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

(二更)

含山陷落,和州震动。

全椒县中,王会面色铁青,在座众将也是无不惊骇。

柴克宏出列抱拳:“将军,北贼克东关、占含山,兵马即便没有一万,也不会少于五千,当此之际,我等该当如何?”

王会迟疑不决。

刘仁赡出声道:“北贼大举进攻和州,意在断我后路,江淮东部七州,如今只有和州在手,若是和州不保,则我军退路全失!”

王会沉思不语。

李建勋抱拳道:“请将军下令,让末将领兵回救和州,只需将士五千,末将必定击退来犯之敌,以求保证和州周全,不误北上大业!”

王会仍是没有决断。

诸将遂纷纷上前,一时间房中尽是“将军”之唤,乱成一团。还有些将领,仓惶失顾,已露惊惶之色,军心不稳。

王会见状,更是踌躇。

就在这时,忽的,房中响起一阵大笑,格外刺耳。众人循声望去,却见那大笑不止的,正是王彦俦。

王会沉下脸,“眼下军情紧急,大军如何行动,诸将皆有进言,刺史一言不发,独大笑不止,是何用意?”

王彦俦稳坐如常,一甩衣袖,冷哼道:“区区变故,就让满堂将军皆尽变色,一时间不知该进该退,这难道不可笑吗?”

王会忿然作色,“刺史如此说话,难道是有计策了吗?”

王彦俦起身来到舆图前,神色傲然,“我军大胜在望,北贼覆灭在即,诸公难道不知?”

诸将纷纷前驱到舆图前,要看王彦俦有何良策,竟敢出言不逊。王会见状微微皱眉,众将皆围在舆图前,唯独他端坐不动。他是主帅,王彦俦为副,如今对方有计策,却这般锋芒毕露,让他心头十分不喜。

王彦俦见王会不动,也不去管他,对诸将道:“且问诸公,和州有我守军几何?”

“和州守卒两千!”有人答道,“对方号称万人,两千守军如何守城?”

“此言大谬!”王彦俦一言斥责,“和州者,本将苦心经营之所,城高沟深,器具完整,先前唐军也曾来攻,可曾陷落了?休说有两千精锐把守,便是只有一千骁勇,北贼也断难攻取!”

Wωω_ттkan_℃o 王彦俦接着道:“又且,诸公难道不知,大江之上,有我精兵三万,正整戈待旦,蓄势而发,若和州果真有战事,其必来救,届时莫说和州无虞,来犯之北贼,亦必尽数被灭!”

八万淮南兵,王会统带五万,还有三万在江畔集结,准备寻机再派往江北要地,莫离先前所言大江如黑夜,背后之物不能见,是为有先见之明。

王彦俦继续道:“诸公担忧和州,无非是顾虑三万骁勇不来,然则若是北贼果真攻打和州城,必遣主力,如是,我军将其击败在和州,则是大胜,江淮北贼军力本就不多,有此大败,岂能不亡?若是进犯和州之贼非为主力,则又何足为惧?”

诸将闻听此言,纷纷醒悟,大赞王彦俦高明。

“然则北贼攻和州之兵马,从何而来?”李建勋问道。

“此问高明!”王彦俦赞赏道,他手指寿春,“北贼重兵,集结于扬州、寿春二地,若是扬州之敌来犯,必不会绕道东关,而不被你我发现!”

“如此,则来犯之敌,必是寿春分兵!”柴克宏道。

“然也!”王彦俦再度赞赏,“寿春北贼三万,久攻寿春不克,此番分兵来犯和州,则寿春之敌已然被削弱,如是,我等若能攻克滁州,再要解寿春之围,易如反掌。寿春之围解,北贼焉能不亡,我军焉能不胜?”

众将闻言,精神大振。

王彦俦环视诸将,“又且,北贼来犯江淮,时日已久,兵甲箭矢损耗皆十分严重,此番战力大打折扣,那滁州守卒,至多不过几千人,此正诸公用武之时,诸公缘何不思奋进?”

“我等愿战!”诸将纷纷抱拳。

王彦俦来到堂中,面向王会而拜,“请将军下令,攻打滁州!”

