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围孔府(下)

“来呀,将这儿清理清理,该埋的埋了,免得滋生疫疾,坑害了附近百姓!”

说完,崇祯皇帝翘起了二郎腿,又问道:“对了,朕肚子有些饿了,你们孔府有没有会做酒菜的?”

听见皇帝问话,那些仍是惊吓不已的孔府中人面面相抵,你望着我,我看看你,就是没有一人勇于站出来说上两句。

皇帝问话却无人应答,这怎么成?

见到此情此景,一旁戚家小将戚元辅却是率先发怒上前,他直接拎起一个女人,怒目喝问道:“皇上在问你们话,都哑巴了不成!难道偌大个孔府,就没有一人会做菜的?”

被拎起来的似乎是个小妾,她哆哆嗦嗦的指向一旁面相雍容华贵的女子。

“将军饶命,这位是圣公夫人元氏,她...她是府中做菜最好的,我们只是仆人,求求将军网开一面啊......”

“屁话,这话你得问当今皇上,你的生死,本将可决定不了!”戚元辅冷哼一声,将这女的直接扔到一边,继而走到元氏身前,双手环胸,冷笑着问道:

“怎么着,元夫人,给皇上做菜,委屈你了?”

那元氏虽然在孔府地位华贵,但毕竟是个女人,这么多的血腥之后早吓得不轻,此时见这皇帝竟旁若无人的还要喝酒吃菜,在心里是又惊又怕,也骂开了,道也真是个桀纣昏暴之君。

崇祯皇帝自然不晓得这女的在想些什么,摆手示意戚元辅退下,笑着道:“那就劳烦圣公元夫人了,亲自去做些好酒好菜端到这里,朕还有话问圣公。”

元氏无法,只好点头带着几名小妾侍女,在军兵厂卫的看管之下去添酒做菜,然而不待她们走了几步,却又被崇祯皇帝叫住。

“算了!你们这些人平日少安甚么好心,李若链,还是你带着银子亲自去城中客栈跑一趟,随便带些酒菜回来给朕和圣公下肚。”

“遵旨!”

李若链点点头,带着两名锦衣卫跑开了。

崇祯皇帝说完,就起身负手在孔府大堂到处走动观看,边看还一边啧啧称奇,活像个好奇宝宝,但周围一应人都没有一个觉得好笑。

事实证明,这位皇爷的心思扑朔迷离,缜密得很,也难猜得很!

过了小半个时辰,李若链与另外两名锦衣卫飞快带着酒菜跑上来,摆满了一张桌子后,崇祯皇帝坐在那喝了口小酒,笑着自语道:

“还是民间的东西好,朕信得过!”

说着,崇祯又回头看向不知所措的孔胤植,笑道:“你们看朕这副样子,自己先喝起来,竟是忘了让圣公一同落座,来人,带上来。”

话音一落,李若链挥退意欲上前的两名锦衣卫,亲自上前,拎小鸡崽儿似的就把孔胤植强行按在崇祯皇帝对侧的座位上,自己也警惕的站在旁侧,随时应付突发状况。

崇祯皇帝先是亲自给孔胤植斟酒,举起杯言笑晏晏地道:“孔圣公,请!”

其实说实在的,刚才这位皇爷眼睛没眨一下就杀了几十上百号人,现在堂内还有血腥味,孔胤植腹中作呕,根本是没有用餐的心思。

况且,孔胤植现在腿还在打颤,这位皇爷的心思就好似海底银针一般,令人捉摸不透,根本不可能是诚心诚意的想请自己吃饭。

难不成是断头饭?

想到这里,孔胤植心下一凉,不过转念又在心底摇了摇头,不论他怎么杀戮自己孔氏族人,也还是不敢动自己的吧。

毕竟,自己可是当代衍圣公啊!

心下胡思乱想着,孔胤植却也顾不得自己不喝酒的禁忌了,面儿上恭恭敬敬地接过酒来,应道:“老臣不敢。”

一饮过后,孔胤植有些不明不白,问道:“老臣不知如何当的陛下如此厚爱,陛下要问些甚么,臣知无不言。”

“那朕就问了。”崇祯皇帝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赞叹一番后忽地问道:“孔先生为当代圣公,想必该是博古通今了,对于‘华夷之辩’,可是有什么独到见解?”

闻言,孔胤植轻抚胡须,面露微笑道:“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此章言中国礼义之盛,而夷狄无也。”

“举夷狄,则戎蛮可知。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子曰?我子你老mu。

崇祯皇帝听见这么熟悉的两个字眼,差点当场暴走,不过身为皇帝,自然不能有什么说什么,看着自以为满腹经纶的孔衍植,又静静道:

“圣公说的不错,朕深以为然。不过圣公可知,孔子可舞文、亦善武!”

