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一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中)

桑维翰是有悟性的,立即道:“此番定难军将校临阵倒戈,不就是因为畏惧我禁军战力?与我禁军战,则兵败身死,前途尽毁。彼等将校,岂能不惧?不愿身死道陨,想要谋求功利,便只能效忠朝廷!”

李从璟微微颔首,“这是放诸四海皆通行的道理。”

桑维翰寻思片刻,又道:“不过今夜定难军反攻河西贼军,却是让河西贼人不是因我禁军而败的了。”

李从璟摆摆手,“此言差矣。定难军之倒戈,便是因禁军强横,河西贼军之败,追根揭底还是因我禁军之盛。且朕拒绝贼人所请,已是表明我唐人志气,彼辈即便侥幸逃归河西,日后再面对我大唐精甲,亦同样会心生畏惧。”

桑维翰拱手叹服:“陛下英明!”

......

定难军与河西军半夜激战,一直持续到天明。

待得旭日东升,霞光普照大地,万事万物皆能看得清楚后,李从璟这才让禁军出营。而这个时候,定难军与河西军的激战也接近尾声,因为二者营地相连,且定难军发难突然的缘故,河西军遭受惨败并无甚么悬念。禁军赶到的时候,大势已定,交战的动静也已变小。

在李从璟的号令下,禁军没有冲进河西军营去,而是将其围了起来,在将河西残余兵马退路尽断的同时,任由定难军结束战事。这等布置,对定难军也是一种牵制,两军战罢后,无论李从璟如何处置定难军,禁军都能从容应付。

不久,李从璟得到军报,药罗葛狄银与杜论禄加已经逃窜,身旁的兵马只有千百之数。此事在李从璟的预料之中,昨夜两军交战时,他便得到了有河西军队逃走的消息。

追杀药罗葛狄银和杜论禄加是题中应有之意,交给禁军精骑即可,不用李从璟操甚么心。

从始至终,李从璟都没有踏进河西军营,他脚下的望楼高过十丈,足以看清战场大势。

灵州城外的河西军队有三五万之数,连营十数里,一眼望去如林如海。只不过因为定难军昨夜纵火的关系,到了此时,营地已经面目全非,军帐、营墙都已残败,血火的残骸中黑烟袅袅,横七竖八的尸体与兵刃触目惊心,血腥味和焦糊味弥漫开来,真个一座炼狱。

随着李从璟下令定难军打扫战场,营地中充斥着蚂蚁大小的定难军将士,在各处忙忙碌碌。禁军依旧在营外列阵,只等定难军将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之后,再对他们进行处置。

虽然昨夜定难军立下大功,但毕竟是作乱之军,李从璟要不要将他们缴械整顿,亦或是干脆遣散,都在可以考虑的范围内。

灵州城依旧沉静,像是结束繁重劳作后,疲惫坐在田垄间,沉默抽旱烟的边地汉子。汗水还未消散,肌肉中还有力量,气质苍凉而厚重。

在望楼上静静看着这等场景,李从璟的心绪并无甚么起伏。戎马多年,类似的场景他看得够多了。若说此时心中有甚么感慨,无非是清晰的意识到,灵州城的战事已经结束。

灵州城的战事既然已经结束,被围的灵武县自然也会迎来曙光。但对大举出动的大唐禁军而言,战争还远未结束,眼下

不过是解决了石敬瑭作乱与河西军队犯边的问题,接下来,禁军的兵锋要降临凉州、甘州、肃州,去沙州与归义军汇合,还要扫平西域。

......

李绍城消瘦得厉害,甲胄战袍也不再干净,跟在深山里呆了半年的人差不多,但挺直腰板立在李从璟面前时,仍然显得精神抖擞,如这不屈的灵州一样。李从璟执其手,喟叹道:“国之有将军,大幸也。此番平贼,朔方军首功!”

李绍城再拜,“不敢言功,能为陛下牵马坠蹬,是绍城之大幸!”

李从璟褒奖再三,李绍城谦虚不已。

李从璟又看向李绍城身后的高审思,微笑道:“高将军雄风依旧,此番却是把灵州守得比寿春更加坚固,朕心甚慰。”

高审思抱拳低首,“为陛下守疆土,臣万死不辞!”

