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

刘二怂本质上是个庄稼人。对于庄稼人来说,干活这件事情本身没什么可怕的,但是给谁干活这件事情就不同了。

早年间在榆林镇的时候,刘二怂给前后两个主家种地。头一个老主家还算凑合,定的地租也不高,对这些军户也不算太压榨。等到老主家死后他儿子当家之后,刘二怂就觉得自己那几年几乎是在地狱里生活了。

所以,即使接受了自己要承担劳役,给被人干活的命运,刘二怂在进了劳改营之后还是忐忑不安的。直到在劳改营里,洗了澡,领了衣服,分了房间,吃了饭之后,刘二怂才算是彻底的放下心来了。

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句话刘二怂可能不知道,但是这个道理刘二怂却是知道的。他没养过猪。毕竟在这个时代里,养猪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每个农家都有资格的。但是他却知道养猪的道理。

当猪的下场可能并不会让人欢喜,可是当猪的过程却是非常幸福的。养猪的人目的确实是猪身上的肉不假,可是要不把猪养肥了养出肉来,养猪的人轻易是不会把猪杀掉的。

对于刘二怂这种在极端的环境下生存的封建农业社会里的农民来说,可以像猪那样活着是个幸福的事情,毕竟相比较一辈子三四十年生活着生存边缘,最后病饿而死,远不如像猪那样脑满肠肥的活几年痛快。

刘二怂不知道复兴党是个什么东西。复兴党没有对他宣传什么,就是真的宣传了,刘二怂也是不相信的。

可是他自己在劳改营里接受的待遇,已经让他明白了,这些叫复兴军的军爷们肯定不是什么正常的所在,给他们干活,接受他们的治理,也不见得是个什么好事情。给他们干活肯定不会是个轻松的活计。

可是和大部分的流民不同,见多识广具有思考能力的他也明白,复兴军大爷们往他们这群流民俘虏身上下了这么大的本钱,那么自己的性命肯定能保住了。

在刘二怂想来,在自己没把这些复兴军花在自己身上钱赚回来之前,自己的生命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最多也就是活儿会累一点儿。可是自己不就是个干活儿的人吗。干活有什么啊。

刘二怂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把自己的境遇想的很凶险,这也没什不正常的。

其实也就是因为刘二怂相比普通的流民经历的东西更多,所以对于事情的反应速度更快一些。其他那近万的流民们只要给他们些时间,他们也会觉得复兴党的所作所为让人觉得不合理。

毕竟千百年以来,从国家这个东西存在开始,作为被统治阶级的老百姓,就开始接受统治阶级的的剥削、压迫和掠夺。对于这些流民来说,官府收他们的税,征他们的粮,拉他们的丁,欺压他们,侮辱他们,这些事情都是天经地义的。当官的,管事的,有钱的,有权的那些人从他们身上榨油水,强暴他们的妻子子女,扒他们的房子,要他们的命,这才是正常情况。

突然遇到复兴党这样给他们吃给他们穿,让他们吃上肉吃饱饭,穿新衣住新房,然后把干活当成一种惩罚性措施的人和事情的时候,他们必然的会感到无所适从的不适应。

当然了,相比起在自己家和当炮灰的生活,复兴党的所作所为再怎么让人犯嘀咕,可是馒头烙饼,鸡蛋鸭肉,这些东西可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就像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样,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想法是大家共同的想法。

就这样,虽然心里面的疑惑感比谁都强烈,刘二怂吃起饭来照样气势汹汹。每次吃饭的时候不把肚子塞得满满的,他都不会放下筷子。

土豆、地瓜、胡萝卜和鸭骨架鸡骨架炖出来的菜味道非常的香。玉米、白米和地瓜丝蒸出来的饭特别的干爽。刘二怂以最快的速度吃完了一大碗的饭,立即就跑到打饭的地方重新排起队来了。

在劳改营里呆了将近十天,关禁闭和饿饭的惩罚已经让刘二怂等很多人都知道了秩序的重要意义。

饭很好吃也不限量,但是活儿却比想象的要轻松得多。主要就是修房子和修路。

在刘二怂看来,瓦匠活儿里最费力气的不是别的,就是一般不懂行的人认为最轻快最简单的和泥的工作。刘二怂不知道水泥是个什么东西,可是他认为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

不过在复兴党的工地上,和泥这个最累的活,不是人来干的。或者说让他非常惊奇的是,在复兴党的工地上,用那种叫做蒸汽机的东西带动的那种和泥的机器,不仅节省了人的力气,而且简单。只要往旁边的那个炉子里填煤,往那个滚筒子里送料就可以了。

更主要的是,用那一套东西只需要两三个人看着点儿,那机器就能和出上百人才能和出来的泥来。

刘二怂明显的感到,因为在工地上大量的使用这些机器,所以劳改营的人干起活来都是非常轻松的轻松。偶尔有些活儿比较累,也不光是他们去干,总有那些穿着奇怪的衣服的“复兴党”领着他们一起干。

吃的饱,穿的暖,住的好,除了不像话的干净之外,在劳改营里的日子真的是要多舒服有多舒服。其实对于刘二怂这些人来说,大家也是喜欢干净的。每天下了工就能洗上澡的日子也是非常惬意的。不是大家不爱干净,主要是以前的日子也没有干净的条件。

不过从昨天开始,刘二怂开始想的更多了起来。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复兴党的那些年轻后生,开始在劳改营里,和大家聊起天来。

刘二怂对于复兴党的那些后生还是相当的警惕的。所以他装着和普通的流民一样,在旁边听那些后生和一些比较欢实的家伙聊闲天。

可是想得比较多的刘二怂明显的发现,这些后生们和那些嘴快的家伙聊天都是有针对性的。他们似乎在引着这些流民们一起骂张献忠,一起骂张献忠手底下的那些人。

搞清了这一点,刘二怂的心里是拔凉拔凉的。要知道,虽然自己没有和那一百来个蠢蛋一样逃跑,也没像他们似的被抓起来关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可是在劳改营里,还是有人知道自己的身份的。

刘二怂是真心害怕复兴党的人要追究自己的。

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36章 理念(4)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12章 婚事(4)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132章 入学风波1第31章 日常(3)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488章 谁该为涨工资负责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60章 工业的獠牙(4)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21章 起步(5)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83章 奇葩的锦衣卫(1)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132章 入学风波1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375章 在山东(10)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193章 武昌起义(3)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132章 入学风波1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40章 妖僧(4)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34章 理念(2)第339章 制度这个事儿(4)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360章 建设新湖北(3)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392章 光复辽南7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308章 终结者5第193章 武昌起义(3)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385章 东改编4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486章 小朋友不听话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