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青城之主

青城山,道教四大名山之首,但见层峦拥翠,奇峰宿云,云雾缭绕,似幻似真。

到得此处,丛林蓊郁,翠霭掩映。应道虽然是第一次到青城山,但这种山势地形,早已深入其心底。之前梦中见到紫袍老道的地方,不正是此处吗?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郭。当时,那慈祥的紫袍老道便站在这千级丹梯的顶端。天道使然,青城应劫之人定是应道不虚。

上清宫位于青城山顶峰,乃青城山道派大殿。登临其上,顿感天近云低,犹如离尘绝世,青城诸峰尽收眼底。宫门用巨石堆砌而成,上有雕梁画栋的门楼,浑圆天成,庄严肃穆。

宫门前的道童见中年道人表情严峻,双手托着余道子,慌忙稽首道:“恭迎师伯祖归山,请师伯祖示下。”中年道人冲其摆手后不语,转而交代德柔子先行安顿应道和那苏岭寺少年。西行途中,应道已经得知那少年与他一样,乱世孤儿,名叫吴昊。

中年道人独自带着余道子的遗蜕离去后,德柔子便带着应道和吴昊前往后殿住处。

余道子生前只收过两名弟子,便是德正子与德柔子。德正子俗名林正,人如其名,木讷正直。平日除了埋头苦修道法之外,一门心思都在师妹德柔子那里,虽未开口表明心意,但处处行动已然证实。德柔子性情泼辣,无所顾忌,唯独对师父和师兄言听计从,小儿女心思也已交付德正子。

外出的同门相继回山后,中年道人便召集门人于吉日吉时为余道子和德正子做醮。中年道人此举有违道教重生轻死的观念,不过也足见其性情。师父东瀛子飞升,小师妹枉死,门派或将面临危难。此时大举为亡人做醮,一来祈福亡者,二来凝聚门人。整个过程也只有德柔子跪倒灵前,低声哭泣。

做醮完毕,中年道人将门人引至大殿外,运起灵气,宏声说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衡道子,谨遵师尊飞升前令,暂代青城掌教。各位同门历尽艰苦,业已寻回可继承师尊衣钵之人。”话到此处,环视众人后,接着说道:“然,内丹之术,兹事体大,为求万无一失,贫道特颁掌教令,着邹远,司徒坚,应道,吴昊同为师尊东瀛子准徒。赐号远道子,坚道子,应道子,昊道子,事出从权,即刻授“五雷箓”。以贫道为主,德成子与德柔子为辅,先行教习四人本派各经法道学。立五年期,通晓上清经文且修为率先达洞真者,即为青城之主,加授“上清箓”。”言罢立即有四名道童分别指引包括应道吴昊在内的四人上前受礼,随后发放各人箓牒,告知天庭,法印加身。

正统的授箓者必须是接受过传度的道士。因为一旦道士授箓,便名登天曹,有道位神职,然始登真,从凡入圣,代天巡狩。根据功德高低,通晓经文多寡来授予不同级别的符箓。“五雷箓”属三品职衔,非高功大德不得授箓,授箓后自身五行属性的灵气中便蕴含雷火之威。衡道子直接将四人越级提升,一是证明青城应劫之人的特殊性,二是同时提升多人,即可保证应道的安全,又能降低同门的内斗。

东瀛子共有六位亲传弟子,大弟子衡道子,二弟子严道子,三弟子鬼道子,四弟子林道子,五弟子量道子以及羽化的余道子。那邹远和司徒坚便是老三老五寻回的应劫之人。

东瀛子飞升前,老三和老五就曾觊觎过青城掌教之位,得知师尊要寻一外人继承大统,更是不解。衡道子此举虽然有些和稀泥,但好歹尚有机会可图,也算目前最合适的方式。老大衡道子生性淡薄,德成子作为衡道子的首徒,不仅道法修为得到真传,连脾气秉性也如出一辙。他二人教习四位准徒功课道法,想必不予有私。至于德柔子嘛,心无城府,靠山皆失,不足挂齿。

