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

平心而论,如果不计较魏忠贤身上和所有的大明朝的文官武将一样的贪污情节的话,他这个大明朝的大管家还是比较合格的。

天启皇帝和他的祖父万历皇帝还不一样。万历早年张居正专权专政是不假,可是因为那个治标不治本而且还在客观上残民害民的一条鞭法,虽然从根本上直接的促进了明朝末年的土地兼并导致了大量的农民破产,可是就当是来说,张居正还是自己的学生万历皇帝攒了不少的家底儿的。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张居正死掉的时候,大明朝中央库存白银高达1250万两。

对于万历皇帝来说,他是托了张居正的福,所以他不用像他的爷爷嘉靖皇帝和他的孙子天启皇帝那样为国家财政的状况头疼。甚至于他还可以凭借着充足的国家财政,游刃有余的打胜三场大规模的战争。

当然了,就像嘉靖皇帝通过平定倭寇疏通海外贸易给自己的孙子留了一定的家底一样,万历皇帝也通过派遣太监担任税监的方式实现了国家财政的开源,给他的孙子天启皇帝留下了不少的家底儿。

相比较来说,天启皇帝登基后面临的情况要比他的祖父和父亲的时候坏的多。因为东林党在万历晚期和泰昌时期以及天启早期的胡乱折腾,国家的财政收入萎靡的厉害。要不是有万历皇帝留下的家底儿以及魏忠贤的勉力支撑,辽东的战争和西南的战争早就因为国家财政的困难全面的失败了。

所以,在天启皇帝这个没有给弟弟留下什么家底儿的“先皇”咽气之后,还没有确定年号的崇祯皇帝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最最现实,最最残酷的财政困难。

内帑方面不到百万两的银子,户部方面五十万两上下的银子,加在一起的这一百四十来万两的银子,用来填一年辽东那个大窟窿勉勉强强是够了。

可是当家的难处就在于,你不仅得考虑现在而且还得考虑以后。现在朱由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这一百四十万两左右的银子,除了要填辽东的窟窿之外,还得用来赈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灾民。

这些钱明显是不够的。

而且,除了辽东的军费和山陕地区的赈济之外,官员的俸禄要不要发?黄河的水患要不要治理?大运河的河道要不要清淤?

所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崇祯皇帝听着魏忠贤一个一个的报告着大明朝每一年必须的开支的时候,想到自己手里只有一百四十来万两的银子,脸是越来越绿了。

人在遇到了困难之后,就可以从这个人的反应上看出这个人的性格了。

如果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他面对困难的时候往往都会比较从容镇定。然后,他回勇敢的面对这个困难,努力的解决这个困难。

但如果是一个性格懦弱的人遇到困难了的话,他的第一反应不是面对现实,第一他会想要逃避现实,第二他就会想法设法的把产生问题的责任推给其他人。

从朱由检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并不是个性格坚强的人。当李自成率领闯军攻进北京城之前,朱由检选择了在煤山上上吊自杀,而不是选择带着家人大臣到南京去重整旗鼓。事实上,如果朱由检去了南京的话,南明小朝廷的寿命甚至可能会因为减少了帝位内斗而延长一段时间。可是朱由检没有这么做。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自杀。

作为一个性格懦弱的人,刚刚登基不过一个来月的朱由检面对朝廷的财政危机,第一反应居然是把火气撒到了魏忠贤的身上。他用一种带着颤音和怒火的语气打断还在介绍着朝廷每年正常的各项开支的魏忠贤,质问他道:

“皇兄把江山社稷都交给你来管,你就是这么管的吗?你这是辜负皇恩!”

听到皇帝的指责立即跪地赔罪,这是太监宦官们的本能反应。魏忠贤听到朱由检的质问,立即跪地顿首,大呼有罪。

可是跪在地上磕头魏忠贤心里却在腹诽个不停。很是有几分光棍气的魏忠贤在心里嘟囔着:“要不是老子这些年的辗转腾挪,你们朱家的这个家早就当不下去。就这样,你这个小兔崽子还想把老子撵走呢。现在还把事情怪在我的头上啦!真tm的冤枉啊!”

朱由检真的是感到头疼了。他走下宝座,气哼哼的四处走动。不过很快,儒家的教育对他开始产生作用。他想起中记载的孔圣人说评价颜回的话,“不迁怒,不贰过。”

想到大明朝如今的状况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结果,想到大明朝的现状是自己的祖父万历皇帝,自己的父亲泰昌皇帝以及自己的哥哥天启皇帝共同给自己留下的烂摊子。朱由检对于魏忠贤的怒气也就消散了。

他先是让魏忠贤起来,然后有些焦急的问他道:“你替皇兄执掌朝政这么多年,这种缺钱的事情都是怎么解决的?”

魏忠贤现在的心态,实际上已经是非常的自暴自弃了。作为一个已经知道自己最终结局是南京养老的老太监,他对于皇帝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的惶恐的。

对于魏忠贤来说,忠诚心这种东西不是天生的。天启皇帝信赖他,重用他。虽然有着用自己当挡箭牌的目的,可是魏忠贤却觉得自己能够在大明朝的当家人的位置上施展抱负,那是天启皇帝对他的恩遇。

所以他才会尽心竭力的报答天启皇帝,努力的当好大明朝的家,让喜欢木匠活儿的天启皇帝尽量能够省点心。

可是自己眼前这个性情急躁但是却没有什么担当的年轻皇帝,对于自己却是防备重重,没有一丁点儿的信任。魏忠贤觉得自己并没有效忠朱由检的义务。他准备要毫不留情的给新皇帝出个大难题。

“回皇爷的话。要不是大行皇帝信重奴婢,奴婢这等废人如何敢当大明的家。不过皇爷既然问道奴婢了,奴婢也只能如实向皇爷禀报。”

“这朝廷没钱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可是朝廷没钱并不代表这天下没钱。想要解决钱的问题,无非就是税收二字而已。”

“但是奴婢也要和皇爷说实话,这收税的事情,现如今做起来也不容易了。向老百姓收税的话,已经不能再多收了。”

“说起来这些年朝廷因为边事加征了辽饷。朝廷多收一两银子,下边的官吏就能把银子收成十两。东厂也好,锦衣卫也好早就奏报了,就是在江南地方,都有很多老百姓都因为日子过不下去闹事儿的。所以从老百姓头上收税,怕是陕西的事情就会在全国闹开。”?时空之门1619

———————————————————————————————

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117章 第一次反围剿10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9章 婚事(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14章 立足(2)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33章 理念(1)第173章 审判(1)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6章 准备(2)第5章 准备(1)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40章 妖僧(4)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37章 妖僧(1)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173章 审判(1)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296章 朱舜水访武昌(1)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5章 准备(1)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139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1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17章 起步(1)第39章 妖僧(3)第13章 立足(1)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20章 起步(4)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24章 起步(8)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225章 四省攻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