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7)

康义诚不曾料到事情会发展到如今这番模样。

朝廷整顿吏治,在孙芳传案时就已露出端倪,一王二相三司的大架势,自然不会是只针对区区几名官员。

但康义诚并未没有谋划过对策。洛阳的吏治情况如何,康义诚心里有底,要说十恶不赦之辈,很少,但贪赃枉法的,很多,够整顿标准的,也有十之二三,这是一个堪称恐怖的比例,就更不必说依附在他们这些跋扈大员身旁的其他官员,这股力量已经足以将洛阳闹翻天。

然而人性总是有软弱的一部分,在一王二相三司来势汹汹之初,官员们只顾着战战兢兢,没能及时做出反抗,好生折损了一些大员,比如说户部尚书张春来、刑部侍郎孙兴等人。

而后,康义诚在和李从珂、刘谋、王纪实、朱守殷等人座谈后,敲定了联手向皇帝施压、并且对三司查案阴奉阳违的调子。在那之后的一段时日里,姑且不说请求皇帝暂停整顿吏治、缩小查案规模的折子,便是进宫面见皇帝,当面痛陈利害,要皇帝以大局为重的官员,每日里都络绎不绝。还有许多官员,为表达对查办贪腐大兴牢狱这等不仁之政的抵触,甚至告病离岗,在家里呆着不出来。

王公贵族、朝堂大臣,连日向皇帝进言,请求皇帝行仁政,不要行苛政。倚老卖老,引经据典以历朝兴亡历史为依据,苦头婆心向皇帝晓以大义的官员,更是不在少数。

那段时日,是洛阳官场最为混乱的时候,群臣义愤,无心公务,朝廷机器的运转几近停滞。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孔循才敢在汴州堂而皇之去拦截刑部官员,敢拿定主意要对太原犯人做手脚。

汴州境内那场大雨中的拦截与反拦截,正是洛阳官场新旧两股势力斗争的延伸,在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关乎胜负的重要较量。

洛阳官员在彼此间当然不可能刀兵相见,捉对厮杀,这种事只能延伸到地方,在地方体现出来,权力斗争的血腥之处,当然也会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无论如何,洛阳代表帝国脸面,表明的和谐大局自然要勉力维持。

但就是在这种时候,面对混乱不堪的官场,皇帝陛下从无半分让步,一王二相三司也不曾有过半分妥协,每日里该办案的办案,该拿人的拿人,手脚动作更是一日比一日迅速。监牢里的官员,一复一日多,而且刑部与大理寺的刑讯手段,像是比之前好了不止一个等级,刑讯时往往能不见血就让官员乖乖招供。

双方斗争最惨烈的时候,一位户部官员在大理寺去捉拿他时,竟然事先躲到一间屋子里,也不知他心理到底作何念想,最后竟然拿腰带上了吊,并且写下血书,痛斥奸佞当道,为祸朝纲,残害忠良。

这名官员死的那一日,宫里的灯火一夜通明。

群臣聚集在宫殿外,跪倒一大片,至夜不退,呼吁皇帝废苛政、行仁政,停止所谓吏治整顿。

他们跪了一夜,竟然无人散去,其意态坚决的程度,简直跟沙场搏命的将士殊无二致。

翌日天明后,秦王带甲士围了这批官员,冷冰冰说了一番话:“颠倒黑白到了如此无耻的地步,是国家不幸。国家不幸,孤难辞其咎。十数年来,孤纵横沙场,起于血泊之中,生于尸海之内,凭的就是你强我更强的

气势。今日你我就来分一分强弱,谁能将孤摁倒在地上,孤任由你等处置!”

而后,身着王袍的秦王,只身大步走向那批官员,亲自动手,将一个又一个官员提起来,一个接一个扔出宫门。

有敢反抗的,秦王从不讲理,一拳放倒,拖出宫门。

众官员于是无不大骇。

遂争相奔出。

自那日起,秦王调集甲士,日夜宿卫宫城。

后有一日,皇帝驾临宫门,在城楼前扶栏远望,而后对宿卫宫城的甲士道:“朕起于草莽,曾与贩夫走卒为伍,民间疾苦不敢说尽知,却也晓得一二。若帝国行新政、洛阳整顿吏治,果真是残害百姓、为祸苍生之举,朕命该不得人心,便是位居深宫,有万千甲士护卫,也必重蹈庄宗覆辙;倘若朕即位以来,所行种种政策,有利于我大唐将士,有利于我大唐百姓,有利于我大唐江山,朕之宫廷,何必要甲士步步宿卫?”

