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伤疤忘了疼

听见这话,本以为风头过去的群臣,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不少人更是已经浑身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

毕竟,面对朱慈烺和面对朱由检,那可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前者就算打肿脸充胖子,那也最多让群臣不敢明着放肆,后者不用多说一句,只消往那一站,就能让满朝文武瑟瑟发抖。

真正帝王君临天下的气魄,旁人是根本学不来的!

太子监国时群臣胆子还大一些,毕竟太子虽然说话硬气,但毕竟年纪还不是很大,在这些臣子眼中还是个孩子,各方面还要有所顾及,眼前这位,那可是说一不二的主。

除了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史佥都,其余人在朝中也根本无人敢忤逆,就连内阁首辅蒋德璟,入阁以后都是一改从前作风,对皇帝的政令无有不遵。

还有那工部尚书冯铨,更是成了一条只会阿谀奉承的狗,这种人都能入阁,位极人臣之列,这让不少自诩清流的君子们都是想不通。

“朕还曾记得,在东征之后没多久,就有人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要弹劾陈奇瑜,可是有这回事?”

“朕想起来了,当时跳出来的是礼部侍郎高尔俨,当然,那厮现在已经坟头草五丈高了,可朕却也明白,去做这种事的可不仅是高尔俨一个,至于你们到底为什么老是想着弹劾陈奇瑜?这个朕倒也略知一二。”

说着,崇祯皇帝走回到龙椅上坐下,冷哼着道:“五省总督这个位子,位高权重啊,从前可是你们挤破了脑袋都想争抢的香馍馍,可为什么后来不争了?”

“因为那个时候它已经不是香馍馍了,朕今日既是要清算,那就和你们把这话都挑明了,省的有人还当朕是以前,随你们蛊惑!”

“刘侍郎,李侍郎、陈御史、林御史,你们都别缩着了,是时候和朕解释解释了,你们当时伙同高尔俨弹劾陈奇瑜,到底安的什么心?”

“臣...”工部侍郎刘余祐暗自咽了口唾沫,眼神来回晃动,站出来说道:“陛下,臣弹劾陈奇瑜,是为陛下着想,是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

“臣等弹劾陈奇瑜,皆有真凭实据,他虽有大功,亦有大过!”刑部侍郎李可安站出来,边磕头便喊道:“陛下若是不信,大可以向下严查,看那陈奇瑜究竟有没有臣等所劾之事!”

可能是前面二人为他们壮了胆子,都察院御史陈鸿和林侗一同出列,义正言辞地道:“陛下,史佥都可以弹劾,臣等为何就不能弹劾?”

“正是,我等面对朝中蝇营狗苟却不敢出面揭露,何以为人臣!”

“你们可真是把为朕的臣子做成了一门学问。”崇祯皇帝摇摇头,说道:“汝等最初为何不劾陈奇瑜,因为那个时候五省总督这个位子你们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想去做!”

“等流寇之事略定,五省总督又成了位高权重的职位,你们便又赶来弹劾,为的是什么,正是想争夺这个职位,这些小心思,真当朕一点不知?”

“如今说的冠冕堂皇,一个个都是大义凛然,反倒成了朕的过错,好,那朕就一错错到底,叫后人看看到底谁对谁错,来人,押下去!”

看着踏上殿的大汉将军,崇祯皇帝是起不打一处来,这帮臣子真是专门和朕作对的,就没一次让朕省心。

好在后世的时候,自己知道熊廷弼被夺官的内情。

起初杨镐经略辽东的时候,经过萨尔浒之战,辽东经略这个位子早就不如原先,这才换了熊廷弼主持大局。

当时没人和熊廷弼去争,这小子非常顺利的上位,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一连套措施下来,愣是又把辽东搞成了铁桶。

当时奴尔哈赤正犯愁粮食的事儿,熊廷弼一走马上任,各地屯堡城池都龟缩不出,搞得建奴面对这一堆龟壳是打打不下来,溜也溜不进去。

时逢冬季,建奴那边因为不能入城掳掠,都曾饿死不少人,心态已经不稳,当时熊廷弼早就猜到这个结果,就如现如今的陈奇瑜一样,开始规划收复失地了。

若是一直按熊廷弼稳妥的方法和计划,可能也就不会有建奴兴起这回事儿了,可朝中又是非常谅解奴儿哈赤,非常完美的送了个助攻。

怎么回事儿呢?

