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西巴,你怎么能告我状呢?

公公让学文去商丘给便宜老师杨镐带去的那句话,是出自真心的,也是出于现实考虑的。

因为,李成梁死后,大明朝堂上就再也没有人比杨镐更熟悉辽事,也更懂辽东了。

王化贞不行、王在晋不行、熊廷弼不行、孙承宗不行,那个连进士都还没中的袁崇焕更不行。

这些日后的辽事风云人物,无一不资历太浅。

杨镐,是抚顺陷落,沈阳告急时,朝廷上下不管是哪个党派唯一能想到的“救火员”。

是谓平辽非镐不行。

所以,公公要力推他的老师复出平辽。

这个“力推”,甚至要倾尽家财的说法,显然是公公的夸大之词。事实上,并不需要公公做任何事,杨镐也会自然而然的被万历再次起用。

但是,这样就衬托不出学生的能力和忠心了。

公公需要他的老师欠他的人情,承他的情份,如此,才能影响到萨尔浒之战。

杨镐能够第二次复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是强硬的主战派,这一点深得万历赏识。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的万历大帝不喜欢朝堂中的绥靖声音,他只喜欢听到大捷的战报。

历史上,万历四十六年,也就是明年,奴尔哈赤挥兵打下抚顺。

也就是在明年,被皇帝称为“品居天下第二,才居天下第四”、富甲一方,其家庄园占地50余亩,有大小房舍300余间,良田万亩、有佃农、工匠、仆人1300余人的辽东巡抚张涛老死了。

继任巡抚李维翰仓促指挥出战,结果接连战败,损兵折将。朝堂哗然,面对此十万火急军情,朝堂一致认为杨镐熟悉辽东军事,便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前去担任经略。

杨镐到任后,就申明纪律,征集四方部队,打算大举作战。万历命赐给杨镐尚方剑,允许他斩杀总兵以下的将官。杨镐便把清河逃将陈大道、高炫斩了,在军中巡回展示。

这年冬天,各地援兵大批集结起来,杨镐准备等钱粮备齐、援兵休整磨合之后开春出战。

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人却认为部队驻久了粮饷缺乏,就传发红旗,天天催杨镐进兵。

这一幕和二十多年后的松山如出一辙,结果便是萨尔浒惨败。

这场败仗原因很多,有不同的看法,魏公公现在却不想分析,他只想给他的老师多一点时间。

提前一年预判局势,绝对有助于杨镐出山之后的指挥调度。毕竟,历史上他再次复出经略,也是在仓促之中走马上任,事先毫无任何准备,甚至于连辽东的具体情况都不清楚。

有准备和无准备的区别,是足以影响一个国家命运的。

公公现在能做的并不多,他很遗憾自己担着的是个内廷临时工的身份,否则,他能做的更多。

太监,毕竟不能做真正的统帅。

即便是大明皇军,公公担着的也不过提督监军太监一职。不管是皇军师团主官还是联合舰队的长官,都是有鸟人。而皇军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是郑国泰那小子。

内外有别固然可以让公公能够和皇帝直接勾通,但也限制了他本人才华的施展。

太监不可干政。

为此,公公只能私下运作。

除了派往商丘的学文外,另一拨人也快马加鞭去了天津卫,尔后由天津乘船前往皮岛和朝鲜北部的协作治安区。

皮岛有大明皇军的一支特别部队,称之为皮岛旅团。

旅团有官兵4500余,配火器700余杆,火炮35门,盔甲500余付,弓箭、刀矛若干。

旅团长东村太郎是皇军优秀的将领,其下达音布、费古伦、牛柱、胡里海更是反正归明的四杰。

皮岛地理很是特殊,属明朝和朝鲜的两不管地区,因而公公可以正大光明的将皮岛纳入海事提督衙门管辖范围。

现在,皮岛方面正在由蒋方印主持修建港口,并发展商业,税收很低,却对商人提供大量便利甚至是扶助,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朝鲜、女真及辽东的汉人、蒙古人前来交易。

虽然眼下皮岛的商业规模相对沈阳、广宁、辽阳等辽东重镇还属小打小闹,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战争爆发,辽东的商业必将受到重创。届时,可称之为免税的皮岛就将是辽东商业的天然避风港,到时想不繁荣都不行。

可以说,皮岛不但是公公“平辽”版图的重要一环,也将是东亚海贸的重要一环。

除此之外,朝鲜北部协作治安区也将起到牵制后金的作用。

朝鲜北部协作治安区内,还有一支大明皇军的劲旅——朝鲜特别支队。

当初,为确保协安会所属各郡县不出现反明分子,协安军内不被反明分子渗透,影响到中朝友谊和地方关系,公公亲调大明皇帝亲军官兵1200人,并皇军所属皇卫队官兵1500人(内中朝鲜兵600,女真蒙古各300,余宽甸汉民),另配以征召朝鲜青壮3000人,以此组建了朝鲜特别支队。

计有官兵近6000,配以火器600杆,马匹500余,炮30门,其余各式武器若干,驻防宁边。

支队长为皇军优秀将领胡全,副支队长为皇卫队忠诚骨干金国南。

这两支部队以及宁边、皮岛防御圈便是公公为奴尔哈赤的大金准备的礼物。

当然,如果实在需要,朝鲜亲明中正师团也将加入对金战事。

朝鲜亲明中正师团计有官兵一万余,第一旅团驻义州,旅团长玄宇,计有官兵4200余;