言罢,皇帝遂下令,撤去增调甲士,恢复寻常宫禁。

随后又下令,大开宫门,并传令曰:吏治整顿一日不停止,宫门一日不闭,但凡有意欲入宫者,文谏也好武谏也罢,朕恭候之!

大唐皇帝的宫城,自那日起,前门大开。

却无一人擅闯宫城。

此事传遍洛阳,有坊间效仿之,夜不闭户。

民无一家失窃。

连往日屡有活动的盗贼,也绝了踪迹。

民风因之大化!

在不良官员日夜苦思如何抱团保全自身,使用各种手段与朝廷为难时,那些为官清廉,忠心拥护朝廷的官员,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该有的气概。

他们日日坚守本位,即便是到了休沐之期,亦在官署坐镇,面对那些对政事敷衍对待、虚以委蛇的同僚,他们愤然起身,指鼻唾骂。这些帝国良臣,白日勤于政事恪尽本职,夜里则拟写奏章为国事出谋划策,更为吏治整顿之事据理力争,以表拥护之心。

在洛阳官场,一时间再度兴起一句话,那是良臣与奸佞对骂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耻与贼相识,不与寇同生!”

——这句两川之役时,王师将士用无数鲜血向两川乱军表达出来的话,如今再度在朝堂上现身,成为良臣们激励自身,并且与奸佞对阵的有利武器。

在吏治整顿进入中期以后,也是新旧两股势力争斗最白热化的时候,皇帝的御案上,每日都会摆起高高两摞册子,一摞指责吏治整顿,一摞拥护吏治整顿。

这两摞册子,随着时间推移,高低之别渐有变化。

后者的高度日复一日高于前者。

册子前处理政事的皇帝,眉头也日渐一日舒展。

许多依附奸佞的朝臣,渐渐脱离原本阵营,那些处在中间地带的官员,逐日加入到拥护朝廷大策的立场上来。

回忆到这里,康义诚的眉头紧紧皱起,心头如同火烧。

在察觉到局势不利的时候,他们并非没有采取相应措施。

在汴州拦截刑部官员与太原罪官的行动失败后,康义诚和很多官员一样,都敏锐意识到,随着他们在这件事上输给一王二相三司,他们的整体气势也都落入下风——说到底,那是新旧势力实力的碰撞。

但让康义诚等人欣喜的是

,赵王在彼时出现在了汴州,表明了他的态度。

接连受挫、形势不利的官员们,无不意识到仅靠他们自身的抱团,已经很难再压倒一王二相三司,于是纷纷投向赵王,希望借助赵王与秦王之争,以赵王为首,再次组织起反攻反扑之势,甚至在赵王需要他们交上投名状的时候,大多数人也没甚么迟疑。

不仅洛阳如此,诸道藩镇州县也是如此。

然而好景只是昙花一现,赵王虽然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阵风,但这阵风很快就过去,旧势力许多时日不曾有所动作,就是把希望寄托在赵王身上,谁曾想赵王突然间就领兵出征。

旧势力浪费了时间与精力不说,连最后最该爆发潜力反扑的时机,也错过了。

赵王离开洛阳后,大理寺、刑部拿人的速度,比先前更快更猛,而且查出的罪证一个比一个准,让旧势力根本反应不及,还没有甚么举动就被陆续投入大狱。

等所有人都意识到极度危险的信号时,身边已经没多少人。

就如现在的康义诚,只身坐在屋中。

屋外阳光刺眼,康义诚心头怒火正炽,他忽的一巴掌拍碎小案,站起身来,面色狰狞道:“等你援楚归来,某等可还有骨头剩下?跟秦王一比,你就是个废物!”

他大步出门。

屋中顿时空无一人。

......

