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上)

进到帅帐用帅令下达了军令,石重贵没有在帅案后多作停留,而是重新站回了帐中,向平日一般肃立面对帅位。

与石敬瑭反目,石重贵心神大伤,这等时候实难再冲锋陷阵。而定难军有刘知远、杨光远领头出击,也不会出甚么岔子。

李彝殷没有放到阵前去,石重贵不放心,另外,石敬瑭调李彝殷统领骁骑军、石重贵统领党项部曲的军令已经拟就,这正便宜了石重贵,他方才去了一趟党项大营,手执军令,也就将战事安排下来。

李彝殷和石敬瑭都被看押在大帐里,有石重贵的亲兵严密戒备,倒也不用担心出甚么大问题。无论石敬瑭如何认为,本质上石重贵并没有害石敬瑭的心思,此时也自然不会为难他。

此时,药罗葛狄银和杜论禄加聚集在大帐中,正等到了使者从唐军营地中归来。满怀期望和必得把握的药罗葛狄银与杜论禄加,在听到使者的回报后,不可思议的面面相觑,满眼都是无法置信。

“唐皇帝没有答应我等的请求?这怎么可能!”杜论禄加终于忍不住跳起来,激动得满面通红,“我凉、甘、肃三州的兵马临阵倒戈,袭击石敬瑭的兵马,让唐皇帝坐收渔翁之利,他竟然不允?这天下竟会有这样的事,白捡的便宜不要?!”

药罗葛狄银面沉如水,盯着使者一字字问道:“你可有跟唐皇帝说清楚,我凉、甘、肃三州,不是跟唐军共同出击夏州兵马,而是让唐军隔岸观火,只等大势已定的时候,出营平定战事?”

与唐军共同出击,和河西兵马自行出击,差别很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者河西可以有阴谋诡计,借与唐军共同行动之名,暗地与夏州兵马勾结,给唐军埋下险境,而后者则没有这种可能。

“我等的确是如此言说的,奈何唐皇帝就是不答应!”回鹘使者哭丧着脸,分外委屈。

药罗葛狄银五官扭曲,脸上肌肉抽动了半响,还是不肯放弃,又问道:“那唐皇帝到底为何不答应?难不成是不愿册封本汗?”

杜论禄加闻言连忙表态,“若是唐皇帝不愿降下恩典,本汗不要求被册封就是,只要此番能让我等兵马安然退回,不被唐军继续攻打,别说本汗可以不要诸多好处,那唐皇帝有甚么要求,也大可以提出来!”

他说这番话,就有再度遣使唐军营地,作第二回努力的想法,毕竟现在他愿意做更多让步。

凉州使者听了杜论禄加这话,眼神好一阵闪烁,最后硬着头皮在药罗葛狄银的目光下,凑到杜论禄加耳边,对他低语道:“唐皇帝方才说,他已经遣军从南面出击,不日就将攻到凉州......”

“甚么?竟有这等事?!”杜论禄加大惊,随即便僵在那里,失魂落魄愣了好半响,临了回过神来,立即咬牙切齿,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唐皇帝竟要图谋凉、甘、肃等地!怪不得他不愿与我等联手共击石敬瑭,他就是要与我等继续战下去,将我等兵马都斩杀在此处,如是进军河西,就没太大阻碍了!”

药罗葛狄银满怀不解的看向杜论禄加,待得杜论禄加跟他稍加解释,他也禁不住义愤填膺,从喉咙里发出狼一般的低吼,“唐皇帝竟有这般野心,简直是疯了!他竟然图谋我回鹘之地,简直是丧心病狂!”

“唐皇帝的胃口也太大了!”

两人发泄一番,临了杜论禄加先冷静下来,挤着眉头苦涩道:“然则若是我军败亡在此处,若是唐皇帝的其它兵马也如眼前铁甲这般精锐,那你我的凉、甘

、肃等州......此刻已是危如累卵......”

药罗葛狄银忍了半天,才没有露出愁眉苦脸的神色,“若是如此......你我的确不能在此再耽搁下去了,必须要立即回军凉、甘、肃!”

“确实如此!”

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到了浓烈的荒诞之意。

的确很荒诞。

就在不久前,他们刚进入灵州的时候,还野心勃勃信心满满,要打到中原去,要攻占洛阳。他们不仅想大肆抢掠大发横财,还有过要入主中原的念头.....如今不过是与唐军交战数日,就只想着如何保命了。

传说大唐有禁军二十万,而眼下灵州的唐军,不过五万上下而已。就这,姑且已经让他们性命危殆,若是那二十万禁军聚在一起,全数出动,那该是何等景象,拥有何等威力......

