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计划”

没错,萧挞里已经打算放弃现在的契丹了,但她并不打算归顺大宋,在她眼中,归顺大宋就相当于亡国灭种,他赵祯会用种种办法同化契丹人,使得契丹这个伟大的民族和党项女真一样,消失在华夏的历史之中。

华夏就是一个凶猛的怪兽,连龙的图腾都是由吞并征战同化而来,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些东西是平白组合在一起的吗?

显然不是,原本萧挞里也不知道其中缘由,认为是华夏土地上真的出现过神龙才会有如此神奇的神物,但在看了赵祯寄来的书后,她便恍然大悟。

原来这一威严的生物居然是被拼凑起来的,是华夏历代祖先通过战争吞并同化而来的,现在看看还真是如此。

可见华夏汉室最擅长的事情就是不断的吞并外族,不断的吸纳外族,成为一个庞大的存在,也难怪汉家百姓如此之多,现在的汉家百姓人口已经是契丹所仰望的存在了。

既然想要保有契丹的本族,就不能与大宋对抗,眼下的情况很清楚,宋人已经下定决心,或是说他赵祯已经下定决心要灭亡契丹了。

四百万的大军完全能把上京道从东往西,从南往北的犁上一遍,若是从正面抗衡,最终的结果只有国破家亡,当初张俭提醒自己是对的,契丹不能一味的仿照大宋。

只能仿照一部分,剩下的依旧要保有契丹先祖的草原本性。

但当时的契丹已经完全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事实上许多人早已抛弃了草原民族的胡风,越来越像是汉家百姓,穿衣打扮,说话举止,读书科举等等。

即便契丹最传统的发型也被抛弃,髡发渐渐消失,原本应该剪去颅顶部分,剪短四周部分,在颅侧部位,蓄两绺长发,垂于耳侧。

现在呢?全是如同汉人一般的发髻,带着汉人的帽子,衣冠服饰皆是汉风。

事实上契丹人的发型看着简单,但却十分复杂,前额两侧各保留一小绺长发,或编成发辫,或自然下垂,而将其余部分剪光或剃尽。

耳后颅部两侧各保留一小绺长发,其余部分全部髡掉。

这还不完,最好的是把前额部分留两绺相连的长发,于相连处上侧,剪出三角形缺口,长发或编成发辫,或自然成绺,垂于耳侧,其余部分,全部剃掉。

至于萧仁为何没有用契丹发型,最简单的原因便是在萧挞里心中他是赵祯的孩子,身上带有汉的血统,即使不想承认,萧挞里也在心中默默的认为汉家的装扮比契丹的好看…………

心中有所想,现实中就会有所表现,当然萧挞里也不会再去要求契丹人移风易俗,改变为原本的样子,胡服骑射是好事,但现在的契丹人还没有丢弃祖先的本能。

一旦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契丹的百信会全部变成马上的骑兵,当然萧挞里不会单单去依靠百信,这么多年来她培养的亲信不在少数,若是没有这些,她也不可能登基称帝。

可以说萧挞里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眼下差的就是一点时机,一个能彻底打破契丹人幻想的契机,赵祯说的那句话很对,你能叫醒一个睡着的人,但是却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在契丹越是有钱人,越是权贵之家便越相信大宋会网开一面,不会彻底灭绝契丹,否则大宋和谁去贸易?

别看这么多年来,大宋与契丹的关系恶劣,但事实上两国商贸从未停止,互通有无的同时,也互通着财富,在契丹人眼中,宋人商贾完全离不开契丹,所以也不会灭亡契丹。

但很可惜这只是契丹权贵商贾得到的猜测罢了,事实上大宋不仅不需要契丹的商贾,甚至利用他们操控契丹的经济,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迷惑契丹人,让他们放弃粮食这一块。

