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双十一大开拓

魏公公认为台湾本岛的“改土为汉”政策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原因是台湾土著民的人口虽然较汉人为多,但总量有限,结合目前已知情报判断,台湾的土著民人口总数大概在三十万到五十万之间。

土著民在长相上和汉人有着明显不同,肤色浅棕,头发长而直,体毛髭须较少,脑袋特别的圆。如果用后世的人种划分理论,那么这些土著民应该称之为马来人种,是典型的非华夏人种。

但,公公既决定改土为汉,自然不会将台湾土著民归纳到外来人种上,他只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中寥寥记了几笔,于其它任何公开场合,公公总是强调台湾岛的土著民就是汉人的分支。

“改土为汉”的政策颁行之后,沿海地区的亲近土著民在权衡利弊之后,纷纷在各自头人的带领下和明军接触,半个月内就有十三个部落近四万土著民向明军报备了部落人口,领取了他们的汉人身份证明。

这些新汉人组成了18个乡,连同由原先迁岛汉民组成的36个乡,一共成立了54乡。这54乡隶属台北、台中两卫七个千户所,共有人口132500余。

十一月九日,魏公公前往云林千户所,亲切接见了当地汉民及新汉民代表。

魏公公指出,大陆汉人在伟大的太祖皇帝带领下赶走了蒙古鞑子,缔造了大明帝国。两百多年以来,大明始终不忘台湾同胞,但因历史原因,对台湾的治理一直没有落到实处。但两百多年来,大明朝廷对台湾同胞还是相当关心的,本朝皇帝登基以来,就有福建官兵跨海至台,帮助台湾同胞消灭倭寇和西夷红毛鬼,双方共同维护了台湾的安全,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咱奉皇帝命来台,便是要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咱相信,在皇帝陛下的带领之下,我们皇军和台湾同胞一定能走出一条特色解决台湾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我大明对台湾的治理。”

魏公公强调,台湾原住民本就是汉人分支,因而大明朝廷包括他本人对台湾原住民同胞并无歧视,他希望广大台湾原住民同胞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大明祖国怀抱,唯有如此,台湾同胞才不会受到倭寇和西夷红毛鬼的欺负。

“平等、互助,团结、友爱,是咱对你们的期望也是要求。”

魏公公抽着自卷中华烟语重心长的对汉民和新汉民代表说道,台湾正式纳入大明版图,不单单能为台湾同胞提供安全保障,更能让他们获得一次文明的重生。

公公表示,大明皇军将无条件的帮助台湾同胞加快发展,同时在贸易上扶助台湾同胞,使台湾同胞能够真正的利用宝岛资源提高生活水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进步。

接见活动结束后,魏公公在新汉人代表的强烈请求下,又驱轿前往新汉人所居住的乡村视察。

视察活动中,魏公公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耕种水平和如何帮助新汉人提高生产,对随行的有关官员给出了明确指示,并要求福建和浙江两省能够加大援台物资,使台湾彻底变成一座沃土千里的宝岛。

最后,魏公公又指出,当前海上贸易对于白糖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所以各地区的乡村应当把握好朝廷大力进行海贸的这一千载难逢良机,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产业,另外,台湾岛上的水果也是不错的好东西,这些东西长在深山无人问津难免糟蹋东西,不妨组织人力采摘卖往国内如南都、江南等地。

“只要你们生产出来,咱家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收购!”

魏公公的“托底”让一众新汉人喜笑颜开,纷纷述说朝廷的新政策真是台湾人民的好消息。

“朝廷是关心你们的,咱家也是关心你们的,大明皇军是朝廷的军队,也是天下所有汉人的军队!只要皇军在,你们就安心的生产种植,过好自己的日子...不过啊,这岛上还是有坏人滴...”

魏公公就近来岛内不少野人部落不愿同皇军接触,我行我素,在皇军的通告下达之后仍就顶风作案,强抢汉民劳动成果表示了极度不满,认为这些野人是破坏台湾稳定的罪魁祸首。

新汉人代表连忙向魏公公表明他们和那些野人不同,他们是打内心深处欢迎皇军,也是心甘情愿成为伟大的汉族一员的。

“很好嘛,皇军来台之后你们都看在眼里,可曾侵犯过你们?不曾嘛!可某些部落却把皇军对你们的好看成是软弱可欺,处心积虑要和皇军过不去,对这些人,你们来说嘛,咱要怎么办?”

