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

作为一个男人,又是天下间权利最高的君主,赵祯知道自己应该言出必行,既然答应了萧挞里要存续契丹,那就让契丹人在大宋存续下去。

只不过他可没答应萧挞里让契丹人如何在大宋存续下去,发配为奴肯定不可能,甚至会引起契丹人的反抗,效果适得其反。

无论是契丹还是别的外族,赵祯对待他们的政策只有一个,融入大宋,融入华夏,大宋是一个王朝,一个华夏历史上的王朝而已,但华夏却很大,很漫长,无边无垠,没有界限。

在大宋之内已经开始提倡华夏之说,华夏一家这本就是起源,炎黄子孙的起源之地。

而现在的少数民族也几乎都是愿与炎黄,发于华夏,只要认真考据,八九不离十都是一个老祖宗,这不是胡诌出来的,而是真的有理有据。

契丹人源于东胡鲜卑一族,东胡是东北地区的古老游牧民族,包羲太昊伏羲后裔东夷北迁后与胡人融合后的称谓,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大约一千三百多年。

东胡、濊貊、肃慎乃是古代东北三大民族,如此契丹人也就是华夏的一部分,无论他们离开中原多久,也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状态,只要大宋需要,他们就是华夏的一部分。

这一点即便是契丹人自己不承认也没关系,时间长了,在大宋境内自然需要他们自己来承认。向前的党项人,就已经融入大宋了,现在在大宋境内没有党项这个说法,所有的党项人已经成为大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除非户部仔细勘察,否则根本无法区别,即便是地方州府县志也消除了党项人和汉人的区别。

至于其他的少数民族,虽然保有自己的习俗和习惯,但和汉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独立的地方,习俗也都大多相同,至于婚嫁,入学,就医,上户籍之类的更是完全没有区别。

开始的时候少数民族还不愿意和大宋趋同,但随着宋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收入增加,种族之间的隔阂开始加剧,其他种族就开始自觉的向大宋靠拢。

把自己伪装成宋人或是直接报上宋人的户口,成为宋人,大宋的户籍没有汉族蛮夷的区别,只有宋人和暂居人之别,暂居人就是没有大宋户籍的人,他们不愿上大宋的户籍,但也要接受大宋的管理,只能用暂居人区别对待。

可逐渐的,这些所谓的暂居人发现自己的身份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即便是去大宋的工厂谋生也被人另眼相待,工钱,待遇都不相同。

但在外貌,语言上双方直接也相差无多,于是乎渐渐的外族人开始主动的融入大宋。

或是花钱上户籍,或是和汉人通婚,融入汉人之中,如此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宋人了,并且能得到和宋人相同的待遇而不会遭受别人的另眼相看。

汉家的同化能力在这个时代是最为强大的,它会磨灭掉人身上的许多特征,尤其是进入大宋后,习惯性的融入大宋的生活之后,每天进入工厂劳作,挣钱,存钱,建设家庭,这是大多数宋人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人有了钱就会消费,各种各样的丰富文化娱乐活动会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

生活在大宋的人很快就会忘记原本的特性,成为大宋的一部分,如此一来大宋根本就不用考虑这些外族的问题,一位内他们已经融入大宋。

对待契丹也是一样的方针,把他们内迁到大宋境内,让他们放下草场和马匹,给他们土地耕种,给他们机会进入工厂,让他们彻底的安置下来。

六十万人口,这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

大宋这么多年来人口增长的同时,城镇化也在不断的推进,同样也意味着空余了更多的土地。

土地自然给需要的人耕种,已经免去夏秋两税的大宋农人的生活水平还算不错,对于他们来说种出来的粮食可以吃,也可以卖,没有上缴的两税使得农人颇有盈余。

赵祯的办法便是给契丹人以土地,让其耕种,把原本游牧方式生存的民族转变为农耕,游牧幸苦吗?农耕也同样幸苦,但农耕更加稳定,收获不一定比游牧大,但却一定有保障。

粮食不用交税,所劳所得都是自己的,这对于大宋百姓已经是相当大的恩惠,赵祯相信对于契丹人来说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在大宋境内赵祯不会让契丹人继续放牧,这种生活方式本就不安定,也是早就他们性格的原因所在,既然要同化契丹人,就要把他们变成汉家百姓。

六十万契丹人,进入大宋之后完全能消失的无影无踪,当然不可能让他们在一府一州之地,而是要分散在整个大宋,大宋现在州府众多,路治也增加了,不怕容纳不下这六十万契丹人。

契丹的上京道变成了大宋的上京路,中京道变成了大宋的北京道,只不过这两个路级治所不会容纳过多的契丹人。

除非是一些年老体弱实在无法迁徙的人,才会被安置在这两座州府。

但更多的人将会被迁徙到大宋繁荣的州府之中,再有州府向下安排和迁徙,县一级是他们的最终归宿,县一级是大宋最低的行政单位,再往下的镇,寨虽有大宋的官员,但却无法继续向下管理。

所有把契丹人按在县一级的地方上赵祯最放心,六十万人分别安置在一百二十个县,每个县只有不到五千人,这样便能轻松管理。

这一百二十个县还必须是带有军监,随时能调动当地十六卫,这一点不用赵祯说明朝臣们也应该知道该怎么安排。

既然已经把大方向定下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在呼伦贝尔城不过是简单的等待和休整,毕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吃饱喝足后好上路,这话让契丹人颇为害怕,担心宋人之所以优待他们是因为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餐。

事实上并非如此,不光有好吃好喝的供应,甚至还有车马相送,一场六十万人的大规模迁徙在大宋拉开了帷幕,也让契丹人真正见识到了大宋。

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该动手了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门岛演变史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后心机第两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于利第两千一百一十七章弥勒教的前世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处?第两千三百五十九章玛儿敢的“运气”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条件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三百一十三章恶客北方来第两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网第三百七十章羽林卫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第两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灭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宫的智慧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灵第七百三十九章大庆殿中不见君!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孙的布局第两千两百一十二章内侍殿头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无处不在的大宋商贾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猎归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孙的作用第两千五百二十章赵祯的先见之明第两千零二十五章汉家的通病第二百二十三章东京城的改变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八百六十五章潇洒欧阳修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问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现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驾亲征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寻僧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轮回第两千三百四十章枪杆子里的“宝物”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军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节第两千六百零五章东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丽的困局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剑气冲牛斗,横扫西北狼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难民的作用第八十章女扮男装的太子妃第两千五百八十九章“圣城”之殇(上)新书《长歌当宋》二十万字求收藏!第两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现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战争来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头颅饮浊酒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样百出第四百二十五章问道韩非子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两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铁鞋无觅处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弹是怎么出现的?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个放射球!第两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义第两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绸缪第两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处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宫之夜第两千零八章狄汉臣的长进第两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赵祯的百分之九十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务头子的首次会面第两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跃然纸上的王安石第两千四百七十九章汉家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第两千一百五十章执拗的王安石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计划来……第两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测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赵祯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八百二十二章没藏家族的密谋第两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八百七十六章骑兵的序曲第一千零四十章让蔡伯俙充满希望的老王第一千零一章赵祯的妙计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无虚士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狈为奸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贾之分第两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四百三十章立宪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胁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务头子的首次会面第两千一百八十一章“执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