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1)

河西之地,重不在沙州,而是凉州。

凉州,毗邻灵州,位在所谓的汉羌边界,民风彪悍。

史书中说“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可见凉州是河西富饶之地,盛唐时期,凉州就养有骏马两百多万匹。

凉州扼河西之咽喉,所谓“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是丝绸之路的必经枢纽,前人有诗赞曰“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

自古以来,“凉州大马,纵横天下。”

有良马,自然就不难有精骑。

前时,凉州名为威武郡,其由来,乃是汉武帝彰显霍去病之“武功军威”。

东汉时,董卓之所以能平十常侍之乱,而后把持朝政,靠得就是凉州兵马。

此后,每逢乱世,凉州之地,不知出过多少王,建过多少国。

安史之乱后,河西被吐蕃攻略,凉州亦不能独存,而后张义潮起兵,趁吐蕃论恐热与尚婢婢彼此攻伐不休之际,克复河西十余州,方使凉州重归大唐。

而后甘州回鹘兴起,归义军在甘州回鹘、西州回鹘的两面夹击下,遂不复能掌控河西,散布在凉州之地的吐蕃人后裔,趁势而起,重新据有凉州,直至今日。

凉州境内,吐蕃、党项、吐谷浑,诸族杂居。而甘、肃两州,基本都在回鹘人的掌控下。

自凉州进军中原,最合适的路线是照丝绸之路,经兰州向东南而行,如此,则根本就不会进入灵州地界。然则如此一来,河西军侧翼就暴露在朔方军威胁之下,若是朔方军南下而攻,有居高临下之便,河西军难以应对。长久以来,朔方军驻军灵州,而能防备河西,道理也在于此。

河西军要进入灵州,必须经关山、破边关,而其行军路线,大体要沿着腾格里沙漠南部迂回,从贺兰山南部进攻。

此番出动的河西三州联军,便是采用此等行军路线。

骄阳高悬,阳光明媚得没有半分杂质,数万步骑参半的大军,一眼望不到尽头,在荒漠边缘的戈壁地带,蜿蜒往前,纵目而观,如同沙漠中流动的长河。

那队伍里,固然有良马无数,悍卒万千,然而规模浩大的骆驼辎重,亦是让人望而生畏,更兼有被驱赶的羊群,白茫茫一片一望无垠,就使得此间的行军队伍别具风情。

河西军队,或许军备不十分优良,然而无论是战争的血火,还是争斗的生活,早已将他们磨练得胜过中原大地的寻常精锐之师,其游猎的技艺和骑兵征战的本领,坚韧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是所谓中原精锐之师,难以望其项背的。

先锋是凉州精骑。

“你们在前面,碰没碰到唐人的游骑?”先锋主将见到斥候回来,把对方叫过来问。

“禀报将军,没有。”斥候回答。

“那有甚么异样的动静没有?”主将又问。

“也没有。”斥候回答。

主将点点头,放那斥候归去,对身边的人说道:“看来唐军的确不知道我们来了,到时候我们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惊喜!”

旁边的人哈哈大笑道:“真想看看

唐军吃惊的样子,那一定很让人感到高兴!”

“放心吧,你不久就会看到了,再有四日行程,我们就能抵达长城!”主将眼中迸发出强盗般的光芒,那是对即将到手的财货的渴望与贪婪,“多少年来,我们都没有再踏足过中原,这回一定可以满载而归!”

“将军说的是,我们早就迫不及待了!”

“那就传令下去,让大伙儿打起精神,快些赶路,若是走得慢了,好处就叫党项人给抢去了!”

“是,将军!”

强盗的战力不容小觑,不是凶恶之辈,根本就做不出杀人越货之事,从他们做强盗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拥有了充足的动力,和胜过常人的血性。

......

