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一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5)

李从珂、石敬瑭所领共计四千余护国军、保义军,是以大军前锋的姿态进抵成都城下的。大军前锋抵达,往往意味着大军即将对城池展开争夺,大战一触即发,此时守城方若是不够强大,最应该做的,便是全力备战——李从珂、石敬瑭自然也希望孟知祥作如是想。

护国、保义两军进抵成都郊外时,成都城即已响起警钟,钟声悠扬绵长而又沉重,无论是城外田亩中的百姓,还是官道上来往的行人,闻之无不都迈开步子仓惶奔入城中,零星的一些商贾,或手忙脚乱驱赶着载货的驴车,或惊慌失措的背负珍贵财物,一面惶然四顾,一面往城门涌去。

大唐的天下,百年前便有扬一益二之说,成都的繁华由此可见一斑。

成都既然如此繁华,城池自然也是很雄伟的,比之梓州城要大了许多。城池雄伟,且繁华,军事防备力量相应也就强,孟知祥经营西川,不会不对西川心脏成都大加修缮。

成都的坚固,大抵也是孟知祥抵抗王师的底气所在。

李从珂、石敬瑭率部进抵成都郊外时,远远望见城外连接如海般的肥沃农田,各处数不清装饰奢华的庄子,以及城外密集成林的民居,鳞次栉比的商铺,眼中都有惊讶之色,他们只听闻成都繁华,却没曾想成都繁华到这个地步。

城外都是这番模样,更不用说城内了,繁华恐怕难以想象。

有唐一代的城市市坊体制,到了唐末五代时期,逐渐被打破,突出特点便是坊墙的破坏、拆除,以及城外商业街的兴起,导致这种景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商贸的日趋兴盛与市民生活的日益多彩,原本显得死板的市坊制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作为天府之国的腹心,成都农业、手工业、丝绸业、商业繁盛,乃是大唐西南的商业重心,非只如此,蜀中山林水秀,更是人文荟萃之地,且不说李白、杜甫、王勃等人曾在此留下痕迹,便是本土产出的有名文士也多不胜数,佛教亦很是兴盛,北郊的昭觉寺便闻名天下。

这且姑且不言,在李从珂眼中,成都只是一座需要攻克的城池,石敬瑭或许想得多些,眼下却也不宜有多的其它念头,两人领兵至此,随即在城外列阵,威逼城池,同时开始扎营,清理城外障碍物——民居民房等都是攻城的障碍——的事宜,做足了先锋的戏码。

这厢护国、保义两军散开不少甲士去纵火烧房,四处破坏地方,淋漓尽致的演绎“兵灾”的具体含义,那厢孟知祥得报来到城头,看到护国、保义两军如此肆无忌惮,不禁皱起眉头,却是不大乐意了。

“护国、保义两军既到,想必贼军主力就在不远处了,看来李从璟那厮意欲不顾东阳,单刀直入攻我成都。大帅,眼下贼军兵势正盛,李从璟那厮又诡计多端,不可小觑,当下我等还是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得好。”孟知祥身旁,苏愿献策道。

说苏愿面有忧色倒显得轻了些,若是往细处看,不难发现苏愿眼中的惧怕之色,孟知祥淡淡看了苏愿一眼,

对方的情绪哪里瞒得过他的明察秋毫?不过孟知祥也不说破,观察护国、保义两军之余,问身旁的心腹将领:“李从璟果真倾尽主力来成都了?”

“并未发现。”那心腹将领道,“据斥候探报,贼军主力尚在新都——不过已有出动迹象,若说城下贼军是其先锋,倒也不为过。毕竟新都距离成都,不过五六十里而已。”

孟知祥略作沉吟,遂哂笑一声,指着城外的护国、保义两军问:“谁为本帅出城击溃此部贼军?”