近几日来,应道在青城山已经熟络。之前业已见到德成子,此人成熟稳重,喜怒不形于色。只是德柔子性情突变,沉默寡言,与之前判若两人。因为余道子的缘故,应道时常会去看望她,每次见她都是倚着窗棂发愣,放下吃食后便自行离去,也不与她说话。往后,德柔子便是教习应道经文道法的师长,理应再去拜会。

仪式大典过后,德柔子在前缓缓回房,应道紧随其后,并不言语。

上清宫内有四重殿,前殿为灵祖殿,供奉各飞升道人神像,大殿为道君殿,供奉上清祖师灵宝天尊,后殿为两殿,供奉着东华帝君和各文武大圣。两侧各有配殿袇房,分别是香客和青城道人的住所。殿堂之间,各有庭院,瑞草奇花,松竹成林。

乾道和坤道的袇房虽在同一侧,但行进的路线不同。德柔子眼见应道紧跟自己,骤然停步转身。应道躲避不及,险些撞到德柔子。

只听德柔子厉声说道:“你跟着我作甚?莫以为你现在辈分高于我,又连续讨好于我,我便会原谅你这祸害。”余道子的死虽然与应道有关,但完全归结于应道也说不过去。

“你现在心情不好,我不惹你。你已经是我的师长,我理应来拜会你。”应道说道这里,见德柔子皱眉瞪眼,便接着说:“你若生气,我走便是。日后教习我等经文道法自会相见。”说完,不待德柔子发怒便跑远了。

应道回到自己的袇房时,吴昊已等候多时。二人已经熟识,多有私语。吴昊前来找应道说话,称自己并没有想到衡道子会如此安排,感觉一步登天似的,但高处不胜寒,总感觉不安,要小心谁谁谁之类的。应道观其神情,应是欢喜大过忧虑。

应道随口答话,并未多想。整个青城山,道人过万,但熟悉的人也就几个。虽然与邹远,司徒坚亦年龄相仿,但貌似鬼道子和量道子十分反对他们来往,故此只是点头之交而已。这也是应道频繁往德柔子那里跑的原因。

吴昊见应道无心闲聊,结束对话后回房了。吴昊走后,应道推开窗,看着鳞次栉比的房屋,繁茂昌盛的紫竹。偌大的青城山,孤独将是很长时间陪伴自己的伙伴。

应道最近时常会想起郭荣,这位率真的异姓兄弟此刻应该在江凌安顿了下来。他还好吧,有颉跌氏大叔的照应,他应该过的很好。年刚过完,茶叶生意应该比较清闲,他的十二正经早已打通,我也要努力才行。不知道何时才能见到郭荣,当初的那张面饼是多年来最可口的食物,那味道至今依然记得。也许再见到郭荣时,他已经驰骋疆场了。郭家是有大抱负的,郭荣自小,耳听目染,自然不甘屈居一隅。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想比,颉跌氏无疑是雪中送炭之人,即使自己修习道法有成,到时郭荣身边定然不缺冲锋陷阵之人。那时的郭荣还会像当初那样真诚吗?我这个不一定是锦上添花的兄长,能帮助郭荣施展抱负吗?

应道的胡思乱想不是没有由头的。郭荣的家世背景,学问见识都是应道遥不可及的,再加上颉跌氏的态度,应道心底没谱。这跟信任不信任郭荣不是一码事。身处这样的乱世,人如草芥,每个人都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越是处在高位的人,顾虑的人和事就越多,顾虑越多,就会越贪念完美,总是要鱼与熊掌兼得。应道在郭荣那里绝对是排不到第一位的,那么肯定也是必要时可以舍弃的。

