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郭药师献涿州(求订阅!)

获悉易州高凤叛变投向宋国,萧普贤女很愤怒,同时也很无奈。

目前,萧普贤女直属的兵马其实只有两万来人马。

其中一半交给了耶律大石,驻守在居庸关一带防御梁山军。

另一半交给了萧干,驻守在卢沟河一带防御宋军。

而燕京城内很空虚,守城人马都不足千人。

有人可能不解,不是说北辽还有五万人马嘛,怎么一下子就只剩两万多人马了?

那是因为,除了直属萧普贤女的,北辽其实还有些其他兵马。

比如,刚刚投降的易州有五千人马,再比如古北口有五千人马,再再比如檀州、顺州、蓟州各有一两千人马,再再再比如平滦营三州还有上万人马,最后常胜军还有八千人马。

这些零零总总加到一起,共五万多人马。

这些人马看着也不少,但因为北辽要守的地方太多,以至于哪哪都是捉襟见肘。

关键是,还四敌环绕。

这天下午,萧普贤女走出元和殿,沿着瑶池岸边的鹅卵石小路漫无目的地的走着。

瑶池中的荷花已经败谢了,只剩下残梗断颈和一片片枯黄的浮萍。

湖面好像一潭死水,微澜不兴。

萧普贤女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团团乌云由西往东滚滚而来,云层越积越厚,一场暴风雨似乎即将到来。

这时,萧干匆忙来到近前,说:“太后,宋军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涿州,对于涿州,臣心里很没有底,所以臣想亲自去涿州去看一看。”

萧普贤女停下曼妙的脚步,说:“我看郭药师也不可靠,汉官没有一个可靠的,他们迟早都会投降宋国或是投降李衍,应该把他们全部杀掉。”

萧普贤女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烁出一道寒光,这是赤裸裸的杀意。

萧干说:“郭药师不是汉人,而是渤海人,郭药师不能杀,他在常胜军中威望很高,若是将他杀了,常胜军必反……常胜军的八千多人马,是咱们大辽不可或缺的力量,咱们不得不慎重对待。”

萧普贤女说:“那好吧,不过你要速去速回,燕京离不开你。”

萧干准备离开前,突然停下脚步,问:“居庸关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萧普贤女说:“据大石林牙报告,李衍的主力已经在居庸关、紫荆关前集结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攻打燕京。”

萧干听罢,心中长长一叹,然后又问:“查明白女真人驻扎在北安州不再往前的原因了吗?”

萧普贤女道:“没查到。”

女真人不南下,的确让萧普贤女、萧干、耶律大石等人不解,他们实在是想不通,女真人为什么不趁机南下攫取燕京?

这其实也不怪萧普贤女他们猜不到,毕竟海上之盟至今都还是一个秘密。

如今的北辽就像是一栋千疮百孔的破房子,外面是狂风暴雨,住在里面的一些人又千方百计的想逃出去,为达目的他们甚至不惜拆了这栋破房子,萧普贤女、萧干、耶律大石等人只能尽量裱糊,让它尽量晚些倒塌。

……

上次吊唁耶律淳时,郭药师就感觉宫中形势诡秘,所以他快速离开了。

可回到涿州不久,郭药师的几个随从就在燕京老屋被萧干逮捕。

这让郭药师有些惶惶不安。

尤其,郭药师通过多方打听,打听到,他的一个随从,揭发了李处温私通大宋宣抚使童贯之事,导致李处温父子被萧普贤女处死。

这更让郭药师心神不安。

近来,燕京不断有消息传出说,萧普贤女准备大规模屠杀汉官。

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让郭药师心惊肉跳。

这些天,郭药师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着燕京的动向。

闻听易州高凤降宋,郭药师心中不禁一动。

郭药师觉得,这大概是他唯一可选的道路,毕竟涿州离云地较远,投降的难度要大上许多,再者说,李衍毕竟还没立国,他怎好去相投?

正当郭药师心里酝酿着降宋但又迟疑不定之时,萧干忽然要从燕京来涿州。

这让郭药师大吃一惊!

郭药师想:“此时此刻,萧干来涿州干什么?莫非他要来逮捕我?”

