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七 算盘叮当响

夜里的战斗雷声大雨点小,契丹军撤走的太快,鼓噪半夜最后不过换来千余人的斩获,很多卢龙将领都不满意。虽然严格来讲杀敌过千也不能说少,但与起初两军一个步步为营、两面夹击的大布局,一个从容反击、调动三军的大动静,实在是有些不相称。

李从璟固然狡猾,耶律敌烈却也不笨,两个高手过招,又是数万人的大战,自然没有轻易覆水难收的道理,一方要让对方伤筋动骨或者说一击而溃,难度系数实在不小,也不是轻易就能办到的。

作为卢龙军主帅,这一仗李彦超是没能过到瘾,虽说他也伏杀了耶律斥力,但在李彦超看来,那也不过就是一介匹夫罢了,根本入不得法眼。

夜里契丹军退却的早,卢龙军追击也没能占到多少便宜,李彦超想着,耶律敌烈既然有一颗迫切求战的心,在夜里吃了这样一个亏之后,今日应该大举反扑,与卢龙军好生较量一回才是。

抱着这样的念头,李彦超下令卢龙将士严密布防,万万不可懈怠。三军将士得了军令,少不得打起精神,重新布置好铁蒺藜、调试大弩、擦亮横刀,就等契丹蛮子再冲上来,就给他们一个好看。

天亮后李从璟巡视军营与各部昨夜战况,在得知李彦超的安排之后,却只是报以一笑,不做置评。

陪同在侧的李彦超很不理解李从璟的反应,李从璟这副模样分明就是另有看法,只是出于谨慎和周全方面的考虑,才没有让卢龙将士放松备战。

听了李彦超的疑惑之处,李从璟也没卖关子,“耶律敌烈怕是不会再大举主动进攻了。”

李彦超大为不解,“这是为何?”

李从璟没有直接回答,“方才接到来报,耶律倍已率西征军主力从黑车子室韦回军,预计再过几日,就会跟耶律德光在西楼城外对上。”

“黑车子室韦与鞑靼部联手,竟然没能留住契丹西征军?”

“对草原诸部而言,契丹仍旧是庞然大物,鞑靼部能助黑车子室韦挡住契丹军兵锋,救得后者不被很快灭族,已是殊为不易,哪里还能奢望他们得胜?”李从璟语气平淡,“耶律倍回师西楼是不可避免之事,接下来就看他如何面对耶律德光了。”

“耶律德光虽有精锐部曲,他在黄龙府的底子和招降的达卢古部族,都可称悍勇,但沿途收拢的那些军队却不过一群老弱,耶律倍西征大军本就连日大战,如今又来回奔波,难免疲惫,如此看来,两者或可一战。”李彦超沉吟道。

李从璟笑了笑,“原本饶州驻扎有五万精锐,只凭他们与西楼合力,就足以让耶律德光吃不了兜着走。饶州军是一股足以打破平衡的力量,任谁得了耶律敌烈支持都足以迅速击败对方,耶律倍应该也是察觉到了耶律敌烈的异志,这才不得不赶紧回军。”

“耶律德光本是先耶律倍一步到达西楼,无论是耶律敏主动打开城门,还是耶律敌烈助他攻城,他都能在耶律倍回军之前进入西楼。不过可惜,如今饶州军却到了我们面前,西楼方面也变得云波诡谲,耶律敏却是没有早早为他开门的意思。如今,耶律倍与耶律德光的这场较量,就变成了他们各率本部的沙场对决,这场大战,对他们两人而言可都不会轻松。”

他看向山前的契丹大营,面露嘲讽之意,“耶律敌烈是老狐狸,打得一

手好算盘。先前他看到了耶律德光西进的势如破竹,想要依附耶律德光斩获从龙之功,孰不料此时卢龙军突然北上,一日而克仪坤州,立即就让契丹局势有了变化,此时能打破耶律倍、耶律德光力量平衡的,就不止他饶州军了。”

“因为不想被卢龙军顶替自身角色、抢了饭碗,所以耶律敌烈果断南下阻挡卢龙军北上。这样一来,如果饶州军击败了卢龙军,那么耶律敌烈仍能保持先前的分量,在耶律倍与耶律德光中间择主而事,若是饶州军不能迅速击败卢龙军,但他抵抗外敌,谁也不能指摘他的不是,最关键的是,到最后无论是耶律德光窃据皇位还是耶律倍平定耶律德光,他都有保护侧翼的大功,足以更进一步,成为契丹军事方面的头面人物。”

