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国王朝

大宋的四方馆中有一个稍稍特殊的地方,一座全部由混凝土建成的宫殿,宫殿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却给人一种端庄肃穆的感觉。

尤其是那高高的石阶以及十六根廊下立柱,站在这宫殿前总会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威仪,这便是大宋四方馆中的外事殿。

遵照赵祯的旨意特意建设提供给大宋与外朝之间相互协商,“友好往来”的详谈之地,除了禁军之外,便除了使节没人能靠近这里,这里也是整个四方馆中最神圣,同时也是最神秘的地方。

当赵祯和亚历克斯从殿中出来之后,双方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这是极少出现在大宋的,毕竟赵祯对外朝下手从来就没有手软过。

所谓的外交往往是大宋获得巨大的利益而外朝损失颇大,但又不得不同意,因为大宋往往站在制高点上。

这让三才想起前段时间高丽使者从外事殿出来的模样,滋滋滋…………那叫一个“欲说还羞”悲愤的差点跳了西直门外的护城河。

赵祯站在外事殿高高的台阶上看着亚历克斯的离开,显然这次成功的会谈满足了双方的利益,大宋的咖啡和琉璃专卖权给了法兰克尼亚王朝,亚历克斯甚至和向大宋签署了一份采购协议。

非常完美的一次国际贸易,并且赵祯承诺向海因里希四世提供军事援助,主要是武器装备以及情报上的援助,大宋的制式冷兵器已经可以出口一部分。

当初给予一赐乐业人的帮助时,大宋也提供了军备,但这一次却是国与国之间的军事贸易,大宋的铁制兵器是世界范围内非常受欢迎。

不仅是因为上面的雪花纹可以媲美大马士革刀,而是大宋的兵器往往更加实用,这是华夏千百年来在战斗中获得的经验。

只不过对于法兰克尼亚王朝的统治者来说,这些经验都是要花钱买的。

没有人能白白获取好处,大宋的兵器需要大量的金银才能换取,而富有的法兰克尼亚王朝不会缺少这世间最迷人的东西。

海因里希四世的雄心是统一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甚至希望把它变成大宋一样的集权!

事实便是如此,亚历克斯看到了大宋皇权的集中,这在神圣罗马帝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皇权是比较强大,但地方上的诸侯势力同样不可小觑。

更何况还有一个强大的世俗宗教时不时的干预其中,所以亚历克斯终于明白,为何在约翰回国后极力的建议皇帝进行改革。

改革成什么样?就是眼前大宋的模样!

这里的一切都令亚历克斯羡慕,繁华的城市多的数不胜数,每一个甚至都能堪比罗马帝国的主城,英明的君主领导者整个国家对抗外敌。

西域之地的丢失和辽朝的威胁看似非常大,但事实上当亚历克斯进入大宋之后便发现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进入大宋之后才知道这个王朝的强大根本就不能被它的表象所欺骗。

平民百姓的生活都是那么的充实,完美,几乎达到了罗马帝国富裕之家的模样,这如何能相比?

高耸入云的城墙诠释了什么叫强大的防御,城墙上的武装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不可陷落的城池,相比起来君士坦丁堡也不过如此。

他这次出使将会为法兰克尼亚王朝带回大量的订单,也会促进海因里希四世的改革。

说实话亚历克斯都羡慕眼前的大宋臣子,他们有一个如此强大且英明的帝王,皇权的集中使得这些官员也有了相当大的实权,这是皇帝赋予他们的权利。

但这一点在罗马帝国却并非如此,贵族的强大完全超越了官员,这就意味着律法几乎无法在上层社会执行,而税收…………不提也罢!

为何他们如此迫切的希望拿到大宋的商品垄断权?为的就是向贵族和上层收税!

