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4)

在议定由李绍城、夏鲁奇支援东阳,李从珂、石敬瑭牵制成都的策略后,李从璟并没有着急将既定计划过早的暴露在人前,他先是率领大军后续主力从汉州开进新都、新繁一线,然后才令李从珂、石敬瑭为开路先锋,先行领军进逼成都,摆出了一副王师要置东阳于不顾,全力攻打成都的架势。

在李从珂、石敬瑭与成都军队已经交锋多次、成功吸引了成都许多注意力的时候,李绍城、夏鲁奇这才隐蔽向东阳进军。

成都、东阳的兵力合在一起虽不及王师多,但互为犄角之势本就不需兵力占据优势,只要能相互配合,袭扰进攻方,使其无法全力攻打其中任何一地即可。

若是进攻一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可在这种情况下仍旧同时攻下两地,那便是兵力碾压,已经不存在两城互为掎角的余地了。

但是很明显,如今王师兵力虽然多于成都,但除却把守各地的驻军外,进攻益州的兵力合在一起也不过四万左右,还形不成完全碾压的优势。

因此,王师在攻打东阳与成都这两座要塞时,必须集中兵力先破一处,而后全力攻打另一处,故而用兵之法重在一虚一实,虚处争取时间,实处拿下战果。

比之成都,东阳敌军的实力明显弱上不少,柿子先捡软的捏,李从璟不惜集中万州军、静难军并少量武信军,以接近一万五千的兵力攻打东阳,就是要以狮子搏兔之势,快速将其攻克。

这些勿用多言,且说益州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新繁、新都之南有名沱江者,沱江之南,又有毗江——这毗江本是发源于祁连山的一条大江(长江)支流,在进入益州西北时分为一南一北两条河流,又在成都城前再度合流——故而此时的成都城,便处在了两河之间。

新都至成都之间虽被两条河流隔开,但实际上二者之间的距离,总共也不过五十里左右——新都距离东阳倒是远些,有百里路程。

李从璟到了新都,又不免领着百余骑,向南探查一番,上回他虽说也到了新都境内,到底没有越过新都城再往南,倒是不曾见过沱江。

只不过这回来到沱江边的时候,为了周全起见,莫离和第五姑娘却是都不许他再往前了,连过江都不允许——免得遇到麻烦事,需要逃命的时候出现意外。

李从璟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没有强行置自身于“险地”中的意思。沱江水东流不息,他就在河边停马四望,那河岸上垂柳依依,万千丝条在秋风中萧萧瑟瑟,不过江面上却没有渔樵人家,显得有几分冷清。

河水南北,都是极好的农田,一望无际,田里的作物虽然都被孟知祥抢收了去,眼下不能看到多少庄稼,却也能想象得到每到夏日,这里必是一片绿油油的粮食海洋——西川盛产小麦、芸薹(油菜)等物,李从璟是知晓的。

李从璟与莫离讨论西

川的粮食作物,如数家珍,很是内行,随行的“本地人”孟延意不禁纳罕,免不得出声道:“殿下竟也知农事?”

李从璟见近来愈发沉默寡言的孟延意难得开口说话,遂笑道:“难不成在小娘子心中,我竟只是识得杀伐之事?”

“若是以殿下行军征战的本事,也只能说是‘识得’杀伐,那天底下真不知会有多少将校,要活活羞煞至死。”孟延意轻轻摇头。

按照莫离先前献上的计策,这些时日以来,李从璟让底下的人领着孟延意四处瞎晃悠,有意让孟延意多见识一番王师的“威风”,如今孟延意是否觉得王师不可战胜尚未可知,看她此时神情,倒像是已被李从璟的帅才所折服了。

河风习习,吹动黑色披风如云微卷,李从璟目视四野,道:“入蜀以来,得见两川风物,如今思之,各有不同,然就农事一道而言,西川比之东川不知要强了多少。汉州、益州境内,沃野百里,随处可见水利工事,田地也休整得很好,村舍房屋也都可观,平心而论,令堂将西川治理的不错,这是他的功劳。”

“父亲在殿下心中难道不是罪大恶极?一无是处?”孟延意偏头看向李从璟。

“罪大恶极不假,一无是处却是违心之言了。”李从璟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征战杀伐的目的不在毁灭,而在重建秩序,两者相比,后者更难,而农事无疑是战后重建的重中之重,需要依赖前人留下的基础。”

孟延意收回看向李从璟目光,望向广阔的原野,神情落寞道:“看来在殿下心中,父亲的败亡已是定局。”

“两川之乱,本就是个错误,合该早日纠正才好。”李从璟望向成都的方向,悠悠道:“眼下我只希望这场战争早些结束,也好少死一些人,少毁坏一些事物。”

孟延意肩头微微一震,眼神也黯然下来,默然良久,她的目光落在眼前的河面上,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轻呢喃:“沱江,沱江......”

