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还未起的万仭宫墙

赵祯轻而易举的就能找到孔家的弱点,这个弱点几乎是所有大家族的通病,他们并非是独立存在,而是要依靠世俗的力量。

孔家类似于宗教而不同于宗教,天下人对孔家的尊重都来源于那位至圣先师,孔家是他的嫡系传承,也是华夏儒道精神的载体。

历朝历代都尊孔家的地位,分其嫡长子为文宣王,这是对孔圣人的尊重,当然其嫡子孙自然有继承爵位的权利。

儒家尊崇礼制,尊崇上下尊卑,同样也推崇传承,这一点对于孔家来说是相当的有利,事实上赵祯并非厌恶孔家。

这个家族在历代王朝都起到了维稳的作用,教化百姓的功劳更是不可小觑。

同样的赵祯也不厌恶儒家,儒家的经典还是经典,便是一个简单的义利之辨中都充满了哲学道理,更别提三人行必有我师了。

相反,赵祯非常重视儒学的发展,否则也不会提倡关学,所谓的关学也是从儒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若是反对儒学,关学也亦应该反对才是。

但赵祯没有这么做,恰恰相反,他希望儒学发展的更好,各种各样的学派百花齐放,文道上的争论越丰富越好。

文化就是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现在大宋的发展趋势就是这样,孔家也正是因为对这种改变而恐惧,本能的开始抵抗。

其实这在赵祯看来并没有什么,孔宗愿只要不是刻意对抗皇权,刻意独尊孔家的教化为标准,赵祯都能原谅。

谁也比希望背上一个屠戮圣人子孙的骂名。

孔宗愿是否看到了大势所趋这还不好说,若是他看到了,自己就要找他好好谈谈,至于那几个诋毁赵旭的酸儒,已经不足为虑。

皇后既然已经派人赐东西,那就说明天家的态度包容,也体现了天家作为华夏百姓“大家长”的礼数。

你可以骂太子,但也要承受百姓们骂的代价,太子可以反击,但天家也要做足了姿态,这姿态不光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还是做给孔家,孔宗愿看的。

若是想谈可以,但不要“借刀杀人”雷霆雨露杰出于上的道理孔宗愿不会不明白。

赵祯可以用最和善的姿态与孔家对话,也可以用最凌厉的手段惩治孔家,那些酸儒不过是赵祯发出的信号。

现在的天下舆论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若是孔家继续一意孤行,那最终的结果便是所有的舆论和民义的倒戈。

赵祯不相信孔家能够强大到对抗王朝统治者的程度,社会上的舆论甚至可以让孔家归隐乡野再也不敢抛头露面。

因为赵宋天下的最强者就是他赵祯,现在的他已经超越了许多帝王,成为一种圣君的存在。

孔圣人是圣人,而赵祯不是,他是圣君,超凡入圣的天子,地位堪比尧舜,在民间即便是孔圣人的地位也不能与之相比。

这是赵祯最大的依仗,也是他不在乎孔家的原因。

孔家在神都城中也有自己的宅邸,位置相当好就在皇宫的东面,出了东华门后不远便是。

这套宅院还是当年蔡伯俙售卖的,赵祯在知道这是孔家在神都城的府宅后,还特意赐了些许钱财,以抵充他们购买宅院的钱。

但最终还是被孔道辅给辞谢了,那时的孔道辅还不知道赵祯这个皇帝坐拥天下最富有的商号,以为这是赵祯从宫中用度中抽调出来,心中感激的同时,再次规劝赵祯应当勤俭。

赵祯不好说什么,但从那以后便愈发的重视孔家和孔道辅这个圣人之后。

蔡伯俙顶着呼啸的寒风走下马车,这天气就应该在家中呆着,守着温暖的炕头喝茶下棋,到这天下最大的大头巾家作甚?

“啪啪啪……”

门上的铜黄被拍的金铁交鸣,很快一个年老门子便上前打开小门道:“文宣公今日身体欠安,恕不能见客,请足下预留名帖,改日相会……若有急事,可入内耳房手书一封,小老给您研磨备茶!”

整个神都城也没有这么礼貌客气的门子,蔡伯俙搓了搓手差点给他施礼:“老人家客气了,但我家贵人来此不易,还望当面和文宣公说说话,您看?”