第二旅团驻利原,旅团长崔容石,计有官兵4800余;

第三旅团驻镜城,旅团长赵智成,计有官兵4500余。

师团长一职由原朝鲜镜城都护府兵马节制使朴锡东担任(挂职),三旅团官兵粮饷开支一律由协安总会承担,军费来源则由各郡县分会筹措,是完全和汉城的朝鲜政府脱钩的军事力量存在。

汉人古话讲,要将一切不利苗条掐死在萌芽之中。

奴尔哈赤称汗建国已经不算萌芽,难以掐死,但是却能阻止其生根发芽,所以魏公公一方面准备干掉李永芳、石廷柱等一批不可靠分子,另一方面便是让蒋方印、东村太郎、胡全、金国南等皇军优秀的将领和魏公公亲密的战友们做好打仗的准备。

奴尔哈赤虽然建国称汗,但他并没有扯起反旗,因此,公公需要一个名义。

这个名义着落在了那个险些在海上淹死的朝鲜密使李庆全身上。

大年初一上午,也就是魏公公在去东宫给他二叔拜年的时候,躲在礼部迎宾馆等着大明皇帝过完年召见的李庆全突然接到迎宾馆人通知,说是外面有朝鲜来的人要见他。

身在异乡、心思祖国的李庆全以为是王上又派人来了,赶紧过去相见,岂料人刚出迎宾馆,就被几个闲汉围起,然后拽着他就走。全程迎宾官守门的兵丁都看到了,可是却没有上来阻止。

“安宁,哈撒吆!...啊西巴...”

下午,朝鲜人民的老朋友魏公良臣在东厂小黑狱里亲切会见了李庆全。

第四百一十七章 厂卫火拼第二百一十六章 咱怎么说,你们怎么做第三十三章 飞到半空中的钮祜禄第六十七章 小儿辈们可破敌第三百一十三章 怕什么,我们又不是财阀第四十一章 叔,我是你亲侄儿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还是姓孙第二百零九章 好一对男女第六十七章 小儿辈们可破敌第三百七十七章 倭寇在手,天下我有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国开开眼第八十三章 联兵(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魏舍人小像传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是有夫之妇(求订阅)第七百四十五章 咱家胸中能撑船第八百六十一章 咱大明朝,缺的就是会办事的第六十六章 协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良臣非善类第一百九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九百九十五章 娘娘,我不要紧的第一百八十章 今日才知陛下之苦第一百五十三章 锦衣卫第三百一十章 帝国兴盛全在今朝第一百六十六章 魏公公的亲密战友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公随意,我干了第十一章 战斗吧,诸君!第八百二十七章 风月机关图第十三章 许显纯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校哥儿第四百零六章 天塌下来,咱家顶着第八百一十七章 必为大明一员虎将第一百章 你那狗拿耗子的女婿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许抵抗第二百一十九章 同一个世界第二百八十章 清君侧的传统第五十四章 亲密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便宜的秉笔太监(补)第三百一十一章 奉旨诛奸第七百四十一章 区区毛贼,有何可怕!第八百一十三章 名将,大大滴的好第九百五十九章 北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南都内守备衙门第九十三章 假的,统统都是假的第六百一十章 公公得做有意义的事第七百零七章 东林十二将第二百三十六章 公公吩咐要善待驸马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办事,我放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要变了第三百零二章 孙暹大老爷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赖的老自宫白第四百五十六章 巴巴,我与你同去第一百六十章 他们不办事,朕就绝食第五十八章 司礼监第九百二十二章 贵人,你觉得你值几个钱?第五百零七章 动身第二百零四章 今日血溅女真故土,足矣第四百五十九章 良臣,快救我!第二百零一章 公公何以使女真诸将?第二十三章 好人好事做不得第三百三十章 内外岂能有别第三百零一章 厉害婆娘秦良玉(五更)第五十一章 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的战斗(上)第九十五章 去辫易帜纳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轻人,多补补第二百零五章 东哥姑娘,我还小啊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永贞的用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东亚最强音第七十章 生子当如魏太监第二百六十七章 阴谋的味道第三百八十六章 仗义的小魏公公第六百三十四章 东林书院过分了啊!第一百八十六章 这李进忠,什么来头?(求订阅)第七百六十七章 日本国太上皇第二十五章 报复第八百五十三章 终极杀器(下)为盟主新贵公子加更!第二百一十三章 这样才能原谅第五百六十三章 万事俱备 千岁南下第五百零四章 选兵第二十五章 小的想进宫第六十六章 不归路第二百七十八章 阁下,请正义的进军吧!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谁?是谁!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人不打鸟第二百八十五章 筹码互换第六百二十五章 杀人越货 菩萨心肠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下手为强第一百一十六章 庞麦臣大主教第三百六十五章 地图开疆第七百五十章 阿弥陀佛,剌激第三百七十八章 魏公公大战李户部第九十三章 假的,统统都是假的第四百七十七章 死活不问第二百四十章 朕算明君吗?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子就是能干第十一章 肥肉第四十章 大恨第五十五章 叛变第八百零二章 纳尼,有人捅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