诸将紧随其后,“请将军下令,攻打滁州!”

王会见王彦俦还知道大小,心头稍安,又见战机近在眼前,不能不把握,遂分兵遣将,发兵北上,攻打滁州城。

......

滁州城。

黑夜,一支两万余人的大军,人衔枚、马裹蹄,正从清流关源源不断进到城池。

滁州刺史朱长志,带领属官出城来迎接大军。

大军统领房知温,与朱长志在城门前相见。

“淮南来犯在即,今有将军所率大军赶到,滁州安矣!”朱长志上前见礼。

房知温性情跋扈,在马上抱拳道:“军情紧急,恕本将不便下马,还请刺史安排将士驻扎之所,大军带有许多军资,也请刺史接收,并且派人送往扬州。”

此人久为节度使,如今统带新军出战,却没有被授予高位,心头颇有不满之气,是以愈发倨傲。

朱长志心中虽然不悦,但此时也不便表现甚么,一切按照章程办事而已。

朱长志的确才能非凡,到得翌日天明,两万五千大军已经在城中安置妥当,好在房知温虽然跋扈,禁军却没有骄横之气,这让滁州官吏在办事的时候好受许多。

待安置好了大军,朱长志又来见房知温,与他商议守城之事。

孰料房知温连门都没出,只是派人传话:“大军守城,本将自有主张,刺史调集青壮听用,不要误事即可。”

朱长志的心腹愤恨道:“此人这等嚣张,太过气人了!”

朱长志转身带着心腹回去,“气焰跋扈,而仍能统军出战,必有不凡之才,你我以大局为重,多忍受一些就是了!”

旋即,朱长志又派人与莫离联络,让对方派遣军队来押送军资到扬州去。

......

诸将散去之后,王彦俦并没有离开。

王会冷眼看着王彦俦,“刺史之策,殊为高明,本将刮目相看!”

王彦俦留在房中,乃是有要事,此时也不跟王会置气,“北贼犯和州,若我不遣军回援,必不会轻易退去,还请将军定夺!”

王会看着王彦俦道

:“刺史方才不是说不救和州?”

王彦俦道:“不救和州,是为不救和州城,但也不能放任北贼在和州胡作非为!”

王会道:“如是说来,刺史是怕北贼祸乱地方,坏了刺史在和州的政绩?”

王彦俦忍住怒气道:“将军此言,意欲让某如何作答?”

王会也无意继续逼迫,遂道:“那依刺史之见,该当如何?”

王彦俦当仁不让道:“守为下策,攻为中策,若能设计,则为上策!”

王会哦了一声。

王彦俦继续道:“我不救和州,北贼也不能攻和州城,如是,北贼若有他策,则只剩下袭扰我军后方,劫我粮仓粮道一途,我军若能在粮仓设伏,北贼必败!”

王会目光再度转冷,他问王彦俦有何良策,没想到王彦俦果真就拿出策略,一点发挥的余地都不给他留,这让他心头又升起浓浓不满,毕竟他是主帅,王彦俦只是下属。风头都让下属出了,还要他这个主帅干甚么?

然而王会还没到跟王彦俦撕破脸皮的地步,也不会不顾全大局,遂传令柴克宏,让他领军回援,到粮仓去设伏。

......

不日,王会领军来到滁州城前,大军扎营,王会带领诸将到城前观望城防。

一近城墙,几番观察,王会脸色转阴,“观其城防,器具甚为齐备,观其将士,个个精神抖擞,完全没有惧怕我军之意。”

“徒有其表耳,何足惧也!”王彦俦仍是成竹在胸的模样,“一座小城,区区数千兵马,焉能挡我兵锋?”

王会闻言眼神更是阴沉。

“刺史说的是,区区数千北贼,旦夕可破之!”李建勋急着报李德诚的仇,自然是恨不得立即开战,“将军,末将请为攻城先锋!”

这下,王会脸色都冷峻下来,半响后方硬邦邦道:“刘仁赡何在?”

