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政策对比

满载着钨砂的独轮车、汽车络绎不绝地从长汀城门经过,然后直接进入十九路军在城里的临时仓库,原本空空荡荡的高大房间里随即被黑色的矿物填满

孙百里望着仓库里四五米高的小山,感到非常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回到指挥部后,一直陪同在身边的杨英杰不解地问道:“孙百里,你们十九路军的控制的地盘比我们红军大多了,你们军队的人数也比我们少多了,按道理说,你们的财政状况应该要好得多区区几十吨钨砂,怎么就让你这么高兴呢?难道你们十九路军还会缺钱用?”

孙百里反问道:“你们红军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

杨英杰回答道:“在根据地创始阶段,苏区的财政主要是靠打土豪没收和跟中央军作战中的缴获来维持在土地革命完成后,苏区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的建设,开展对国民党控制区的对外贸易这时候,苏区的主要财政来源是农民缴纳的公粮,企业的产品税和交易税作为补充”

孙百里说道:“福建虽然地方比苏区大,但是我们十九路军非但不可能采用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来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反而要支付大量的金钱来从地主手中赎买土地,再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只这一块就是个沉重的负担我们十九路军进入福建两年多的时间,虽然也大力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但是毕竟时日太短,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这就是我们虽然地盘大,军队少,反而比你们缺钱的缘故”

鲁大虎不屑一顾地说道:“赎买土地那一套,注定是不能成功的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只有用革命的暴力手段才是最直接有效的”

孙百里说道:“但是这样做的话势必连累到一些中间阶层其实你们有没有想过,中央军的基层士兵几乎都是由农民的子弟组成的,为什么在围剿红军的时候表现的这么积极呢?”

鲁大虎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国民党对我们共产党进行丑化宣传的结果,底层的士兵不了解我们党的政策,完全被蒙蔽了”

杨英杰看着孙百里,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问道:“孙将军认为不是这个原因吗?”

孙百里回答道:“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是百里认为还有主要的因素我们都是老于行伍的军人,应该知道实际上每支军队都是掌握在中下级军官的手里中央军的军官主要是黄埔军校的学生,这些人在入伍以前多是爱国的知识青年在目前的中国,如果家里没有点钱的话,怎么有机会读书呢?我想这些青年在农村的家庭即使不是地主,也是富农,正是你们的革命对象,为了自己家族的切身利益,他们肯定会奋勇作战的”

鲁大虎说道:“我们和这些人不是同一个阶级,肯定要拼个你死我活而你这种中间路线,就怕两边都不讨好”

杨英杰也说:“孙中山先生当初提出三民主义的时候,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但是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不通了,你想这样干,成功的希望的确十分渺茫啊”

孙百里说道:“福建政府确实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在努力解决困难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探索好的办法杨先生介绍的苏区经济建设的经验对我就很有启发,不过刚才说的过于笼统,可不可以详细地介绍一下?”

鲁大虎笑着说:“你是不是希望加入我们党?我个人认为你还是有希望的,只是需要再考验一段时间”

杨英杰诧异地看着孙百里,说道:“十九路军虽然和中央军不是同一条战线,但是毕竟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派系,你怎么会对我们党的政策感兴趣呢?”

孙百里回答道:“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我是希望借鉴一下”

杨英杰点了点头,开始向孙百里详细介绍苏区的经济、文化、军事和政权等各项政策在经济政策当中他着重介绍了土地分配政策和农村的合作社组织在军事方面突出地强调了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法在文化方面则详细说明了利用组织剧团的形式,到田头地角、机关学校和医院部队演出,鼓舞民心士气的做法在政权方面,杨英杰逐一介绍了苏维埃政府一系列法令和法规

这些纷繁芜杂的政策,杨英杰介绍起来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如数家珍,显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孙百里听的非常认真,不停地做着笔记,遇到感兴趣的地方就出言询问,直到完全搞清楚后才继续进行

杨英杰介绍完之后,孙百里佩服地说道:“杨先生真是个人才居然把这么多政策居然都能记的烂熟于心我想,你的身份不应该是赤卫队的政委这么简单?”

鲁大虎大声说道:“开玩笑,他做赤卫队政委早已是陈年旧事了共产国际的那帮老爷到苏区以前,他就是政治保卫局的处长了要不是反对肃反运动,怎么也不会到清流去当赤卫队政委哪像我,赤卫队长一干就是五年”

杨英杰说道:“你要不是脾气不好,最少也是正规军里的团长了不过,我以前的脾气也好不到哪里去”

听了他们的对话,孙百里终于找到了自己这段时间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两次围剿之间,红军的表现判若两人,忽然变得不会打仗了连忙问道:“这个共产国际是什么组织,为什么你们一定要服从它?”

杨英杰就把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详细介绍了一遍,最后说道:“如果主力部队能够顺利突围的话,我想再也不会听从那些老爷的指挥了,中国的革命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孙百里深有同感,说道:“是啊,如果没有这些外来的和尚,我们十九路军也不会险些全军覆没”接着把陈铭枢在福建的所作所为讲了一遍

相同的经历把三个人的距离立刻拉近不少,气氛融洽了许多,孙百里乘机说道:“杨先生对苏区的政策这么熟悉,到福建后能否和我们的财政厅长杜周南交流一下,帮助我们检讨前期的政策?”

杨英杰回答道:“只要对福建的广大工农群众有利的,我一定会竭尽所能来帮助你们”

孙百里连忙说:“肯定有利我是中间派吗,只会选择对两边都有利的事才做”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第118章 浴血南京(十三)第387章 第二战场第318章 狭路相逢第255章 群起而攻第1章 阴云密布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二)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173章 第五纵队第387章 第二战场第282章 引而不发第169章 欺世盗名第278章 暗渡陈仓第10章 平定叛乱第65章 七七事变第357章 力克岳阳第348章 岳阳城坚第337章 四国峰会(中)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220章 炮台悲歌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51章 神秘货轮第264章 盾坚矛利(下)第167章 决死反击第150章 武汉会战(二十)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161章 兵不厌诈(下)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342章 核武计划(上)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366章 喋血滩头第394章 痴人说梦第237章 语出惊人第93章 鏖兵吴福(二)第138章 覆巢之下(上)第215章 知耻后勇(下)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144章 强大后盾第148章 一个交易第241章 皇军之耻第159章 福州谍影第209章 旁观者清第27章 心事泄露第199章 为渊驱鱼第158章 闹市惊魂第371章 半壁江山第17章 主力对决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370章 祖国之歉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73章 血肉磨坊(四)第53章 空头人情第307章 杀一儆百(下)第135章 百里出院第79章 借道租界第210章 双管齐下第39章 议政准备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310章 佯攻缅甸第308章 洛阳定策第12章 福建事变第150章 武汉会战(六)第98章 鏖兵吴福(七)第384章 本土决战第290章 虚与委蛇第286章 南京密谋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13章 事变失败第156章 经济作战(下)第11章 事变前夜第269章 游说薛岳第231章 重庆危机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81章 再歼日寇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324章 死战黄河(下)第122章 掩护伤员第137章 浮动炮台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59章 一兵难求第232章 大局为重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277章 暗流涌动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256章 民主宪政第139章 深入敌后(三)第176章 兵临城下第372章 台风再起第17章 主力对决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六)第337章 四国峰会(上)第139章 深入敌后(一)第189章 假钞出笼第234章 赌场风云第121章 我死国存第358章 惊天逆转(上)第74章 计划围歼第150章 武汉会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