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祖家的冤案

最先出现在锦州以南的是皇帝亲军的特别联队,也就是刚刚从父亲刘綎麾下转任亲军并获得重用的刘招孙。

第二军司令长官李炎昭给刘招孙的命令是进驻锦州、宁远及山海关一线,沿途接管原属广宁前屯卫、宁远中右、中后、中前三所及锦州附近原辽镇诸卫所。

命令具体是特别联队必须在五天内控制辽西走廊,为皇军的关东大演习做好演习前的一应准备工作,并就地接受原各卫所的粮食、军械,将各卫所兵集中整顿。

“如果地方有抗拒不从者,可以经略衙门军令加以制裁。”

第二军司令部给刘招孙的手令中还有这么一条。当时看到这条军令时,刘招孙还着实犹豫了,因为如果按此军令执行的话,他刘招孙势必就要和辽西走廊的一些卫所将领发生大的冲突。

父亲刘綎走时曾对招孙说过,辽镇自李成梁始,上下其实已经形成一体,是谓将门诸多。这些所谓的将门父兄子侄俱在辽镇任事,利益扎根当地,早已是辽镇的根本。

尔今李家虽倒,但这些辽东将门子弟却还是为数众多。魏公公以皇军替代辽镇,肯定会侵犯到这些辽东将门的利益,所以双方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只是因为魏公公是平奴大功臣,皇军战斗力强悍,又得辽东经略杨镐支持,所以辽东将门在主力已没的情形下不可能有胆量和魏公公对着干,但阳奉阴违这种事却是肯定的。

而观魏公公行事,大刀阔斧,似乎根本不愿意与辽镇的将门达成过多的妥协,那么接下来被压制的辽东将门肯定会有反弹。

这个反弹到什么程度,又是否会造成兵戈化,刘綎也吃不准。因此他要招孙做事前要好好思考。

“将有将种,除世爵外,如东李、西麻、土达、祈、鲁,及王、杜、尤、萧等族,家世晓畅兵事,从中推选,必多隽杰。我儿为我刘家三代,从祖父起,虽非九边将门,只在四川长镇,但本质源同。故我儿诸事当多思虑。”

刘綎所说的土达、祈、杜等族便是本朝九大将门,其中“杜”说的便是杜松一族。杜松之兄杜桐以指挥佥事为延绥清水营守备,至本镇总兵,历保定、宁夏。桐子文焕,历宁夏、延绥总兵。文焕子弘域,至宁夏总兵。

只是这九大将门只“东李”一家在辽镇,期间“西麻”有镇辽东,但时间很短,所以严格说起来这辽东的所谓将门子弟其实都是“东李”的延续和分枝。

不说李成梁及其几个儿子,便是其族弟李成名、从侄李如梗、女婿韩宗功,以及曾为李家家丁的孙守廉等,现都在辽东为官。又有祖、吴、贺、尤、曹等次一级将门围绕李家。

刘綎对招孙说这番话,其实就是提醒这个性格鲁莽的儿子在魏公公手下做事,须要慎重些。

倒不是说刘綎不希望招孙在皇军任职,而是希望其做事要懂得“凡事留一线”。

刘綎希望招孙在魏公公手下能够出人头地,却不希望招孙成为魏公公清洗辽东将门的刀子。

本质上,他刘家其实也是将门。

父亲的话,刘招孙是好好思考了,但最终他选择执行军令。

因为,他同魏公公的看法一致,这辽镇的所谓将门都是不堪用,并且都已经腐朽,只知养寇为重,早失了替国家守边的本心,否则何以解释三十年来小小建州,在这么多将门眼皮底下能一步步壮大到,可以公然和朝廷扯旗对抗的程度。

如果不是辽东这些所谓的将门故意养虎,数万官兵又岂能葬身建州。若非皇帝亲军力挽狂澜,这辽东将门养出来的老虎只怕早已经将这些将门都给一口吞了。

魏公公讲的好,凡事就要大破大产,吾辈皇军用事,但知公心便可。腐朽的东西你不去扫它,它就还堆在那,并且越积越厚,终有一天就将好好的房子也变得破烂不堪了。

并且,魏公公的规划很好,既然辽镇主力已经没有,余下的卫所根本不堪用,就应该让出他们经营几十年的地盘,让更加能打仗,更加能保家卫国的皇军来替代他们。

另外,刘招孙虽是武人,但心也不傻,有关朝廷猜忌魏公公,以及魏公公和郑贵妃家的关系他都是心中有数的。

然越是如此,他越是要支持魏公公。

活了二十多年,刘招孙还没见过这么能带兵打仗的太监,这么平易近人的太监,这么爱民如子的太监,这么重英雄的太监,这么一心为国为民的太监,这么一心只愿让大明更加富强的太监。

如此,他刘招孙替魏公公做一些事情又有什么可顾虑的。

刘招孙直接带兵进了锦州城,城中那帮广宁卫的将领们看到城外的步骑大军,表现得相当老实。

这主要得益于祖天定的缘故,祖天定是随刘綎征战阿布达里岗的,因此知道皇军的战斗力,在知道魏公公要整顿辽镇后,祖天定写了一封信给自已的侄子、任职游击的祖大寿,要其不得抵制。

