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将何来

现在这个时候,人言可畏可不是说一说的,光靠人嘴是能说死人的,相比后世的喷子们,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说商洛到函谷关这一带,到处都是山、水,但这种地势也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这一带的关隘大都易守难攻,战事非常稀少。

余的各地,尤其那些平原上的城镇,最激烈时,一日之间竟然要易换三五次旗帜,百姓流离失所,不少人都逃难到山里来。

官军大营一动,李自成留在商洛山外官军大营的人马没多久就知道了,不过眼下这个时候,就是要和消息赛跑。

由于群山的阻隔,消息传播也完全要靠人走和马蹄子去跑,与时间赛跑很难,但兵精粮足的部队想要赶到传递消息的人前面,还是很简单的。

这里负责接应的闯军才刚知道,还没来得及给李自成递送消息,远远的就来了一队人马,看那旗号,正是隶于山东军的一支。

李自成只在这里留下了一两千的人马用作接应撤退,其实知道官军主力不在以后,他也没当回事。

来的山东军也不多,是山东军左营坐营官许洪功部下的三千人,刚好比闯军多出一千,但战斗力却不是一个层次。

三下五除二的功夫,这支两千人不到的流寇,就被消灭的一干二净,就连跑马传话的都没剩下一个。

接下来,许洪功的任务不是迅速北上,而是留在大营,换上闯军的服饰,仍打着大顺旗号,等待着可能的流寇溃兵。

商洛山以南的黄少关,是出山进入湖广的必经之路,不过老早之前湖广就在大乱,守关的官兵跑了一干二净,就连追究都找不到人去惩办。

但这些天的时间,却足够马进忠率领密云的兵马开往这里,重新占据关卡,堵住缺口了。

同一时间,也分别有官军的零星部队向防备薄弱的山阳和武关发动了猛烈攻势,拿下了这按理来说非常难啃的骨头。

函谷关城头,几名闯兵正在聚精会神看着远处关乡大营的战事,可偏偏从脚下射来一波冷箭,直接穿透了他们的喉咙。

紧接着,戚家小将戚元功三人,带着新戚家军与甘肃总兵王世宠的部队约两万人,自城脚下攀岩而上,迅速抢占了关城。

明军主力忽然从各处出现,开始一场场策划已久的闪电战,将各处留守的流寇尽数歼灭,顺便还拿回了那些故意丢弃的据点。

更主要的是,没怎么损耗兵士,就把函谷关和武关全给收复回来,整个过程是如此顺利,这不得不说是连堵胤锡都没想到的事情。

......

李自成把吴汝义安排到前阵去打先头,本来的想法就是让他发挥作用,替他稳住一部分军心,坐镇一方。

可打到现在,战事仿佛不再那么明朗了。

关乡大营的明军硬得难以想象,不光李自成没料到这块骨头会这么难啃,就连后方合围的明军主力都不会想到,卫所兵会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关乡大营的官兵,虽然军心不怎么样,但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被围了,跑不掉,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去拼了。

大营是用火器和工事组成的阵地,虽然简陋,但来到此处的闯军同样没有什么大型器械,打起来依旧不占便宜。

从前那些官军大营,要么对方看见自己直接崩溃,要么稍微抵抗一下就全军崩溃,鲜少有这么抵抗下去的。

甲申年东征路上,一路顺风顺水的闯军,遇到一个宁武关就全盘崩溃了,这回如此难打的关乡大营,也让他们想起了前尘往事。

吴汝义知道,无论如何,要想和李友的部队会合继续前进,必须要拔出这根钉夹在中间的钉子。

可两头的闯军接连组织了几次攻击,无论远程对射还是强攻硬打,都是一点便宜占不到。

火器对射的时候,官军有大营做掩护,而牛金星这傻缺选的作战地点一览无余,闯军全成了活靶子。

尽管那几门十二磅炮没有带来,但这些小型火炮打起来压制没有多少火炮的闯军,这点东西还是够用的。

步卒冲锋的时候,远距离上被火炮轰,近了点被火铳和弓箭手射击,冲进大营跟前,里边官军一人一根长枪戳出来,一样是抵挡不住。

虽说大营内的官军战斗意志和战斗力都不怎么样,但毕竟人家占据地利,是在守,而且李自成刚才也很傻缺的把老卒给撤换下去了。

李自成的这个做法,也容易让人理解。

野战五营每营的基干部队和老兵也就是万把人,其中至少四个营的都在先前战斗中被明军主力给灭了。

剩下最后这一万老卒,怎么舍得轻易拿去消耗?

