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财政状况

三六年二月的一天,杜周南满面春风地走进孙百里在省政府的办公室,笑眯眯地看着孙百里。孙百里感到很奇怪,问道:“杜先生,有什么好消息让你这么高兴?”

杜周南慢条斯理地说道:“你先猜猜看。”

孙百里更加感到奇怪,杜周南为人比较沉稳,颇有长者之风,更是很少主动开玩笑,今天竟然这么好兴致,应该是件大事,于是试探道:“是不是又有资本家到福建投资?”

杜周南答道:“你也太小看我这个财政厅长了吧!现在每个月新增的投资额都在百万元左右,我怎么可能因为来个资本家就高兴成这样呢?”

孙百里又猜道:“是不是税收有了大幅度增长?”

杜周南说道:“虽不中,亦不远矣!再继续猜。”

孙百里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急忙兴奋地说道:“难道是欠德国的贷款还清了!?”

杜周南点了点头,确认了他的答案,说道:“虽然被你猜中了,但是这个答案只能给五十分!因为我们欠德国的贷款共有两笔:钨砂矿为抵押的一千五百万和关税为抵押的五百万。到昨天为止,五百万元的德款已经连本带利全部还清,以后,关税收入又回到我们手里了!”

孙百里疑惑地问道:“怎么这么快就还清了?我以为至少还要一年多呢!”

杜周南详细地解释道:“这还不都是你的功劳!自从我们控制赣南地区以后,连接福建和赣南、湖南、广西等地的陆路通道全部打通,物资的流动变得容易了很多。由于我们的公路建设的好,很多本来从广东进出口的物资改走福建,使关税大幅度增加,再加上福建本地工商业的发展,使进出口的物资相应增加,又使关税增长很多,上个月已经达到八十万元。”

孙百里高兴地说:“太好了!这下我们的财政状况就会大为改善,不再老是为钱发愁了!”

杜周南接着说道:“不是大为改善,而是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关税的月收入达到八十万元,盐税是二十万元,产品税是五十万元,交易税是五万元,田赋是五万元,赣南的钨砂矿的月产值是六十万元,政府投资企业的盈利大约是每个月三十万左右,全部加起来的话,我们的月收入差不多是两百五十万元,当然,以后这个数字还会不断的增加!”

孙百里激动地说:“有了这么多钱,我就可以制定新的扩军计划了!”说完之后,激动地把手搓了搓,恨不得马上就能开始扩军。

杜周南马上泼过来一盆冷水:“刚才我说的是收入,还没有给你算支出呢!”然后朝着孙百里嘿嘿一笑。

孙百里被他搞得哭笑不得,只好无奈地说道:“那你就说说是多少吧!”

杜周南说道:“现在我们的政府雇员差不多在两万人左右,按照每个人二十块钱算,光工资就要四十万每个月;你的军工厂到现在只有钢铁厂开始有了点效益,但是支付了工人的工资后也所剩无几了,其他几个厂加上钨砂矿的工人人数已经突破两万,每个月也要四十万的工资;军队的人数现在有五万多人,单是军饷这一块,每个月就要三十多万的开支,而维持运作的费用更高,每个月要将近五十万元;这样算下来,每个月的开支差不多有一百六七十万左右,再加上要留下适当的储备金,实际上每个月可动用的金额只有五十来万。”

孙百里连忙说道:“五十万已经不少了!一年下来就有六百万,足够我把三个补充师变成齐装满员的整编师!”

杜周南说道:“你先别着急定计划,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孙百里用乞求的语气问道:“老兄,你不要再耍我了!有什么话就全部说完吧,免得再让我失望。你这样再折腾几次,我会疯掉的!”

杜周南促狭地说道:“尸体堆里爬出来的人物,怎么会神经这么脆弱呀!?好吧,我就把话全部说完。

有一个开支刚才忘记说了,就是事业工人的救济金和贫困家庭补助,这两项加起来每个月也要十万块。另外,我想把农民的田赋给免掉,你同意不同意?”

孙百里问道:“为什么要免掉?”

杜周南回答:“福建山多田少,人均耕地数在中国属于偏少的,农民的收入属于偏低的,再加上我们的救济金制度和贫困家庭补助政策针对的又是城市居民,农民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所以我想把田赋免掉,减轻农民的负担。再说,每个月五万元的田赋,对我们的财政也帮助不大。”

孙百里说道:“我同意免掉田赋,可是按照你的说法,即使免掉了田赋,对农民的帮助也不大呀!需要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才行。”

杜周南说道:“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对工人的需求会逐渐增加,会吸引农民向城市集中,这样,农村的土地就会比较集中一些,田地多了,收入自然就上去了,并不需要特殊的政策。”

孙百里问道:“这个问题也解决了,那我按照每个月四十万元来制定扩军计划总该可以了吧?”