“末将在!”刘仁赡驱马上前两步。

“明日攻城,你为先锋!”王会道。

“末将得令!”刘仁赡看了李建勋一眼,眼神有些怪异,但仍是抱拳应诺。

李建勋脸色大变,他有父仇在前,想不到王会竟会拒绝他的请求。

王彦俦也是颇为惊异,但见王会面色不好看,也不好去触他的霉头。

翌日。

王会集结大军,对滁州城开战。战前,他亲临阵前,严明军令、赏罚!

巳时,大军攻城!

......

含山县。

江文蔚、张易、朱元等将领,到城门外迎接西方邺带领的步军主力入城。

“将士就不要入城扰民了,城外扎营!”西方邺下达军令。

闻听此令,江文蔚三人相识一眼,都道:“将军仁义,百姓之幸也!”

西方邺摆摆手,他虽然是个粗人,但好读《春秋》,通晓大义,故而曾在李嗣源兵发汴梁时,意图阻拦李嗣源入城,也因为识得大义,所以他如今反而受到李嗣源看重,眼下他虽然带的是偏师,但实际上职位跟房知温相同。

“诸位文武双全,才真是国家之幸。”西方邺下马与几人一道入城,“大战方毕,城中百姓没有结伴出逃,必是诸位抚民有功。”

江文蔚等人虽然心中欢畅,但都很谦逊。

到了县寺,众人军议。

“斥候探报,淮南兵进滁州,并无回援和州之打算,下一步该如何进军,诸位有何意见?”说出这话的时候,西方邺语气生硬,这倒不是他心头不快,只是因为有些不习惯,早先领兵征战,凡事都是他一言而行,但如今到了禁军,战前军议是制度,他也必须遵行。

“王会不回援,乃是有所依仗,若非和州兵马充足、城墙坚固,便是他另有伏兵、援军!”江文蔚率先道,“以某之见,当焚其粮仓,断其粮道,如是,其军必溃!据军情处探知,淮南军的粮仓,极有可能在乌江!”

西方邺颔首称好。

张易却是摇头:“江兄既然说了,王会不回援,乃因其有所依仗,他不回援和州城,难道就不顾惜粮仓、粮道?依我看,其在粮仓、粮道之处,亦必有文章!”

西方邺眼前一亮,很认可张易的分析,“既是如此,如何是好?”

朱元道:“此时我军虽然打下东关、含山,震动和州,但也是孤军深入,倘若不能迅速扩大战果,在此久做逗留的话——北面王会,南面大江,和州地界狭长,宽不过百里,一旦敌军回过神来,作出应对之策,我等可是危险得很!”

西方邺不由得对朱元刮目相看,“参军且请继续。”

朱元道:“兵者,攻、守二字。有后方,有援军,有坚城,则能守;无此三者,若不能退,便只有攻。我军为奇兵,要发挥战力,保全自身,便在于不断进攻,百里转战,奔袭如风。也惟其如此,眼下才能声援滁州,令王会两面失顾!”

西方邺心头暗道:真不愧是进士三甲,被太子看重的人,初次领兵征战,竟然就能有这样的见解,难能可贵!

西方邺道:“攻打何处?”他拿来舆图,与众人共看。

江文蔚道:“既然王会不理会我等,我等何不给来一下重击,让他不得不分兵理会?”

西方邺两眼光忙四盛,已然了解了江文蔚的意思。

“传令全军,进击全椒县!”

含山在西,全椒在北,乌江在南,三地大致成三角形。从含山进击全椒,完全可以避过乌江粮仓可能有的伏兵!

......

滁州,城楼。

“禀将军,弩具已经准备就绪!”

大旗下,房知温微微颔首,示意知晓。

城前,吴军军阵大举逼近,如湖如海,阵中云梯、巢车、撞车等物,一应俱全,声势如涨潮。

“射标箭!”房知温骤然下令。

“得令!”城墙上严阵以待的甲士,闻言立即俯身准备。

一名军使站在高处,高举令旗,声音洪亮,喝令道:“一轮,床弩标箭,放!”

城头鼓声起,清脆如雨点。

甲士操纵十余架床弩,只听的“嘣”的一声嗡

响,城墙上从左至右,飞出十支巨大弩矢,而后插进城前空地,连成一线,弩矢上,红布颤动。

军使高举令旗,再次喝令:“二轮,伏远弩标箭,放!”

