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零一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8)

李从璟从宫里出来没多久,人还在大街上,就碰到了秦王府来寻他的护卫,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除非是有极要紧的事发生。

赶回府中,桃夭夭首先过来,“孔循在来京的路上,遭遇截杀。”

“情况如何?”李从璟大步行向政事堂。

桃夭夭摇头道:“孔循带的人不多,在截杀中受了伤,现今已往汴州退回。”

李从璟未作置评。

孔循此番进京,为向朝廷表明妥协之意,声势很小,没带多少人随行,这也就给了某些人可趁之机。孔循之所以愿意进京,是因为他有退路,可以向朝廷妥协,但曾与他有勾连的人,可不是每个都有退路,都能向朝廷妥协,对这些人而言,坦白过失,就意味着脑袋搬家。

李从璟到政事堂中坐下,莫离即道:“当时的情况离已基本了解,孔循遇刺,对方本能将其杀之,却伤而不杀。之所以伤而不杀,对方的目的,依离推测,就是要将孔循逼回汴州,逼他造反。”

桑维翰道:“行刺之人,极有可能是冒充朝廷身份,说不得还可能是假借殿下之名,好给孔循制造一种朝廷不欲宽以待之,而要谋其命而后谋其镇的假象,如今孔循遇刺负伤,必然恼怒,他对朝廷本就不是忠心,这下足以摧毁他对朝廷的信任。”

李从璟问:“何人行刺?”

桃夭夭道:“暂且不知。事发之地在荥阳,河南与郑州的交界之处,孔循遇刺后往汴州而退,当地官员轻衣快马赶上去问过情况,虽然话语不多,但言谈间透露的东西不少,军情处去见过那名官员,据此我等这才得以有以上推测。”

汴州与河南府之间,就隔着一个郑州,洛阳就在河南府。

李从璟眼神闪过一抹杀意,“天子脚下都敢动武,这些人可真是胆肥。”

王朴这时道:“洛阳的吏治整顿基本已经完成,接下来就剩收官,而后整顿吏治之事就要推向诸道州县,某些藩镇与朝臣坐不住,也是情理之中。在殿下回来之前,我等交换过一些意见,依据先前对宣武军的了解,大体认为此次截杀行动,有宣武军校参与。”

卫道补充道:“整治藩镇,节使好安置,而镇军不好安置,宣武军劝阻孔循不成,便与某些朝臣勾结,武力阻拦孔循进京,逼他回镇,也在情理之中。”

李从璟问:“宣武军校与哪些朝臣有勾结?”

桃夭夭道:“怀疑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康义诚,但只有蛛丝马迹没有十足证据......方才我派人去了解过了,康义诚这两日一直在军营中,不曾离开过。”

李从璟眉头一挑,“哦?”

莫离道:“若真是康义诚牵头,恐怕他也是被洛阳吏治整顿之风惊吓得狠了,时刻担心自个儿会成为下一个被投入大狱的对象,这才联络藩镇挑起事端,以作输死一搏。如此观之,康义诚大有可能不止联络了宣武军,若是孔循之事处理不好,宣武军果真据汴州而乱,只怕有些藩镇也会群起跟风,届时的局面,很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李从璟漠然一笑,“朝臣文斗不成,现在改由藩镇武斗了?”

桑维翰道:“事到如今,明

眼人也都知晓,吏治整顿推向地方,必是为新政下一阶段之推行清扫障碍,如刘谋、张春来这些人,对新政之事烂熟于胸,自然也会将朝廷意欲在新政下一阶段削藩的消息,泄露给诸道藩镇。前些时日,诸道藩镇之所以没有大动静,一方面固然是吏治整顿还只在洛阳,没有推向地方,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寄希望于赵王的缘故,如今孔循进京、赵王南征,藩镇便再无退路可言。”

李从璟点点头,“如此说来,藩镇对新政的抵触、抗拒浪潮,要提前爆发了?”