平民百姓有几个人能买得起大宋的丝绸和瓷器,更别说晶莹剔透的琉璃的,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东西,只有贵族和富商才能购买。

当法兰克尼亚王朝取得大宋的部份商品专卖权后,这些东西只能通过王朝的财政官买卖,也就是从皇帝的宝库中获取商品。

一旦有了专卖权,皇帝便可把税收把持在手中,毕竟向平民百姓收税容易,向贵族收税却很难,有了大宋的货物就另当别论了。

亚历克斯敬畏赵祯,因为眼前的这个东方君主让他赞叹的同时也让他恐惧,再签署军事贸易之后,亚历克斯猛然发现,很有可能法兰克尼亚王朝是在帮大宋挣钱。

商品的专卖权有了,王朝也赚到了钱,但最后却要流入大宋的腰包之中,因为这些武器装备都不是白给,而是要用真金白银换取的,且价格不菲!

上帝可以作证,这简直就是掠夺!

但亚历克斯知道,自己不得不签署这一贸易协定,因为王朝需要,自己的皇帝也需要,他实在无法拒绝这个诱人的协议。

甚至亚历克斯知道,如果这个协议不签署,自己回到皇帝身边的时候也活不下去。

一切都是为了皇权,一切都是为了皇帝!

皇帝应该高于一切,而不是需要教廷加冕,这归根结底就是实力不够强大,若是法兰克尼亚王朝能如大宋一样强大,他相信任何的教宗都要跪在皇帝面前轻吻他的靴子!

瞧瞧大宋,瞧瞧大宋的皇权,凌驾于一切之上,这里没有诸侯能和皇权抗衡,甚至没有诸侯的存在,他们的爵位不过是个名号而已,没有强大的宗教存在,因为这里皇帝就是神!就是天子!

亚历克斯知道自己在大宋的传教行为不会受到阻挠,因为不会有人阻挠他,相信他,原本还应该有着相当不错信仰的基础,毕竟这片土地上的佛教也是很兴盛的。

但现在,人们更多的是把信仰当作一种工具,一种让他们内心获得平静的工具,而不是途径!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离开了皇宫,站在大宋最繁华的街道上,四周是宽阔高大的建筑,回首望向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群,以及高高竖起的对称阙楼。

亚历克斯露出羡慕又无奈的表情,深深的叹息一声:“天国王朝…………”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换一条路第两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卫”的作用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节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制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一千二百零六章辽东之贵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览试卷第七百八十七章扬长而去的独夫第七百二十四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赵家的族长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夹两盆”第六百九十一章赔了夫人又折兵第八百一十四章战争奏鸣曲第二百九十章战争机器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来面目第两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权高于一切!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师骤至第两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第一百一十三章怒发冲冠凭栏处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敌之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贸易与战争第两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担忧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会第一千零四章皇宫内外的努力第九百五十六章宁夏是非多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风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驸马府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诏书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罗的决定第两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虑第两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万贯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资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与塞尔柱第七百五十四章万国来朝第两千两百一十三章圣旨执行不得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旧事第两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个西夏第两千一百零八章豪门崛起第七百四十四章“独夫民贼”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战起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苏轼的缺陷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东京旧梦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积极防守的开始第两千零四十三章骑兵与骑兵的较量第两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图百战归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会第五十七章深宫中密事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军功不够,劫城凑第十八章丁谓的阴谋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项人来了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钉子,辽朝的新秀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丽的困局第两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东眼中的恐惧第两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绝望的苦战第两千二百六十章妥协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烂陀寺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个人第两千五百零五章西方与东方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无盟友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从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变动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线尽头的龙旗第四十四章东宫之中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军改第两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国寺第两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间地狱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战起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与高丽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两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识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一百章战争的本质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导第八百九十九章历史沉钩的抉择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万事俱备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扑第两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岁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门”的拆分第两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芦里的药第两千五百九十章“圣城”之殇(下)新书《长歌当宋》二十万字求收藏!第两千零四章宁可御敌于战场,不可怠敌于萧墙!第三百九十五章何为正义?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无能谁之过?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战争的导火线第三百九十五章何为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