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五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1)

乌江县。

柴克宏得到王会的军令后,即刻率部退往乌江,此乃重任,意在保全和州,肃清大军后方,柴克宏不敢大意,为了确保有充足时间布置战术,他令部曲倍道兼行,八九十里的路程,硬是没有在路途中扎营休息过,紧赶一日半夜,在午夜时抵达乌江县。

而后他亲自考察地形,天刚亮就将才歇息半夜的士卒叫醒,亲自安排每一都人马的布置,如此又带着部曲忙活了一整日,才将伏兵都安插到具体位置。

士卒多有不堪劳累者,纷纷抱怨,柴克宏则对他们道:“北贼侵入和州,必来袭我粮仓,我等以逸待劳,败之易也,建功立业就在此时,望诸公勉力报国!”

因他平素颇得人心,士卒姑且听之。

孰料,翌日柴克宏接到的探报,却不是唐军前来自投罗网,而是奔袭全椒县,这下柴克宏不禁大惊,又对左右道:“全椒县,大军背心也,北贼急驱而攻,全椒县疏于防备,形势危急!我等奉命剿灭这股北贼,若是全椒因之而陷,你我难辞其咎!”

旋即,柴克宏传下军令,让部曲火速集结,随他赶往全椒县支援。士卒虽然不耐这般来回奔波,但军令如山,也不得不遵从,只是免不得颇有怨言。

......

全椒县。

西方邺和江文蔚、张易、朱元等人,率领大军杀到全椒县外,声势浩大。

全椒县吴军守将见之,不禁大为诧异,连忙召集部曲,出城迎战,他对部曲道:“全椒县,乃北上大军之背心,万万不容有失,否则你我万死难辞其咎,诸公且随我力战,不得懈怠!”

见吴军急急忙忙出城迎战,江文蔚等人马不停蹄,带领大军掩杀过去,他们自打开战以来,连战连胜,士气正高,张易冲锋在前,举刀大吼:“杀败贼军,北上与滁州军回合!”

朱元亦是一马当先,只不过经历东关之战后,他也成熟起来,不会再脱离军阵冒进,“贼军兵马不多,我军必胜!建功报国正在此时,诸公随我冲杀!”

两军遂在城外恶战。

全椒县位置很是重要,故而王会在此布置的兵马不少,唐军在人数上并不占据优势,这厢大战一开,就是超过万人规模的激战,气震山河。

......

滁州。

王会有五万大军,方才攻打滁州城被房知温用强弩射退,虽然将士死伤颇重,但还不至于伤了筋骨,眼见唐军追杀出城,王会连忙调兵遣将,用预备兵力去迎击,两相交战半响,杀得难解难分。

退回来的刘仁赡面色苍白,来向王会复命,王会没有怪罪刘仁赡,毕竟错不在他,只是眼下唐军趁势杀出城来,如狼似虎,端得是不好相与,看对方的兵力,不下两万之众,王会便让刘仁赡赶紧回去调集部曲,回头再战。

激战半日,吴军虽然损兵折将,但好歹稳住了阵脚,唐军将士取得不凡战果,兼又疲惫之后,便见好就收,退回城中,至此王会心头连道侥幸,方才唐军攻势浩大,若非他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有余力调兵遣将从容迎敌,只怕已经败北,至于兵马折损,虽然也严重,此时他却顾不上了。

“幸好某不曾分

兵太多回和州,如若不然,定难抵挡唐军方才的攻势!”王会看得分明,唐军兵甲鼎盛,士卒精锐,完全不是疲惫之卒,若非他也算一员良将,应对得当,只怕虽然兵力占优,也会给杀得溃败。

稳定了眼前战事,王会下令大军回营休整,而后就迫不及待关注全椒县战事。

“斥候回报,两军正在交战!”王彦俦终于逮到机会说话,连忙上前缓和跟王会的关系。

“敌军几何?”王会满头大汗的问。

“约莫在五千上下,甚是敢战,必为精锐,不似镇军!”王彦俦综合了探报。

王会松了口气,“全椒县亦有我军骁勇五千,且有城池依托,必不至于败北。”

有将领进言道:“兵力相当,但若对方不是寿春镇军,则局面也不容乐观,还是遣军回援得好,可保万全!”