毕竟,这可是将来到湖广再起家的资本。

对关乡大营的冲锋,这些骨干和老兵更多是作为督战队的存在,在后面督促着前冲。

那些冲锋的流民开始还有些血勇,但只要一冲到大营跟前,这些人也就压不上去了,几乎都要被打得崩溃逃回来,任谁都管不住。

守着大营的官兵没见总兵露过头,全程一直是个挂着卫指挥同知官身的参将在指挥,这个人很聪明,让李自成咬牙切齿。

在他指挥下,官兵们最多是远远发炮射箭,根本不会妄图反击。

冲了多次,区区一个大营没拿下来,李自成看着挡在自己会师面前最后一颗钉子,心中也是非常不甘。

接连败退几次下来,闯军这边的士气反倒开始低落,这个时候,吴汝义也不好再催促炮灰们继续向前。

毕竟和官军打了这么多年仗,也该知道最起码的分寸。

这个时候如果继续逼迫他们冲锋,搞不好就好哗变伤及自身,但这个钉子不拔出去,如何有更多实力在湖广东山再起。

接到吴汝义的回禀,李自成想了半晌,还是决定先动用一部分老营,让他们带着炮灰们再冲一次。

可即便是老营们亲自上阵,忍着弹矢横飞冲到跟前,这大营却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攻下来的。

那个参将手拿一把佩刀,自己站在最前方狂呼酣战,又把全营的长枪手结成阵势,列在最前,根本没有什么惧怕的意思。

偶尔几次,反倒能听到他在开口约束士兵,不要杀出大营之外,免得乱了阵型的喊声。

第六百二十九章:冯铨致仕第十七章:好一个国丈!第一百三十四章:民忧第十七章:好一个国丈!第二百九十四章:郁闷的蔺养成第二百二十七章:命运的三岔口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五百零九章:谥“文正”第六百七十二章:传闻第二百八十九章:张鼐的想法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将何来第六百九十一章:护她周全第七百三十章:满万不可敌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兴之主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庆、下忠州(上)第二百一十九章:清营议动第一百零五章:晋冯铨为工部尚书第七百九十三章:等会,这厮度蜜月去了?第三百三十九章:谋立新君第一百四十二章:静思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内争,计议入关第七百三十四章:朕亲手砍了多尔衮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陕瞬危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胁朕?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观望,屡辱天使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馆里坐着的五省总督说一说今天的情况吧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势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五百三十九章:擒与纵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广德(上)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营,奉旨取粮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七百五十五章:萨摩覆灭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六百三十九章:亲征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鲜血液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内厂李有成第四百二十五章:执意夺关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万岁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会试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肃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国强权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报社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三十九章:擒与纵第六百四十六章:潼关大战(下)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杀吧第二百零九章:登莱异动第五十章:惊变大同(下)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乱国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会试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贼丧胆者,兴平高杰也第七百五十二章:兹册封为王第一百一十四章:复设东江第一百五十六章:双喜临门第五十七章:神秘书信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来你就得来第二百七十九章:满门勋荣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见宋应星第七百三十二章:一个不留第三百二十六章:实心行实政之策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龙虫(感谢帅气小佳的万赏!)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镇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广德(上)第四百四十四章:圣旨第六百四十章:高处不胜寒第四百一十九章:惊变山海关第四百九十五章:鄂尔多斯之战第一百五十六章:双喜临门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骑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码归一码第五百零六章:大阅、建城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五百八十三章: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八十二章:帅帐激斗,成王败寇第五百章:召开会盟第六百五十八章:鱼水军民,流寇出山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国柱的抉择第二百四十章:月夜营啸,平度之败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一百六十九章:开造器之先河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九十八章:借崇祯之手,将高杰除之第一百二十七章:帝党第一百七十章:开张第六百八十七章:新败第四百一十三章:转轮打火枪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实的“武举”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复太原,连克汾辽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复生产,安定地方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宁夏,光复二省第四百五十九章:过临榆,降东罗第七百九十章:上有变动,下无变化第四百四十一章:两厂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