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长孙父子

大朝散后,众臣各自回府,方才朝会上的事情众人都还记挂在心中,在出宫的路上各自眉头紧锁,都在思虑着什么,方才在朝堂之上起了重要作用的长孙无忌也是如此。

今日之事虽然暂时推衍了过去,但长孙无忌知道这次朝会意味着什么,该来的终究会来,不会因为这一次朝会作罢便就此作罢,若是处置地不甚妥当,朝中的局势很有可能就此重洗,地动山摇。而长孙家既是权贵,又是皇亲,身为长孙家主,长孙无忌不得不做好万全的打算。

长孙无忌一边行走在出宫的龙道之上,一边凝眉静思,就在此时,长孙无忌的嫡长子长孙冲自身后追了上来。

“阿爹留步。”长孙冲快步走到长孙无忌的身后,对长孙无忌道。

长孙无忌虽然心中有事,但听着身后爱子的声音,脸上也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

一直以来,在长孙无忌的心中,自家诸子中就以长孙冲最是贤能,但那也仅仅只限于才德而已,长孙冲的性子还是太过文懦,难当大任。

但就在贞观八年后,长孙冲入李恪门下,随往北地后,短短几年间长孙冲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蜕变,变得坚韧、果决、有担当,俨然已经成为大唐朝堂中冉冉升起的新星,甚至一度得李世民几番当众推崇赞许,叫长孙无忌也脸上有光。

长孙无忌很难去深究长孙无忌如此蜕变的缘故,也需是因为李恪的影响,也需是因为身在北地,也需是如长孙冲自己所言,自打入李恪门下后来往的尽是贤良,自然也就学习了许多。

因为政见不同,立场不一,长孙无忌甚至甚少对长孙冲当面夸赞,但长孙无忌的心里对这个嫡长子已经很是认可,视长孙冲为继他家主之位的不二人选了。

听着长孙冲的声音,长孙无忌回过头去,对长孙冲问道:“冲儿唤我何事?”

长孙无忌只一回头,便快速地收起了脸上的笑意,哪怕他对爱子颇为满意,但更多的时候他还是期望扮演一个严父的角色。

“儿有一事不明,想要求教于阿爹。”长孙冲走到长孙无忌的跟前,对长孙无忌道。

“何事?你我父子,有问但说便是。”长孙无忌道。

长孙冲道:“阿爹一向与太子不和,方才阿爹为何要在朝堂之上帮着太子说话?”

方才朝堂之上群狼伺虎,关陇门阀和魏王一党抓着李恪明面上的过失要弹劾李恪,而长孙无忌却出言力主待李恪回京后再当面过问此事,在长孙冲想来自然是在帮着李恪了。

不过长孙无忌闻言,却摇了摇头道:“冲儿你这么想,那可就是想的差了。”

长孙冲不解地问道:“阿爹此言何意?”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方才朝会时才一半,就突然送进了御史台的密信,这封密信一来,局势瞬间大转,你以为这封密信是谁的意思。”

在人寻常想来,这封密信所言俱是诋毁李恪的,自当是关陇门阀或者是那些与李恪不和之人所奏,但长孙冲也是聪慧之人,他顺着长孙无忌的话细细一想,便明白了过来。

正如长孙无忌所言,在这封密信送来之前,一直是关陇门阀和李泰的人压着东宫一众在弹劾,东宫属官不过自辩而已,但随着这封密信送了进来,李世民勃然大怒,关陇门阀也都齐齐噤声了,今日朝议这才就此作罢,这封密信还真就对李恪有利。

长孙冲道:“阿爹的意思是这封密信是太子命人送来的?”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道:“也不尽是,不过揣测而已,不管这密信是谁送的,也都没有真凭实据,不过空言罢了。”

这封密信是御史台匿名送来的,根本没有追查下去的必要和可能,现在不管是谁送的这份密信都已经是无迹可寻,长孙无忌所言自然也无实据了。

长孙冲有些失望道:“如此说来阿爹并非是有意相帮太子,反倒是在替旁人收场了。”

长孙冲说着,不经意间缓缓地叹了口气,显然长孙无忌的答案叫长孙冲颇为失落。

长孙冲的反应落入长孙无忌的眼中,长孙无忌好奇地问道:“为父和太子不和也不是这一两日的事情了,好端端地你叹气作甚?”

