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册封大典

第三天将要分封的,则是按大明官制给这些前来归附首领的称号。

这天一大早,在昨日各部首领落座之处,又被太监们连夜增加了几十桌的酒肉,按章程来说,一整天都要从早吃喝到晚。

见到众人已经按次序落座,崇祯皇帝起身走下几步,亲手把手里的酒杯递给法王札那巴札尔,然后依次序递给土谢图汗衮布、车臣汗硕磊这两位冰释前嫌的喀尔喀汗王,还有科尔沁的汗彰吉伦,西翼察哈尔的汗布尔民。

这四名汗王之后,崇祯皇帝再走到下一列,赐给东翼察哈尔首领罗布藏、四子部落首领东乌王鄂布木,还有鄂尔多斯等十九名漠南蒙古中型部落首领。

他们都早早起身离开座位跪到一旁等待,见到崇祯皇帝走过来以后依旧不会起身,全都是跪着着接酒。

罗布藏等人一手持杯,另一手放在胸前叩首,用蒙古尊见可汗的方式表示对他们对大明皇帝特殊恩宠的感激。

在宴会过程中,当然不能只是这些礼节之外,说实在的,崇祯皇帝也尤其厌烦这种表面上的功夫,但自己身为天子,不这么做也根本不行。

你不做,人蒙古那边或许就以为你对他们不尊重,这种大事想必日后也是要载入史册,为了后世那些砖家对自己评论能好点儿,崇祯皇帝觉得还是慎重点为好。

繁文缛节虽然枯燥乏味,但持续的时间很短,伴随着方正化几声欢快的叫喊,各种关内杂技、汉家和蒙古的表演开始轮番演出助兴。

这时候有一个插曲,本来想下令的司礼监秉笔王德化都把嘴张开了一半,但话头却被御马监的方正化抢了先。

虽然这事本不该御马监的人张嘴,不过谁叫方正化是大内厂督,又是皇上身边红人,王德化自忖是斗不过人家,所以最后白了白眼,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站在那里看着。

“好!!”

场中的气氛开始由最开始那种严肃转而变得浓烈起来,这些蒙古人大部分还是头一次见到汉家的表演,正觉得新奇又有意思,是边吃边喝边大笑着聊起来,哪里还有平日你死我活的样子。

汉人一次表演结束,紧接着又登上衮布和硕磊等四名大部汗王选出的美艳草原女子,她们穿着传统的蒙古服饰,伴随着台下的鼓点在纵情歌舞,端是显得热闹非凡。

这些部落的蒙古人起初对汉人的表演觉得新奇,再见到自己家乡的舞蹈和歌曲,更是沉浸其中,不少人甚至都忘了吃喝。

对许多蒙古人来说,这次会盟是他们这辈子目前为止记忆最深刻的一次。

有些人在想,毕竟大明还是天朝上国,他们就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庄严隆重、声势浩大、气氛热烈、情感融洽的场面与表演。

至于和建州那边的几次从征,哪里有如今这种样子?

想起来当时自己全然是个奴隶,就算部落中是说一不二的主,可一旦出去了,说什么做什么都要听那些满洲人的指派。

不提这些满洲人对你的态度,只要敢稍有不对付,便又是拳打脚踢又是故意派你上去送死,归根结底,还是汉人源远流长,行事大派没有那么小心眼。

连续上来几个节目之后,这些蒙古部落的首领们心中最后一丝警惕是释怀,他们将随身携带的刀子放在座位上,也起身随着众人拜觞起舞,欢欣雀跃。

这一幕,看得旁边一脸警惕的张世泽十分讶异,只听他道:“可真是不得了,就这么一次会盟,这些蒙古人就全都老老实实的了?”

“嗯,这是好气象啊!”

朱大典大笑几声,指着土谢图汗衮布的座位上那把汗王佩刀,说道:“英国公你看,这衮布平素可是刀不离身的,今日他不光刀离了身,居然连身后的亲卫们也都已经去跳上了。”

说到这里,还不等张世泽回话,他们便又见到素是与衮布有仇怨的车臣汗硕磊主动上去向吐血图汗衮布伸出手,说了几句什么。

衮布想了想,下一刻却是笑了一声,将手放到硕磊的手中,俩人主动跳起了他们看不懂的舞蹈。

当然,他们不是基佬。

跳过之后,他们两人又走到一旁勾肩搭背的开始胡吃海喝,这一幕又让朱大典和张世泽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可思议。

