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八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9)

朝廷方安,各军动荡,加之李嗣源有心整顿骄兵悍将的问题,演武院今年便无计划从别军招入学员,将演武院展示于人前的时机也没到,因而新近一期学员仍旧从百战军、卢龙军中招募——李彦超央求着塞了百来名学员过来,李从璟没有拒绝。

若是时间允许,李从璟无疑要与作院、演武院的管事人员商谈诸事,奈何滑州之行刻不容缓,作院、演武院之行只能留待来年了。

天成四年十月初八,李从璟于文明殿领皇命,从洛阳出发,往滑州而行,巡查滑、濮数州救灾善后事宜。差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为淡化影响、方便后续行事,李嗣源没有折腾出太大动静相送。

李从璟随行官吏不多,但却几乎涉及整个六部,除此之外,秦王府八百府卫出动过半,沿途护卫李从璟与众官吏安全。

出洛阳城,至石桥西,艳阳高照,河水泛波,微风佛面,旌旗轻展。行人过桥,轻声缓进,马蹄达达,甲兵环脆,仪态端庄,气象万千。

李从璟等人本是先行,过桥后立马桥侧,观队伍过桥,看路人擦肩,望洛阳耸立。此时,天高云阔。

唐制,诸王异文袍绣盘龙,着金玉带十三銙。当其时,李从璟是也。

“殿下在想什么?”莫离见李从璟目光深邃,面有豪气,遂摇扇问道。

“倒也并无太多杂念。”李从璟道,问莫离:“莫哥儿可知元嘉新政?”

“南宋文帝之元嘉新政么?倒是有所耳闻。”莫离道,想起此时的由头来,转顾王朴,“此事曾与文伯谈论过,文伯倒是颇有见解,离自愧弗如。”

王朴正抚剑沉吟,见李从璟看过来,说道:“南宋一朝,江山立于武帝刘裕,社稷稳于文帝刘义隆。文帝之所以能使南宋社稷稳定,所倚仗者,便是元嘉新政。然而要说文帝的元嘉新政,不能不先说武帝的盖世功劳。”

所谓元嘉新政,即“元嘉草草”中的元嘉,由此南北朝时期的南宋,开创了著名的元嘉之治。

李从璟对此知道一些,但不够详细,见王朴知之甚深,便让他说来。

王朴微微昂首,抚剑道:“东晋八王之乱后,衣冠南渡,世家门阀南迁,南朝由此而来。当其时也,国政为世家把持,国君不过世家中之最大一家,权力稀薄得很。武帝刘裕,小字寄奴,又称刘寄奴,起于微末,累军功而掌三军,遂握大权。而后武帝励精图治,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轻徭薄赋,废除苛法,由是数年,国家大兴,遂举师北伐,意欲兴复中原。北伐初,王师所至,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旦夕间复洛阳、灭伪秦,一时气吞万里如虎。奈何正当此际,留守国都的宰相刘穆之病卒,武帝因忌惮世家乱国,不得不呕血班师。”

中间说到动情处,王朴拔剑两寸,轻弹剑身,长剑轻吟,浑然豪气之音。话说完,面有悲愤之色,收剑入鞘,继续道:“文帝继位,自然子承父志,遂有元嘉新政。他清理户籍,免除百姓宿债,劝学、兴农、招贤,使民修养生息。由是‘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

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史官谓之‘宋世之极盛也’!”

话及此处,蓦地戛然而止,王朴嘴唇数动,却再无一言。

“后来如何?既然南宋有如此盛景,文帝可曾北伐?”莫离追问。

王朴苦笑不已,扬天而叹,面露悲痛,“虽有北伐,因君无韬略,军无良将,用人不当,遂致十万儿郎埋骨他乡......徒使北魏拓跋焘引军南下,与王都一江之隔耀武扬威,投鞭长江,采莲而还......”

莫离:“......”

