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皇帝亲军要造反

宋献策,又名宋康年,明末永城人。曾为卜者,后为魏公侍从室主任,外号“宋矮子”或“宋孩儿”。曾编造谶言:“八千女鬼定大明”,执掌宪兵队,先后督办内字数号专案,辽东将门受此打击入狱和参加劳动改造者多达600余人,为辽东的稳定,为彻底消灭辽镇旧势力中的“反魏集团”立下汗马功劳。

后随魏公入京参与重大机略商定,并向泰昌帝进献红丸,随后参与移宫,成功打击了以东林为首的反魏集团。明天启七年,宋献策力谏魏公夺门,因功被封宋国公。

魏公如此评价宋献策,谓:“此人是有本事的,但思想上面可能有些过于极端,但要说他存心打击人,是不可能的。他自至至终也不是什么坏人,他的所做所为我都是知道的。如果说他做错了事,得罪了人,那也都是我的责任。”——节选自阮大铖《京师三大案疑考》

.......

刘招孙率部进驻锦州后便接到了第二军司令部命令,“关东——81”演习的前指不设在锦州,而是要设在山海关。

这是一个讯号,一个皇军向朝廷发出的明确讯号。

十六日下午的时候,特别联队的先锋、原皇帝亲军近卫师团第五步兵联队第四大队,现为特别联队第一大队赶到了距离山海关极近的八里铺。

大队长熊本大木是身经百战的皇军优秀军官,几乎参加了皇军成立之后的大小战役,与太刀小松林合称皇军的两朵日本之花,也是早年魏公公亲卫中走出来的一员悍将。

特别联队的特别之处不仅仅在于它是一支拥有步炮骑车多兵种的部队,更在于他实际是等于师团一级的存在。

因此,熊本大木虽然只是担任大队长,但其另外有一个身份,却是台湾都使挥使司指挥佥事。这个职务才是熊本在大明帝国的正式官职。

第一大队官兵也是由皇军最精锐兵员组成,几乎全员参加了平奴战事最凶险的两战——五女山之战和阿布达里岗之战。

因此,大本营特向第一大队官兵授予光荣旗号——“平奴先锋”。

山海关在大明长城防御系统中属于内线,和京师左近的居庸关一样实际是第二道长城,第一道长城便是一直绵延至宽甸地区的老长城。

八里铺就座落于山海关长城的高岭处,如果八里铺丢失的话,敌军就可以从高处直接压制山海关,因此战略意义极重。

只是大明自开国以来,便没有任何一支敌军能够越过第一道长城深入山海关,因此两百多年承平下来,八里铺渐渐的就变得不再重要,如今和关内诸多市镇一样,只是一处供来往客商歇脚或买卖的行市所在。

熊本大队的出现使得八里铺的百姓都为之愕然,不知道这支打着“平奴先锋”旗号,头戴大盖帽,腿缠白布条的兵马是从何处而来,又是来做什么。

一些关内过来购买皮毛和药材的商人们甚至对熊本大队感到害怕,他们担心这支来路不明的军队会对他们抢劫或勒索。

但事实却是这支来路不明的军队抵达八里铺后并没有扰民,而是叫过八里铺的里正告知皇帝亲军即将在此地进行演习,并且演习的指挥所就设在八里铺,所以这些天当地的百姓尽量不要外出走动,尤其是不要进入将被画为演习区域的地段,以免被军队误伤。

贴出榜文安定民心后,熊本就下令于八里铺设卡,盘查来往行人,同时出钱请里正腾空几所较大的屋子,以便用于前沿指挥所驻地。

熊本还贴心的派出一小队官兵帮助屋子主人搬家,又派一个中队官兵到周围山岭砍柴送给百姓,这样百姓们在演习期间就不必再上山砍柴了。

不过随后熊本就发现,这里的百姓似乎并不怎么需要柴火,他们做饭用的都是黑乎乎的煤。

这让熊本很感兴趣,问过当地人才知道,原来这些煤是京师西山煤窑出售的,烧起火来很是方便。山海关这边的人可能煤球和木柴并用,再往关内去,百姓基本上都不砍柴的。

熊本随后在自已的日记里记下了这个有关煤的现象。

由于熊本大队的极度亲民,比之八里铺百姓常见到的山海关驻军还要平易近人,百姓们自然就从最初的惊疑转换为对熊本大队的拥戴。

但很快,就发生了一起冲突事件。

事件的另一方是广宁右参议、正五品的官员王化贞。

王化贞是要入关向蓟辽总督汪可受汇报河西蒙古人的事,早在建奴造反时,王化贞就意识到平奴大军有可能会遭到大败,所以他便提前准备以免建奴侵扰到辽东腹地。

他的准备就是向朝廷上书请发百万帑金,极力款待蒙古人,这样有蒙古人帮忙,建奴有所顾忌就不敢深入辽东。除此之外,他以广宁右参议的身份筹措粮草,如果事情真如他所料的话,就能招收一些从抚顺、铁岭、沈阳逃过来的流民。将他们加以武装,就能保住河西。