下午,崇祯皇帝降旨,由兵部尚书朱大典宣读。

赏赐法王札那巴札尔三千两白银,蟒缎、彩缎各三十匹,对车臣汗硕磊、土谢图汗衮布、科尔沁的汗彰吉伦、察哈尔的汗布尔民及其部众,各赏白银一千两,蟒缎、彩缎十五匹。

除昨日已经册封的法王称号以外,崇祯皇帝又于今日正式册封四大蒙古亲王,都是一字王号。

车臣汗硕磊为辽王,划牧喀尔喀东路;土谢图汗衮布为凉王,划牧喀尔喀中路;西翼察哈尔人的汗布尔民为荣王,划牧规划城北;科尔沁的汗彰吉伦为忻王,划牧扎鲁特东部。

四大亲王之后,又继续册封郡王,都是二字王号。

四子部落的首领鄂布木第一天就被册封为东乌王,东翼察哈尔的首领罗布藏在今天被封为西安王。

巴林部的首领色特尔之子塞布腾,拒不归还被掳掠的关内人丁及牛羊物资,被崇祯皇帝撤销该部首领职务,押往京师看管。

紧跟着,崇祯皇帝下旨改由巴林部族长满朱习礼继任为该部首领,册封为东靖王。

扎鲁特部与巴林部素有仇怨,崇祯皇帝责令其归还巴林部众,并且划分一部分牧场给巴林部。

该部首领满鲁海表示无条件尊奉天可汗旨意,于是被顺利的册封为通辽王。

鄂尔多斯部的首领斡仑多在从征阿布奈和吴克善两战中立下大功,本该是个国公的他,这回被册封为顺义王,而且崇祯还把和硕特的一些牧场划给了鄂尔多斯。

斡仑多感激涕零,连声表示为天可汗效死云云。

郡王这次一共册封了十九位,余下册封的一些小型部落,偶尔有两个位置重要的部落首领被册封为国公,其余大多数都是候、伯的爵号,甚至有些是没有爵号,只有镇守将军称号的首领。

相应的,无论什么爵号和称号,都有各自印绶统和官服统一下发,崇祯皇帝还第一次规定了各部驻牧的地点,严禁越界。

值得一提的是,崇祯皇帝应和硕特南翼部众请求,下旨从和硕特部分离出一个新的部落——“塞音诺颜部”,族众归属喀尔喀。

塞音诺颜部的首领乌里雅尊奉大明,崇祯皇帝当众肯定其部落领导者的地位,正式宣布塞音诺颜脱离和硕特,成为拥有自主牧场的部落。

除此之外,塞音诺颜部的首领乌里雅被册封为平国公。

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三百八十四章:废爵衍圣公,谈迁评时事第三百六十九章:遵东奇捷(上)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条大鱼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五十八章:峰回路转 自掘坟墓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战争第一百零七章:白话圣旨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稳定的皮岛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儿了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国叶尔羌第六百二十九章:冯铨致仕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择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铎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万岁第五十六章:王府问计第六百二十八章:飞跃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见闻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总会发光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内议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二十二章:东厂大牢里的惨叫声第六百九十章: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八十九章:闹大了第五百八十八章:驸马任辽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宫第五十四章:一箭诛敌,悍将镇关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权不下乡?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戏真做第四百三十六章:铁血帝王朱由检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四百八十五章:清军第四百四十八章:朕为天子第二百六十四章:宁完我入京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乱国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尽出,鹿死谁手第四百八十六章:亲临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兴武,太上训政(大结局)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贼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区镇守将军第二十二章:东厂大牢里的惨叫声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四百六十六章:慑服第一百六十章:大典开始第七章:太子南行旧都,你在逗我?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亲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扩张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乱第七十七章:刘芳亮北犯第三百四十九章:清军压境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四百零九章:斩皇亲,废六部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战将启第四十二章: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营之战(下)第五十七章:神秘书信第四百五十八章:为公,也为私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三百零五章:姓钱的,你的破事儿发了!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驱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线复建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杀吧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师第七百九十章:上有变动,下无变化第七百二十四章:会战辽东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体纯反正第三十六章:朕让你心服口服的背锅第六十章:吴又可治瘟第二百四十七章:议定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卧儿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击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认大哥的沙贾汗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庆、下忠州(中)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战 确定形势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戏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战而定第七百八十五章:让一个文明终止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戏真做第六百零三章:惩一儆百第三十五章:整筛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乱第七百二十四章:会战辽东第五百三十二章:有圣旨到第六百二十一章:阵斩贼首,告捷京师第七百三十章:满万不可敌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三十九章:东厂毒蛇许荣秀第四百二十三章:东征诏第六百四十四章:潼关大战(上)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风第二十四章:惊变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枪骑兵的想法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陕瞬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