这让药罗葛狄银和杜论禄加,都感到极度无奈、无力。

唐军怎会强横如斯?

大唐竟又强横到了这等地步?

这个问题药罗葛狄银和杜论禄加无暇顾及,他们迅速拿定主意,“立即再度遣使唐营,禀报唐皇帝,我等愿对唐皇帝俯首称臣,并且明日就尽出军中酒肉去劳军,只要唐皇帝愿意,我等兵马解甲半数也无不可......无论如何,先稳住唐军,迷惑唐皇帝......如此我等今夜才能遁走......下令全军,舍弃一切辎重并及掠来的财货,人衔枚、马裹蹄,轻装简行......”

此刻,杜论禄加与药罗葛狄银再也顾不得甚么财货,眼下还是保命要紧。唯有保得军力与性命,才能迅速回去河西设防,应对唐军攻打河西。

布置完这些,杜论禄加与药罗葛狄银再度相视,不禁同时长叹。无论他们心性如何,此刻都冒出一个想法:早知如今,何必当初。

早知唐军如此强横,当日何苦来侵犯大唐边境......但谁又能知晓,唐军竟然强横到这般地步,而唐皇帝竟又如此不可理喻,完全不按规矩办事。

想到最后,杜论禄加和药罗葛狄银,同时恨得牙痒,对石敬瑭唾骂不止。

......

杜论禄加和药罗葛狄银没有等到各自的使者再度从唐营回来,他们等到的是定难军向河西军队发动突袭的异变,而这个时候,杜论禄加已经从药罗葛狄银处归来,正在自家帐中安排今夜撤退事宜。

“怎么回事?”听到帐外炸响的动静,杜论禄加立即从座位上惊起,冲到大帐外向远处眺望。

“敌袭!”

“敌袭!”

“敌袭!”

凉州战士的大呼小叫此起彼伏,如同平静海面上骤然升腾的巨浪。

“可汗,大事不好!敌军袭营!”

有弄清事态的军校,率先急奔过来,在杜论禄加面前惶恐的禀报。

黑夜里,辽阔的营地一眼望不到边,远处清辉千里,近处营火如海,在天与地交接的地方,人潮鼎沸,无数将士聚在一处形成团团巨大黑影,正向凉州大营冲击。大火骤起,凉州兵马慌忙迎击,营中的将士先后急奔出帐,慌乱奔走,人呼马叫夹杂在一起,乱糟糟一团,有人撞翻了火盆,烧着了军帐,有人相互撞在一起,倒在地上又连忙爬起来。

寒意从脚底升起,直冲脊背,杜论禄加如坠冰窟。一抹世间最大的恐惧凭空弥漫而来,如同月光一般将他笼罩其中,让他四肢僵硬,几乎不能行动。

杜论禄加艰难的张了张嘴,

却甚么声音也发不出来,连手指都动弹不得,像是被无数丝线缠住固定了一般。费了莫大力气,以极大的毅力,杜论禄加终是挣脱了那分明只是一瞬间却恒久如春秋的身体僵硬,扯开嗓子大喊:“休得惊慌,分营迎敌!”

再看向其它方向,四面八方皆是袭营的敌军,人潮、黑影、火光不分彼此,看不清有多少人,但千军万马是必不会少的,凉州将士在慌乱迎击、奔走,章法大乱。

将目光放得更远了些,杜论禄加连忙看向回鹘营地,却见彼处也是火光大起,映红夜空,喧闹的厮杀声清晰可闻,战况必然同样激烈。

“唐军竟然会夜袭我营,唐军竟然会夜袭我营......”杜论禄加心如死水。

“禀报可汗,不是唐军,是夏州兵马!”

“甚么?怎会是夏州兵马?!”

杜论禄加欲哭无泪,此刻他还不能知道到底发生了甚么事,引得夏州兵马突然临阵倒戈,夜袭河西军营,但有一点是万分确定了,他捶胸顿足几乎要哭出来:“本汗在凉州呆得好好的,为何要兴兵大唐边境,为何要到灵州来啊!”

......