最后的结果也很明显,大宋只用了一招便让契丹自己乱了起来。

即便是到了眼下,契丹的商贾们也不愿开仓放粮,平价买卖粮食,而是抱着奇货可居的态度囤积粮食,萧挞里相信,当,民意愤怒到一定的时候,最终的结果便是爆发。

而这些该死的权贵商贾最重会彻底成为契丹的“叛徒”。

契丹国内的所有战力都在萧挞里的手中,对抗宋军是她说的算的,明知不敌最好的办法就是养精蓄锐,这么多年下来,契丹并不是一无所获,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这些财富都将成为日后东山再起的本钱,至于那些臃肿的,无用的,甚至是腐败的地方,该“割掉”就要“割掉”因为他们再也没有什么用处,只会增加契丹的负担。

萧挞里站在宫墙之内望向远方,一片乌云不断的向上京城压来,就如同大宋的百万雄师一般,让人觉得压力太大,喘不过气来。

今夜这股压力便会释放,不过这上京城中却要血流成河,宫中的密卫已经出现,他们带着最精良的装备,为的就是保护皇宫,保护契丹的重要之地。

这些密卫都是从宫中最为精锐的宫分军和御帐亲军中挑选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来自帝王的心腹,皮室军。

萧挞里组建密卫的事情在朝中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甚至连萧家的人也不太清楚,因为一部分萧家的人也在“清理”的名单之中。

这是一次契丹的“大清理”萧挞里要净化契丹,让这个曾经辉煌鼎盛的王朝再次焕发活力。

张俭是知道萧挞里这个计划的,但除了他之外,再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意义,即便是参与这件事的将领也不知道,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忠于契丹的女皇陛下。

天色逐渐变暗的时候,皇宫也跟着进入黑暗,这有些反常,在往日皇宫永远都是上京城中最为明亮的所在。

但今日却是黑漆漆的一片,灯火通明成为黑暗,金碧辉煌陷入沉寂,但整个皇宫却更加凶猛,显得煞气逼人,如同一只蛰伏在黑暗中的猛兽,随时准备着出击把敌人撕成碎片。

第两千五百九十一章宋军的远征第一战第两千四百七十五章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龙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霉的刘从德第两千一百八十一章“执剑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阗献土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机者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两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两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渐浮上水面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窥豹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难换好名声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归宋之旅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忧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营造的错觉第二百二十六章丑闻,臭不可闻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辽人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袭失败第两千三百零八章是谁在“巧取豪夺”?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九百零八章出乎辽人意料的战争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阁之对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军第二百三十四章扬帆,起航!第两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苏子瞻哪里走?!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弹是怎么出现的?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二百三十四章绝地反击第九百一十七章克夫?旺夫!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敌之计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尔克的心思第两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两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马脚第五百三十二章细细的红线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兰州第两千一百三十五章角斗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败!第两千一百一十六章能与谁人说?第两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两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丽君臣对第两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获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军功不够,劫城凑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苏轼的交子战争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围尔击之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与祖宗之法第四百章宣扬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该动手了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坚强”外衣下的柔弱第五百一十章孙宅的夜,静悄悄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愤怒第两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虑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脑子的苏子瞻第两千二百八十六章“主圣臣良”第两千零四十七章角厮罗的小九九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项人的强盗逻辑第两千四百一十七章节宋帝与赞普第两千五百七十一章雄关如铁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赖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择佳木而栖第九十八章东宫第两千四百一十八章节占据高原和灭了吐蕃有何区别?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见道门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战告捷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鹤的“毒计”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两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厮罗的“存人”战术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驸马府第两千五百六十四章国家的“黑暗面”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论道?第两千一百三十三章弥勒从未降世第一百三十一章闯宫!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过是一颗棋子第两千三百五十五章积石关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换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与角厮罗第一百二十章溜门撬锁第两千六百二十六章赵祯的兴京第三百零七章保家卫国者,方是大宋好男儿!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狝依旧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机者第两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发生第两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厮罗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谓辞官,人才济济第一章博物馆惊魂夜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两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将军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