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示威

其实相对来说,京师这种地方就算称不上是繁华,起码也不能叫贫穷,在北方这些城镇,除了济宁、西安等少数几个地方,还真是京师最为富饶。

可即便是这京师,大街上也能经常见到一群衣着破烂,浑身泥泞的叫花子沿街乞讨,这些人操着各种口音,有山东的,也有河南、湖广的,多是各地逃难来的流民。

在晚间他们被巡城兵丁驱赶到附近的破庙和小巷子里居住,白天又要忍饥挨饿出来讨饭。

最近这些年中原五省战乱连绵,流民遍地都是,对于李自成和张献忠而言,这些流民就是上好的炮灰和苦力,只需要极少的代价,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拉起一支‘军队’。

自打崇祯元年开始,大旱小灾的一个接着一个,可以说几乎就没断过。

像是几十年难遇的旱灾和蝗灾,还有北方的小冰河期,这种种乱象就算是在和平年代遇上一个都会有些吃不消,可偏偏现在它们一股脑全来了。

造成的结果,除了人口锐减和朝廷拆东墙补西墙,到处扔银子救火导致财政破产以外,还有就是原本繁华一些的城镇,居民和商贾也都在逐渐的往南迁徙。

用屁股想都能知道,中原和北直隶一带现下几乎没什么地方是安宁的了,除了京师也就剩下江南了。

山东的总兵刘泽清,崇祯皇帝让他勤王的旨意已经下去了一个多月,到现在就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还有湖广的平贼将军左良玉,麾下那可是号称几十万的官军,现在却被张献忠十几万撵着到处乱窜。

在武昌定接到勤王的旨意时,左良玉说的好听全答应了,把那传旨太监哄的团团转,可实际上还不如刘泽清,起码人家山东总兵刘泽清象征性的集结了一下兵马,这左良玉是压根连动都没动。

那些举着替天行道大旗的起义军遍地都是,李自成那个大顺军唯一的政策就是把地主、富户和朝廷官员给分了,都=走到哪分到哪。

对这些大户而言,不赶紧把家产转移到南方去,难道还等着被他们冲进来三光吗。

北方和中原现存的官军,要么是和刘泽清、左良玉这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要么就是屈膝投降,见到流贼就崩溃四散的。

基本上到这个时候,除了周遇吉的山西宁武军这支孤旅以外,其余兵马都是听调不听宣,明摆着就等你老朱家王朝彻底完蛋呢。

本来在这种时候,地主阶层应该聚在朝廷屁股后面求保护,可官军不给力啊,世人皆知,最后一支精锐已经和五省总督孙传庭在潼关全军覆没了。

崇祯皇帝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前几天遇刺差点龙驭归天,据说正在大力整顿皇宫大内,想想看,皇帝连京城都控制不住了,哪还能有心思管其它地方,所以还是自求多福吧。

从最近崇祯皇帝的旨意来看,除了狗急跳墙,就只剩下疯了一种可能。

崇祯皇帝重新启用东厂和锦衣卫,纵容厂卫在京师大肆抓捕、刑讯东林士人,在天下文人的眼里,哪儿还有一丁点圣明天子的模样,还是趁早归西去见你们朱家老祖宗得了。

今儿一大早,本来应该开门营业的汪氏典铺却寂静得可怕,有些胆子大的人上前仔细一看,发现门口居然贴着东厂的封条。

周围人顿时议论开来,风言风语逐渐在京城蔓延。

“你知道吗,东厂的人昨夜把汪氏典铺查抄了,人都给抓到牢里去了,据说是里面有行刺的钦犯。”

“汪氏怎么会和这种事有关,会不会是东厂的人抓错了?”

“管他呢,反正是不会抓到俺们这些平头小老百姓的身上。”

“说的也是,你看你看,又有一队番子来了!”

