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颈

三月的大事有点多。

首先,周经武率领神武军以少胜多,击溃了人数在自己五到六倍的大西军,斩杀张可望。

除此之外,横空出世一员猛将,此人唤做游击将军徐勇,从前做过湖广一带的杂号总兵,后来开始跟随左良玉。

江夏一战中,他率部在战场上断后,不仅活了下来,还提着李锦的人头逃回武昌。

与徐勇一并回来那四个人的马上,都挂着至少十几颗贼老营兵的首级,便是神武军的兵士们见了,都暗暗心惊。

神武军在打湖广的时候,堵胤锡率领的五省明军也已经开始加紧对大顺的围剿。

高杰、白广恩等明将与李过、刘汝魁等伪顺贼将在潼关耗了大半个月,日日激战,喊杀震天,却一直都互有胜负。

后来李自成听取了牛金星“潼关乃陕地门户”的建议,即派左果毅将军谢君友率五万余人支援潼关。

顺德一带的明军,与张世泽率领的第二批京军会合之后,总数大约在七八万左右,在三月初南下进入河南,开始围攻彰德府和开封府等地。

在彰德府,官军围城三日,最终破城,马进忠登城袭杀大顺守将叶云林,所部斩首千余,收降卒一千余。

此后,留两千余人守卫彰德,张世泽率官军进围开封府。

“开封者,贼之心腹重地也”,李自成在山西溃败回去以后,留左武威将军王文耀督兵六千屯守开封。

开封围城五日,城内外粮水断绝,百姓易子而食,官军则在张世泽的坐镇下,于城外架设重炮,环城以攻。

三月五日,部将马玉龙杀王文耀,提头开门投降朝廷,张世泽留马玉龙继续守开封,开封全府传檄而定,第三日率部西进前往郑州。

为扭转大顺在河南的颓势,自三月二日开始,李自成部署大顺军各部反攻河南的开封、汝宁地区。

三月三日,郝摇旗、张能二将分率十万大顺军进入河南。

两路大顺军起先合做一部,以人数优势,连克官军刚刚收复不久的新郑、许州地区,并且经过精心筹划,郝摇旗派人在郑州假意投降,暗中设伏。

张世泽率部前往接管,被大顺郝摇旗、张能所部团团围困。

明阳谷总兵、安州副将常鼎、参将陈才等人均于城内外战死,张世泽轻伤,官军折损八千余,败退回开封固守。

郝摇旗则乘胜南下,连克扶沟、西华,进围陈州。

南路官军新败,退守开封,总督堵胤锡听闻战况,即檄调山东军由南路进入河南,配合张世泽所部京军,向北进攻郝摇旗。

三月七日,大顺军围攻陈州的第二日下午。

城下身披白色箭衣,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大顺军很快搭设云梯,两方开始白刃战,明陈州守将许万金率众家丁登城力战。

两军激战正酣,陈州失陷在即,忽闻溪水北岸一声炮响,无数打着“牟”字号旗的明军蜂拥杀来。

却是接令后由归德府一带进入河南的山东总兵牟文绶所部,山东驰援陈州,配合城内守军内外夹击,重创郝摇旗所部大顺军。

击溃郝摇旗以后,牟文绶迅速北上与固守开封的张世泽会合,商议之后,两人决定继续分兵,前后夹击,进围郑州。

流窜在这一带的大顺制将军张能首尾不得兼顾,守城半日以后,弃城而走,但张世泽和牟文绶却并不打算就此放过。

明军出城追击,步骑四出,连营二十余里,山东军武定州副将邱磊阵斩张能拔得头功,因而声威大振。

最终张能所部十万大顺军,在郑州一带被官军全歼,三月底,河南开封、归德、彰德、汝宁四府全境收复。

......

中原一带,战事连绵,顺明之间互有胜负,但总的来说,还是明军得胜一筹,大半个河南、湖广,都已经被收复。

关外辽东,满清也处在前所未有的困难期。

多尔衮腹背受敌,不得不向崇祯称臣,取消大清皇帝的称号,改称大汗,并且年年入贡京师,以换取明军在辽东一带的撤军。

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形势之下,京师却也并没有闲着。

除了各部院在新收复领土的文武官员和土地分配上不断商议以外,六局所处的京郊一带,各工厂同样是全力开动。

京师郊外,自卫河两岸引出许多水渠,水渠旁又修了堤坝,各种各样的水力机械正在运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

在这些六局的工厂外围,又紧紧挨着两座军营,这里边的军士隶属于城防军序列,每日在此轮换驻防。

朝廷上一向对六局的研制工作看得极为重要,因此无论何时,城防军都要在此地留有重兵,三厂一卫的暗探也是星罗棋布。

焦勖手中拿着一份记录文件,边走便向眼前几人说道:“各火器厂现每厂都有四百余人,按匠头们报上来的去说,寻常速度是每人每月三杆枪。”

毕懋良有些莽撞,闻言直接惊道:“这怎么行?皇上的旨意是加紧制作,每人每月才三杆,要装配全国,得多少年去了。”

“是啊!”