他没想到,父子轰轰烈烈的大业,本来一片大好景象,最终竟然如此收场。

更叫人唏嘘的是,南宋自文帝后陷入内耗,再无力北伐,后被萧氏所代。

河风似乎大了些,吹动李从璟身上的盘龙袍猎猎作响,他无言良久,吟道:“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可堪回首......”再也吟不下去。

元嘉新政,也曾轰轰烈烈、名动一时,而这其间又有多少争斗、血泪?但在后世眼中,也不过落得“元嘉草草”四字评价。

莫离、王朴面面相觑,既惊叹于李从璟的诗情,又为其沉重内容所震,一时无言。

忽的,李从璟一甩手,似是甩掉了这些沉痛,眼中豪气又生,语调铿锵道:“文治之目的,是为武功。若忘却这一点,文治之后,天下臣民虽富庶而会失去血性,天下虽能有士子学士多不可数,而能百战定江山之兵将再难寻得。文道昌盛,需得以武力为后盾,若不如此,面对异国强兵,所谓文昌财厚,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罢了。得此道者,王朝大兴,若汉武唐宗,失此道者,王朝覆灭!”

他转顾莫离、王朴等人,手指东方,朗声道:“诸君,文治武功,你我皆应紧握在手,如此,大唐方能永兴!诸君,且随孤行,为大唐文治之先锋!”

众人闻言豪气大增,皆行礼而有奋然之色:“愿随秦王行,为大唐文治之先锋!”

为此番滑、濮之行,李从璟准备良久,桃夭夭本人也早已先行一步。

昨日,李嗣源秘授李从璟调兵虎符,可视情况调遣各镇镇军。

如今大唐最有权势的皇帝与皇子,为此事如此劳神费心,凡此种种,自然不会是无的放矢,这预示着李从璟这趟东行,必定会是云波诡谲,大有一番风浪。

而秦王此行,日后也会在史书中留下一笔浓墨重彩,因为它掀开了赫赫有名的“天成新政”之序幕!

......

月黑风高。

长兴坊临近皇宫,位置显赫,因而多为当朝显贵高官府宅所在之地。一般而言,观府宅之大小、堂皇程度,便能断定主人地位如何。

一辆马车穿街走巷,停在一座府宅角门处。车还未停稳,前侧帘子便被掀开,一个臃肿的身体从车厢里钻出来,急

急忙忙下车。因为他脚步太匆忙的缘故,仆役没有扶稳,他一个踉跄,差些摔倒。

这人恼火的骂了一句,声音压得很低,似乎怕惊动什么一般,又使劲儿踹了仆役一脚。来不及整理稍显不整的衣襟,此人疾步走进角门,往府中去了。

这座府宅,堂皇富丽,混若一座宫殿,在整个洛阳城,除却皇宫,再难有比它更显贵的所在了。据门房的门子私下嚼舌根说起,便是连那秦王府,也不见得有这座府宅奢华。说这话的时候,门子仰首挺胸,与有荣焉,眼底淌过对秦王府的轻视,那副傲然之气,倒仿佛这府邸是他的一般。

府宅主人安重诲正在书房秉烛夜读。

安重诲原本只是粗通文墨,并无多深的学识,李嗣源继位之初,本是他为李嗣源诵读奏章,奈何奏折上的文字他也并非都认得,不免感到捉襟见肘,这才有冯道为端明殿学士之事。

然而人性就是,当你心底藏有自卑时,你越缺少什么便会越炫耀什么。

安重诲接见访客多在书房,并时常做出一副正在读书的模样,就是为给来访者一副很有学识的印象,潜台词无非:本公读书多,你可别想诓我。

当然,作为当朝检校司空、左领军大将军、兵部尚书,深受君宠,位极尊崇,他需要向人展示他勤于读书、学识深厚的一面——哪怕他没有。

今夜来访者是孔循。

两人对坐,自有仆役奉上茶水点心。

孔循长舒一口气,露出欣喜之色,“天可怜见,那位煞星可算是走了。”

安重诲放下茶碗,不悦道:“孔大人,你这是什么话,何为煞星?身为臣子,言辞岂能这般不敬?”