郭药师赶紧召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等心腹爱将来到密室商议。

郭药师说:“萧干此来,不知是何用意,你们看该如何应对?”

刘舜仁说:“萧干来涿州肯定没有甚么好事,我觉得他很有可能是执行萧太后的密旨前来捉咱们的。”

张令徽说:“以我看,咱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像易州高凤那样,降宋献城,既可以保命,也可以保官,何乐而不为?”

众人一齐望向郭药师,等他做出决定。

郭药师见时机已经成熟,低声说:“不是我们不忠于大辽,实在是形势所迫。”

见郭药师同意降宋,众人大喜!

甄五臣说:“咱们可在宴请萧干时,逼迫他一起降宋,他如果不肯,就将他囚禁起来,然后将他作为见面礼送给大宋,大宋皇帝肯定会很高兴,而燕京卢沟河防线也会因为失去萧干的指挥而瘫痪,这对宋军收复燕京也很有意义。”

众将都赞成,只有郭药师摇头,说:“你们也知道,萧干于我有恩,让我加害于他,我真下不了手,这样吧,到时候视情况而动,都听我命令行事。”

郭药师在涿州最豪华的酒楼设宴款待萧干。

郭药师向萧干连敬三杯酒,然后道:“恩公是郭某的再生父母,郭某至死不忘。”

萧干微微一笑,道:“郭将军言重了,只要郭将军肯死保我大辽的江山社稷,就不枉费我为你所做的一切。”

郭药师说:“恩公既然提到江山社稷,那属下也说说属下的看法。现如今,天祚帝弃国而逃,天锡帝染病归天,萧太后政纲混乱,我看大辽内忧外患气数已尽,社稷江山即将不存,不如恩公带领我等一起投靠大宋,另寻出路,恩公以为如何?”

萧干听罢,大怒,指着郭药师的鼻子骂道:“真没想到你郭药师也是反复的小人,我真是瞎了眼,保你性命,又向朝廷举荐你!”

郭药师低头不语,任凭萧干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甄五臣两眼一直盯着郭药师的脸色,只要郭药师一个暗示,他布下的伏兵立刻就会一拥而上捉了萧干。

萧干这次来涿州,带兵不多,仅有百十号。

手上无兵,心里发毛,尤其看见甄五臣眼中全是赤裸裸的杀气之后,萧干心道:“郭药师既已生叛变之心,此地万万不能再待了。”

念及至此,萧干说:“你们好自为之吧!”

言毕,萧干就离开了酒楼。

萧干一行人骑马来到城门下,令守门士兵打开城门。

可守门士兵竟拒不执行,只说:“我们只听郭将军的将令!”

萧干脸色铁青,圆眼怒睁,随即就想下令夺门。

可就在这时,城中大道上驰来了几匹快马。

到了近处,有人大声喊道:“郭将军有令,开门送客。”

萧干一听,心想,“郭药师总算还有一点点良心。”

守城士兵这才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让萧干一行人出了城。

不一会儿,郭药师悄悄的来到了城门楼上瞭望,只见四野一片漆黑,茫无涯际。

郭药师在心里默默说道:“萧大王,你的恩,今夜郭某已报,今后,如果战场相遇,你我就各为其主吧。”

事已至此,郭药师已经没有了退路。

回到军中,郭药师立即召集部将开会,道:“天祚帝失国,萧太后政纲混乱,内盗外寇,天下瓜分。宋天子以好生之德,吊民伐罪,命虎臣拥重兵,下易州,压吾境,此勇男子取金印大如斗之时也。大宋以高官厚禄,邀请吾辈,如果我们强项不进,则国破家亡之时,噬脐何及!你们以为应当如何?”

张令徽领头大声喊叫道:“归顺大宋!”