“许多中原的官军都还没有普及到遂发枪,还有江南,很多兵马都是用着几十年前的旧式火器,六局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轻。”船舶局的主事沈廷扬点点头说道:

“我们船舶局也是一样,如今南京正在组建水师,可到眼看着这三月都快要过去了,便是连天津水师的战船都没有补齐,这进度,不知又要拖到猴年马月去了。”

“是经费不足吗,还是人手不够?”兵仗局的主事毕懋康皱了皱眉头,沉声问道。

“哎,这两点如今倒是最充裕的。”起先走来的火器局主事焦勖将单子交给毕懋康,摇头说道:

“仅是去年,朝廷就不断向我们六局输送了许多劳工,而且户部累积调拨银两也达到了一千七百多万两,我们现在差的,是技术。”

“这些方面,皇上已经给的够多了,剩下就要靠咱们六局去做突破了,不能让皇上每年白往六局扔这么多的资源。”沈廷扬又是说道:

“焦大人说的下官极为赞同,船舶局在天津也设有分厂,人和钱都不缺,各处分厂的匠头们掌握技术还不成熟。”

毕懋良又道:“我曾命人去寻过当年郑和造船的资料,也是一场空,毫无所得啊!”

第七百六十章:强撸未必能灰飞烟灭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园留守司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一百零二章:激斩阿巴泰第五百三十六章:这还有什么争的?第三百八十八章:事变第二百八十九章:张鼐的想法第六十五章:飞速你老冯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业帝国第二百二十章:乌齐叶特最后的荣光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五百四十三章:厂卫斗白莲第四十章:为了大明第七百五十二章:兹册封为王第一百二十七章:帝党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营之战(中)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师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东,大同开市第四百二十六章:多尔衮尽诛哈达,崇祯帝再设驿站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一百五十九章:邪书第四百二十一章:晋贵妃、讨山海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灾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国真蠢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六百九十章: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五百零二章:归化会盟(上)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三百六十九章:遵东奇捷(上)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儿还得倒贴?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戏第四百二十六章:多尔衮尽诛哈达,崇祯帝再设驿站第一百一十一章:联合执法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庆、下忠州(下)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宫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十六章:以张世泽代吴襄提督京营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后的疯狂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驱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九章:泽候归明 闯王西逃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纪全球最强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门第七百一十八章:不灭其国,誓不罢休第四百零四章:作为皇帝的理想与抱负第七百零九章:已经苏醒的东方巨龙第四百五十二章:这怎么玩,这根本玩不了啊!第五十四章:一箭诛敌,悍将镇关第七百二十六章:给力的多铎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点名收你的税!第三百七十二章:以胜虏昭告天下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馅饼第二百二十二章:黄闯子激斩哈尔泰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儿来换!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阳之役第一百零一章:为弟兄们在忠烈祠搏一个名位第十一章:这次是大好事儿!第六百四十五章:潼关大战(中)第四百四十三章:激斗第七百九十章:上有变动,下无变化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寿归明 有德乱辽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七十章:反转(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五百六十一章:风卷残云 光复太原第五百六十九章:平辽将军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东,大同开市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六百四十四章:潼关大战(上)第四百零六章:两京之争(下)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五十一章:罪己诏(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七章:举世瞩目的叙功升授大典(下)第四百九十八章:谁是可汗第四百三十九章:东厂毒蛇许荣秀第四百一十九章:惊变山海关第二百九十六章:财政危机之联想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离的八旗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锡死守临汾第一百二十二章:争议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当我不敢动手?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内争,计议入关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让了,马大帅第四百六十六章:慑服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当我不敢动手?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内争,计议入关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枪骑兵的想法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四百六十一章:军备改革的先行府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谁脸皮更厚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给朕敞开了肚皮吃!第三百六十九章:遵东奇捷(上)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戏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