只是辽事的走向很快就发生了惊天转变,当建州大捷的消息传至王化贞这里时,这位右参议大人惊的半天说不出来话来。

只因,实在太匪夷所思了。

在主力连失两路的情况下,官军还能在东线取得大捷,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有些天方夜谭。

王化贞担心是不是误报,又或者是有人谎报,特意派人去辽阳和沈阳打探清楚。

结果证明辽东确是大捷,这下子王化贞算是松了口气,只是又有些懊悔。因为他在上书向朝廷请发百万帑金时,已经将手头的十几万两都给了蒙古人,虽然这个做法很是拉拢了蒙古人,为他王参议赢得了能臣的美誉,但现在再看,就有点冤大头的感觉了。

可钱都给了,还能怎么办?

这次入关,王化贞就是准备跟蓟辽总督解释这件事的。毕竟,他动用的那十几万两银子是兵部筹出来供广宁三所发饷的。

蒙古人那里肯定要不回银子了,但广宁三所的军饷他王参议肯定要想办法填上。

此外,就是王化贞也听说辽东经略衙门要整顿并合辽镇卫所,据说广宁三所首当其冲要裁撤。

这件事,王参议也得跟蓟辽总督衙门那边确认。

只是,王化贞没想到他的马车刚到八里铺就给拦了下来,等他弄明白叫他下车接受检查的兵马并非山海关的驻军时,而是从建州来的皇帝亲军,王化贞当时就震惊了,随后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皇帝亲军要造反!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要贷款么?第二百九十二章 嫡庶之分大于天第八百三十六章 放权升官第一百零二章 舍命护主魏二叔第二百四十二章 魏公公,咱们有亲咧!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朝家私第五百八十六章 东林群英会第九百二十四章 再这样,朕不饶你!第六百七十八章 好大的威风第七百一十八章 扑你只街第一百七十九章 呜呼,二叔,真忠贤也!第二百二十八章 难道是皇太极第三百六十三章 陛下,你真的要发啊!第二百八十四章 喂喂喂,喂?!第六百六十八章 万事学校长第三百五十八章 福王殿下第二十六章 畏惧第七百三十二章 魏太监可不是好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监跑来做什么第三百三十二章 妥协,绝不接受!第三百零一章 舆论战第三百八十四章 懦夫的救星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巨头第二百二十二章 阿玛,大事不好!第四百五十七章 公公很亲民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体如何?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公公的家当第八十一章 联兵(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西李和巴巴?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们还有希望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本宫的钱也不是风刮来的第八百零五章 打仗,咱不行,打牌,咱行。第二章 征地哪能不给钱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想本宫怎么做?第七百八十五章 实弹演习第一百零四章 我宫中有人第十八章 棒子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二呆传奇第一百七十章 永沐皇明朝阳之下第一百零三章 近卫师团组建(上)第三百零三章 黑图阿拉易帜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爷哎,日本多银山第二百九十七章 以弱胜强非难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是打扰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东厂也有山头第二百一十七章 看在朝廷份上,向我靠拢!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书(重发,已订勿订)第一百零五章 呕心沥血好公公第四十三章 二叔可是弼马温第五十八章 司礼监第四百零二章 上面有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老虎大了,养的人也怕第九百零八章 老汤,有埋伏!第三百四十七章 兵进黑扯木第九百七十六章 我东厂可不是唬人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朝廷里有坏人呐第二百三十章 想做大官,就得胆大第一百零四章 贵妃娘娘吓瘫了第四十六章 东奴免送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赖的老自宫白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忆录(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卷土重来的明军第二十八章 有事就跑第一百五十五章 叫人,赶紧叫人第九十六章 良臣声明第三百五十八章 福王殿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山海关不是陈桥驿咧第二百零八章 我要治国第一百二十章 朕怎么有这么个亲家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个是魏朝?第七十一章 奴才给公公请安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日本人民盼统一第八十六章 你我心连心第七百二十章 虱子多了不痒第一百八十九章 叔,侄儿回来咧!第五百二十五章 良臣奏折 中日一体第一百三十四章 倭兵训练营第一百七十二章 日本人民盼统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这样活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呜呼,二叔,真忠贤也!第九十二章 谁出力谁受益第二百零二章 你一路来,我也一路去第七十三章 再见,辽东第三百六十九章 爱朕,就切了吧第三百六十九章 爱朕,就切了吧第十一章 此去京城寻富贵第六百三十九章 去东林书院!第六百二十八章 道君皇帝的画第一百三十二章 月黑风高第三十六章 觉罗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人有个厉害的侄子第二章 请许兄帮个忙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十二太保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向虎山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东亚最强音第一百三十七章 魏公公海上浪荡战(下)第二十四章 公公皆是浮云第二百五十九章 关东特别演习的铁幕第八百六十八章 锦衣卫办案第九十九章 错不了,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