于是众人高声喧乎,无不回应。

郭药师遂派人将监军萧余庆囚禁起来,同时,派团练使赵鹤寿携带降表连夜出发,去往雄州拜见童贯。

赵鹤寿当即出发,第二天天亮就来到了雄州,然后他代表郭药师向童贯呈上一份降表。

郭药师降表原文如下:

伏闻番汉之人实为异类,羊狼之伍,不可同居。自生夷狄之乡,未被衣冠之化,常思戴日,和啻望霓!一昨天祚皇帝怠弃銮舆,越在草莽,万姓无依栖之地,五都有板荡之危,虽宣宗嗣国,旋至奄忽,女后摄政,尤难抚绥,诚天命之有归,非人力所能致。臣药师等,虽属多难,莫生异心,盖所居父母之邦,不可废臣子之节。今契丹自为戎首,窃稔奸谋,燔烧我里庐,虔刘我士女,报之以怨,抚乃以仇。臣药师等,以是竞思戴舜以同心,不可助纣为虐,今将所管押马步军,用申恳悃,伏愿皇帝陛下,副兹多望,悯此哀鸣,特开天地之恩,许入风云之会,实所愿也,非敢望焉。臣药师等无任瞻天慕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以闻。臣药师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言。

童贯将降表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两遍,心里大喜。

易州和涿州是拱卫燕京南边的两道屏障,如今这两道屏障全都落到他们大宋的手上,燕京就跟一个一丝不挂的女人站在大宋这个“雄壮”的男人面前一样。

这实在是太出乎童贯的意料,对大宋而言,对童贯而言,这无异于天上掉下来一个大大大馅饼。

童贯抑制住内心的喜悦,问赵鹤寿:“你们常胜军现有多少兵马?”

赵鹤寿回答说:“有八千精兵,其中铁骑(重骑兵)五百,现全部归顺大宋,所有将士都愿在太师麾下听命。”

八千骑兵,其中还有五百重骑兵,这绝对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童贯听了之后更喜,然后又问:“那辽军有多少人马?”

赵鹤寿回答说:“大约有两万多,不足三万,目前主要兵分两路,一路在居庸关布防,由耶律大石统领,防御梁山军;另一路驻扎在卢沟河沿岸,由萧干统领,防御咱们宋军。”

童贯接着问:“那目前燕京城内的情况如何?”

赵鹤寿回答说:“现在燕京城内人心惶惶,人人恐惧不安,都知道燕京迟早会失守,有人愿意归于咱们大宋,也有人愿意归于女真和水泊梁山,还有人主张与燕京共存亡,局势相当混乱。”

童贯听后更喜,他沉思了一会,然后说:“郭将军的这份奏表,我将马上安排快马飞报朝廷。你饭后速回涿州,请郭将军将八千精兵和五百铁骑开进易州,副都统何灌现在正在易州,由他负责接收。另外请郭将军本人前来雄州宣抚司,共商进军燕京大计。”

童贯想:“不管你郭药师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只要你的军队开进易州,你本人来到雄州,就将在我的掌控中。”

这里得说,童贯还是很老谋持重的。

郭药师倒也干脆,转天给甄五臣留下三千兵马,让其守卫涿州,而他则直接率领其余将士向易州进发,并顺利到达易州。

郭药师没有拖泥带水,直接就将五千人马交给何灌,然后一人南下雄州去见童贯。

来到雄州宣抚司见到童贯,郭药师连忙跪拜说:“药师乃僻远之人,猥猥琐琐地守在涿州,早就想投靠大宋,可是一直没有机缘,直到近来,闻听王师已开始北伐,谨率领同属,请求效命于宣抚使麾下。”

童贯越看郭药师越喜欢,遂上前将他扶起来,说:“快快请起,早就闻听郭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郭将军能识时务,回归大宋,共图大业,实乃英雄之壮举,某家钦佩。”