一众将领面面相觑,都有些不解,成都驻军在分出一部分到东阳后,已经不多,大部还是新卒,作为骨干的老卒已不到五千之数。正因如此,先前在军议时,成都方面已经制定了依城固守的策略,特别强调不能轻举妄动,轻易损耗了那些老卒。

老卒死一个便少一个,四千余老卒本就力量有限,哪怕只是稍有折损,都是莫大危机。城前的护国、保义两军虽不是王师禁军,却也颇有战力,出战必用老卒,用老卒则会折损老卒,若是平白损失了千百个,成都还怎么守?

孟知祥话说完,也不等待,众将一时没反应过来,他便紧接着道:“既然诸位都不愿出战,本帅便亲自出城一遭又如何?”说罢,转身走下甬道,喝令集结三千将士。

众将见状错愕不已,他们没想到孟知祥战意如此坚决,此时知道说甚么都已无益,无不争先请求领兵出战,然而孟知祥却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只顾着点将聚兵。

少顷,兵将集结完毕,孟知祥翻身上马,喝令打开城门,随即率领精悍甲士杀出城去。

留下那些平日里自诩勇武、早先便在人前发誓要死保卫成都城的众将,你看我我看你,无不懊恼羞愧得无地自容,然而任由他们捶胸顿足,此时也只能干看着孟知祥驰骋奔驰。

城外李从珂、石敬瑭正在指挥部曲清理战场,忽见城池城门洞开,孟知祥擒着一面大燾,一马当先,率领西川兵将杀出,气势如虹,顿时惊愕不已。

他们原以为孟知祥只能瞧着他们干瞪眼,却不曾想对方竟然遣兵出来与他们交战,更不曾想年过耳顺之年的孟知祥会亲自出阵——他们本来想着,就算成都甲士要出战,也得等上一两日不是?这般仓促出战,难道孟知祥就不怕他们身后有大军主力?

话虽如此说,李从珂、石敬瑭也惊讶,但既然对方出城了,他们却也不惧,两人向来对自己的部曲有些信心,对孟知祥这种下马威式的举动,也不陌生,当即聚兵迎战。

护国、保义两军虽有些部曲散开各处,去做些清理战场的事,但李从珂、石敬瑭两人却也留下了两千部曲,严阵以待,为的就是防备成都将士出战,这会儿一面率领这两千将士迎击西川军,一面命令余者从四处赶回结阵,准备接应。

然则西川军却并未直面迎上护国、保义两军,他们在出城之后,便分成了十余股,如同大河分成数股小溪,直奔那些焚烧房屋、清理障碍的护国、保义军将士去了。

这些

护国、保义将士四散各处,各处力量都不大,更是还未从破坏地方的状态中撤出身来,就更别说结阵自保了,仓皇之间哪里经受得住西川精锐的打击,面对敌方娴熟的弓马技艺,只能死伤成片。

李从珂、石敬瑭没想到孟知祥竟然如此狡猾,当下应对不及,眼睁睁看着西川将士四处杀戮两军将士,都不禁愤怒不已,随即两相勉强也分了兵,去各处应对。

激战半响,待护国、保义两军稳住阵脚,在各处收拢了将士,勉强与西川甲士势均力敌时,西川将士却又在孟知祥的指挥下,从各处聚了兵,来冲护国、保义两军的主阵。

这一散一聚都是西川将士主动,自然也让他们占尽了先机,护国、保义两军应对的迟缓些,免不了被西川军冲溃阵营,又死伤许多将士。

待李从珂、石敬瑭气急败坏的再度回身来战时,孟知祥又散了兵马,这回却是收兵回撤了。护国、保义两军追赶不下,正在恼恨的时候,西川将士爆发出阵阵大笑,那孟知祥更是极尽嘲讽之能,对李从珂、石敬瑭冷嘲热讽,说甚么“似这般只会狼奔豕突的狗屎,也配来跟西川勇士叫阵,且速归去,休得再丢人现眼,让那李从璟再遣别的兵将来。”