因为杨镐打朝鲜时吃了败仗,指挥萨尔浒又吃了败仗,然后继续经略辽东,又把辽东整的稀巴烂,这个烂摊子自然谁也不想接。

熊廷弼义无反顾的去了,把当时都已经有人吃人这种现象发生的烂摊子又治成了香馍馍,朝中那帮死崽一看有机可乘,能不抢么?

熊廷弼属楚党,当时党争属于弱势,基本是东林党和所谓阉党之间的倾轧,党派弱势还没什么,可楚党一倒台,顺带着把他就给连累了。

熊廷弼被不断弹劾,总算是落了个夺官下狱查办的后果。

然而这还没完,就算人给关到大牢里了,那帮所谓的正人君子们,也还是不肯放过,继续交章弹劾,不把你弄死那是决不罢休。

熊廷弼的结局比陈奇瑜凄惨百倍,主要崇祯觉得自己穿的太晚了,没赶上这事儿,不然肯定也要重用熊廷弼让他和陈奇瑜一样,有个好结局。

?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来回踱了几步之后,崇祯皇帝才淡淡的道:“先把他们几个全都押入诏狱。”

“拟诏,刘余祐等四人,身为朝堂重臣,于朕东征时期,不思功利社稷,反醉心党争,忘人臣本分。刘余祐等四人,结党营私,污蔑有功之臣,枉负朕恩,更负天下万民之望。

经察,此四人皆属东林余党,东林既除,余党毋存,革职查办,命东厂、大理寺、内厂联掌抄家事宜。

但凡曾上奏疏弹劾五省总督陈奇瑜之人,皆罚俸半年,连降两级,以儆效尤,若日后有人不思悔改,仍行效此事,定斩不饶!

另外,刘余祐等四人,亲族之内,凡八十岁以上、十岁以下者皆赦免连坐罪过,日后但有株连亲族之罪,行同此法。

刘余祐等四人株连亲族之列,女子充入南北教坊司,男子充军戍边、充为劳役等,略施惩处,悉命有司查办。”

崇祯皇帝话音刚落,殿上臣子没别的反应,竟全都松了口气。

第七百二十一章:你们的天可汗到了第五百六十一章:风卷残云 光复太原第四百四十八章:朕为天子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复太原(下)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举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诺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谋收重庆,曾李逆战震川东第六百七十二章:传闻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胁朕?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鲜国王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复太原(上)第二百六十九章: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东,下苏杭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让了,马大帅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见闻第四十六章:复设三团营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谴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个仓库就好了第二百五十三章:联名上奏,驸马始危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来老子可就真挂了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战而降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十六章:以张世泽代吴襄提督京营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买卖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击第七百八十一章:旧秩序与新秩序(二)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陕瞬危第二百八十九章:张鼐的想法第五百四十一章:恩与威第四百九十四章:黄金家族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营,奉旨取粮第七百七十九章:两超多强第六百七十章:闯王之死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七十章:闯王之死第二百八十一章:禁军阵战六大营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卧儿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兴之主第二百四十四章:宫闱之变,明暗之奏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六百八十一章:公报私仇,一举多得第四百三十九章:东厂毒蛇许荣秀第一百二十七章:帝党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锡死守临汾第六百一十四章:军威始振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乱第一百零九章:不能当睁眼瞎第九十七章:没钱?不存在的!第二章:着吴襄提督京营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数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师云集,争斗沙场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后第四百零九章:斩皇亲,废六部第一百零二章:激斩阿巴泰第二百零五章:诏朱大典进京第二百六十九章: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三百四十二章:多尔衮的野心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谴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伪君子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莱,牟氏靖曹州第二十四章:惊变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战而降第三百九十一章:刘道贞血战忠州,秦曾又却西贼第六百八十七章:新败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营北上第五百五十八章:峰回路转 自掘坟墓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个仓库就好了第二百八十六章:两刀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师第一百四十六章:闹剧第四十一章:白广恩复叛第一百八十六章:东厂的威风第二百三十三章:一败涂地第一百章:和鞑子拼了!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为利往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将何来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乱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灾第五百六十八章:镇江大将第九章:复建东厂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贼丧胆者,兴平高杰也第七百三十一章:多尔衮,朕来了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莱,牟氏靖曹州尾声了,说点吧,顺便聊聊新书第四百九十六章:背弃、妖女第四百七十二章:入关第三百三十九章:谋立新君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戏真做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五十三章:征九州,灭萨摩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阵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