杜周南笑着回答道:“还是不可以!”

孙百里无可奈何地问道:“那你说按多少来?”

杜周南不动声色地回答道:“照我说,就按照每个月一百万元来制定!”

孙百里急忙问道:“为什么?”

杜周南回答:“因为最多还要三个月的时间,我们欠德国另外一笔贷款就可以全部还清了!到时候,德国人必须按照每公斤一元的价格来购买开采出来的钨砂,每个月就能多出将近八十万元的收入,足够你扩军备战了!”

孙百里疑惑地问道:“据我所知,清流的钨砂矿日产量达到二十五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要还清贷款至少还要半年的时间,怎么会这么快?”

杜周南详细地解释道:“自从在三明发现煤矿和铁矿后,铁矿石的成本下降很多,节省下一笔费用,再加上五百万贷款中剩下的钱,差不多有一百五十万左右。我用这笔钱派人到湖南收购了两千多吨钨砂,算到钨砂矿的产量里面,这样就可以提前三个月收回钨砂矿了。”

孙百里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感到非常高兴,说道:“真没想到,短短两年的时间,经济形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杜先生真是劳苦功高呀!”

杜周南连忙说:“可不能这样说,这些都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然后又说道:“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十九路军可以大规模扩充了,虽然暂时还买不起起飞机、军舰,但是我相信,只要再有两年的时间,十九路军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海军和空军部队了。”

孙百里说道:“我现在才明白,同样是地方实力派,为什么只有广东的陈济棠不但建立完备的军工体系,还建立了强大的空军和海军!”

杜周南看事情已经谈妥,就准备回去处理公务,临走时问道:“百里,你的扩军计划什么时候出来呀?”

孙百里笑着说:“这次可能要久一点,我想把各部队的指挥官都请到福州来,集思广益,共同商议扩军计划,避免闭门造车。到时候,还要请你参加,从经济上提点意见,让计划更加可行。”

杜周南痛快地答应下来,说道:“这没问题,说不定,到时候我还会再多多给点钱呢!”然后迈着轻快的脚步出门而去。

;小说限时免费?大神独家访谈?名家新书首发?每周还有抽奖活动,苹果手表、Q币、起点币等你来拿!别犹豫了,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轻松关注,精彩不再错过~?

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第15章 牛刀小试第180章 弃城而去第184章 源源不绝第62章 中国国籍第125章 分道扬镳第214章 借刀杀人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三)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17章 主力对决第237章 语出惊人第392章 樱花凋谢第137章 浮动炮台第327章 美军反攻第15章 牛刀小试第33章 正式收编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43章 劳动法规第354章 恶毒计划第121章 我死国存第161章 兵不厌诈(下)第239章 稳固后方第285章 御前会议第161章 兵不厌诈(上)第202章 沙坪伏击第186章 正面交锋(下)第294章 急转直下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九)第393章 关东精锐第333章 初见端倪第285章 御前会议第51章 神秘货轮第159章 福州谍影第50章 开办银行第165章 虎胆英雄第13章 事变失败第204章 绝岭雄风第150章 武汉会战(五)第341章 领袖归来第296章 军备计划第29章 百业俱兴第334章 传奇人物(上)第52章 密令截击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九)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129章 功亏一篑第250章 陪都见闻第139章 深入敌后(一)第284章 初次接触第379章 神风初起第150章 武汉会战(四)第349章 决死南宁(下)第346章 战争赌徒第261章 金门之战(下)第85章 义正词严第26章 另类问题第358章 惊天逆转(下)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15章 牛刀小试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128章 以牙还牙(下)第376章 南京起义(上)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第189章 假钞出笼第217章 冲冠一怒第270章 陈诚示警第26章 另类问题第241章 皇军之耻第142章 竹林晚话第165章 虎胆英雄第118章 浴血南京(十三)第248章 长沙市民第58章 谷贱伤农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80章 新式战法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373章 竞选总统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四)第233章 沪西魔王第347章 封闭攻击第293章 左右逢源第187章 穷追不舍第266章 乾坤初定第394章 痴人说梦第126章 以牙还牙(上)第196章 平台方略第333章 初见端倪第384章 本土决战第242章 台湾快运第387章 第二战场第105章 轻松夺权第15章 牛刀小试第150章 武汉会战(十四)第316章 轻取商丘第264章 盾坚矛利(下)第268章 统一立场第263章 兵临马当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390章 杀人盈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