崇文殿。

一阵爽朗笑声绕梁不绝。

除了李嗣源、李从璟,安重诲、任圜、冯道、李琪等四名宰相都在,安重诲由中书省转任枢密使,算是回归老本职,冯道以其博学接任中书令,任圜兼任工部尚书,李琪兼任御史大夫,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新晋宰相,门下省侍中李愚。

整顿吏治,下狱、罢黜了不少官员,空出来的位置自然要有其他人补充。

除却这几人,再有几位,新任户部尚书冯赟,内客省使范延光,新任宣徽南院使孟汉琼,新任宣徽北院使赵延寿。

众人言笑,却是因为李嗣源说起,今日午前,尚书左丞相刘谋进宫面圣,请求告老还乡。这位“识得大体”的老人精,今日主动请求告老还乡,的确能说明很多问题,李嗣源的高兴也是情理之中。当然,依照惯例,李嗣源留了一回,还要等刘谋继续上书请辞。

李从璟在脑海里过滤了一遍刘谋犯下的事,此人虽然贪污的钱财不少,履职有亏,但丧尽天良的事却是没有,这大概也是他的聪明之处,大抵防的便是晚节太过凄惨。

在殿中呆了许久,李从璟先行告退。

满堂人物,不乏新贵,他真正瞧上眼的却是没有几个,更严苛点来说,一个都没有。如今秦王身旁人才济济,论才能,随便拧出一个都要胜过这些人,秦王实在无意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史说明宗一朝,良臣聊聊,明君可辅,臣子非才,很有道理。

春帷早已落下帷幕,新进才子们也已进入各部供职,李从璟更在意的是这些人。

自打同光二年出了一个“二苏”,现在朝堂上下,已久很久没有惹人注目的“新贵”了。

而一个健康的政治集团,人才必须要呈阶梯式出现,每一个段位的人才都不能少,这样才能保证后劲,才能推动整个团体不断向前发展。

(本章完)

章四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5)章三十四 都试章八 一载相识十载别(2)章二十六 百战安义(5)急性肠炎今天无更章六十九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3)章四十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1)章八十三 飓风过岗百草伏 谋大事者必影孤章二 神仙山(1)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9)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3)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2)章八十九 东风过江春不迟 荆南事了当北归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须为鉴 眼前艰难赖谁平章十九 何冲章二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两百三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章十四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5)章六十九 离营将士英雄心 诸事可为农在先章七十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2)章一百二十一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4)章五十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5)章十三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6)章二十一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七十三 人间忠义有谁识 强国有道莫自毁(2)章一百九十五 锄强扶弱问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六十八 杀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时夜未央章三十二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6)章九十七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5)章六十八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4)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中)章三十八 黑云催西楼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2)章六 余心之所向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上)章九十六 天下漕运正当通 中央集权何时强(3)章七十四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2)章两百二三 万人布局成天网 横死三个臭皮匠章七十二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0)章一百二十八 鞑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风情异江南(中)章三十二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1)章二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二十二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6)章九十五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2)章八十五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1)章八十二 终是宿命祸萧墙 夜雨杀戮停不住章八十七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3)章三十四 虎子与犬子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尽不平得民心章一百五十五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1)章十七 淇门之变(9)章三八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7)章七十七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4)章四十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1)章一百零六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1)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5)章三十二 大争之世章四十六 女人与亲事章五十三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3)章七十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5)章一百五十三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2)章十一 平静湖面暗流动 一时英雄俊人物章四 大厦将倾何人扶 天下苍生问谁顾章八十七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3)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上)章两百十六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上)章四十六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2)章七十九 少女的烦恼章六十七 不惜贱命搏富贵 梁军营中夺功名章八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1)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4)章三十五 李继韬之谋章七十九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上)章十三 战士之仇章五 神仙山(4)章两百零一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4)章七 虎狼环饲亦前行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0)章十五 有人西楼杀宰相(4)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8)章六十九 名将章九十一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7)章四十九 彼如丧家犬【第三更】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三十三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2)章一百零三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二十八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楼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七十四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章四十七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3)章二十六 百战安义(5)章九十五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2)章十六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3)章六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1)章一百二十四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7)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8)章六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中)章二十三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7)章一 北地秋意来时早 国仇家恨苦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