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信者无敌

台湾,可是他规划中皇军的重要基地。

却不知道北京的陈默替自己搜寻金鸡纳树和青蒿的工作如何了,这两样东西对于疟疾可是有奇效的,据说国姓爷就是死于疟疾,要不然不会英年早逝。

当然,以现有的医学条件,公公肯定无法组织人手将药物精华提炼出来,但提不出来就生吃、煮着吃好了。

反正吃不死,而且肯定有药用价值。

吃了总比不吃的好。

公公这人,特别惜命。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腹中空空就冒险去台湾走一走,看一看,随地画几个小圈圈的。

只要能克服疟疾,经营台湾就不是一句空话。

当地的土著是很好解决的,从闽浙沿海招募汉人开垦也是可行的,有个十几年时间,台湾就能“汉化”,成为大明朝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成为他魏公公一手打造的皇军重要基地。

计划中,来日至少台湾要养活两个师团编制。

阮大铖又和裴光袍交流了片刻,大致还是按魏公公的意思在问,主要是公公想知道他们想从大明买些什么货物,具体如何交易等等。

裴光袍说这次出海主要是想买一些瓷器和铁具,另外就是一些江南产的丝绸。前面两样东西普通安南百姓也买的起,后者则主要是出售给富人阶层的。安南天气炎热,丝绸制成的薄衣是十分受安南贵族、富人阶层欢迎的。

魏公公想了想,让阮大铖提笔“转告”。

大意是裴光袍可以直接和大明的商人、官府贸易,但魏公公希望以后裴光袍,包括更多的安南商人能够直接和他老人家合作,因为他老人家在长江入海口开发了一个专门从事海贸的特区,各国商人不仅可以在特区内买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货物,并且货物价格也一定比其它地方卖的便宜。

最主要的是,魏公公允许各国商人在特区内购地置业,成立长久性质的商行,受提督海事衙门成认,也受大明朝廷皇帝承认,受大明律法保护。

非要说个具体,魏公公将特区和葡萄牙人的澳门做了个比较,他明确告诉裴光袍,他的海事特区比澳门好一百倍,因为各国商人只要在特区从事贸易,那么就能得到大明皇家海陆两军的保护。

公公很深切的指出,裴光袍的船队之所以看到倭人就害怕的跑,就是因为他们害怕被倭人劫杀,自身却没有相应或欠缺防卫能力。但只要他们加入海事特区就不一样了,大明皇家海军提供武力护航,甚至在商船和某些地方官府发生冲突后,还可以武力介入,确保受提督海事衙门认可的各国商人利益不受损失。

免税、减税、置地置产、和本国居民一样受律法保护,享受便捷的“一站式”买卖服务、受大明皇家海陆两军保护等等……

一系列的条件摆出来,一桩桩的经由阮大铖的笔列在纸上,看的裴光袍一愣一愣的。

阮大铖则心中悲愤:这魏太监如此做,简直就是里通外国!卖国奸贼!还武力介入和地方官府的纠纷?这…简直是…

阮大铖无言以对。

裴光袍有些激动和颤抖的提笔在纸上写了两个汉字——“当真”

阮大铖目光复杂的看着魏公公,公公轻笑一声,径直上前提笔疾书四字——“信者无敌”!

公公书法承大家董其昌,四字写下,笔下生辉啊。

裴光袍反应也是迅速,这回不用提笔写字了,直接跪在了魏公公面前。

公公哈哈一笑,扶他起来,让阮大铖继续书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免费的好心。

公公可以让你裴光袍笑容满面,兴奋异常,你裴光袍同样也得让公公心满意足才行。

这就是个条件了。

见了对方在纸上写下的汉字,裴光袍有些困惑,忙写道不知大明提督内臣魏希望他带什么货到大明来。

答案是大米。

大米二字是公公自己写的。

大米?

裴光袍愣在那里,不是因为他拿不出大米,而是在安南,大米是十分便宜的货物。安南国内但凡与明朝做交易的,要么以金银交易,要么就以香料和安南一些名贵特产交易,却从来没有拿大米做交易的。

这位提督内臣却希望他裴光袍以安南所产稻米与特区交易,这让裴光袍真是百撕不得其姐。

大米这东西真是便宜,太便宜了啊。

公公将对方神情看在眼里,他知道自家要对方拿大米来交易,肯定是吃亏的。因为占城稻在东南亚的产量极高,以致东南亚诸国米价极其便宜,而海贸重在取利,且是大利,千里迢迢还冒着海上风险把个大米往外拉,能有多少赚头?故而海商们没人做这稻米生意。

然,公公却知道,当下之大明,最缺的不是金银,就是粮食!