祖家在锦州影响力很大,祖大寿的祖父祖仁是镇守宁远的援剿总兵官,其也是李成梁的家丁出身。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更随李如松征战朝鲜,和麻贵一起立下大功,出任辽东副总兵。

可以说,祖家在锦州是最大的将门,而锦州也是祖家最大的基业。

祖天定和祖大寿的态度直接影响了锦州一带的大小将门,使得皇军对锦州的接收成为各地整顿的典范。

只是不知道为何,在接到宪兵有关锦州接收的具体经过后,魏公公对宪兵队报告的年轻英俊祖大寿似乎有些敌意,与左右随口说了句:“祖家,不是个好人家啊。”

宋献策听了这话就放在心上了,此后搞出了“内字二号专案”,竟是将祖大寿打成了辽东将门“反魏集团”的首脑之一,将祖家连同其姻亲吴家连根拔起,逼得祖天定退出现役,成为有名的冤案。

这案子直到宋献策去世之后方得以平反,只是那时辽东哪还有什么将门,还有什么祖家了。

宋献策也因诸多他一手掀起的专案被时人称为大野心家,说他是迫害狂,最喜欢整人。

禁书《魏二呆传奇》中就有关于宋献策的描写,说此人是魏二呆最大的走狗,只要魏二呆流露出半点想要整谁的意愿,宋献策就跟狗一样扑上去咬人。只要魏二呆说谁是坏人,宋献策能连夜把材料搞出来,第二天就能证明那人是坏得骨头流脓的那种大坏蛋。

第六百五十章 魏公公哭丧第三百一十三章 清君侧,保贵妃第一百二十二章 庸相的冷笑第二百六十一章 汗王,八阿哥叫明人杀人第九百九十章 灭口第八百二十二章 上帝的继承者魏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你也配当奴才第一百五十一章 有钱就能当大爷第九十三章 征服第一百六十三章 啊,原来是魏学长第一百零八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一百二十八章 让兵权第一百三十九章 虎太监!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公公的校长梦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公思想最闪亮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美夕阳红(终章)第八百五十九章 洋和尚开窍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镇诏狱 入者无出第五百九十三章 阉党也是咧第三百五十五章 娘娘,是个千金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许抵抗第六十三章 一动不动是王八第四十一章 叔,我是你亲侄儿啊!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相连第一千二十一章 娘娘,太毒第四百九十五章 亲朋好友来当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地重游第二百五十三章 咱家从不贪钱!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京的勋戚第四百五十七章 公公很亲民第七十八章 世上竟有你这厚颜无耻之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本宫把你给切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家里必须有矿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粪是好东西第三百二十三章 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第三百三十章 一拖二,不好玩第二十一章 没有剪刀有大刀第八百零七章 不做亏心事,跑什么?第三百章 还是和明军谈谈吧第六百八十九章 加官晋爵第二百九十五章 进军黑图阿拉第二十四章 雁过要拔毛第九百七十七章 东厂劫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陛下,你真的要发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庸相的冷笑第一百二十三章 为公公洗白白的政治任务第八百一十九章 敢犯内臣者,皆可杀第二百九十二章 嫡庶之分大于天第五百五十七章 听话就有油水第一千零五章 东宫不是好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赢了,就得数钱第一百七十章 让我儿看我一眼第二章 请许兄帮个忙第六十八章 相对两无言第二百三十六章 《西江月·建州大反攻》第一百七十一章 生下来也做不得太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怀宁侯的传承第六百九十章 恭请开海特区疏第一百四十二章 富士山,咱来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拯救日本的羔羊吧第二章 好男儿当杀奴第一千一十二章 贵妃就交给你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怕什么,我们又不是财阀第五百一十五章 可是前文华殿舍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一百九十七章 司礼监题送 税兵首领第一百零四章 近卫师团组建(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佬王体乾第八百一十七章 必为大明一员虎将第七百二十一章 就凭咱家这张脸第七百九十九章 宝藏解冻委员会第八百三十二章 挂个老虎牌第九百九十九章 不要太猴急第一百八十三章 要不,让我去看看?第一百五十五章 对京都的攻击作战第六百四十章 装神弄鬼第四十四章 孝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委屈不要紧,跟我说第十七章 我不想变成李建成第四百九十二章 舅姥爷有法子?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第三百二十七章 传说都是骗人的第二百八十章 奴尔哈赤,你出来啊!第九十八章 这就有点尴尬了第一千二十二章 想跑,没门!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子维新第七百五十二章 有辱斯文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公救我,我是驸马!第七百四十六章 扬州三把刀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后一根烟第十八章 好好干,下一个会长,你滴!第九十章 同一个朝廷,同一个民族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赖的老自宫白第九十五章 钱越多多随你搞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爷哎,日本多银山第七十五章 你我是本家?第六十一章 巴巴救我第五十九章 司礼监的分管大佬第八百五十三章 调兵杀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