转而一想,这世间哪里会有绝对的公平相对。应道是孤家寡人一个,遇到一个随手施舍一张面饼的人就感激涕零,舍命报答。这是知恩图报的品德,是值得鼓励的。但是遇到知恩不图报的人,也不能心生怨恨,毕竟人与人不对等。每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外部因素都不相同,选择的结果自然因人而异。所以,不能说应道将郭荣视作今生知己,生死相随,就要求郭荣也同样去对待应道。想通了这些,应道便释然一笑。大饼恩情,定要相报。

听宫穴经过灵气反复淬炼之后,应道的听力越来越好。门外数丈传来的脚步声异常清晰。

随着脚步声临近,门外传来敲门声。应道收回思绪回身开门。

“明月奉掌教吩咐,有请道长前去叙话。”门外站着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小道童,正仰头向他稽首。

“有劳。烦请小道长前方带路。”虽然疑惑衡道子会借叙话传唤自己,仍毫不迟疑地前往。

“明月尚未传度,不算道士。道长可直呼明月姓名便可。”明月似乎没想到应道连最基本的道家规范都不清楚。

应道略显尴尬,报以一笑,示意明月前行引路。

衡道子的袇房位于后殿幽静一角,布置简单,古色古香,没有一丝多余杂乱的事物。右堂卧房,左堂打坐,中厅待客。

衡道子此时正值静坐养神,经明月通秉后,招呼应道落座,摆手让明月关门离开。

按照青城道规,应道只能站立听话。“不知掌教何事传唤?”

“但坐无妨。”衡道子见应道并不落座,亦不勉强,随即说道:“你可想做这青城之主?”语气平静,猜不出用意。

应道闻言惊愕的看着衡道子,不知如何答话。

第二十六章 青城之主第十章 一路向北第八章 挣脱桎梏第二十七章 修为境界第二十三章 颠沛流离第三章 连夜进山第三十章 突起祸端第二十三章 颠沛流离第六章 顺利过关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三章 连夜进山第六章 顺利过关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二十二章 事出有因第九章 诀别佳人第九章 诀别佳人第二十八章 紫虚真言第二十二章 事出有因第二十九章 飞燕惊龙第四章 分别在即第四章 分别在即第二十六章 青城之主第二十六章 青城之主第二章 客栈惊魂第六章 顺利过关第二十八章 紫虚真言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十八章 山雨欲来第二十九章 飞燕惊龙第二十九章 飞燕惊龙第二十二章 事出有因第十五章 回到潞州第二十九章 飞燕惊龙第二十四章 和尚逞凶第二章 客栈惊魂第二十三章 颠沛流离第十章 一路向北第三章 连夜进山第三十章 突起祸端第十六章 天下之势第八章 挣脱桎梏第二十九章 飞燕惊龙第十八章 山雨欲来第二十八章 紫虚真言第六章 顺利过关第九章 诀别佳人第二十一章 斗法结束第十八章 山雨欲来第二十四章 和尚逞凶第二十八章 紫虚真言第十六章 天下之势第二十二章 事出有因第二十三章 颠沛流离第十六章 天下之势第十七章 举家进京第二章 客栈惊魂第五章 义结金兰第八章 挣脱桎梏第十八章 山雨欲来第二十章 佛道斗法第五章 义结金兰第二十四章 和尚逞凶第三章 连夜进山第三十章 突起祸端第四章 分别在即第二十三章 颠沛流离第二十六章 青城之主第七章 祖师之关第三章 连夜进山第十九章 潜龙蛰伏第四章 分别在即第二十九章 飞燕惊龙第十一章 神秘老头第十五章 回到潞州第二十五章 弱肉强食第二十六章 青城之主第十九章 潜龙蛰伏第十六章 天下之势第二十一章 斗法结束第二十二章 事出有因第二十三章 颠沛流离第十三章 经脉贯通第三十章 突起祸端第十八章 山雨欲来第十一章 神秘老头第十一章 神秘老头第十九章 潜龙蛰伏第二十六章 青城之主第十九章 潜龙蛰伏第二十五章 弱肉强食第十章 一路向北第二十九章 飞燕惊龙第十五章 回到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