夏州。

“自打今岁以来,我们的斥候就已经无法越过夏州边界,进入中原腹地,朝廷在各条道路上,都派遣了大量精锐斥候与军情处探子,进行严密封锁,还到处设置关卡,派遣甲士驻守,严密控制行人走动,便是暗虎的探子,也只能出去一段极有限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就无法得知朝廷大军的动向。”

节使府中,石敬瑭的幕僚如此对他说道,“此番君子都明目张胆的出动,绝无可能是单独行动,若是朝廷大军已经在路上,而刘将军不回援,只怕夏州危急。”

更有人劝说道:“朝廷封锁大小道路,隔绝夏州与各州之间的来往,这分明是只有大军来伐才会有的举动,朝廷大军已在路上,此事毋庸置疑,眼下朔方军早有防备,若是刘将军不回援,夏州自身难保!”

这几日来,这样的劝谏石敬瑭不知听了多少,但他始终不为所动。

直到君子都兵临城下,夏州人心出现混乱之际,石敬瑭仍然没有让刘知远引兵回援的意思。

面对君子都咄咄逼人的叫骂之势,石敬瑭仅仅是去城头看了一回,在下达全军将士闭门不出的军令后,就没有再作理会。

夏州城中不是没有充足兵马可供出击君子都,只是石敬瑭没有必胜的把握罢了,三千君子都可进可退,无论是骑兵迎击还是步卒出击,都难有讨到便宜的机会,石敬瑭不想做吃力不讨好的事,那会更加影响士气。

不仅如此,石敬瑭更是传令各州,若是君子都前来袭扰,全都不许应战。

就这样,一支君子都就让夏州人心惶惶。

不过除此之外,夏州也没有实际损失。

君子都在夏州停留三日后,退回了长泽县。

事后证明,朝廷大军并没有现在就出动。

石敬瑭在跟杨光远谈话的时候,透露了他心中的真实想法,“本帅与契丹、鞑靼部有约定,若是定难军出击灵州,一战未起一矢未发,仅仅因为三千君子都就退回来,契丹、鞑靼部见定难军如此不中用,可能就会推迟发兵的时机,甚至毁约。而定难军要成事,少不得契丹与鞑靼部的呼应,当此之际,本帅唯有一赌。”

如果说君子都的主动出击,攻占长泽县而后威逼夏州城,是为了引诱刘知远率军回援,让朔方军避免被两面夹击的境遇,那么就眼下而言,石敬瑭无疑让

君子都的这个意图没有得逞。

......

黄河西岸,贺兰山东麓有一片土地大致较为平坦的肥沃之地,南北狭长,由南北平行的汉渠、来渠贯通,形成灌溉条件优良的耕地,就是在这片土地上,集中了定远城、崇冈镇、新堡、怀远、安静、灵武等城,是为朔方军支撑关防的重要屯田地带和驻兵区域,与西南方向的黄河东岸的灵州城相互遥望。

在这片区域中,定远城位在东北,若是定难军来攻,定远城首当其冲。

刘知远率领定难军经由长城外的宥州,一路西进,抵达了黄河东岸,与定远城遥遥相对。

战前的军议上,刘知远如是对诸将说道:“定远城、崇冈真、新堡都是小城,驻扎不了多少兵马,纵然防备严密,也挡不住我数万雄师的进攻,一旦我军攻下这三地,就能向南威胁怀远、安静、灵武等城,起到呼应关外河西兵马的作用。”

“届时,朔方军若是不派遣援军来,等我军一一攻占这些城池,朔方军面向河西的关防也就土崩瓦解。而若是朔方军派军来援,则对河西的防御力就要大为下降,河西数万兵马猛攻之下,贺兰山之南的长城就难以把守,朔方军依旧要覆灭。”

“一言以蔽之,无论朔方军是否整饬城防、严加防范,都要面对腹背受敌的境遇,我军蓄力而来,又有河西军相助,顶多不过是战事激烈一些罢了,击破朔方军,是迟早的事!”

翌日,定难军在黄河上择处搭建浮桥,发起渡河之战。

定远城方面的朔方军,派遣精锐出战河畔,阻扰定难军架桥渡河。

......