王朴肃然道:“怕是真会如此。”

卫道接话道:“藩镇一旦动乱地方,只怕会影响南征大局。南征若是不利,则杨吴可能尽有楚地,其势顿时不可同日而语。”

李从璟拿定主意,“既是如此,那便各司其职,军情处调集人手,务必在孔循回到汴州之前,将他拦住。”

桃夭夭领命而去。

李从璟站起身,“去捉拿康义诚。”

王朴讶然道:“我等并无康义诚参与截杀的证据......且他身在军营,若是聚众抗拒,只怕会出大乱子。”

李从璟摆摆手,“没有证据,捉回来审就是了!”哂笑一声,“他是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不假,但侍卫亲军,可不是他康义诚的私军!”

说罢,李从璟招呼孟松柏,“调集甲士!”

又对其他人道:“通知两位宰相与三司,遣人随孤去往军营捉拿案犯!”

众人应诺,无敢不从。

初,高祖以义兵起于太原,既定天下,将士悉罢遣归,其愿留宿卫者三万人,高祖以渭北白渠旁民之所弃腴田分给之,号“元从禁军”。后将士老不任事,以其子弟代,谓之“父子军”。

李嗣源整顿六军与侍卫亲军,得精锐甲士六万,屯于洛水之北。

洛水虽不是渭水,其情可谓相当。

李从璟率数百甲士来到侍卫亲军营地外时,正是黄昏。

寻常时候,有其他将帅领甲士至此,必要遣人先行一步,到营中通报,否则军营重地,非营中甲士,不仅是乱闯不得,便是靠近,都多有危险。

李从璟却没遣人事先通知。

他所领甲士,尽皆精骑,到得辕门外,军营辕门已闭,号角声呜咽响起,门内甲士晃动,正在集结,那角楼上,弓箭上弦。

李从璟在营外勒马,孟松柏朝辕门一声大喝,“都他娘瞎了狗眼,竟敢以弓箭对秦王?天下兵马大元帅至,还不开门相迎?!”

辕门内的小校看清来人,神色大骇,连忙下令撤去弓箭,打开辕门,让那正在集结的甲士纷纷走人,自身急忙来迎,抱拳道:“不知元帅驾临......”

“休得废话!”李从璟高居马背望向营中,孟松柏厉喝一声,“马步军都指挥使营帐在何处?速速带路,慢了半分,误元帅大事,当心你的脑袋!”

那小校不敢怠慢,连忙应诺,大步向前奔跑,边跑边指:“康将军营帐在前面,不知......”

他话未说完,李从璟已经快马奔出,他身后的甲士席卷如风,根本就没人有空理会他。

营中甲士纷纷侧头,都跑过来观看发

生了何事,营中不许纵马乃是铁律,眼前这些精骑是何来头,怎敢这样狂奔?

那些挡在精骑路上的,急急忙忙避向两边,吃了一脸灰的汉子,正要大声骂娘,待看清精骑甲胄,认出这是秦王府亲卫,立即闭上了嘴,眼中露出敬畏之色。

李从璟等人快马而来,康义诚得了速报,还没出帐,秦王府近卫就将营帐围了下来,见此情景,康义诚脸色数变,看清骏马上的大元帅,连忙过来见礼,“元帅至此,末将未曾远迎,还望元帅恕罪。”

精骑将康义诚的亲卫都围在外面,圆圈里的康义诚亲卫不过一二十人,李从璟策马缓步,来到康义诚面前,“未曾远迎就不必恕罪了,但你贪赃枉法履职有亏,却的确要向朝廷认罪。”

说罢,手一挥,“来人,将其拿下!”

康义诚见李从璟高居马背,连马都不下,还策马到自己面前,心头大感受辱,正怒火中烧,乍然闻听此言,又是心胆一颤。他密令心腹,乔装出营,与宣武军合谋做下截杀孔循的事,这几日之所以不出营,也是以防万一,要静待事情发展,等确认下面的人没有露出马脚,才会再出营。

但不曾想,孔循昨日才遇刺,今日李从璟就率领甲士而来,而且来了就直接闯营围下他的营帐,康义诚猝不及防。

“元帅!秦王殿下,末将自问不曾收受贿络,不知殿下此言从何而来......”康义诚抱拳低头,却趁机以目示意亲卫。

“康义诚,孤王办案,不须向你解释,你只需配合调查即可。现在,孤王命令你,解甲,缴械!”李从璟坐在马背上,对远近之事一目了然,他一挥马鞭,“侍卫亲军听令,后退二十步,胆敢有向前者,视为与罪人同谋,孤王立斩不赦!”

