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废爵衍圣公,谈迁评时事

崇祯皇帝以咄咄逼人的语气问出这一连串的问题和疑惑,是孔胤植答不出来,也根本不敢答的。

看着显然没安好心的皇帝,孔胤植即便再迂腐,也还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他怎么说,今日之事显然都已经不可能得到善终。

其实穿越过来没多久,崇祯皇帝就已经派厂卫暗中盯住孔府,早有亲自来此的心思,为什么直到现在才付诸实行,也是当下形势所迫。

其实崇祯皇帝早有一个疑问,列朝以来,孔氏延绵不绝,尊奉各种朝代,甚至是伪元,受到天下间仅次于皇族的特权,然而他们就完完全全当得起这份殊荣吗。

五代十国的冯道,竟历仕四朝十位皇帝。

他相继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

更有趣的是,冯道在此期间还顺便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这种所作所为甚至远远超出了所谓“三姓家奴”的范畴,但依旧被当时的孔氏尊奉为大儒,德行之所谓“高尚”,为历朝历代文士所传唱。

究竟是列朝皇帝征服了孔氏,还是孔氏征服了列朝?

现在的崇祯皇帝,已经习惯从上位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当然属于后者。

对于皇帝而言,除非御驾亲征,不然也就仅局限于下面人的禀报和地图来制定计划,对列代帝王来说,征服孔氏便是彻底征服一类人的象征。

最起码的,抚定孔氏,便能抚定天下文人,由此让开朝时期不稳定的局面转危为安,这也是当时皇帝为延续皇朝而不得不做的事。

对孔氏来说,不被灭绝,是这种学说归顺的幸运,换句话说,正是孔氏家族没有争夺“治政”的头脑,才能得到列代帝王的青睐,在各大皇朝的扶持下得以延续。

不过,到了明末鞑清入关,孔府又是首批承认鞑清的正统性,此刻作为大明皇帝,崇祯实在是将这种行为痛恨到了极点。

实际上来说,孔氏家族的列朝相延,已经违背了孔学“忠君”的原则。

正如方才崇祯皇帝与当代衍圣公孔胤植的辩论,到了现在这一代,还在继续传承下去的孔氏,早已不再是当初的能文善武的孔氏了。

孔氏为了能延续至今,抛弃了很多东西,但并非所有的孔氏族人都如眼前这支一样,令崇祯皇帝厌而生愤。

从个人角度来看,崇祯皇帝无论出于历史上孔氏卖国求荣,或是自己对这些面皮功夫了得的文人单纯厌恶等哪种原因,都足以让孔氏灭绝个十次八次。

从皇帝角度来看,既然继续扶持孔府,已经起不到最初安稳天下士子人心的效果,却是徒增烦恼,这在历史上谁来投谁的北宗孔氏,也该废了!

相比于彻底废了孔府,崇祯皇帝更倾向于扶持一个听话的孔氏后人,这个人是谁,正是历史上殉国自尽的南宗——孔贞运。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再没有甚么与这北宗墨迹的心思,最后喝口酒,吃几口小菜,起身正色道:

“拟旨。孔氏北宗,鸠占鹊巢,不仁不义,擅舞文而鄙武,失孔学之精要,实不足以奉圣人宗庙,更不足当‘衍圣公’之名。

着即废除衍圣公爵号,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祭官。此后祭祀圣人之事,奉旨,方可施行。

又,孔氏南宗,靖康难后,举族南迁,不奉伪元,朕深慰之。

孔贞运为孔圣第六十二代嫡孙,深明大义,政绩斐然,足以听君命而奉宗庙,着封为第一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祭官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加太子太师。”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看向已然是面如死灰的孔胤植,又道:

“为维国朝体面,孔胤植,朕留你全尸,这三尺白绫还有一杯毒酒,自己选吧!”

待锦衣卫将白绫和毒酒拿上来,崇祯皇帝负手站在门口,说道:

“余者孔氏北宗之人,尽诛。年七岁以下,不在此例,可免一死,然北宗罪孽深重,活罪难饶!”

顿了顿,崇祯皇帝闭上眼睛,咬牙又道:“孔氏北宗孩童至十五岁时,如数充军戍边,女子自幼充入教坊司为妓,终生不得出。”

若说穿越成皇帝,崇祯学到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那就是,做事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彻底做绝,不能有丝毫的仁慈。

......