说着,童贯便向郭药师出示了赵佶的手诏。

赵佶在诏书中任命郭药师为恩州观察使、知涿州,张令徽为左武大夫、洮州防御使,刘舜仁为武功大夫、秦州防御使,甄五臣为武翼大夫、怀州刺史,赵鹤寿为右武大夫、恒州刺史。

大宋连下两州,燕京近在咫尺,形势越来越好……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试锋芒(求订阅!)第五百九十九章 倒着打回去(求订阅!)第九百零二章 天道酬勤(求订阅!)第八百九十五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订阅!)第六百六十六章 后宫的规矩(上)(求订阅!)第四百七十三章 咽不下这口王扒气(求订阅!)第七百八十六章 工业革命(求订阅!)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要人(求订阅!)第一百四十五章 杀!抄家!(求订阅!)第六百八十七章 装睡(求订阅!)第一百二十八章 胜负(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权力的奴隶(求订阅!)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哥好风流(求订阅!)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爱(求订阅!)第六百四十三章 奇取汴梁城(十三)(求订阅!)第七百一十二章 与众不同(求订阅!)第六百八十三章 没有后悔药卖(求订阅!)第八百九十一章 选举法(求订阅!)第五百章 盛情款待(求订阅!)第四百四十四章 北辽(求订阅!)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守(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卑鄙无耻贪婪(求订阅!)第五百二十五章 千古罪人(求订阅!)第三百七十五章 先仗二十(求订阅!)第五百零八章 那回(求订阅!)第二百七十四章 钢轮火柜(求订阅!)第五百六十七章 相(求订阅!)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寨风范(求订阅!)第四百六十七章 招降(求订阅!)第二百四十九章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嘛(求订阅!)第七百四十九章 英雄落幕(下)(求订阅!)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守(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内斗(求订阅!)第四百九十八章 尽人事,听天命(求订阅!)第五百八十六章 提上裤子就不认账(求订阅!)第八百八十二章 世界大战(五)(求订阅!)第一百五十九章 能伸能屈(求订阅!)第六百二十章 趁火打劫(求订阅!)第五百零七章 功亏一篑(求订阅!)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反的黄金时期来了(求订阅!)第九十章 小聚义(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名不正则言不顺(求订阅!)第一百七十五章 会中十友(求订阅!)第三百零八章 第一高手(下)(求订阅!)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马威(求订阅!)第一百一十三章 智取二龙山第七百六十六章 燕云决战(三)(求订阅!)第一百一十三章 智取二龙山第四十五章 绿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帝国诞生(求订阅!)第六百四十八章 欺人太甚(求订阅!)第八百九十六章 新的皇储候选人(求订阅!)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衍真是你们宋国的臣子吗(求订阅!)第一百四十章 争取转正第十三章 喜得二将解释几句。第三百四十八章 割袍断义(求订阅!)第一百七十章 暂且放任(求订阅!)第七百八十章 往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求订阅!)第四百零五章 我是自愿的(求订阅!)第五十二章 开始不好带了第八百零九章 段誉(求订阅!)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大官人救救二郎(求订阅!)第三百二十九章 独当一面的主将(求订阅!)第一百五十一章 倾国倾城(求订阅!)第六百一十二章 六甲正兵(求订阅!)第三百八十一章 气数已尽(求订阅!)第三百五十章 纳梁红玉(求订阅!)第四十四章 那是死路一条第四百零四章 长相厮守(求订阅!)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祚帝被俘(求订阅!)第六百九十章 宋宫(求订阅!)第八百零二章 中军打过来了(求订阅!)第四章 生辰纲第六百九十章 宋宫(求订阅!)第七百九十三章 潘太后(上)(求订阅!)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盘散沙(求订阅!)第四章 生辰纲第五百八十九章 前恭后倨(求订阅!)第八百七十章 大金完了(求订阅!)第七百九十章 朕会为他改名为李构(求订阅!)第七百五十一章 朕对你们不好吗?(求订阅!)第八十二章 祸福同享,生死与共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订阅!)第六百九十九章 朕得替赵构照顾好你们(求订阅!)第四百四十八章 形势大好(求订阅!)第八章 没有千日防贼的第四百二十七章 辽妃(求订阅!)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时风头无两(求订阅!)第七百五十七章 郑太后(求订阅!)第四百二十二章 别怪我(求订阅!)第六百八十章 复辟?(求订阅!)第三百一十六章 百万军中第一人(求订阅!)第八百八十四章 世界大战(七)(求订阅!)第五百三十章 直捣黄龙(求订阅!)第五百零七章 功亏一篑(求订阅!)第七百五十一章 朕对你们不好吗?(求订阅!)第六百零八章 王者归来(求订阅!)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机遇(求订阅!)第九十七章 一路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