“殿下......”康义诚还想拖延时间,等甲士们围上来,才好行事。

“孟松柏,愣着作甚,拿人!”李从璟冷声下令。

孟松柏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和十来名近卫滚路马鞍,冲上去粗暴蛮横的将康义诚与其亲卫隔开,甚至还推倒了数人,有那出言不逊亦或想反抗的,立即被拳脚相加。

近卫围上康义诚,孟松柏过来后一言不发,直接一脚踹向对方膝盖,将他踢倒摁在地上,夺了他的横刀,捆上绳索。

康义诚百般反抗,却无济于事,他急声大喊:“殿下不公,将士们......”

话未说完,被孟松柏一拳轰在脸上,打掉数颗牙齿。

李从璟在马背上冷冷看了左近甲士一眼,在秦王府近卫面前,这些甲士平素再如何凶悍,此时也全无用武之地。

直到绑了康义诚,营中副将才急急忙忙赶过来,李从璟对他丢下一句“你暂统营地,若生事端,拿你是问”,即带精骑与康义诚,转身出营。

等李从璟到了营外,安重诲才带一众官员赶来,见李从璟已经拿下康义诚,安重诲等人无不惊愕。

“人孤带走,尔等营中宣令。”李从璟留下一句话,就和数百甲士驰离。

安重诲等人,遂入营,向全军将士,宣布拿人的缘由,并处理善后事宜。

————

感谢书友35544320的月票!

(本章完)

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4)章三十八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7)章四十九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5)章七十九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6)章十三 胜章三十 仇人相见章八十三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0)章二十八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楼章三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3)章三十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4)章十二 淇门之变(4)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上)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1)章四十九 彼如丧家犬【第三更】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3)章三十三 从天而降章七 一载相识十载别(1)章二十九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8)章四十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1)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阳 衣冠南渡自此终(2)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云多壮志 敢叫旧貌换新颜(1)章两百三二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9)章三十八 狡诈恶毒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3)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2)章二十七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1)章七十一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5)章六十六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2)章五 晋阳李从璟章一百七十五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八十三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9)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7)章十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3)章两百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3)章十六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7)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师 半路巧遇李从璟章六十七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3)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华在梦中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8)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8)章二十四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3)章二十七 百战军之困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们【第三更】章七 一支凤钗引风波 不是斯人胜似是(上)章九 淇门之变(1)章一百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9)章两百三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1)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8)章七十二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4)章四十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1)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五十七 首战怀州城章三二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1)章一百三十九 东归再会秦仕得 北上吴使徐知诰(下)章十 一载相识十载别(4)章八十一 良禽择木离暗主 坚心赴死慨而慷章六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2)章一百一十九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2)章十 他的将士(第一更)章七十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2)章两百四八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3)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章五十七 其势不可挡【第二更】章五十九 边军过长城章二十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4)章一百三十三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上)章十四 有人西楼杀宰相(3)章十一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2)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师 半路巧遇李从璟章二十九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3)章六一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8)章二十一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七十五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章一百七十二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下)章四十五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1)章六十八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6)章四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5)章六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5)章八十二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9)章三十五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9)章一百零三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2)章八十八 郭崇韬一言定策 先锋相遇一战胜章七十三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1)章三 雄才大略为君王 盛世帝国新大唐(3)章三十一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5)章七十六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2)章一百四十九 谋利有成志士归 去王称帝性未改(下)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3)章两百零六 阿保机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1)章十四 云波诡谲章四十八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3)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来 出入俗世缘何在(3)章五十四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4)章两百五一 一代雄主终落幕 兴亡从来因人事(下)章九十三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2)章六十五 今朝窃尔国【第一更】章十五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6)章九十八 论学堂里惊天下 十万王师围金陵(2)章四十六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2)章五十一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