路边茶馆的客人边喝边聊,正好见到一队厂卫急匆匆跑来,停在一处气派的宅子前面,‘咚咚咚’的敲响了大门。

往常厂卫在京城行事都是到哪抓哪,路人避之唯恐不及,可这次却有些不同,门开了之后从里面冲出一堆头戴网巾,身穿白衫的生员。

厂卫最开始还不想直接动刀子,毕竟对方这几十号人全都是一家书院的生员,带队来的档头和锦衣卫百户商量几句,决定来一个先礼后兵警告一下,反正宅子都围住了,人也跑不了。

可是没想到,这些生员敬酒不吃吃罚酒,你越是礼貌他们叫唤的越来劲。

厂卫和一群东林生员纠缠在一起,很快周围就聚满了看戏的人,有人偷偷摸摸跑向远处,也不知道去干什么了。

那东厂档头揪住带头的生员衣服,发狠说道:

“你们当真是不打算让开了是吧,东厂、锦衣卫联合办差也敢阻拦,真当大爷们不敢动刀子?”

那被拽住的生员忽然手舞足蹈的大声喊起来:“厂卫欺负人!”

“是啊,大家伙都听到了吗,这些番子想要对我等士子动刀,光天化日之下,还有没有王法!”

“我辈苦读圣贤书,不就是为有朝一日匡扶社稷,当今天子信任阉奴,岂是孔孟人伦之道!?”

“公所言极是!我等今日当以身死谏,为保书院避免此等爪牙侵害,就算血溅三尺亦是在所不惜!”

生员们皆是一副正义加身的模样,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你敢动刀试试的意思,而且越喊越来劲,看起来就像后世欧美国家民众游行示威一样。

厂卫还是头一次遭到如此强硬的抵抗,没多久,周围已经聚满了来看戏的吃瓜群众,一时倒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动刀了。

“嚯,这芝麓书院的生员可是够胆大的啊,硬是不给东厂和锦衣卫的面子?”一名路人听到这话,便冷嘲热讽的说道:“哼,就是不知道被扔进东厂大牢里的时候,还能不能这么硬气。”

“你懂什么,芝麓书院就连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都有份子在里面的,当朝内阁次辅魏大人一样经常来此对论吟诗,这东厂番子再能耐,总不至于当着这些老爷的面抓人吧!”

“就是就是,若是真的惹怒了东林的老爷们,几封折子递过去,这些厂卫还不是得吃不了兜着走?”

第四百九十六章:背弃、妖女第一百二十七章:帝党第六十三章:拔起萝卜带出泥(为舵主灯火阑珊处等贺!)第四百九十五章:鄂尔多斯之战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转世圣君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六十五章:盖州之战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仪第二百四十四章:宫闱之变,明暗之奏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间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战而降第六百三十二章:上与下第七百五十三章:征九州,灭萨摩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宫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战将启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庆、下忠州(中)第六十五章:飞速你老冯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阵第二百七十九章:满门勋荣第二百六十九章: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百九十章:赐名,赵忠第六百零五章:一箭双雕第一百六十二章:演习第四百四十四章:圣旨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狱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体纯反正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讲和,暗行三招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发现第七百八十章:旧秩序与新秩序(一)第二百八十六章:两刀第五百零六章:大阅、建城第三百六十八章:达延古的醒悟第二百七十一章:凌迟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一百二十一章:新历第九十七章:没钱?不存在的!第五百九十三章:级别就不一样第一百七十五章:强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后疯狂第五百一十二章:议开京察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选秀女第六十六章:双刀出鞘(为堂主诚信敬业友善贺!)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了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余贼反攻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来的王牌军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游行示威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一十八章:就办你个卖国第二百四十一章:定远三子,戚帅遗风第三百二十六章:实心行实政之策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尧斩将,高白大捷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诺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个安南版吴三桂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第五百四十四章:韩子元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试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讲和,暗行三招第六十章:吴又可治瘟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坏’的大捷第四百九十七章:来自远东的渗透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庆、下忠州(中)第一百六十章:大典开始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龙虫(感谢帅气小佳的万赏!)第五百零四章:归化会盟(下)第一百二十四章:圣旨第四百三十六章:铁血帝王朱由检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祯亲征胜利碑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宁,再下广德(下)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贿第七章:太子南行旧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风邪气第二百三十五章:双马战一龙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个弟弟第四百二十五章:执意夺关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师第一百二十六章:给饷第五百四十章:法与情第八十五章:黄闯子到了第六百四十九章:谁人知返,何人不从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让了,马大帅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四十九章:惊变大同(上)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战将启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国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辞官第四百一十三章:转轮打火枪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胁朕?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后的疯狂第五章:李若链奏时弊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七百三十一章:多尔衮,朕来了第六百七十六章:中兴、来服第五百章:召开会盟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报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国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