数十支弩矢飞出,在距离城墙稍近的地方插入地面,同样红布颤动,练成一线。

军使喝令:“三轮,角弓弩标箭,放!”

“四轮,臂张弩标箭,放!”

“五轮,强弓标箭,放!”

城墙前,五条弩矢连线,层次递进,红布迎风飘扬。

数万吴军将士,以不惧刀山火海之势,迫近城墙,迫近那一条条标箭线。

城墙上,唐军将士无不凝神紧望,握紧兵刃,屏住呼吸。

刺史朱长志站在房知温身旁,面上镇定,实际激动不已。

之所以激动,是因为禁军携带的各种弩具,已经尽数布置在相应位置。

去岁,钱元瓘入洛阳,李从璟曾带他观禁军较武,彼时,钱元瓘眼见数千劲弩,震撼不已,当日便决定无条件接受朝廷令他发兵西进的要求,由此可见禁军强弩有多少,是何等威力。而如今,为今日之战,劲弩皆在城头!

终于,吴军军阵,触及了床弩标箭线。

房知温脸上露出一丝狞笑,“床弩,发矢!”

军使得令,挥动令旗,大喝:“床弩,发矢!”

战鼓如雷鸣,轰隆隆响起。

城墙上,从东到西,遍是队正呼喝,“床弩,发矢!”

嘣嘣嘣的弦动声骤然响起,连绵不绝,数十架床弩一起发动,数十支弩矢飞射而出,冲进吴军军阵中!

床弩弩矢,杀伤力非凡,但见弩矢入阵,中矢者无论身着甲胄几层,皆被通体贯穿!弩矢飞射,遇盾开盾,遇甲破甲,遇人杀人!吴军将士身后间距小的,被一支弩矢贯穿数人,糖葫芦一般串在弩矢上,钉入地面,生机断绝,动弹不得!

唐军将士绞动绳索,一支支弩矢架上床弩,一轮轮射出。

床弩之矢不可防、不可躲,一入军阵,鲜有射空的,故而须臾之间,吴军军阵就死伤不少,嚎叫不绝。

这还只是一面城墙。

房知温目光锐利,吴军军阵触及第二条标箭线时,他再度喝令:“伏远弩,发矢!”

“伏远弩,发矢!”

“伏远弩,发矢!”

“伏远弩,发矢!”

数百架伏远弩,射出闪电般的利矢,直入吴军阵中。

弩矢入阵,吴军皆倒,刹那间,吴军军阵中就出现一道明显矮下去的空白线!

吴军军阵,触及第三条线时,房知温三度喝令:“角弓弩,发矢!”

“角弓弩,发矢!”

“角弓弩,发矢!”

“角弓弩,发矢!”

数百支角弓弩利矢,与床弩利失、伏远弩利矢一起射入吴军军阵中。

由是,吴军死伤大幅度增加。

房知温再令:“臂张弩,发矢!”

“臂张弩,发矢!”

“臂张弩,发矢!”

“臂张弩,发矢!”

自此,吴军军阵残缺不断,空白时显,并且弥补不及。

但吴军悍不畏死,军阵近到城前。

房知温一把拔出横刀,“强弓,放箭!”

“强弓,放箭!”

“强弓,放箭!”

“强弓,放箭!”

当是时,万箭齐发,箭矢如雨,势成黑云,遮天蔽日!

云雨落入吴军军阵,吴军军阵顿时发出震天动地的惨叫,无数吴军将士中箭倒下,身中数箭者不可胜数,原本严整的军阵,顿时出现大片空白。矮下去、停下来的军阵成狭长矩形,竟然看似分外整齐!

一阵箭雨落,二阵箭云升空,二阵箭雨落,三阵箭云升空,三阵箭雨落,四阵箭云升空......如是往替,绵延不绝!

吴军将士,死伤无数,哀嚎不绝,吴军前阵,不复是军阵!

强弓未及发矢十发,而吴军已经大乱,彼部将士仓皇后撤,争先恐后,如潮水倒卷、海水倒灌,其势不能挡!

滁州一战,强弓劲弩已退敌!

......

