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积极防守的开始

大宋修筑长城的浩大工程开始了,事实证明,从中央下达的政令会被有效的执行,虽然其中有一些不同相当,各地的官员对修筑长城是支持的,但对于抽调劳役……每个州府都想尽可能少的抽调。

虽然朝廷给予的工钱相当丰厚,但对于州府官员来说,治下百姓的多少是他们政绩的体现,抽调劳役会间接导致各个州府的人数下降,而朝廷摊派的劳役数量每个州府都一样。

不同州府的人数不同,甚至是相差甚远,有些州府的人数较多,而有些并没有多少,若是按照统一标准摊派,必会使得有些州府人数锐减。

人口是一州一府之地最重要的所在,每年的两税,商税,都要靠这些人来提供,青壮年一旦减少,势必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和税收,这同样也是官员勘磨的重要标准。

当然,这是阵痛,各个州府的奏疏到了赵祯手中很快得到统一回复,按州府人数,酌情摊派,户部会按照原先统计的各州府人口进行重新摊派。

麻烦的事情还不止这些,修筑长城所需的砖石,水泥,器械,运输的牛马,驴子,骡子,箱车等等都需要安排,三司绞尽脑汁的准备这一切,好在可以就近取材,由朝廷统一补给交子。

好在修筑长城一事上赵祯和朝堂的官员达成一致,在大宋什么事情都能偷工减料,唯独修筑长城和军械这俩个“大蛋糕”不能动。

修筑长城来不得一丝懈怠,这是大宋的百年工程,而军械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保障,更是大宋的优势,没人敢动分毫,朝廷的监察不会有一丝松懈。

这些监察都是刚刚入仕的热血青年,他们和御史一样,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有直达天听的独奏之权。每三年换届,都是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担任,这些人思想单纯,做事冲动,一般的官场老油条还真的招架不住他们的“鲁莽”。

对于长城修筑使的人选,赵祯早已想好,就由北平府知府事,龙图阁大学士韩琦担任正使,而将作监丞曾公亮,如今的曾公亮已经看淡了朝政,赵祯最终还是没有提拔他,而是把他按在了将作监。

当然对于他的官价赵祯却并不吝啬,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这可是包拯这位三司使才能享受的待遇,可见他这个将作监丞在官家眼中的地位。

狄青绘制的长城图纸很快被曾公亮否定,原因很简单,狄青的图纸虽然尽善尽美,每一个地方都附和战争的需要,但太过复杂,太过精细,若是所有的长城都按照他的设计来建造,大宋的第一段长城便会花光国库的最后一分钱。

于是曾公亮便大胆的上疏,直接告诉赵祯,狄青的图影不能用,长城应当在包含所有最基础的东西之后越简洁越好,赵祯大笔一挥的同意了,并在奏疏的北面附上自己的见解,在重要的关隘附近酌情使用狄青的图影。

这就是作为皇帝的好处,只要把旨意下达,并且挑选好督办的人,剩下的事情便简单了,自有人会去处理这些事情。

大宋各地的资源随着政令的下达不断向大宋的北平府集结,赵祯从来就没有小看过古人的智慧,而这一次他再次领略到古人的统筹学。

长城的修筑计划被分为三段,分为三年进行,第一段便是以京畿路最东边的渝关也就是山海关开始,一路沿着边界向西推进直至大同府以西的苍头河。

这将是大宋最北放的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因为在这道长城之后便是大宋的京畿之地。

同样的,在历史上也是明长城的基本修筑路线,只不过大宋更加全面,把所有的地方都连接上了,即便是地势险峻之地也修建了城墙,为的是保证信息的传递不会出现空白。

长城不单单是一座城墙,更是运兵的甬道,这座庞大的防御工程每年修缮,最宽阔的地方以至于可以通行三年马车并驾齐驱!

北平府,大同府,以及奉圣州的大部分地区都在这道防线之中,这就是天子守国门的代价,大宋的经济最繁荣的州府,政治最集中的州府都在这里,还有大片的牧马之地。

这一段的长城一旦修筑完毕,并用烽火台连接起来,直至北京城,再在这道城墙之后修筑第二道以居庸关为前线,连接得胜口,螺山,一路向西南前进最后汇集到飞狐岭。

如此一来整个京畿路便是固若金汤!即便大同府有失,也不会对大宋的京畿之地造成威胁。

而当第一道长城开始建设的时候,北京城也开始了动作,利用这次征调民夫劳役的机会,北京城开始了最新也是最宏大的城防建设。

城池再次被扩大,最西段已经抵达了玉河东岸,最东段已经快要抵达潞县。

面对这一浩大的工程即便是看过曾经帝都模样的赵祯都被震惊的无言以对。因为使用了砖石为墙,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北京城的城墙建设每日飞进,因为要修建巨大的角楼和堡垒,城墙被建设的宽阔无比,甚至比公路开要宽阔一些。

赵祯觉得这样的城墙完全能容纳十万人甚至更多的大军驻扎其上,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原本的城墙上能驻扎数万人已经是顶天了,更多的大军其实是驻扎在城中,随时准备增援城墙的。

即便如此,攻城所付出的代价更是恐怖,现在若是要攻陷这个城墙上已经驻扎十万人的城池,怕是要付出的代价成几何倍增长。

狄青和彭七两人利用枢密院所有的能力进行推演,若城中没有内应,以大宋的兵甲军械驻守北京城,若是城陷需要百万人没日没夜的围攻……

全新的城池有了更多的空间,在皇城的西边,开设了一块专属格物院的内城,而北边的火器营同样得到了加固,四周高耸的角楼,望楼,堡垒把这俩个既要之地包围的密不透风水泼不进。

既然这俩个地方都能得到加固,大宋最重要的场合自然也不会漏下,皇城再一次的开始了加固工作,由将作监的副手,丁度亲自负责。

第两千六百一十四章疯狂的信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斩龙”第两千六百二十四章抽丝剥茧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时归第二百六十六章硕大的好人卡第七百二十章历史的巧合第两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价值观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资本的成长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恒第两千五百八十九章“圣城”之殇(上)新书《长歌当宋》二十万字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赐乐业人的命运(三)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两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开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与火之歌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权第两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归,难归……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传来的震动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宫大内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库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两千一百七十二章赵祯的“手腕”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三百三十二章中华智慧宫第九百五十一章驸马府炸了第三百零六章深宫琐事多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蛊之术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杀招第两千二百六十二章断尾求生第一百章彭七与三才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两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来了第两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来了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报复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觉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为棋子的约翰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五百四十章破阵杀敌第一千九百五十章俩个选择第四百六十六章骤起的波澜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个都护府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药”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苏轼的奇谋第一千三百章困兽之斗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战第六百零三章压缩军粮的威力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两千一百二十九章谁撑到最后第两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脚步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儿子不如老子第两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网第五百二十二章辽皇的叛逆期第两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圣人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罚一般的战争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谕第二百九十五章杨采薇的疯狂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辽朝之危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二百一十二章轩辕黄帝的后裔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五百一十一章价值几何第两千四百二十九章新兴之城第两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五百八十六章热闹的析津府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换来制度第六十三章反击反击反击第两千零五章角厮罗的解释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战前夕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号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梦想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国王朝第二百八十九章轰鸣的工厂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机不可泄露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国,大宋的海东第两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两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学问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现第两千二百六十章妥协第两千三百五十八章来自逻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无辜的赵祯第两千二百五十七章张柏的决断第两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渐浮上水面第九百零八章出乎辽人意料的战争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绸缪第十二章无知之幕第两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种子第两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为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