郭威跟李绍城是老伙计了,昔年他二人在百战军中同为李从璟左膀右臂,彼此间再熟悉不过,这回见领兵前来帮忙的是李绍城,郭威既是高兴,心中也颇有些不是滋味。

高兴是因为两人配合起来很顺手,对战局有利,不是滋味是因为郭威自觉没能完成任务,如今还要老友前来帮忙,难免有些惭愧。

李绍城是趁夜赶到东阳的,彼时万州军正与东阳守军激战,城墙内外灯火通明可比白昼,甲士们往来奔驰杀声震天,双方将士都在抵死力战,攻城方不给守城方喘息之机,迫不及待想要破城而入,守城方则死守城头一砖一瓦,不给攻城方丝毫破绽。

东阳城战斗如此激烈,口衔枚、马裹蹄的静难军在黑夜中悄悄靠近时,便显得悄无声息,然而饶是如此,在距离东阳城十里之时,李绍城还是下令大军停驻,他和夏鲁奇两人只

带了一队亲卫便去万州军大营,寻郭威商议战事。

“李从珂、石敬瑭两位节使领兵去了成都,为你我制造声势、迷惑孟老贼,顺带牵制成都兵马,益州近乎是一马平川之地,他二人能牵制成都的时间很有限,你我必须赶在这之前拿下东阳。”兀一见面,李绍城便单刀直入主题,半句寒暄也没有,“大帅限定的期限,是至多不能超过三日。”

刚从战场上下来的郭威,身上还带着一股腾腾直冒的热气,连呼吸都还未平稳下来,“守备东阳的两员贼将,都是孟老贼的心腹,是以东阳贼军很是齐心,多的是悍不畏死之徒。不过有老兄前来相助,要夺下城头并不难,难就难在要彻底将贼军赶击溃。”

“临行前大帅就已说过,要夺东阳恐有激烈巷战,老弟且给透个底,巷战到底会激烈到何种程度?”李绍城皱眉问。

“只怕非一日之功。”郭威严肃道,并不避讳。

李绍城望向混战中的东阳城,稍作沉吟,沉着的眸子里闪过刀刃一般锋利的光芒,“既是如此,你我二人需得身先士卒,城池不破,不离战阵!”

他这话说得毫不客气,也没有商量的意思,颇有些命令的意味,若是寻常人听了难免心中不舒坦,郭威却已顾不上这些,他本也是这个意思,遂点头道:“眼下距离天明还有两个时辰,静难军可速做准备,待到天明,你我两部合力,给予东阳城雷霆一击!”

“正合我意。”李绍城颔首,随即向夏鲁奇抱拳,“天明后某与郭将军二人要奋躯向前,坐镇中军、调度各方就拜托夏帅了!”

夏鲁奇见郭威、李绍城奋不顾身,又战意坚决,就知道他无需客套,结合郭、李二人表现,只怕李从璟遣他跟李绍城同来,本就是为了这个,遂当仁不让担了这个担子。

当世军队作战,对将帅依赖性极高,将帅带头冲锋对全军的作用也非同寻常,然则李绍城、郭威两人,一个节度使一个防御使,以如此尊崇之位而断然身先士卒,这让夏鲁奇不得不对李从璟的治军之法高看一眼。

想当年梁晋争霸时,梁帝坐拥中原国力强盛,却抵挡不住晋王兵锋日盛,以至于屡屡败绩,这与梁帝惯于稳坐大梁,而晋王每每亲临前线只怕分不开关系。

天亮前夏鲁奇已与郭威、李绍城两人交接、协调完了指挥事宜,天明后,东阳城外号角齐鸣,鼓声震天,携带各种攻城器械的万州军、静难军,铁甲海潮般涌向城池。

居于战阵后方的夏鲁奇,看到李绍城与郭威的旗帜飘扬在前,引领着海浪前赴后继,晨阳在东天露出头来,东阳城很快被抹上一层亮彩,在夏鲁奇不动声色的目光中,他知道这座城池一定会被铁甲浪潮吞没。

现在,只希望牵制成都的李从珂、石敬瑭所部不要出现什么纰漏,让静难军与万州军能有三日时间来了结此间战事。

(本章完)

章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章四十四 忠诚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尽不平得民心章两百十七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中)章八十二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8)章八 兄弟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灵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九十三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下)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6)章三十二 大争之世章二十八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7)章八十二 一朝功业归尘土 空留佳人无归处章五 深夜遇袭逃百里 三人说契丹国事章十三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4)章八十七 楼房上有轰隆声 得手与杀气腾腾章五十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5)章十一 平静湖面暗流动 一时英雄俊人物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5)章四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五 神仙山(4)章一百七十一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中)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1)章四十四 忠诚章八十一 灯火处是归处【第三更】章六十五 李继韬之死章七十二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7)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应天府双杰(上)章两百四五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0)章两百零五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下)章八十七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3)章七十二 人间忠义有谁识 强国有道莫自毁(1)章五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二十七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1)章六十三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4)章七十三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2)章四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章一百三十八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中)章十三 淇门之变(5)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九十八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7)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6)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4)章九 他的屠刀章六十八 郭威的压力章一百零三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0)章九 风月之地有深机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七十五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2)章六二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9)章六十三 所谓儿皇帝【第二更】章一百九十七 山河破碎臣子逆 伐蜀功成何人忧章二 千里之远有枭雄(中)章一百二十二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5)掌七十六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4)章四十六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2)章十九 何冲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贼 有人出城去止杀章八十八 走马观花过扬州 钱元瓘再会太子(上)章五十五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5)章四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6)章十一 一载相识十载别(5)章七十九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6)章五五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2)章五六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3)章五五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2)章九十七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4)章二二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3)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3)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3)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0)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3)章六十九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4)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风高杀人夜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8)章十四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5)章五五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2)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战需得有力为(上)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3)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两百十九 随君辗转已四载 今成大将彭祖山章七十九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6)品书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三 千里之远有枭雄(下)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上)章两百十二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下)章六十九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7)章五十五 士子风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终复振章九十六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4)章二十一 教育章二六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4)章十八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2)章九十六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3)章二十 当年明月仍皎洁(中)章五十一 泽州判官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1)章六十二 倾军投大唐【第一更】章九十三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2)章二十八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