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论西藏的重要性

赵祯看着眼前的舆图,在地势上,青藏高原居高临下,俯视四川盆地和河西走廊。一旦易手,外敌随时可以冲向四川天府之国,大宋的川陕四路将由原本的富庶战略大后方变为大宋的最前线。

而更要命的是,河西走廊也随时有被切断的危险,该走廊若被切断,西域将与内地失去联系,甚至很可能朝不保夕。这种威胁的存在将让大宋日夜不安,永无宁日。

历史上唐朝就是因为吐蕃的虎视眈眈和渗透侵扰,不仅剑南川蜀地区一夕数惊,而且在于西域同东扩的阿拉伯帝国的对抗中腹背受敌,直接造成了最后坦罗斯之役的惨败和最终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这是历史留下的惨痛教训,赵祯觉得这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的惨剧,绝不能再在大宋的身上发生。

现在的大宋是一个急速扩张的王朝,在国内对各种资源的紧迫压力下迫使这个原本秉承华夏固守,封建的王朝不断的做出改变,不断的获取更大的疆域,也在不断的探索未来。

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文明进步的必然,当大宋停止与外交流,停止通商,停止发展的时候,这个王朝的本质便会再次回归传统的封建小农思想,同时也意味着大宋“死了”。

赵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现在的大宋可谓是他一手缔造的王朝,完全有别于太祖太宗甚至是他父亲的大宋,眼下不断的进取才是大宋的定义,也是新大宋的力量。

要想让国家持续的发展,就要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而现在,道路的最大绊脚石已经不是辽朝,也不是曾经的所担忧的内患,而是在西域,在大宋对外经济的道路上。

边患是历代王朝的最大问题,可吐蕃对中原的影响从未像现在一样强烈,四川天府之国,虽然直面吐蕃的威胁,但同时多山的蜀中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再加上气候原因,吐蕃人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可现在不同了,西域在赵祯眼中是个贼,是个靠从大宋身上偷窃而获取财富的贼,而吐蕃却是个强盗,一个敢正面和大宋刚的悍匪。

赵祯觉得自己有一种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给截了的感觉。

确实很不好受,但要消除这个隐患,就需要大宋培养一支能在高原上作战的军队,而这支军队却是大宋所没有的,有时候,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迫切的。

所以他不惜挑拨天竺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刺激吐蕃和角厮罗势力的对立,这些都是在为解除吐蕃之患做努力。

四川境内有不少高原之地,这是一片吐蕃和大宋之间的缓冲地带,大宋在逐渐扩张的时候势力范围已经延伸至了高原,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扩,并且在成都府设立了雅州,而它也是后世雅安的所在。

很自然的,这里便成为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吐蕃人和会偶尔来到这里和大宋的商贾做生意,而蜀中的商贾又是大宋现在最会做生意的人。

吐蕃人也是通过贸易才逐渐发现大宋的强大,这个王朝的崛起之快,攻伐之凶猛,让吐蕃人领略到了盛唐遗风,想到盛唐就想到他们当年吐蕃王朝的荣耀…………

所以吐蕃人是不甘心的,尤其是赞普的后裔,松赞干布的后裔的乌思部,在他们的眼中,大宋的崛起也应该是吐蕃的崛起,可看看眼下,拥有吐蕃最大的城市,最神圣的宫殿的逻些城却不是吐蕃的中心,反倒是一个伪赞普角厮罗和大宋“勾肩搭背”,成为高原上的雄鹰,这怎么能让乌思部眼下这口气?