王会连道有理,王彦俦此时有不同意见,但见王会的脸色,还是决定暂时不忤逆他。

王彦俦不忤逆王会,王会却要找他的麻烦,“刺史先前说北贼偏师必为寿春镇军,然则眼前北贼不下两万之众,加上袭扰和州的将士,已然接近三万,而且兵精将勇,锐气正盛,分明就不是镇军!”

王彦俦只能连连自责,见王会怒气不减,不得已,只好将今日战败之责揽到自己头上——他心想,只要大军最后得胜,些许失利战后不会如何——又道:“只怕北贼已经增兵江淮......”

闻听此言,众人脸色都很是不好看。这意味着甚么,大家心知肚明。

......

全椒县,两军激战已经小半个时辰,胜负未分。

西方邺连忙召回江文蔚、张易、朱元等人,对他们道:“贼军人众,又有殊死相搏之态,胜之不易,况且对方还有城池可供依仗。此地距离滁州、乌江俱都不远,若是久战不胜,后患无穷,诸公随我退兵!”

张易奋然道:“战事还不到一个时辰,请将军容我等两个时辰,必然击败贼军!”

朱元、江文蔚血气方刚,也是同样意见。

西方邺却不容置疑道:“敢战是好事,但也要能战才行,为将者,焉能只知进而不知退,逞一时之勇,而视士卒性命为儿戏?传我军令,撤军!”

江文蔚等人虽然不甘心,但西方邺态度强硬,他们也没有办法。

眼见唐军撤退,吴军将士无不大松一口气,方才交战虽然只有小半个时辰,但对方的骁勇善战已经让他们感到莫大压力。

吴军副将对主将进言,“北贼败矣,我等何不追之?”

主将摇头道:“你看,北贼虽退,却旗帜鲜明、阵型不乱,这哪里是败了?交战不到一个时辰即退,若是彼等诈败而设伏途中,诱我追击,该当如何?如今天色已晚,入夜之后危机四伏,不得轻言冒进!”

副将望了望正在中天的太阳,不知该说什么。

“传令,大军回城,严加防备!”主将下令,心道:如今我击退来犯之敌,是为有功也,若是冒险追击,中了埋伏,岂不是功劳全无而且有罪?只要守住全椒,我就是大功一件,何必劳心劳力去奔波?

......

翌日清晨,柴克宏率领部曲马不停蹄赶到全椒县,眼见全椒县一片安宁祥和,城头上仍是吴军将士,他不禁诧异万分,连忙去见守将。

“北贼昨日来犯,已被我击退!”守将傲然道,颇有自得之色。

“贼人几何,将军斩获几何?”柴克宏问道。

“观其阵仗,有近万之众!”守将夸大其词,也是夸大自身功劳,“我部仅有不到五千之众,能退敌已是依赖将士死战,斩获却是不多——对了,贼人退却时,抢走了不少尸体,故而我军斩首有限。”

柴克宏怔了怔,望着守将自得而狡猾的面容,一阵反胃。

当日天黑前,从滁州南下的援军也到了。

“北贼既退,我等该当如何?”柴克宏暗自揣摩,他已经得知唐军退的是含山的方向,“既然北贼不来袭击粮仓,我继续退守乌江也是无用,不如寻机求战,往含山进军,收复失地,如此也能保得和州周全!”

计议已定,柴克宏连忙派人去向王会请战。

次日,王会回信,准许他带部去收服含山。

柴克宏大喜,连忙纠集才歇息了一日的部曲,全速往含山进军。

他心想:“北贼征战频繁,又经全椒之败,如今退守含山,必定疲惫,我若能做到兵进神速,势必出其不意,如此,收复含山就容易了!”

......

