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者想要长治久安,必然会实行愚民政策,而这只能解决内患却解决不了外忧。长此以往,国力下滑,迟早沦为他国砧板上的鱼肉。
一夜促膝长谈,张林不知自己的大儿子听进去了多少,更不知道将来他会如何选择。
元武二十七年,辽东铁路历史六年建成开通,而津荆铁路才修到一半,京昌铁路更是只修到开封一带。
数百亿元财政支出,共计铁道线四千七百余公里,将近两百万劳工维持日以继夜地努力,虽然全国交通网络才刚起步,但带来的回报是感人的。
光辽东铁路每日货物吞吐量就达到两千多吨,大大提高了工业带上下游产业的效率,国民收入明显上涨。
这一下,南方地区明显不乐意了,朝廷自开国以来多少优惠政策先行紧着西北地区实行,铁道大动脉的贯通让北地经济一下子就碾压了南方诸多行省,肯定有人要出来参议。
国会为这事吵翻了堂,内阁只得临时变更津荆线的部分铁道线路,临时开通一段从开封直奔广南广东二行省的铁路。
东北、山西的媒铁资源迅速往东南内陆地区转移,修一段铁路,哪里的经济就跟着腾飞,工厂日夜开工,码头上货物源源不断。
世界太“饥渴”了,欧亚战争的带来的效应不光是粮食武器,众多五金工具,就连绳索、铁箍木桶、配套的马车都是海外诸国抢手货。
对应的,则是商业繁荣带来的对海洋运输业的苛求,在此情况下,朝廷做出重大让步,允许沿海船厂开工生产运输型铁甲船,但不得超过千吨级。
这类跑远洋商贸的船只基本上都是结伴而行,因为要考虑海洋季风气候和洋流,很少是落单的。近年来流窜于马六甲海峡的海盗日渐兴起,商船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中华国倒是派出海军清剿过几次,但海盗船就像庄稼地里的韭菜,割完一波又一波。
虽然孟加行省到天竺半岛的海湾是中华国的地盘,出海口是有的,但是行省链通内陆地区的道路--尤其是铁路并未开通,而且短时间内也没有开通的趋势,所以船队还是走马六甲海峡直通两广和海南一带。
在这种情况下,武装商船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船队或多或少都要带几十杆枪和几门小炮来驱赶火炮,市场对退伍军人的需求量较大。
内阁曾对武器开放给民间存在疑议,认为这样会不会爆发不好的动乱事件,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国内治安环境比没开放热武器之前还要好,不得不佩服元武陛下的智慧。
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管好人比管好武器更重要。
禁刀禁枪,那就是国家公信力的缺失,国家法律的不完整,国民素质的不完善,说再多就是国家综合实力不行。
张林有时候会感慨这宋朝的文化思想确实还没有被儒家所腐烂,多有唐风侠骨,若是当初在金蒙铁蹄下苟且偷生上百年,民族之魂就真的磨灭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自儒学大成后,封建礼教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人,新朝代的进步是一朝不如一朝,不断在吃老本的基础上退化,渐渐被海外各国所赶超。
张林对打压儒家和佛教一点儿也不后悔,他不把这批毒害民族之魂的宗派给屠杀掉就算仁慈了。也亏得这些人知趣,见情势不妙就老实安分下来,否则难逃一死。
就在大皇子张念乘坐北海舰队旗舰“北风号”三千吨铁甲舰前往北美督府实现人生抱负的时候,日本国爆发了以平氏和藤原氏家族为首的家族动乱。
前些年,鸟羽上皇在东大寺受戒成为法皇,再早些年逼迫崇德天皇把皇位让给他跟藤原得子的爱子,也就是近卫天皇。
这一系列的皇位更替早已把各大氏族的人心搞得不齐,虽然鸟羽掌握实权,但其实受到各大家族的牵制不小。尤其是近些年,平氏和藤原氏势力暴涨,近卫天皇受制于这两个家族且暗中有中华国在其中推波助澜。
虽说近卫和藤原有血亲血缘,但涉及权利之争,亲儿子都得站一旁,更何况是个外子呢?
平氏和藤原竖起为民大旗,宣传上任上皇、白河法皇、鸟羽天皇之间的狗血乱伦败德的故事,要建立新的日本国,加入中原大国主导的东亚盟约。
义军在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的推动下,武器装备和粮草数以万计地支援过去,百姓们得了实惠可认不得什么天皇和法皇,只知道哪边给粮给钱就去哪边打仗。
在这种情势下,但凡有点眼力价的家族都知道幕后主事人是哪个国家,纷纷跟日本皇室划清界限,暗中为自己谋利。
如果是另一个时空的日本,张林倒还有兴趣亲自下场玩一玩,但这个时空“可爱”的日本勾不起他的兴趣,直接交给内阁、军机署去办理就可以了。
他最近跟皇家科学城附属高中的一个叫田灵的小妹子打的火热,老实说,他一个年近五十的老男人都够当人家爷爷了,实在是没心思搞这种老牛嫩草的把戏。
但奈何这小姑娘情意款款,通过内部书信方式表达了海一般的深情,更重要的是,这小姑娘是个天分极高的流体力学学子,对张林提出的“飞行器”思想很是有一番别出心裁的理解。
热气球,已是在元武二十三年的时候就成功地造了出来,只不过没有普及运用于民间,但在内燃机的研发基础上,造飞行器模型是张林一直在做的事情。
造不造的出成熟的产品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给后世留下一个概念性的模型,让他们沿着前人的路走下去,解决前人解决不了的难题。
在他的资助与鼓舞指导下,田灵以木材为原料成功制造出了一架以蒸汽动力还不能飞上天的单人飞行器,结构很简单,就像裸露的风筝架一样,但陆地速度比马拉车要快多了。
这是一个原始的,还不成熟的飞行器,但依旧激起了张林的兴趣,以田灵为核心组建了飞行研究组,转向拨款两百万元用于此项研究。
甚至,他还亲自上阵绘画一些后世常见的二十世纪出的飞机草图供研究组参考,催促内燃机研究所配合相关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