“《史记·孔子世家》有载,‘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吕氏春秋》又载,‘孔子之劲能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列子·说符篇》也说,‘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既然是来孔府,崇祯皇帝之前必定有所准备,就是想要赤裸裸的打脸,他们武力打不过自己,就算是辩论一番,也要让他们哑口无言!

说着,崇祯皇帝又给自己满上一杯,一饮而尽道:“朕还听说,孔圣的父亲能文善武,与鲁国名将狄虒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鲁国三虎将’,可是道听途说了?”

听见此问,孔胤植已经是是大汗淋漓,擦擦额头渗出的汗珠,心虚应道:

“陛下所言不错,‘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过于孟贲,足蹑与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此出于《淮南子·主术训》。”

“然今日之孔氏,可还是当初之孔圣?”崇祯皇帝紧接着又问。

见孔胤植连连擦汗而回答不出话来,崇祯皇帝冷笑几声,起身负手边走边自顾自道:“朕曾听几则趣闻,因不识真假,便说来让圣公一辩。”

“孔圣得意弟子子路,乃是头戴公鸡冠的好勇之人,手下一帮学生,个个能文善武,是真是假?”

“孔圣之父叔梁纥曾力挺城门,力可达千斤,这应该是假的。不过朕又生出一问,既然叔梁纥气力不过常人尔尔,又何来力达千斤之说?自吹自擂吗!”

“孔圣曾周游列国,其师徒在陈蔡之间被围,据说不少学生都站不起来,只有孔圣一个人,还在活蹦乱跳,不停地抚琴高歌,此是真是假?”

“这这这......”这个时候,孔胤植已经是汗流浃背,擦都擦不过来,因为擦汗的缘故,宽大的衣袖都湿了半身。

这位皇爷哪里是不知是真是假,他是心里都明白得很,故意在拿这话敲打自己,偏偏的,他说这些话还就是平日里孔府众人心知肚明却不愿提及之事。

不知为何,他看见崇祯皇帝猛然回头,那股如同利剑一般直戳内心的眼神,却是一丁点本该知道的东西都想不起来,只能是忙不迭的点头。

“是...是真的......”

“那么,圣公,朕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崇祯皇帝向前两步,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般站在孔胤植身前,淡淡问道:

“如今之孔氏,可还是当初之孔氏?”

“如今之孔氏,怕是早无能文善武之人了吧!”

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实的“武举”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难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动第三百零四章:金陵庞氏之衰第三百零四章:金陵庞氏之衰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仪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五十二章:集结 誓师 出征(求收藏!)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风邪气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参将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龙虫(感谢帅气小佳的万赏!)第四百五十八章:为公,也为私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七十五章:强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状元,帝王心思第一百零二章:激斩阿巴泰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二百二十七章:命运的三岔口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十六章:以张世泽代吴襄提督京营第五百七十六章:历史的小偏差第六百零六章:魂牵梦绕的大明第五百五十三章:明运未尽,能者辈出!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五百五十六章:环环相扣 将计就计第二章:着吴襄提督京营第三百八十八章:事变第一百五十章:全歼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百六十九章:遵东奇捷(上)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战第七百二十章:恶人还需恶人磨第七十二章:东南财阀集团(吐血第四更!)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发现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击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二百二十章:乌齐叶特最后的荣光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辞官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亲国戚们第二百零一章:东林 帝党之争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园留守司第七百五十一章:顺手收波人心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六百七十章:闯王之死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钧一发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兴武,太上训政(大结局)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击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坏’的大捷第六百八十八章:报复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击第六百三十二章:上与下第四百二十三章:东征诏第七百六十章:强撸未必能灰飞烟灭第二百八十三章:刘宗敏的强势第四百一十九章:惊变山海关第五十五章:建奴议政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八十三章:废除耕守制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战而降第二百九十章:皇上来看我们了第三百九十章:赐名,赵忠第八十七章:小伙食也有大讲究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兰西!完结感言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转世圣君第六百二十六章:锦州条约第六百八十八章:报复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鲜王都的党争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陈仓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鸿鹄志第六十六章:双刀出鞘(为堂主诚信敬业友善贺!)第一百五十三章:闯军退了(上架求订阅!!!)第四百五十六章:鱼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二十四章:惊变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势已去,闯王南逃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围孔府(下)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第一百零九章:不能当睁眼瞎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统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转世圣君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二百二十七章:命运的三岔口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肃第一百八十章:封赐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荫,真龙天子第二百一十八章:吞并乌齐叶特第八十六章:偏师北进,人心浮动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亲国戚们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五百七十六章:历史的小偏差第一百八十章:封赐第六十章:吴又可治瘟第四百六十五章: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