回到含山,大军入营休整,江文蔚来不及吃饭,就找到了张易、朱元两人,一同去见西方邺。

“东进攻打和州?”西方邺听罢三人来意,不禁被对方迫于求战的心理给惊到。

先前一路攻克东山、含山,都很是容易,所以年轻气盛的江文蔚、张易、朱元三位俊彦,不能接受全椒失利,回军路上就在一起琢磨往下的战事。

“含山距离和州只有五六十里的路程,一日可到,此番我等从全椒回军,和州定然无法及时得知,此时必定防备松懈,如我等快速奔袭,必能出其不意,建立奇功!”江文蔚战意盎然。

西方邺失笑道:“根据情报,和州可不好打。”

张易双眼明亮,“和州不好打,我们还能奔袭乌江,去烧吴军的粮仓!”

西方邺张了张嘴,选择闭嘴。

张易接着道:“从军情处绘制的地图上看,和州距离乌江不过三四十里,若不能在和州建功,完全可以调头奔袭乌江。乌江吴军在我等奔袭全椒县后,兵马尽出,此时兵力空虚,又且多半认定我等不会再去乌江,必定疏于防备,正是有机可趁之时!”

西方邺竟然觉得张易说得很有道理。

绕了半天,大军又回到摧毁吴军粮道、粮仓的战术上来了,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形势已经大为不同!

朱元又跟西方邺继续深入交流半响。

最后西方邺沉吟道:“尔等之策,的确大胆,然则从兵法上说,深得虚实、正奇、应变、奔袭、转战之道,若我等要继续建功,尔等之策,的确可以一试。”

“既然如此,请将军下令!”三人齐齐抱拳。

要不要继续建功?

这在进士三甲看来,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因为太多余了!

(本章完)

章二十五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4)章一百七十四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十四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5)章十八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9)章十八 攻克章三十 仇人相见章九十五 识得洛阳风与月 成就帝国军与政(3)章九十二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灵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三八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7)章五十 李继韬的怒火章十三 胜章四十七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3)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4)章一百零三 一朝风云变天下 群雄侧目紧绸缪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7)章六十七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2)章二十三 赵普颍上行良政 士子风流总不同章二十五 百战安义(4)章二十六 阵战(下)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风高杀人夜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9)章四十八 帝国之军威【第二更】章一百七十二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下)章三十九 两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两百十二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下)章二九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7)章九十五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2)章十九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0)章十一 他的战斗(第二更)章八 兄弟章七十五 谁在谤新政【第三更】章七十六 如何不认罪【第一更】章三十五 汉唐之文明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2)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下)章九十五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2)章一百零一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8)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3)章二十九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7)章六十二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5)章三十五 汉唐之文明章八十一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8)章三十四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2)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阳 衣冠南渡自此终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8)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3)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2)章三十四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8)章一百五十四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3)章四十五 先声夺军心(2)【第二更】章两百零五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下)章三十二 大争之世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5)章八十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6)章十 家国天下无事平 算计谋划谁人清章九十五 天下漕运正当通 中央集权何时强(2)章两百三九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4)章三十八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7)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一百九十五 锄强扶弱问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四十八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4)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4)章八十 天下岂非无卫霍,怎奈人主不识君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无同生章九十二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五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6)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1)章两百二七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4)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5)章三十八 踏营章三十七 唐军之北来章四十三 相亲(中)【第二更】封推感言章二十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一百三十三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上)章十六 疯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一百七十一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中)章三十六 青袍与黑氅章两百十三 君问归期未有期 风雪漫过中州城(上)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9)章十七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4)章二九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7)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六十七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3)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楼 细细路遇杜千书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中)章一百零八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3)章八十五 因缘际会不可料 谋尽事成旦夕间(1)章两百零九 阿保机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4)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10)章九十 夜半疑梦惊诧起 窗外风雨几来袭(6)章二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6)章一百零二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一百一十八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1)章六十五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3)章三十六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4)章六十七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5)章一百二十八 鞑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风情异江南(中)章九 他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