众新汉民代表纷纷表示对那些愚蠢的野人,皇军唯有严厉打击方行。

“台湾的稳定和繁荣可不仅是皇军的事,也是你们大家的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在魏公公的建议下,新汉民代表们表示他们在回到各自的乡村后,一定马上成立治安队,一方面负责乡境治安,另一方面协助配合皇军打击野人部落,为台湾的稳定和繁荣贡献力量。

随后,各地乡村很快就在皇军的指导下成立了人数不等的治安队。与此同时,秉承魏公公指导精神的台湾警备第一旅团也重金招募岛内各部落的的“义士”,在这些义士的带领下,第一旅团及近卫师团一部开始了名为“双十一大开拓”的作战行动。

“双十一大开拓”作战计划拟在台北卫各千户所同时发动,各乡汉人治安队协助,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台北卫区域内的布农、太鲁阁、撒奇莱雅、卑南、邹族、鲁凯、排湾等人数较多、且冥顽不化部落发起攻势,以彻底解决台北卫的“野人”之祸。

“此次攻势,必将在十二月底前结束,届时,我旅团官兵将在台北过大年!”

魏公公的九太爷、第一旅团旅团长魏广生在战前发出豪言。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国之基第七十一章 奴才给公公请安了!第一百零八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一百一十七章 包吃包住第五百一十一章 你个倭呆子懂个屁第四十四章 为了体面,要玉碎啊!第九百一十一章 鸭子熟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东宫的李娘娘第四百三十章 特殊款待第二百八十三章 黑脸老汉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为难第一百九十六章 八品的杂流官第八百六十六章 日久,终见人心第六百四十章 装神弄鬼第二百七十七章 燃烧自己的公公第四百六十章 死不瞑目的道兄第一百五十七章 为了陛下,这都不算什么第五百七十九章 跑的罚,趴的赏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怕掉脑袋么?第五十五章 坏了,乌龙了!第三百一十章 攘完外,就得安内第一百九十五章 辽东镇守太监第一百六十九章 股东大会第九百九十九章 不要太猴急第二百九十四章 真心还是假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爷过不好,咱就不好过第七百一十九章 咱都没了鸟,还怕个鸟第五百二十六章 编军成营第五百一十一章 你个倭呆子懂个屁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傻钱多,速来!第二百七十九章 你要造反么?第四百四十九章 求神问医第二十一章 没有剪刀有大刀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去财安乐第三十七章 日月第五百零五章 老爹的面子也不能给第二百一十七章 保我等入御马监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的战斗(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这才是得道之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刀杀人第五百零二章 吃喝拉撒第一百七十九章 呜呼,二叔,真忠贤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为了上帝,征日(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祝公公武运昌隆第一百八十四章 廉价的皇帝第二百七十三章 好想额娘啊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第七百五十三章 咱家给你生路第九百七十七章 东厂劫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平埔歼击战(六)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你也配当奴才第三百六十六章 令不出乾清宫第五百八十一章 咱家指哪,你们就得打哪!第七百三十八章 快拿走,咱晕血第七百八十八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天魏公公第四十一章 恭迎第二百八十九章 听我一番话,胜读十年书(上)第二百零六章 我要修身第二百二十六章 舍人的白牌再用用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明只有死将军,无降总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跟着公公打天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主公才是大大滴第一百五十九章 祝公公武运昌隆第一百二十章 朕怎么有这么个亲家第二百二十八章 八旗东进第四十五章 西李和东李第十七章 义州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内投机分子第八十二章 乱入的魏公公第九百零五章 悄悄的跑,打枪的不要!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央集权制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访公主殿下第七十四章 二叔的情敌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贝勒疯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公公衣锦还乡第三十九章 有本事,冲我来(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浣衣局(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见面就给钱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谁?是谁!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老虎大了,养的人也怕第二百零四章 辽东的黑恶势力第五百九十八章 中标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爱朕,就切了吧第二十章 二呆子打仗第七百零七章 东林十二将第二百一十章 你敢打我男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快拿走,咱晕血第八章 啊,我的好学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阿爹,我不是女真崽子!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国开开眼第二十一章 火熏第二百二十六章 奴才明白!第八百六十一章 咱大明朝,缺的就是会办事的第三十八章 都不是好人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当妹夫的不能丢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皇比江户更重要第六百二十一章 吆,二公子还有密室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