“与卢龙军交战,不说大胜,只要不败,将卢龙军阻挡在西楼之外,让卢龙军无法影响西楼局势,耶律敌烈就是大功。而且,与卢龙军作战还有三个好处:一方面,他避免了在耶律倍与耶律德光未分出胜负的时候做出选择,可以从容待价而沽;另一方面,国内两皇子争权,而他独挡外敌,这足以让他在战后收获巨大威望,甚至位极人臣也有可能;其三,耶律倍与耶律德光相争,本部嫡系大军都将遭受重创,那么战后耶律敌烈的饶州军就是契丹国的军界基石,他个人若是再有野心些,什么事都是可以尝试的。”

说到这里,李从璟停顿了一下,笑意浓厚,“与卢龙军作战,能胜则好,不能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是最稳妥之举,这是耶律敌烈个人意志。此外,国中大乱,皇帝与叛臣兵戎相见,烽火点燃了国都,此时的饶州军将士,哪里还有多少心思抵抗外敌?更何况饶州军屡经败仗,军心涣散,便是耶律敌烈想要与我大战,却也是不可得的了,继续贸然来攻,失败的可能性就大了,这是现实因素。”

李彦超沉思良久,待他想透其中关节,不禁大为感叹。这时他忽然响起仪坤州之战后,卢龙军听闻饶州军南下,诸将皆欲回守仪坤州,而李从璟却执意本上的事,“当日饶州军南下,而殿下不愿回守仪坤州,锐意北上击溃饶州军,便是因为那时殿下就已看破了这些隐情,知晓我军定能战胜耶律敌烈?”

李从璟没有隐瞒,“差不多。”

李彦超长叹,“殿下深谋远虑,目光长远,我等万万不及也!有殿下运筹帷幄,我军何愁不胜!”

李彦超已经想得很长远,能看出李从璟彼时的想法,这点殊为难得,但实际上仍是不够长远。

契丹有今日局面,大到耶律倍与耶律德光兄弟相争,小到耶律敌烈率优势兵力而不敢放手一搏,说到底,还是李从璟八年前那番布置的后续作用。

八年前,李从璟与耶律倍联手,而后助他继位为契丹皇帝,才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

因为有了耶律倍成为契丹皇帝,才有今日耶律倍西征、耶律德光与述律平反攻西楼,才有契丹国中的连续大乱,才会使得耶律敌烈由国之栋梁,变成投机奸臣,才有唐军在草原来去从容,大逞威风的时候。

真论起来,上到契丹皇帝你死我活的争斗,下到寻常军士面对唐军的士无战心,李从璟对契丹的削弱,又岂止是国土的限制、军队的损耗?

甚至耶律敏这个日后注定会大放光彩,且会对大唐十分有利之人的出现,

虽说是李从璟的无心插柳之举,但何尝不是蝴蝶效应下的一种必然?

虽说自己下了一盘通天大棋,李从璟仍是没有居功的意思,听了李彦超的话,他微微摇头,环顾诸将,正色道:“大军能胜,最为紧要之处,不在孤王运筹帷幄,而在三军将士齐心协力,上报家国为君分忧,下遵军令勇往无前。将士忠勇,大唐如何不胜?”

众人纷纷称是。虽说对李从璟不居功自傲,而体恤将士辛劳的性子早已习惯,诸将仍是不禁肃然起敬。

李从璟不自夸当然有他不自夸的道理,这不是因为他半点虚荣心与私心都没有,而是作为帝国皇长子、日后的大唐皇帝,他根本就没必要往自己身上贴金,相反,他更应该往帝国将士身上贴金,只有这样,将士们才能受人尊敬,他们才能更加忠心耿耿、勇敢的为国征战,使得帝国更加强大。

对于李从璟而言,还有什么比帝国的强大更重要?如果说私心,这就是他最大的“私心”——这也是他的目光长远之处。

至于区区虚荣,“于我如浮云”。

“耶律敌烈身为国之大将,临变却不思匡扶社稷,不思为君王分忧,却只想着自身利害,将自身局限于些许权力地位之争中,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实在是目光短浅、胸襟狭小之辈。”李彦饶感慨,面露不屑之色。