“是,是,任公教训的是!”孔循连连赔笑,翻过这篇,正色道:“安公,秦王可不是善茬,这回他离京,对我们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你我正好借此机会好生谋划,想想如何对付他,给他一个措手不及!”

“孔大人,你又错了!”安重诲道。

“这......下官何处又错了?”孔循百思不得其解,细细想来,自以为找到根由,忙改口道:“秦王殿下,秦王殿下!”

安重诲老神在在的摇头,认真的对孔循道:“秦王乃是龙子,你我身为人臣,哪有对付皇子之理?你我与秦王之间,可是没有本分私人恩怨,这一点,孔大人要弄清楚!”

“是,是,还是安公心如明镜!”孔循连连点头,“是下官错了!”

眼眸转了转,孔循问道:“安公,如今李琪已为宰相,这对江山社稷可不是件好事,此事已经无法挽回,但终究让你我知晓了秦王的心思。秦王昨日会荐李琪为相,日后不知还会做出何种有伤国本的事情来,安公,未雨绸缪,我等该何以应对?”

安重诲挺直腰杆稳坐不动,微眯着眼,这让他显得任何时候都在俯瞰、睥睨眼前的人,听了孔循之言,安重诲不急不缓道:“本公早已说了,身为人臣,没有与皇子为难的道理。秦王殿下素来有功于国,威望甚重,又得陛下信任,他要做什么事,你我如何拦得住!”

(本章完)

章四十二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3)章四十八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4)章十 他的将士(第一更)章四十九 彼如丧家犬【第三更】章一百零三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0)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8)章五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5)章六十八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6)章一百一十八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1)章三十 降者不杀章五十七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7)章七十一 我比你强章四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5)章四三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5)章三八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7)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无同生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4)章九十 小麻雀与小妖精 少女心与英雄梦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5)章十四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1)章七十二 人间忠义有谁识 强国有道莫自毁(1)章五十 李继韬的怒火章两百二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章二九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7)章十八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5)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3)章七十一 抬头问苍天【第一更】章九 淇门之变(1)章两百零九 阿保机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4)章四十三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1)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4)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7)章三十四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2)章五六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3)章一百零四 繁华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处章六十五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1)章四十六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2)章二十八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2)章六十六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7)章五十二 婉如清扬小娘子 人生最恨离别时(上)章两百四十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5)章三十六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5)章六十八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6)章一百一十九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2)章五十九 边军过长城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7)有关李嗣源章十八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2)章十二 袭营章六十八 杀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时夜未央章五十四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4)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3)章两百四四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9)章五 深夜遇袭逃百里 三人说契丹国事章两百三一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8)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7)章四十三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4)章三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6)章八十六 过尽千帆皆不是 李从璟饿狼扑食章一百二十三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6)章三十四 亘古之真理章九十五 天下漕运正当通 中央集权何时强(2)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岁章十六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7)章一百五十六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2)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战活离阵 将军浴血为哪般(中)章三十 仇人相见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两百十九 随君辗转已四载 今成大将彭祖山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4)章二十三 你怎会懂我(第二更)章十一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4)章七十六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3)章八十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7)章二十 当年明月仍皎洁(中)章六十四 相救章九十二 顺势破势天下势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五十九 三军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请攻李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台 欲我舰队出东海章七十三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三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3)章一 为国征战不惜身 欲为忠臣不可得(上)章一百一十五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上)章五十三 两线(第二更)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0)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上)章八 一载相识十载别(2)章八十八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1)章二十五 百战安义(4)章十八 故布疑阵引人乱(下)章两百三二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9)章三十二 楚地战事不如愿 拟调郭威往替之章六二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9)章一百二十四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7)章九十一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7)章四十七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3)章三八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7)章一百四十五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下)章三十一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