眼下小冰河才开始,恶劣天气对粮食的减产造成的影响还只是小范围、局部,尚未酿成日后席卷中国的天灾人乱。

可若此时不准备,将来再准备,就迟了!

粮食这东西,不是说买就能买来,单是运输、囤积就要耗尽年月。

更况,将来大明所需的粮食乃是天文数字,非安南一国之力可提供。

因而,应对将来的天灾粮荒,必须现在就着手准备。

大力购进安南稻米同时,也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地建库囤粮,甚至还要在明朝搞“土地流转”,减少经济型作物,以种种手段应对未来,使天灾人祸能够消弥,不使国力耗于内乱。

至于提前十年就准备粮食,是不是早了,会不会浪费,这个,公公压根不考虑。

粮食,不比其它东西,霉了的粮食也总比米糠、观音土好吧。

再说,粮食也可以进行加工再利用。

在国内自力更生尚不能进行时,对外引进粮食就十分重要了。东南亚稻米产量极高,历来中国内乱,粮食减产,千里饥荒,百里无人,百姓饿的易子相食的场景,永远不会出现在东南亚诸国。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高产占产稻,可是一件利器。

第四十七章 如何跟知识分子打交道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不负天下人第一百五十章 平埔歼击战(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东林要反击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呆子,是你么?第八十二章 提督太监第九百七十三章 阉党的红花双棍第三十八章 都不是好人第四十九章 顺民第三百三十六章 有了新人忘旧人第七百五十九章 王体乾宣旨第九十五章 武装干涉第八百五十七章 皇爷操守不行啊(为路人甲二大爷加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魏公公大战李户部第四百六十六章 老哥心里难受咧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千岁立枷(二更)第八百四十四章 二叔的人生轨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军队是一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公公来到我们身边第一百七十二章 日本人民盼统一第三百零七章 死马当活马医第二百七十八章 阁下,请正义的进军吧!第六十章 三里铺绞肉机(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军事保护第九十二章 三阿哥的末路(上)第九百四十九章 顺第六百三十二章 事情,出乎想象第二百六十章 不就死个儿子么第八百八十七章 公公的讲话要牢记第七百零二章 魏良臣杀官造反了!第四百零六章 天塌下来,咱家顶着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混成旅团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凭咱年轻呗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可是你的叔母!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至于这么贵吧?第五百零二章 吃喝拉撒第一百八十章 京都不祥事件第一千一十九章 奴婢精于骑术第七十一章 贵妃第五百四十七章 说,什么时候还钱第六十九章 不愿分家产的魏公公第一百零三章 放荡了一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改土为汉第二百七十九章 诸位,京都见!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去考试了(三更)第二百一十三章 这样才能原谅第三百六十三章 陛下,你真的要发啊!第一千一十三章 今日是孙子,明日是老子第七十六章 中贵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魏公公断案第五百六十六章 潘姐儿涨价没?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忠不孝的家伙第三百三十七章 阁下,必须尽快的镇压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传说都是骗人的第二百七十四章 既有文字,自当传习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体如何?第九十六章 天材地宝第九百六十六章 娘娘,我还您清白第一千一十一章 陛下,要不您开个价吧第二十二章 封刀第三百三十六章 有了新人忘旧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又是一个拿白牌的第七十章 圆满第五十九章 司礼监的分管大佬第一百九十七章 陛下的题字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第一百六十二章 东林强硬派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第一百七十八章 公公,你叔完蛋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内监魏某,明决有胆略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进忠,你不错第九百二十七章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内投机分子第八百零一章 咱家讲几句咧第三十五章 魏公公手气真好(求推荐)第一百九十九章 这家伙图什么呢第二百三十六章 公公吩咐要善待驸马第二百七十章 搅他个天翻地覆第五百九十五章 这人真有前途啊第四百六十五章 来给咱家唱个曲第一千一十四章 太子妃死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的战斗(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潘姐儿涨价没?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去财安乐第八百六十八章 锦衣卫办案第五百八十一章 咱家指哪,你们就得打哪!第八百八十六章 侯爷,魏太监去你家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为皇帝玉碎的时候到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协军第二混成旅团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不绝我刘大刀第十八章 棒子第六十八章 相对两无言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大相公胆不小啊第七百三十九章 板哉!第一百四十一章 陛下待咱...真好第七百二十五章 坏人不是这么当滴第三十二章 孽种第八十七章 无条件释放第五百二十三章 关门接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