而达昂更不是什么使者,而是整个乌思部的首领!他是真正拥有赞普纯净血统的人。

吐蕃四部其实就是四个王系,这是赵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事情,吐蕃自唐末崩溃之后,各方势力崛起,以血统和权威分为了四个王系,这四个王系就是现在的吐蕃四部。

吐蕃的局势演变一点也不比华夏的五代十国的乱局简单,甚至更为复杂,赵祯命人以最快的速度从崇文苑调取卷宗,还好大宋一项是情报为先,在和吐蕃通商以及和角厮罗友好的时候便获取了高原上的情报。

摆在赵祯面前的是一个复杂,伦理,相残的吐蕃,简直可以写成一步狗血的皇族闹剧。

这四王系分别是朗达玛之子云丹的后裔占据拉萨,称为拉萨王系。他的势力多在拉萨、桑耶、朵康等地。

噢松之孙尼玛衮退居阿里布让为王,其三子分别统治孟域——拉达克王系,布让、象雄——古格王室,总称为“上部三衮”。古格王室之后拉喇嘛绛曲斡迎请阿底峡大师至西藏,自称阿里王系。

尼玛衮的第十一代孙据亚泽为王,自称亚泽王系。

哦松之孙扎西邹巴有三个儿子:巴德、斡德、基德,称为“下部三德”。斡德的第三个儿子赤穹,据雅隆秦昂达则城,形成雅隆觉阿王系,而次子赤德的后人在青海定居,成为宗喀王角厮罗。

赵祯看了许久之后才从复杂的人物关系中理出一条,宗喀王角厮罗也就是雅隆觉阿王系的一个分支,但现在他的实力最强,和大宋的关系最好。

赵祯不会让角厮罗一家独大,但也无法在吐蕃另外三王系中寻找伙伴,最好的办法就在高原上培养自己的势力,至于如何培养……赵祯看着御案上的紫檀木匣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吐蕃人对佛教有多么高的崇拜?藏传佛教的力量甚至高过了他的发祥地天竺。吐蕃人对佛教的狂热寻常人根本无法理解,信仰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要高于现实生活的存在,是精神上的天国。

而对佛祖舍利,赵祯相信他们完全没有抵抗力。

所以赵祯觉得自己手中所拥有的这十颗佛祖舍利很可能成为大宋在雅州甚至是高原上建立势力的最好手段,通过这十颗佛祖舍利,让大宋成为一个可以插手高原的正统存在。

赵祯在三才惊讶的目光中手绽莲花念叨一句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

………………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运动发展的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宫”第七百三十六章祸不单行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来使第两千四百六十五章离宫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盘”的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权要限制,相权也要限制第九百六十五章驾诣郊坛行礼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诱饵与牺牲品的区别第两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东眼中的恐惧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谬的逻辑第两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养蛊”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资本的成长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与苏轼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处置女真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鱼肉第两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该上路了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库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么看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见的较量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后的底牌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两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两千四百零九章逻些城之围(上)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门岛演变史第一百七十九章来自蛇蝎美人的威胁第两千五百九十一章宋军的远征第一战第两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百六十一章东京城的早晨第五百零七章复仇的开始第五百八十一章无辜的老乙幸第两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两千二百九十一章赵祯的“恶趣”第一千二百零二章辽朝的柱石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现实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第两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六十九章帝国系统的威力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后事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与皇帝第两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烦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罗王朝的震荡第两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国,大宋的海东第两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两千零二十八章阶级改变第三百一十三章恶客北方来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阴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价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农奴的作用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计划第九百零二章疯狂的“盛宴”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尔柱的外交手段第两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赐乐业人的拉比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说书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责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两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报复“如期而至”第三百三十一章税,国之本也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发的敦良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项人的强盗逻辑第一百一十三章战还是降,这是个问题第两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纷乱第一百一十四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义举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萧挞里的掠夺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伟大还是疯狂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两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势力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战开始第两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护府第两千一百六十章甚嚣尘上第六百三十一章计换太子第九十八章东宫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杀令第八百九十五章老农贺礼价千金第两千一百三十五章角斗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吗?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凶找到了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国天下的大事第两千零六十一章一场影子的追逐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恶第两千三百四十七章论“间谍战”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阁来“客”第九百九十七章高丽人的恐惧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该来的还是来了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筑城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两千五百三十四章兴庆府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线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