孟知祥出战这一场,交战时辰虽不长,战法却运用得当,少不得杀伤了保义、护国两军三两百将士,尤其在场面上,更是显得游刃有余,潇洒好看得紧,成都城头上那些西川甲士,尤其是新募士卒,起先面对王师压境,难免心有压力,此刻见了这等景象,也只当王师是徒有虚名,那些传言都当不得真,西川将士端得是勇冠天下之辈,孟知祥更是主宰一切的九天之上的人物。

在潮水般的欢呼声与赞美声中,孟知祥归了城中,眼见将士们士气高涨,他满意的点点头,老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城外聚集起兵将的李从珂、石敬瑭两人,对着高城厚墙直瞪眼,气得满脸通红却也无可奈何,最终只得悻悻然收了将士,不再如先前那般张狂的去清理战场。

且说护国、保义两军这等战况被军情处火速报知给李从璟后,帐中参谋处众幕僚都对李从珂、石敬瑭两人谩骂不已,更有奉劝李从璟及早换将,免得误了东阳大事的。

李从璟却不紧张,示意众人稍安勿躁,淡淡道:“护国、保义两军虽然先吃了点亏,毕竟因为孟老贼狡猾,他等的任务本就不在为大军先锋,城下败了一阵也无伤大雅。李从珂、石敬瑭两人都是军中宿将,往后自会小心行事,无需多虑。”

李从璟这番做派并非演戏,李从珂、石敬瑭虽说在孟知祥手里吃了瘪,那不是两人太不经事,而是对手实力强横,但要说两人都是草包却又未免言不符实,眼下虽然输了一阵,他二人必会挣回脸面来。

只是拖住成都三日而已,若是连这个任务都完不成,李从璟要将两人打落深渊,恐怕连李嗣源都没有话说。

李从璟固然对李从珂、石敬瑭有信心,但他二人究竟有没有让李从璟“失望”,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

章四十三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1)章十五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战各自忙 各自悲戚各自亡章十五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6)章八十四 大争之势周复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三十七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5)章一百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5)章七十八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4)章六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中)章一百六十三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3)章五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5)章五十九 三军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请攻李章十 三军之事莫密于间章八十三 一代骁将显威名 老残之躯念家国章一百七十二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下)章九十八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5)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9)章一百五十八 万事俱备东风起 终是离人盼归人(1)章九十七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2)章八十三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0)章九十六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3)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下)章三十七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5)章十七 可敢一战章二九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7)章三十四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8)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7)章十六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六十九 你说对不对【第二更】章二十七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1)章五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1)章八十一 良禽择木离暗主 坚心赴死慨而慷章四二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4)章一百四十 游演武院有三望 说耶律敏待一言(上)章五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1)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4)章二一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2)章两百二三 万人布局成天网 横死三个臭皮匠章四十五 世间有美味 胃大可尽尝章二十八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2)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下)章九十九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8)章八十二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8)章七十二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7)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4)章四十五 宿命章五十六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7)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军万马 要护你一生平安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2)章九十六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5)章二十一 教育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6)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云多壮志 敢叫旧貌换新颜(3)章九十九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8)章九十八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3)章十六 故布疑阵引人乱(上)章十二 淇门之变(4)章四十九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4)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8)章一百零一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8)章三十九 女豪镇契丹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楼 细细路遇杜千书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岁章八十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6)章七十二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0)章五十二 婉如清扬小娘子 人生最恨离别时(上)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下)章一百零七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2)章八十八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4)章三十四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2)章七十七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5)章二十七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5)章六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2)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台 欲我舰队出东海章四十九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0)章二十八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楼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章一百二十八 鞑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风情异江南(中)章十一 淇门之变(3)章一百六十八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2)章六十五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3)章七十九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6)章十五 谁是刀,谁握刀?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8)章八十三 一代骁将显威名 老残之躯念家国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军万马 要护你一生平安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尽不平得民心章两百零三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上)章四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章七十一 强一地也强一国 最是谍斗能惊心章七十三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2)章四十三 洛阳秋雨日绵绵 北归之人入东宫(1)章一 王于兴师章十九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0)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九十五 调兵遣将上赌桌 不成虎狼便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