吴军阵后,望楼上,王会脸色大变,饶是他久经沙场,也不禁满目惊慌,双手颤抖,便是当初在舒城被李彦卿、丁茂等将合力击败,也未见他这般失态。

王会一把揪住身旁的王彦俦,红眼大吼:“你不是说他们兵力不足吗?你不是说他们将士疲惫吗?你不是说他们箭矢耗尽吗?你不是说他们徒有其表吗?你给我看看,此番景象,可能称为徒有其表?!”

王彦俦哪里知道事情真相,他也正惊骇不定,结巴道:“某......某......某也不知道啊!”

“下令,收兵,收兵!”王会回身大喊,让后阵敲响金锣,只是吴军已经仓惶败退,此时他敲不敲金锣,都已没有两样。

复观城前,望见潮水般败退的军阵后,那倒了一地的将士,插了一地的箭矢,王会心痛如绞,此番连滁州城墙都没摸到,须臾之间,少说也折损了将士过千!

而就在这时,滁州城门忽的轰然大开,黑甲黑袍的唐军骁勇,虎狼一般杀了出来,直奔败退的吴军军阵!

王会骇得后退几步,慌忙大喊:“拦住他们,拦住他们!”

望着杀出城来的唐军骁勇,王会心都快要跳出来,他知道:一旦败军被杀得崩溃,形成倒卷珠帘之势,今日他就算栽在这了!

王会气急攻心,恼火的转身一脚踹翻王彦俦,劈头盖脸骂道:“滁州兵马区区数千,这话你也说得出口?!你可知道,因你一番话,我大军要折损多少将士?!若是大军就此兵败,你可吃罪得起?!”

王彦俦面如死灰,竟是忘了起身,听罢王会一番话,他心头一片冰凉:王会这是要将战败的罪责都推倒他头上!

不等王彦俦出言辩解,忽的有信使从后方奔来,手脚并用爬上望楼,见面就跪倒在地:“报!将军,贼人攻打全椒县!”

“你说甚么?!”王会愣愣后退两步,一屁股坐倒。

(本章完)

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8)章两百三二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9)章二十八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6)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2)章十二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5)章一百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5)章八十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7)章三十一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0)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七十六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4)章一 西北面招讨使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二四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2)章八十五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1)章两百三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1)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2)章五十一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1)章两百三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1)章五十九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2)章六十六 人算尽不如天算 奔离新乡向西战章三十四 虎子与犬子章二十五 阵战(上)章四十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1)章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章九 他的屠刀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5)章三 生我所恋 死我所恶章七十四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章二十五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3)章五十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6)章六十七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1)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风来 局势变幻激斗开章八十一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8)章九十九 万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一百四十九 谋利有成志士归 去王称帝性未改(下)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7)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3)章九十 小麻雀与小妖精 少女心与英雄梦章七十二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4)章九十八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5)章六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6)章六十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3)章八十三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9)章九十二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中)章一百五十二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1)章五十九 破城章三十七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5)章四十二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3)章十八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9)章四十一 西路军接连数战 李从璟大定江淮(2)章六十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3)章六十四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2)章一百七十二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下)章九十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六十七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1)章三十八 黑云催西楼章五十二 军入潞州(第一更)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3)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七十一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3)章两百零六 阿保机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1)章二十二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9)章一百零六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1)章八 首殇阆州破 初捷剑门裂(1)章两百二八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5)章一百一十七 既复故土不忍弃 亡羊补牢候乳虎(下)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4)章三十五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4)章九十九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6)章五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5)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2)章四十四 先声夺军心(1)章五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1)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台 欲我舰队出东海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2)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4)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4)章两百二六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3)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战活离阵 将军浴血为哪般(下)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阳 衣冠南渡自此终(2)章七十 龙争虎斗章七十五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2)章一百六十一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1)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5)章五十四 学院立志医天下 继往开来塑大唐章五 晋阳李从璟章八十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6)章二十二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章七十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2)章三二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1)章三十九 为我王说天下章七十七 弹冠相庆何其急 悲剧未尽马小刀章十六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3)章一百七十四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十八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战有人行 有人梦甜有人醒章六 余心之所向章二十二 战必求利章三十九 女豪镇契丹章十三 战士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