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不灭其国,誓不罢休

偏殿之中,桌上摆着云南新贡的普洱茶,暖炉中散发着淡淡幽香,崇祯皇帝的桌上,摆着荷军总督揆一的投降书。

早些时候穿越过来的时候,为了节省开支,像这种贡茶已经被取消,还有龙袍什么的费用,也都被一并取消。

徐氏去了印度以后,几乎就是在为朝廷吸金,再加上国内诸多私盐、银行等收入,也渐渐富强起来。

崇祯毕竟是皇帝,这些事情原本可以代表自己节俭,现在这种时候也就大可不必。

虽说用不着事事奢华,但有些事情也应该被慢慢提上日程,比如各地贡茶的恢复,龙袍和皇家服侍的的重新制作。

经过翻修,现在这个皇宫,不仅更显得威严雄伟,同时也开始有了朝气活力,一点也看不出几年前衰颓的样子。

喝着云南贡茶的崇祯,看了一眼金碧辉煌的宫殿,再看看周围恭敬侍立的宫女和太监们,不仅心中感叹一句:

“来了这么些年,还是头一次有当皇帝的感觉。”

“皇上,不丹、阿萨姆等国的使臣已经到了鸿胪寺,阿萨姆还带来了他们国内特有的红茶。”这个时候,方正化忽然站到门口说道。

“嗯,让礼部尚书黄锦去看看他们,要是事儿不大,在那就和他们定了,传回来让朕知道就行。”

听崇祯说完,方正化点点头,但他刚走,李春又走进来,小心地说道:

“皇上,琉球国和吕宋国也都有使臣来访,鸿胪寺的官员说他们的国王请求得到册封,以显正统。”

“他们倒是懂事。”崇祯皇帝将茶放回到桌案上,想了想说道:

“鸿胪寺最近有的忙,朕待会下道诏书,将他们两国的国王一块册封了,还有,报聘的事儿,鸿胪寺和礼部多上点心。”

“奴婢明白了。”李春点点头,也很快就走下去。

鸿胪寺最近的确有得忙,大明内地重新统一之后,很快就有许多番邦重新称臣纳贡。

和莫卧儿帝国共同建立华盟之后,这等事儿更是络绎不绝,不仅东南亚、北边的蒙古诸部,就连吕宋都派人来请求册封,表达了想要加入华盟的意愿。

当然,除了日本那必征之国,对于想加入华盟大家庭的国家,崇祯皇帝是来者不拒。

李春走后没几分钟,宽河总兵蔺养成下属的一个小兵走了进来,急促道:

“皇上,多尔衮攻下赫图阿拉以后杀了豪格,撕坏条约,朵颜三卫和察哈尔等地都看到清军探马踪迹!”

“砰!”

崇祯皇帝一巴掌拍在桌案上,眼中冒出熊熊烈火,不过许久之后,他慢慢平静下来,说道:

“朕没去找多尔衮的麻烦,倒是他先撕毁条约来找朕的麻烦!传英国公张世泽,兵部尚书朱大典,内阁首辅蒋德璟入宫。”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不久之后,接到消息的三人火急火燎的入宫,眼中都有愤懑之色。

“皇上,建奴此番率先背弃条约,实则是自取灭亡,蒙古向我朝求援,作为宗主国,不可坐视不理!”

蒋德璟继续说道:“如今内地已平,而华盟诸国仍对我大明有所疑虑,正可以借此机会,彻底剿平建奴,收复辽东。”

是啊,收复辽东,这是崇祯皇帝做梦都想办到的事,如今总算走到这一步,自然没理由再有任何犹豫不决。

“皇上,臣赞同蒋阁老的话。”张世泽也是说道:“自归京以后,禁军早已修整完毕,就等着皇上一声令下!”

“既然多尔衮自己找死,那朕何不成全了他这番念想?”对于鞑清的率先挑衅,崇祯皇帝倒没有丝毫惯着的意思,只听他说道:

“传朕的意思给华盟各成员国,要是想继续在华盟待着,就都向建奴宣战,这场战争,必须要打!”

......

崇祯二十二年二月中旬,多尔衮撕毁锦州条约,不仅派兵围攻锦州,更是让多铎率军北上。

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重新征服已经归于大明旗下的蒙古诸部,并且将锦州等地重新握在自己手中。

察哈尔的力量终究无法与清军相抗衡,被崇祯册封为荣王的察哈尔汗布尔民,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布尔民联合了已经归附大明的四子部落东乌王鄂布木、巴林部首领东靖王满朱习礼、扎鲁特部首领通辽王满鲁海、鄂尔多斯首领顺义王斡仑多、以及塞音诺颜部的首领平国公乌里雅等十余部落。