李从璟点点头,将目光放得更远了些,对跟在李绍城身后的朔方军将校们道:“朔方军,国之重盾,诸位将士,都乃我大唐骁勇!有尔等驻守边地,方有大唐百姓安居乐业,方有朕在洛阳安心国事,朔方军,威武!”

朔方军将校抱拳齐声:“陛下威武!”

李从璟抬起右手,如揽日月,“大唐威武!”

众将士奋然大喝:“大唐威武!”

其声,由百而千,由千而万,一浪高过一浪,响彻在灵州上空。

是时,日上三竿,正是大战方毕之时。数十里战场尸体铺陈,血迹未干。

禁军也好,朔方军也罢,皆大唐锐士。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华夏自古出雄师,中国历来为强邦。

关西老秦军,十年扫六合。汉武精骑三十万,不破楼兰誓不还。太宗开疆万万里,大唐天威慑四夷。

看白起,为国灭敌逾百万,一生征战不诉难。看卫霍,踏破草原如漫步,不敢贼奴敢南顾。看薛礼,将军三箭定天山,英姿卓绝美名传。

将士百战方为雄,马革裹尸不改容!为国之盾护君民,为国之矛击不臣!

护君民,击不臣,汉唐雄风凭谁问,铁骨铮铮!

——大唐军曲,再度在沙场上炸响。

在朔方,在边地。

日后还要在河西,在西域。

沙场秋点兵!

......

沙场征战锐士纵横,金戈铁马血染战甲,壮怀激烈豪情千古,此固可歌可泣,然眼前事仍旧琐碎,需得李从璟劳心劳神。

石敬瑭跑了。

在李从璟召见石重贵和李彝殷的时候,石敬瑭逃离了定难军的看守,在一众亲兵死忠的搭救护卫下,冲出了大营。

李从璟自然不会让石敬瑭跑掉,下令精骑追击。

若是让石敬瑭逃回夏州去,以他在夏州的多年经营,未必不能据坚城而守,在夏州北广袤的荒漠中与禁军周旋。

那将是个大麻烦,最不济也会分散禁军兵力,影响禁军西征的大业。

这场追击,持续了两日两夜,唐军从灵州一直追到盐州。

是夜,率先追上石敬瑭的,不是禁军精骑,而是刘知远与杨光远率领的百十亲兵。

——在追击的过程中,他俩比禁军还要卖命,比疯狗还要疯狂。

原因无它,他俩的家眷都在夏州。若是让石敬瑭逃了回去,其家眷亲族势必在第一时间,被石敬瑭尽数诛杀。所以他俩不得不拼尽所有力气。

为了减轻战马负担,提高追击速度,其部士卒甚至脱去了甲胄。如是,伤亡几乎翻倍,一路上也不知丢下多少尸体、伤员,但最终还真让他们如愿了。

小村外,只剩下十余骑的石敬瑭,被刘知远和杨光远团团围住。里三层外三层的火把下,石敬瑭等十余人分外狼狈,两日夜的奔波与疲惫,让他们此刻看起来的确与丧家之犬分外神似。

看着围成圆阵,将石敬瑭护在中间,持刀躬身备战的十余士卒,杨光远眉头大皱,冷冷道:“死到临头,尔等还打算抵抗不成?速速放下兵刃,看在同袍一场的份上,本将或可饶尔等不死!”

石敬瑭怨毒的盯向杨光远与刘知远,恨得牙都要咬碎,“本帅平素对尔等不薄,想不到临阵之际,尔等竟然叛主投敌,尔等的良心都让狗吃了不成?”

刘知远默然不语,杨光远则是面目狰狞道:“放你的狗屁!是你背叛朝廷,不忠不仁,想要图谋不轨,我等又岂能与你为伍,被天下人唾骂!”

石敬瑭衣衫不整,大汗淋漓,额头上青筋暴突,双目通红,此时龇牙咧嘴,浑如一只即将陷入疯狂的野狼,“忘恩负义的东西,也敢口出狂言,就不怕闪了舌头!想我石敬瑭英雄一世,怎么就让你等贼子掌握了军权......”