老门子伸头看了看车驾,只见是无有品级的普通的箱车便笑道:“贵人还是请回吧!老爷真的身体欠安,瞧你们也是远方来客,小老便和你实话实说,昨夜文宣公出外寻友,喝多了酒,染了风寒,土桥边上的杏林堂的三水大夫刚刚问诊而去,药也开了,人也睡下了……”

听了老门子的话,蔡伯俙便拱了拱手道了句:“叨扰了……”

显然这是真话,孔宗愿是真的染病了,否则那老门子也不会把话说的这么清楚,连谁看的病都说出来,显然是不怕去问的。

蔡伯俙压了压头上的棉帽子便上了马车:“官家,孔宗愿病了,刚服药睡下……您看咱们是不是回去?”

赵祯挑了一下眉头:“这么快就病了?看来心中已经凄惶的厉害啊!你再去叫门,若是门子依旧不许,朕便去耳房留下手信。”

蔡伯俙再度冒着寒风去了,只不过这一次老门子的脸色不太好,但还算是保持了风度,没有骂大街:“若是贵人愿来,便从车马而下,小老这就开了侧门请贵人进来。”

蔡伯俙苦笑连连:“这就来……容我再走一遭……”

门房看见赵祯的时候脸色怪怪的,蔡伯俙这个跑腿的人衣着华丽,而这正主却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棉袍,虽然外面罩了一件熊皮的披风,可这熊皮上的箭孔多很,一看就不是上乘的皮货。

门子哪里知道,赵祯身上穿的是皇后带领后宫嫔妃亲自做的棉袍,外面的熊皮披风是他亲手猎杀,意义非同寻常。

赵祯打量着孔家的府宅,这府宅他当年吊唁孔道辅的时候也来过,时隔数十年依旧没有什么变化。

进了侧门稍稍一拐便是一处耳房,内里已经升起煤炉,这是赵祯推行的带有烟囱的地瓜炉,取暖效果很好。

耳房不算大也不算小,外间刚好容得下一方书桌,桌上笔墨纸砚俱在,铜皮茶壶已经冒着热气。

赵祯写完手信后便起身准备离开,而蔡伯俙接过门子递来的茶会吸溜吸溜的喝着,外面实在有些冷了点,相比南方的东京城,这神都城可是够冷的。

而赵祯望着孔家的宅院叹了一口气:“万仭宫墙…………还未起!”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债券的发行第两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价值观第两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两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五百一十九章遗诏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刘涣的心路(上)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与子(上)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妇人心第四百九十三章驸马府中的猛士第两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于利第两千一百七十六章“龙生九子”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罗的决定第七百八十四章瓮中之鳖第八百四十六章取舍之道第九百八十章谁都不干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处处万岁声第一千四百零五章军中生活第两千零六十三章欧阳修的词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阴谋家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驾到第两千三百四十七章论“间谍战”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两千零七十章最强大的要塞第两千一百五十七章华夏的“成长史”第两千两百零六章死骑的“管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制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两千一百五十章执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厮罗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义第三百零五章战争带来的财富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钱!第两千一百五十三章内附之民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国皇帝第两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第两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门与白莲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国外交第两千四百五十章史书中的两面性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与庶民第两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讲”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处置女真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药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权要限制,相权也要限制第两千零三十三章入宫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诚与背叛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两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进京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战前较量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驻军第一千八百零八章圣君回朝,九拜之礼第六百四十四章禅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两千一百一十六章能与谁人说?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两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战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马第二十八章东京乞丐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滦河城的防疫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样百出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无知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与高丽第八百三十二章谋事在人九百六十二章欧阳修的恶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庞然阙影第三十章赵祯的试验田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筑墙,建高塔第两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内禅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线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军东征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十二章无知之幕第两千五百九十一章宋军的远征第一战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项人的阴谋第两千四百一十七章节宋帝与赞普第两千一百九十九章孙良的筹码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与辽第两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边?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台第两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关第六百九十四章战场上的生意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三十四章父与子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阴谋第两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两千六百一十八章贼心不死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为公的公路第两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该动手了第六百零三章压缩军粮的威力第一百三十二章斗法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两千零三十九章封驳缴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