“通光二年丰、胜一役时,耶律敌烈便已是南院大王,位高权重,势力庞大,也算是受万人敬仰。因为在丰、胜和渤海接连吃了大亏,本该被贬谪,然因耶律倍新登地位,根基不稳,亟待各方支持,耶律敌烈遂又被重用。在权势的高峰与低谷之间徘徊过,难免对人情冷暖体会的更加深刻一些,如今耶律敌烈年纪已经不小,走不出个人权势的圈子也不难理解。”对此李从璟倒是并不讳言。

李彦饶仍是嗅之以鼻,“这等老匹夫,胜之易如反掌!”

李从璟笑而不语,也算是默认了李彦饶这句话。

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到了一定层次,比拼的就是眼界与胸襟,耶律敌烈如此珍惜自身羽毛,行事自然难免束手束脚,这等对手,便是手握十万雄兵,李从璟又何惧之有?

徐旌忽然道:“按照殿下的推断,耶律敌烈接下来恐怕要采取守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毕竟他的目的,是只需让我军无法抵达西楼即可。照这般说来,以耶律敌烈这老匹夫的狡猾之处,他会不会以攻为守,做足了与我军拼命的架势,来蒙蔽我等,使我军不敢轻举妄动?”

徐旌的这个想法合乎情理,耶律敌烈再不堪那也是耶律敌烈,是契丹南院大王,在军事上的造诣仍旧不是常人可以比拟。

李从璟却只是淡淡一笑,“不会。”

徐旌怔了怔,满脸不解,李从璟却没有再继续作答的意思。

最终还是杜千书为他解答了疑惑,“耶律敌烈固然狡猾,但就是因为他狡猾,他才不敢轻举妄动。以攻为守,蒙蔽对手,这等手法看似高明,却也得分对手是谁。在殿下面前用这样的伎俩,殿下又岂能看不破,那耶律敌烈岂非是自寻死路?要知道契丹军来攻,一旦被我军抓住机会反戈一击,就极有可能趁势冲进契丹营中,若果真如此,耶律敌烈岂非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还不至于这般愚蠢。”

徐旌一想也对,顿时汗颜。

(本章完)

章二十 天下章八十五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1)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7)章二十六 阵战(下)章五十九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2)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7)章五十七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7)章三九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1)章四十八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3)章二一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2)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7)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贼 有人出城去止杀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3)章二九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7)章六十一 火攻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3)章三 千里之远有枭雄(下)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1)章八十七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3)章二九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7)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2)章九十八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3)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7)章八十二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9)章五十 李继韬的怒火章八十八 郭崇韬一言定策 先锋相遇一战胜章二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6)章一百二十七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上)章一百零一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8)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三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岁章九十六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4)章九 先帝功业吾功业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十一 淇门之变(3)章两百四五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0)章五五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2)章五十四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0)章五十七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3)章九十七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4)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1)章八十六 数年新政养俊才 一楼宴评州县官章七十一 抬头问苍天【第一更】章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章五十一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7)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中)章二十九 百战安义(8)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章二 千里之远有枭雄(中)章二十二 战必求利章十九 当年明月仍皎洁(上)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2)章二十八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6)章八十九 指点江山大志显 生子何如孙仲谋章七十三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1)章七十四 谁惹秦王怒【第二更】章四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章二十四 父子的战争(第三更)章十五 心血灌帝国 不负为男儿(上)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4)章一百零一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8)章四 水寨(2)章二十 乱世是滋生野心的温床章二十三 百战安义(2)章五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1)章七十四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2)章八十五 缘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为必成章八十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7)章八十七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3)章八十九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5)章八十六 是非成败问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中)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2)章十一 他的战斗(第二更)章四十一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2)章二十九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8)章十八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5)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5)章一百四十二 游演武院有三望 说耶律敏待一言(下)章三十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9)章二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2)章四十一 边军逞威风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当从相助章五十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6)章七十五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章八十五 是非成败问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上)章三 生我所恋 死我所恶章二十五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3)章一百零一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8)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阳 衣冠南渡自此终章七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7)章十八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5)章十 三军之事莫密于间章八十六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2)章二十三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7)章三十七 袭城章一百零六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1)章二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3)章五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九十六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5)章五十四 莫离(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