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两宫支持

权利这东西很奇妙,尤其是张太后的权利更是奇妙无比,嘉靖在的时候,她的权柄几乎全部丧尽,可是一旦嘉靖危在旦夕,此时此刻,她的地位瞬时又比王太后要崇高的多。

这里头不但有资历的问题,毕竟正德在的时候,她已是太后,用一句粗俗一点话来说,老娘做太后的时候,你还是山疙瘩里的王妃呢。另一方面,还有正统的问题。

王太后固然是太后,可是所有臣民的心目之中,张太后才是正宗的正统,她是弘治皇帝的皇后,是正德皇帝的母亲;而王太后至多也就是嘉靖皇帝的母亲,却不过是兴献王的王妃而已。

张太后显然已经动了心,可是她没有吭声,毕竟见识的多,这个时候,是决不能轻易表态的。

这里头牵涉的东西实在太多,牵涉的范围也太广,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现在跳出来表任何态,都可能陷入被动。

而张太后显然已经感觉不对劲了,因为她突然发觉,绝大多数的大臣,居然都支持杨廷和的提议,有人提到益王的时候,近八成的人都在点头。

若不是此前就早已商议过,是绝不可能的,而在座的人里头,哪一个走出紫禁城,都是跺跺脚京师的地皮就要颤一颤的人物,人家是早有预谋,很不简单,她一个女人,怎么可能和整个文官集团对抗。

尊贵是一回事,可是权利又是一回事。显然张太后也知道自己足够尊贵,可是要左右局势。未必能行得通。

毕竟这些文官要权有权,要门生故吏有门生故吏,还掌握了舆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还占在道德的制高点,你一个女人,凭什么对抗。

啪……

这时候。徐谦豁然而起。

他知道,若是此时退后一步,就一切都完了,张太后和王太后都是女人,一旦被这些人蛊惑,后果很难想象,眼下也绝不是客气的时候。他起身之后,一脚踹出去,直接踢翻了几椅旁的几案。

徐谦的动作,顿时让所有人都愕然了一下。

这个家伙,居然敢在慈宁宫里掀桌子,反了他。

徐谦脸上杀气腾腾。大喝道:“什么兄终弟及,什么中山王为太子,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天子还未大行,又遗有血脉在世。中山王才是正宗,益王是什么东西。他也配做天子?中山王殿下即是太子,现在就是储君,谁想要拥立益王,谁就是图谋不轨。这是祖法,谁敢悖逆?”

嘉靖的祖宗们俱都躺枪,后世不肖啊,高兴了,就把所谓的祖法踢到一边,不高兴了,又高举祖法的旗帜,合着这祖法成了夜壶,都是你们随意玩的。

只是朝廷的事,本就是如此,这就好像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一样,要用的时候,他老人家就搬出来,觉得没用的时候,谁都不提,对自己有利时,立即便成了挡箭牌,相比孔夫子这个夜壶,显然朱家的列祖列宗很不够看。

徐谦这般,无非就是表态,他环顾四周,厉声道:“谁想兄终弟及,有本事,就从徐某人的尸体上走过去,益王若是敢登基,徐某人就敢诛了这国贼。”

这种毫无回旋余地的态度,其实并非是针对杨廷和,也非是张进用,而是两宫太后。

张太后见状,更加审慎,原本还指望支持大臣们的意见,可是现在,却是暂时打消掉了主意,一方面,她不愿意和徐谦翻脸,张家和徐谦如漆似胶,利益早就绑在一起,任何人做皇帝,对她来说都无所谓,可是为此而闹得和徐谦反目,却并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王太后,则是精神大受鼓舞,一开始,她满腹担心,此时徐谦肯站出来,态度如此坚决,一下子从慌乱中解脱出来,人有了依靠,自然底气也就足了,她冷冷一笑:“不错,天子有血脉,何故要请别人主持大局,固是幼主克继大统,可大明朝有的是忠臣良将,难道还怕没有人辅佐吗?你们啊,总是说历朝历代,前车之鉴固然要规避,可是也不是没有好的先例。”

王太后表态了。

让杨廷和等人脸拉了下来,张进用这时候更是郁闷,国仇家恨啊,他现在对徐谦是恨之入骨,刚刚徐谦让他丢了大脸,而现在呢,更是在慈宁宫里如此,他忍不住道:“徐谦,你误国。”他不敢找王太后的麻烦,矛头直指徐谦。

张进用捋起袖子,振臂一呼,道:“国事岂可儿戏,社稷不是你姓徐的家事,姓徐的,你到底要做什么?”

他一站起来,许多大臣纷纷站起来,大家都红了眼睛。

这个时候,若是再客气,那就是作死了,态度都表明了,假若最后还是朱载基登基,等人家站稳了脚跟,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今日在这殿里请藩王入京的大臣,今日劝两宫太后兄终弟及的大臣,都在诛之列。

因此,所有人的态度都只有一个,拼了,不是要表明立场吗?那就表明立场。

大家磨刀霍霍,直将现在比做了土木堡之变后的朝廷。也将徐谦当做了逆贼,一个个摩拳擦掌,随时都要拼命。

两宫太后一看,脸色骤变,几个太监见状不妙,纷纷上前要阻止。

“姓徐的,你这奸贼,岂敢耽误国事。”

“我等与奸贼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家国大事,轮得到户部尚书说话吗?”