这些漠南蒙古诸部集结总计十三万轻骑大军,在朵颜地区的插汉河套与多铎麾下清军展开决战。

多铎部清军五万,大明方蒙古军十三万,但战事从一开始,就是对人数多的蒙古这边不利。

蒙古轻骑人数虽多,但他们没有任何火器,大部分在几日前都还是草原上的牧民。

虽然这些蒙古人骑术都还不错,但他们装备太过单薄,面对清军的八旗骑兵,几乎是毫无抵抗能力。

后来传来消息更使人震惊,多铎率领五万清军,大破布尔民十三万蒙古联军,并且自身伤亡不到八千。

据逃回去的人说,清军铁骑几乎是无可抵挡,他们都是魔鬼,插汉河套那一战说是战斗,还不如说是一边倒的屠杀。

无论蒙古骑兵们多么奋勇向前,面对满清的八旗骑兵,他们也还是被连片的击溃。

此战,巴林部首领东靖王满朱习礼、扎鲁特部首领通辽王满鲁海都被多铎斩于马下。

万般无奈之下,布尔民等人只好率余部向察哈尔地区溃散,并且向大明求援。

对于这般公然挑起战争的行为,崇祯皇帝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很快予以回复,安定了草原上濒临崩散的人心。

大明对满清的回复比布尔民他们所期待的还要强硬。

二月下旬,大明以率先背弃条约的理由,以‘征奴’昭告天下,正式向建奴宣战。

莫卧儿帝国的沙贾汗也说鞑清本就是大明收留的孤外蛮夷,恩将仇报不说,更是将辽东一带的百姓安危弃之不顾。

他强调,这样一个国度,根本不配存在。

几日之后,莫卧儿帝国向建奴宣战,沙贾汗派自己的第一皇储达罗·悉乔为总督,率领十万印军赶赴察哈尔。

没有多久,不丹王国、琉球王国、吕宋王国、朝鲜王国及华盟全部的成员国纷纷向建奴宣战,甚至连德川幕府都凑热闹向建奴宣了一波。

除此之外,崇祯皇帝还将御驾亲征,率领多国联军不日就将抵达察哈尔草原。

“不灭其国,誓不罢休。”

这四个字,是崇祯皇帝对布尔民等十余部誓死抵抗建奴铁蹄入侵的交代,更是大明所展现出来的大国风范。

当然,说白了,还是崇祯皇帝本身自己就对建奴没什么好感,借此机会收割一波人心罢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演习第一百六十二章:演习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战 确定形势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动第六百八十八章:报复第一百零九章:不能当睁眼瞎第二百一十五章:订盟 六卫 册封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乱第二百八十八章:不争功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章:没有胜者第七百三十一章:多尔衮,朕来了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阵第三百零七章:阴险的马士英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戏第三百九十五章:举世瞩目的叙功升授大典(上)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五百七十一章:这棋越下越大了第二百九十章:皇上来看我们了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宁,再下广德(下)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三十七章:郑森与许扒皮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烧的巴黎城第四百五十九章:过临榆,降东罗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七章:太子南行旧都,你在逗我?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坏’的大捷第五十七章:神秘书信第三十章:诛其九族第六十二章:皇亲国戚第三百八十四章:废爵衍圣公,谈迁评时事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讨平之第三百九十章:赐名,赵忠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鲜国王第六百一十四章:军威始振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场作戏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经耗不起的建奴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个强权!第二十章:群臣出手了尾声了,说点吧,顺便聊聊新书第五百八十八章:驸马任辽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阳之役第五百零四章:归化会盟(下)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六百一十四章:军威始振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体纯反正第三百零九章:争分庞氏第三百九十五章:举世瞩目的叙功升授大典(上)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兴之主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六百零三章:惩一儆百第二百四十四章:宫闱之变,明暗之奏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统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六百零四章:多尔衮与他心爱的大玉儿第七百六十章:强撸未必能灰飞烟灭第四百九十七章:来自远东的渗透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盐矿为首第六百五十八章:鱼水军民,流寇出山第五百二十五章:广恩回援,血战汾南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给朕敞开了肚皮吃!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状元,帝王心思第七百五十一章:顺手收波人心第四百零八章:横刀立马慑乱军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围,退保宁武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进剿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乱的永昌号(第三更)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伦堡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乱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馅饼第七百一十八章:不灭其国,誓不罢休第五十九章:吴又可 瘟疫论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强的集权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营立功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儿的崇祯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脸平静的群臣们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四百六十一章:军备改革的先行府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寿归明 有德乱辽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区镇守将军第四百八十章:对阵(求推荐)第四百零九章:斩皇亲,废六部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鲜王都的党争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条大鱼第五百三十六章:这还有什么争的?第五百五十九章:泽候归明 闯王西逃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七百一十三章:驻蒙兀儿大使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个强权!第六百五十八章:鱼水军民,流寇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