灵州。

“君子都的主动进击,没能引诱刘知远回军,甚至没能让刘知远分兵回防,如今看来,刘知远攻打定远城等地的决心,实在是坚定。对方此番全力进攻,定远城方面的战事会很艰难。”

军议上,部将李正如是对李绍城说道。

“有黄河天堑,定远城方面又早有准备,定难军要渡河,还没有那般容易。”李绍城沉默片刻后说道。

“如今定难军与河西两面夹击之势已成,战事一旦开启,定会分外惨烈,朝廷的大军,何时才会到来?”李正问李绍城。

李绍城沉吟道:“朝廷探知了石敬瑭与契丹、鞑靼部的阴谋,必要做出相应应对,事到如今,灵州之役到底是单纯的防守战与平叛战,还是仍旧是朝廷克复河西、西域的揭幕战,不是一言而决的事,需要朝廷拿出相应谋划与布置,而这牵扯到的人力物力安排,更是纷繁复杂到难以想象。”

说到这,李绍城摒弃杂念,目光坚定道:“然则无论如何,一场滔天之战已经开始,论规模论阵仗论牵涉之广,此战比之朝廷灭吴,有过之而无不及,朔方军有守土拒敌之责,本帅奉君命坐镇朔方,绝对不会畏惧任何贼人,此战无论是激烈还是惨烈,本帅与朔方军,有进无退!”

————

急性肠炎加重感冒,折腾了三天,生不如死,好在输液也输完了,差不多已经康复,明天起恢复两章的更新量,时间还是在晚上。

(本章完)

五代大乱与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五十 契丹势盛何以制 将军白头待后人章三十 仇人相见章八十九 东风过江春不迟 荆南事了当北归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6)章三十五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9)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章八十一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下)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5)章六十五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1)章二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2)章一百零二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9)章二十六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5)章七十八 祖祖辈辈是汉人 生生世世不为奴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章十四 有人西楼杀宰相(3)章四十五 先声夺军心(2)【第二更】章十九 你知死吗?章十一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4)章三十一 宴会风波章九十七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6)章六十五 今朝窃尔国【第一更】章六十八 郭威的压力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五十四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0)章两百二五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2)章一百零一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0)章四十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1)章一百七十五 庙算正紧揣敌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两百十二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下)章两百零四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中)章九十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3)章十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3)章四十九 谁也别想过去章九十六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3)章两百零一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4)章八十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7)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2)章一百五十三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2)章五十七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7)章六十九 离营将士英雄心 诸事可为农在先章十九 何冲章九十九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4)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1)章五十四 学院立志医天下 继往开来塑大唐章三十五 心思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风高杀人夜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章六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5)章五十七 首战怀州城章一百零八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3)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3)章两百二九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6)章十八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5)章四十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1)章六二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9)章六十八 太原小娇娘【第一更】章七十三 阴谋算计为哪般 分合友敌无非利章四十三 给我砍死他章十二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3)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云多壮志 敢叫旧貌换新颜(1)章五十四 美妇如蛇频吐信 步步惊心因何人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1)章六十七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2)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一百零四 两计使军安然归 辽东半壁已入瓮(中)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九十七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6)章五十一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1)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章九十六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1)章两百十三 君问归期未有期 风雪漫过中州城(上)章五十四 学院立志医天下 继往开来塑大唐章两百三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章一百二十四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7)章七十八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5)章三十四 都试章五十二 何不来跪迎【第三更】章八 一载相识十载别(2)章九 风月之地有深机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七十三 经营章一百零四 繁华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处章八十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中)章两百二一 生逢乱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三十一 君子章九十六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3)章五十八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1)章七 一载相识十载别(1)章七十三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2)章一百七十 军堡军堡何安在 边境边境局若何(上)章十三 有人西楼杀宰相(2)章七十六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4)章九十二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中)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1)章三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6)章六 谋国数载弹指间(下)章二十六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5)章两百十六 大势已至终倾力 欲整山河顾奸何(上)章二十七 百战安义(6)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战需得有力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