……………………………………

张子麟连忙站起来,可惜他这老骨头不太中用,大明朝的大臣可是习惯了用拳头解决问题的,所谓不能言语上消灭你,就在肉体上消灭你,惹得急了,什么事都敢做。

倒是那张孚敬,却是从未见过这个局面,他在朝做官的时候不多,大多数时候,都呆在南京,南京的官员其实是很和善的,最多也就是耍嘴皮子论战一下,毕竟南京那些人,就算吵起来,利益的牵涉也不深,和北京城这些人比起来,战斗力实在低了太多的档次。

其实大家都是斯文人,不涉及到切身利益,谁愿意动手动脚。

张孚敬是吓住了,所以他稳稳坐在那里,居然大气不敢出,这是一趟浑水啊,他猛地想到徐谦所说的十万士绅,数千地方官员,数百京官的理论,只有苦笑连连的份。

徐谦冷冷一笑,突然大喝:“左右侍卫何在?”

一声令下,殿下人影憧憧,外头有人大声回应:“卑下新军中队官杨让静候大人吩咐。”

这一下子,所有人脸色变成了猪肝。其实大家早就该料到,这些入宫卫戍的新军和皇家校尉,还有勇士营的军马,都和徐谦穿的是一条裤子。

徐谦冷酷的道:“保护好两宫太后和太子殿下,谁敢造次,格杀勿论。”

他故意将太子殿下四字咬的很重,可是这番话,显然不只是向外头的新军和校尉所言,最重要的是,告诉这些大臣,放老实一点,你们敢鱼死网破,我就敢杀人!

张进用顿时像泄气的皮球,秀才遇上兵啊,这日子没法过了。

倒是杨廷和,早料到徐谦会如此,却只是抿嘴,并不做声。

徐谦说罢,拜倒在地,朝两宫太后道:“现在情势紧急,还请两宫娘娘主持大局。”

他这么做,其实就是象征意义,若说他来调动新军和校尉,将来迟早会被人攻讦,可是现在,请两个太后主持,表面上就是两宫太后来稳住局势了。

张太后觉得这样不妥,可是终究没有说什么,她和徐谦,毕竟有太多的瓜葛,有些话,不能说重。

王太后喜出望外,心下笃定了不少,徐谦不但态度严厉的表态,还告诉了她,外头都是‘自己’人,这无疑给了王太后极大的信心,王太后毫不犹豫的道:“很好,你有心了,传懿旨,眼下是非常时期,宫中禁卫,要加强警戒,任何人有不轨之图,立即拿办。”

徐谦忙道:“微臣遵旨。”

王太后道:“徐谦,这件事,就交给你了,稳住大局,才最要紧。”

徐谦道:“微臣赴汤蹈火,万不敢辞。”

王太后满意点头,看向张太后,笑吟吟的道:“张娘娘怎么说?”

态度很客气,可是无疑是逼张太后表态,张太后沉吟片刻,道:“一切王娘娘定夺,便是依着哀家看,徐谦主持大局,那自是极好的,眼下是多事之秋,切记小心啊。”

王太后道:“不如你我共同颁出懿旨?”

张太后道:“好极。”

张太后的态度逆转,此时已经不留余地的站在了徐谦一边。

…………………………………

第697章 太子千岁第725章 重赏第162章 钦差大人,不好了第307章 圣旨引发的血案第202章 简单粗暴第527章 新政如生意第652章 项庄舞剑第110章 人挡杀人而已第214章 有功要赏第134章 墙倒众人推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596章 学争扩大第653章 破门而入第44章 给你们开眼界第203章 内阁待诏第356章 送你一程第749章 对决第421章 代天论案第761章 党伐异同第412章 王法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262章 恩科老虎求安慰第458章 忠厚老实徐侍读第140章 帝心难测第87章 难得做好人第262章 恩科第625章 升任总督第288章 殿试第94章 不识抬举第395章 其实 你死的并不冤第318章 节操碎了一地第360章 结义第673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409章 世事难料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710章 威慑第624章 帝相争执第411章 强龙过江第624章 帝相争执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240章 妖孽第354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322章 谁的底气足?第309章 想作死就成全你第385章 误入白虎堂第70章 打上门了第101章 摊牌第61章 不死不休第605章 至德至贤第96章 诛心第34章 和蔼长辈第320章 对决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113章 我保护你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61章 不死不休第61章 不死不休第30章 生发了第227章 全家出动第727章 人头作保第321章 廷议第446章 拿下第409章 世事难料第503章 功劳太大第534章 民贼第130章 你会后悔的第330章 上阵父子兵第72章 狗一样的东西第68章 从此徐谦是路人第421章 代天论案第82章 提学点案首第636章 迫在眉睫第649章 清算的时候到了第186章 进宫第405章 帝心老虎求安慰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529章 空前绝后第21章 公堂对质第152章 龙颜大悦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228章 有朕亲临第94章 不识抬举第374章 狠人狠手段第668章 惊天动地第63章 你配吗第457章 杨廷和敢应战吗第376章 毛纪是猪第673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332章 报复第113章 我保护你第61章 不死不休第573章 升官发财要看自己第368章 圣驾飘忽第314章 贤婿第266章 有账要算第685章 谁是反贼第91章 班门弄斧第314章 贤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