长孙冲道:“儿本来是想着阿爹回心转意了,此番正是咱们长孙家和太子冰释前嫌的最好机会,没想到阿爹竟还是如此立场。”

长孙冲是李恪的心腹,心向李恪,但长孙无忌却一直和李恪不太对付,长孙冲夹在君与父之间左右两难许多,自然就希望能有这么一个好的机会,让李恪和长孙无忌冰释前嫌。

长孙无忌道:“冲儿你想的简单了,为父和太子为难的事情可不是一桩两桩了,就算为父想和太子和解,光凭这点事情太子可未必会领为父的情。”

长孙冲道:“光凭此事自然不成,但儿方才在殿中还想到了一事,若是阿爹愿意以此事上表陛下,太子必领阿爹的情。”

长孙无忌听着长孙冲的话,问道:“你说的是何事?”

长孙冲顿了顿,回道:“阿爹若是肯上表陛下,册封太子生母贵妃娘娘为皇后,以往的一切怨结都会消失。只要阿爹愿意,儿相信太子也必不是刻薄之人。”

李恪的气度,不止是长孙冲,就是长孙无忌自己都是有足够的信心的,李恪从来都不是刻薄之人,别的不说,只看刘洎便知,刘洎曾为李泰智囊,和李恪为难,但当刘洎和李恪冰释前嫌后,李恪仍旧用他为梁王傅,教导自己的亲弟梁王李愔,这份气度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若是搁在以往,长孙无忌必会毫不犹豫地回掉长孙冲的话,但今日他却有些犹豫了,以李恪的本事,若是此番连关陇门阀也没能动得了李恪分毫,甚至落于如此下风的话,那李恪的太子之位可就真的是稳如泰山了。

李世民和李恪要打压关陇门阀的意思已经板上钉钉,长孙无忌和长孙家可不想跟着这些行伍起家的关陇门阀一起没落,就此一蹶不振。

长孙无忌想了想,问道:“太子何时还朝?”

李恪回京的日子并不会告知旁人,长孙无忌不知,但长孙冲作为李恪心腹,自然还是知道的。

长孙冲回道:“太子最迟四日后便可回京。”

长孙无忌道:“四日后,待太子回京之后为父会亲自登门拜会太子,你替为父安排一下。”

“诺。”长孙冲闻言,脸上露出了笑意。

第二十一章 弹劾第八章 恶阳岭第二章 西南战事第四章 武元庆之忧第十章 收局第十四章 求亲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布阵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七章 命格第七章 武家女第二十四章 再见长孙第七十六章 识货的杜如晦第二十四章 密谋第二十二章 并州大都督第三十九章 太子选马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四十八章 淮南将乱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二十六章 小兕子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四十九章 家书第七十七章 误会第四十九章 亲往楚州第三十二章 反击第九章 贺兰越石之死第七十章 武顺登门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三十一章 校场第二十四章 扬州刺史第三十四章 察觉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三十二章 陇西李氏第四十八章 淮南将乱第八章 庆功大宴第六十二章 长孙冲拜府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六十六章 朔方易主第四十四章 玄策隐忧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见第五十三章 亲事府令第三十一章 汉王李元昌第二十五章 武顺入宫第二十二章 怜惜第十九章 蜀王壮哉第五十五章 借粮第七十四章 势变第八十三章 和亲定议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骁卫第三十一章 擒突利失第五十六章 当务之急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十四章 药箱第七十三章 撤离第九章 夺河第三十七章 京中风云第十六章 钦陵第四章 易爵第十二章 松赞干布第十二章 杨恭仁第二十七章 破敌第四章 贤王李恪第五章 囚于阴山第五十六章 当务之急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八十二章 重聘第四十六章 议定位次第四章 吐蕃之论第六十七章 父子纷议第二十八章 颉利病危第一章 接风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五十五章 再临撷玉楼第十章 请辞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二章 苏烈拜主第二十九章 平乱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凉州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六章 阿史那云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四十章 子罪连父第三十二章 萧后第四十五章 《洛神赋十三行》第七十章 空欢喜第五十章 随行第七十四章 势变第十四章 拉拢第二十一章 自请为质第三十一章 不过刍狗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凉州第十三章 误会第三十章 不识女儿心第八章 演练第七十二章 武功郡王第二十八章 媚娘善道第八十六章 终见第四十八章 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