唐军营地,李从璟负手站在望楼上,将灵州城外联军大营的乱象看在眼里,面色一如既往的不见半分波澜,除却淡淡的君王威严外,浑身上下没有一丝其它气息。

石重贵的使者他已经见到了,所以他知道二十里之外的联军营地正在发生甚么。

灯火通明的唐军营地中,各部兵马都已分批集结,牵马而立的精骑将士,持盾按刀的步卒精锐,无不是严阵以待,在静候军令。

但李从璟没有让大军立即出营的打算,灵州城外联军营地的这趟浑水,他还不打算立即趟进去——至少得等到这趟浑水纹理清晰之后,禁军才会有所行动。黑夜里的乱象异变,谁也不知道会有多少险恶,哪怕他愿意相信石重贵。

“臣有一事不明,不知陛下可否赐教。”桑维翰躬立在李从璟侧后,此时拱手而问。

在得到李从璟的示意后,桑维翰继续道:“陛下先前,为何不假意答应杜论禄加与药罗葛狄银所请?让河西军队攻打夏州兵马,令其两败俱伤,岂非正好可以削弱贼军,而我禁军坐收渔利?”

“原因很简单,没有必要。”李从璟淡淡道,“先假意答应贼人所请,事后却突然变卦,挥师攻打贼军?如此出尔反尔,岂是我煌煌大唐应有之所为。”

转身看向桑维翰,李从璟眼神清冷,“我大唐要得河西,便堂堂正正得。何须这般阴谋算计,失信于天下,令诸邦耻笑?朕要让诸邦知晓,我大唐的禁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攻城掠地不靠其它,唯凭战力。惟其如此,方能让诸邦诸族,皆畏惧我禁军战力,方能令诸邦诸族,对我大唐心服口服。惟其如此,彼等事后才不敢有任何作乱之心!”

“原来是这样。”桑维翰恍然大悟。

李从璟一挥衣袖,负手背后,“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之言,并不适合我大唐攻略河西、西域等地,为何?我能伐谋伐交,彼也能为之,我靠伐谋伐交而胜,彼也能效仿之。唯独我大唐精甲之战力,是诸邦诸族不能效仿的。故此,国强军强才是根本,才是会令四海臣服的利器。”

“此番出兵河西、西域,朕便是要让诸邦诸族,都见识到我大唐国力、禁军战力,敬我大唐,畏我大唐!如是,日后我大唐精甲所到之处,何愁诸国诸族不自相伐谋伐交,争先恐后臣服于我大唐脚下?”

(本章完)

章五十四 莫离(第三更)章六十二 伐谋伐交可得利 唯独伐兵令人惧(下)章八 兄弟章九十二 两人阁楼闻雨声 两年之内平淮南章十二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3)章五 晋阳李从璟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1)章一 百战军都指挥使章二十五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3)章五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5)章七十九 将士百战方为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六 余心之所向章四十一 边军逞威风章十九 当年明月仍皎洁(上)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风高杀人夜章十七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8)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杀人 梁军谋深初接战(中)章九十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3)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五十二 何不来跪迎【第三更】章十一 投靠章二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2)章五 神仙山(4)章二十六 崔玲珑寺庙设伏 赵象爻挑选坟墓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章十四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一百零一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6)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8)章一百四十一 游演武院有三望 说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一百四十四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中)章八十一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8)章两百四九 一代雄主终落幕 兴亡从来因人事(上)章四十九 谁也别想过去章二十六 崔玲珑寺庙设伏 赵象爻挑选坟墓章六十 李从璟的志向章七十一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3)章七十三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1)章三十五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9)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5)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肠裂 愿随军帅征四方章一百五十二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1)章两百零四 百战山河寸寸血 拼却死地开生门(中)章五十四 学院立志医天下 继往开来塑大唐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八十二 帝室正统如云烟 能饮三碗鲜血否章十一 平静湖面暗流动 一时英雄俊人物章五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上)章八十九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中)章四十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将去尽 行远何处觅归程(上)章六三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1)章十三 胜章十六 淇门之变(8)章七十六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3)章七十七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4)章十五 淇门之变(7)章一百一十八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1)章十九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3)章三十二 军神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贼 有人出城去止杀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3)章二十 乱世是滋生野心的温床章十五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6)品书章一百四十四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中)章四十七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3)章四十六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2)章十一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2)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下)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1)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6)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8)章九十六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5)章四十六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7)章六十八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2)章九十二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九十四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3)章三五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4)章五十二 何不来跪迎【第三更】章八十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中)章二 最是真诚少年心 边军功过凭谁说章五十七 初回怀州会莫离 大军整编一万八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4)章九十三 江淮王师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二十七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6)章八十六 数年新政养俊才 一楼宴评州县官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上)章四十 势运章五十六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2)章两百二六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3)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2)章两百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3)章八十八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上)章九十五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三十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8)章六十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上)章六十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上)章十八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9)章五十七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8)章二十二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