战事已经持续快三个月,但我等不了下一个三个月。下一个三个月之前,不仅是渤海战事,我军与契丹的战事,都必须要有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只能是胜,不能出现第二个局面。”他盯着孟平,“为此,付出再大的代价与牺牲,都在所不惜!”

孟平含糊不清的嗯了一声。

李从璟不再说话。作为此战的最高统帅,作为下达军令,让孟平出征死战的百战军主帅,作为那个大唐卢龙节度使,他要表达的意思已经表达完。虽然这并不代表他的话就真的已经说完,然而有些话,在某些时候说出来,会让他更加厌恶自己。

终于咽下最后一口,孟平放下碗筷,打了个饱嗝,朝李从璟露出一个孩子般的灿烂笑容,轻松的说道:“我吃完了。”

李从璟站起身,“我送你。”

帅帐所在,即为大军核心所在,前帐里的各级官吏,组成了指挥、调度、保障整个军队运转的组织机器,他们忙碌而又安静的处理各种事务,交流都是用最低的声音、最简洁的语言。在征战中,帅帐就是镇治,就是另一座节度使官衙,就是一个幕府。

掀开大帐帘幕,冷风扑面,两人这才发现帐外不知何时又开始在飘雪。这一刹,天地如同一片杨柳林,柳絮如风。

所谓送别,至此而止。

因为帐外这幅出人意料的景象,李从璟和孟平得以同时驻足,一起停留片刻。

身着柳叶甲的孟平,将头盔夹在腋下,哪怕已是双手沾满鲜血的沙场宿将,他脸上似乎仍有还未褪尽的稚色,望着眼前风雪中的连营,他笑了笑,看似无心的问道:“公子,战死于国门之外,和战死于国门之内,哪个更可取一些?”

李从璟负手立于帐前,望着漫天风雪,缓缓道:“两者区别,不在于国门内外,而在于为什么而战。”

孟平很认真的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复又扬起脸笑道:“上回吃到公

子亲手做的饭菜,还是在晋阳的时候,现在想一想,才发现竟然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有句实话不得不说,公子你可别怪我,你这手艺真的生疏了很多啊!”

李从璟一脚踹在孟平屁股上,笑骂道:“得了便宜还卖乖。全军上下,就你有这个待遇,莫离在我面前唠叨好久都没这个机会,你还不满意!”

挨了不轻不重的一脚,孟平跳开两步,却笑得更欢了些,撇了撇嘴,道:“莫哥儿打小就嘴馋,自己又老爱念叨什么君子远庖厨,哪能跟我比,我可是服侍了公子你十一年的饭菜啊!”

这本是很温情的话,然而听到最后一句之后,仅仅是一怔的时间,李从璟脸上的笑容还未完全荡开,就忽然完全敛了起来。不只是他,孟平面上的笑意也忽然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动了动嘴唇,孟平最终还是没有将有些话说出口。他只是默然将头盔戴好,向李从璟行了一个严整的军礼,“公子,我出征了!”

李从璟点点头,以军礼回应。

孟平转过身,大步离去。

风雪似乎更大了些,将连营完全包裹其中,渐渐模糊了帐篷的轮廓。同时模糊的,还有走在连营中人的背影。

李从璟静静站在帐门前,一动不动,任由连营在眼前朦胧。哪怕他知道有些话这回不说,极有可能再无说出口的机会,但他仍然沉默着。

男人就是这样,有很多话永远都不会说出口,也说不出口,正因此,那些话背后的东西,才愈发显得厚重。

为救泊汋城,彭祖山血战重伤,至今昏迷,生死未卜。李从璟很想以此言告之孟平,要他务必凯旋,至少,要保证自身周全。然而在这场胜负未分的战役中,当出征者要以性命相搏,死战克敌的时候,这样的话说出来,未免显得太无力了些。这种决策者无法改变的无力,让那样的一些话,让决策者自身都感到一阵令人憎恶的虚伪。

十一年。作为伴读,孟平跟在李从璟身侧十一年,也服侍了他十一年。谁都希望能再有一个十一年,两个十一年,更多十一年,然而今朝若死战,明朝便无期。

只是,倘若往后再无那个伴读在侧,那个公子可要记得好生照顾自己......

这世界兵荒马乱,这世道礼崩乐坏,但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有多少面目狰狞的丑恶,就有多少弥足珍贵的良善,有背叛就有忠义,有小人就有君子,有卖主求荣就有精忠报国,有贪生怕死就有杀身成仁。而这些,就是分崩之后还有统一,动乱之后还有平和,毁灭之后还有重建的底气。

慈不掌兵。然而有几人能够理解,在这四个字背后,有多大的无奈与心酸,又有多少不堪消受的血泪?

雪花落满肩头,李从璟久久没有进帐。

他抬起头,凝望这片异国他乡的白色天空,眼前早已模糊一片,终究是忍不住,用只有自己能够听见的声音,轻轻的呢喃:“孟平,一定要凯旋啊!”

(本章完)

章二十六 阵战(下)章八十七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3)章八十二 帝室正统如云烟 能饮三碗鲜血否章一百九十六 贼性难改当如何 恩威并重固后院章一百二十七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上)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4)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七十一 抬头问苍天【第一更】章五十二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2)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两百四九 一代雄主终落幕 兴亡从来因人事(上)章七十八 祖祖辈辈是汉人 生生世世不为奴章七 神仙山(6)章七十三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七十 北面有朋远方来 三问三答见生死章四十九 谁也别想过去章四十八 劫道章四十七 算盘叮当响章两百三一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8)章二十八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7)章十二 淇门之变(4)章四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5)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2)章二十三 赵普颍上行良政 士子风流总不同章四 神仙山(3)章九十九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6)章九十 千万人拦亦可杀 君不见妾妾见君章五十 臣面君当跪【第一更】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7)章六十九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7)章两百四一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6)章九十三 江淮王师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八十一 灯火处是归处【第三更】章八十一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7)章五 水寨(3)章六十八 郭威的压力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尽不平得民心章两百零九 阿保机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4)章三十三 军情处章八十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中)章八十三 一代骁将显威名 老残之躯念家国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下)章六十九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1)章七十九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6)章五十六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2)章二 鬼斧十手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4)章六十八 太原小娇娘【第一更】章七十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6)章十四 淇门之变(6)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阳 衣冠南渡自此终章三十 降者不杀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2)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杀人 梁军谋深初接战(下)章三十二 楚地战事不如愿 拟调郭威往替之章三十七 唐军之北来章两百四一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6)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应天府双杰(上)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九十 千万人拦亦可杀 君不见妾妾见君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8)章十四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1)章两百十七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中)章十八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5)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0)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章五十五 士子风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终复振章十七 淇门之变(9)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2)章一百一十七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下)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5)章二十一 教育章两百十五 君问归期未有期 风雪漫过中州城(下)章二十七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5)章二十二 百战安义(1)章两百二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章三十七 嚣张李从璟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台 欲我舰队出东海章四十一 边军逞威风章二十一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四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4)章四十五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3)章四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章四十二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3)章十六 心血灌帝国 不负为男儿(下)章二 奋我躯兮章四十九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4)章四十四 忠诚章二十 晋王令章五十四 学院立志医天下 继往开来塑大唐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5)章八十六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2)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9)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1)章一百零三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上)章六十七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5)章十 三军之事莫密于间章十六 故布疑阵引人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