崇祯皇帝又干了一件大事,还是上下近两千年天大的事。

历朝历代经久不衰、世代藤黄、地位显赫的孔氏衍圣公就此被崇祯皇帝一纸圣旨,彻底废除,取而代之的则是甚么“大成至圣先师奉祭官”的名号。

朝廷将祭祀圣人的权利彻底收回,此后,即便是孔贞运,也只能“奉旨”祭祀,说实在的,这种奉祭官的名号,实在是和没有没甚么两样。

除此之外,朝廷事情做的很绝,就连许多见惯了沙场喋血的军将们,听到这个处置方式,都觉得实在是太过残忍和解气。

随着当朝皇帝的一纸圣旨,孔氏北宗全族受到株连,至于罪名,其实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罪名,然而这正是这件事上令人纳闷的地方。

在某些明眼人看来,崇祯皇帝对孔氏北宗的处置,不可谓不绝情,可他接下来对孔氏南宗的荫福,又不可谓不丰厚。

殊荣如此之久的孔氏北宗,第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被赐毒酒自尽,自其之下的所有男丁族人,全都在几日之内被曲阜城内的官军诛杀殆尽。

北宗女子族人上到七十岁的老太,下到七岁的幼小孩童,全部被充入南北两京教坊司与各大青楼为妓,男孩七岁以下者虽然逃脱死罪,但却规定他们在十五岁的时候,就要被充军戍边,一个不留。

当时奉旨砍头的几名总兵之一,汉阳总兵马进忠后来就曾说起过这件事,说话间,他仍是觉得痛快,还说上战场这么久了,没有一次是光砍头砍到手麻,但是在孔府,他手真的麻了。

相较于对北宗连根斩断的绝情圣旨,南宗实在称得上是“幸福”二字。

孔贞运被封为第一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祭官”,太子太师,又被封为东阁大学士,位列宰辅,余者自然得到不同等级的荫封。

时人谈迁听到此事时并没有表示意外,正相反,他早就觉得这种事或早或晚,必定会发生。

他还对自己书堂的学生们说,这就好像是宋亡时南北二宗不同选择造成的不同结果,督促学生们莫要学习北宗,要尊奉南宗。

北宗屈服于蒙元,又得到了数百年的荫福,南宗不奉蒙元,结果门可罗雀,地位日衰,一度猥如庶氓,曾经看来,倒像是北宗做对了而南宗错了。

然而在这崇祯朝,对错才真正体现出来。

朝廷以雷霆之势诛灭北宗,但却并没有指明犯了何罪,在这之后,朝廷立即扶正南宗,以衢州支脉为孔氏大宗,则足以发人深思。

说到这里,谈迁还对这种举动流露出深深的赞赏之意,说这看似绝情,却是皇帝不为声名所累,在扶正天下士人风骨,为不可多得的开明之举。

当时正在率大军前往杭州的崇祯皇帝听到厂卫密奏,当即觉得有如知音,下令让人找这个叫谈迁的人来,说是有话要问他。

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择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门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莱,牟氏靖曹州第三百一十章:群起而攻之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儿的崇祯第六百一十八章:几十年前的大杀器第五十一章:罪己诏(求收藏!!)第六百三十二章:上与下第五百七十六章:历史的小偏差第六百七十四章:振兴第五百五十三章:明运未尽,能者辈出!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无过,刘营之变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国强权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贼丧胆者,兴平高杰也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师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阁操盘的皇帝第一百零三章:处处中兴之象第六十三章:拔起萝卜带出泥(为舵主灯火阑珊处等贺!)第三百七十二章:以胜虏昭告天下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一百六十五章:盖州之战一些相关通知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顺军破太原第六百四十四章:潼关大战(上)第四百九十八章:谁是可汗第五百七十章:在辽东下一盘大棋第七百五十八章:来自大明的正义之师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斩首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统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七百六十五章:朕为你再战最后一次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战将启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七百四十四章:联名表贡第三章:亲巡京营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风邪气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试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体纯反正第一百二十三章:挟天第六百七十一章:灭顺第一百零三章:处处中兴之象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击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百一十二章:老冯出塞第六十七章: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二百九十章:皇上来看我们了第三十五章:整筛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难第三百零一章:风云突变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战第七章:太子南行旧都,你在逗我?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了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内迁第二百二十七章:命运的三岔口第六百八十八章:报复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斩首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绝第九章:复建东厂第三百零四章:金陵庞氏之衰第四百五十章:摊牌第七百七十一章:杀鸡焉用牛刀第三十九章:李岩的手段第四百章:没有胜者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码归一码第二百九十七章:核查京官,议设银行第五百九十章:让朕告诉你,谁才是强权第二百零六章:皮岛 天津 登莱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辞官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离的八旗第四百三十章:总督四川,满门忠烈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零四章:作为皇帝的理想与抱负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输了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一十五章:锁拿入京第三章:亲巡京营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营北上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贼丧胆者,兴平高杰也第七百八十三章:这,就是教廷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来抢地盘的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六十一章:翁氏荡妇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围第五十五章:建奴议政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见宋应星第七百九十三章:等会,这厮度蜜月去了?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门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袭破敌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军为式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击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乱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归心武昌,李自成议政西安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旧怨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祯年间的“瓜蔓抄”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战九捷,勇冠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