刘知远终于露出不耐之色,“废话这么多作甚!众将士听令,此乃国家叛贼,罪不容诛,杀了!”

一声令下,百十锐士再不迟疑,轰然杀奔过去。

那十余人,渐渐被淹没在人群中。

到得最后,便只剩下一群士卒围着一具倒下的尸体,疯狂挥动手中兵刃。

待将士散开,杨光远望着快被剁成碎肉的石敬瑭,不屑的吐了口唾沫,对刘知远道:“陛下之令,是让你我将他带回去,此番你我却将他杀了,陛下会不会怪罪你我?”

刘知远坐在马背上安稳如山,“此贼虽然叛国,好歹却是驸马,若是将他活着带回去,陛下脸上难免无光。今日你我将他杀了,正是帮陛下消了心头之患,陛下又岂会怪罪你我?”

杨光远沉吟着颔首,随即便道:“割下此贼头颅带回去!”

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就这样在这不知名的小村外,被昔日的部将下令一群不知名的将士围杀至死,除了脑袋还算完整,几乎被剁成肉酱。

没有大雨突至,没有电闪雷鸣,也没有临死大悟,更没有壮怀激烈,石敬瑭死得干脆利落,死得突如其来,死得没有挣扎余地——他甚至连话都未说完。

英雄的时候固然光芒万丈,活着的时候或许殚尽竭虑,但该死的时候却也不过一阵微风。

就如李存勖。

——当然,石敬瑭没有与李存勖相提并论的资格。

(本章完)

章两百零六 阿保机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1)章九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2)章五十七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7)章五十三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3)章五十八 总攻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1)章七十五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3)章十四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5)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9)章九十六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1)章一百三十五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中)章六十三 所谓儿皇帝【第二更】章四十五 先声夺军心(2)【第二更】章七十三 谋战更比力战难 取得东阳去成都(2)章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章六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5)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下)章六十一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中)章十九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0)章三九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1)章八十 天下岂非无卫霍,怎奈人主不识君章八 兄弟章八十八 走马观花过扬州 钱元瓘再会太子(上)章四十五 宿命章八 空城章一百零三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0)章一百五十二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1)章六十三 所谓儿皇帝【第二更】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韬争权有方 战事未起死斥候(2)章十八 棋至中盘形势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三十六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4)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三十七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5)章八十五 君能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章四十七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3)章六十 李从璟的志向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5)章三十六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5)章十九 你知死吗?章两百十二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下)章六十一 火攻章五十一 泽州判官章九十二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中)章三十五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4)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五十二 婉如清扬小娘子 人生最恨离别时(上)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肠裂 愿随军帅征四方章十九 何冲章十三 有人西楼杀宰相(2)章九十六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1)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军万马 要护你一生平安章七十一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5)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0)章一百二十五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8)章十四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1)章十五 心血灌帝国 不负为男儿(上)章三十二 军神章一百六十八 上阵父子死沙场 但留残躯祭英魂(2)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军万马 要护你一生平安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五十八 崔玲珑抵死挣扎 第五动情用巧刑章两百二五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2)章二 千里之远有枭雄(中)章三十七 袭城章两百十四 君问归期未有期 风雪漫过中州城(中)章六十九 离营将士英雄心 诸事可为农在先章八十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中)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积薄发正道行章三十九 为我王说天下章七十六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3)章九十七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6)章六十八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2)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9)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权 我为万世开太平(4)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战需得有力为(下)章三十六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10)章五十二 军入潞州(第一更)章四十九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5)章四 神仙山(3)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下)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上)章两百三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6)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两百二三 万人布局成天网 横死三个臭皮匠章七十二 河上决战意纷纷 破敌需策更赖战(4)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5)章六十一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4)章九十四 风云际会枭雄起 国难当头人心诡章十八 淇门之变(10)章七十三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十六 疯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一百二十六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9)章一百六十一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1)章四十三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4)章七十六 两军交战气势隆 阵内阵外人心切(4)章一百五十三 来日取城馈送别 他乡何曾遇故知(2)章十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