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

事情发生的快,传播的快,发酵的也快,就在中枢的相公们商议的时候,会宁殿乃是宫中饮宴的常用之地,这不是赵祯设宴款待群臣的地方,而是赵祯设家宴的地方。

无论大棒挥的有多恨,该给的好处必须要一次性给足,这是收买人心的最好方式,一点一点的给好处,和一次把所有的好处都给出去,这完全是两码事,虽然两者最终消耗的钱财差不多,但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赵祯对这些进宫饮宴的宗室给了他们相当高的礼遇,都是按照自家人的待遇来的,和蔡伯俙一家以及苏轼一家进宫是一个规格。

如此怎能不让一群已经远离天家的宗室们受宠若惊?

这些宗室中的许多人已经很久甚至从来没有进入过皇宫,也没有得到赵祯的召见以及赐宴,男人们跟着内侍在宫中的偏殿整理衣服,洗手净面。

而女人们则是被宫女们领到了另外一座偏殿,拂云殿,这里是皇后召见女眷的地方,亦是皇后设宴款待诰命夫人的地方。

对待宗室,赵祯这次是下足了功夫,这些总是虽然是稍显低微的,但他们现在代表的是整个宗室,岂能怠慢?

虽然赵祯连这些人和自己的关系都叫不出来,但这并不影响之间的血缘亲情。

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亲戚关系已经非常遥远,大宋的宗室包涵了三支,太祖,太宗,以及魏王赵廷美一脉。

原本只有一脉的宗室到了大宋却出现三支,这是前朝所没有的。

所以在某些程度上来说赵祯和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很远了,但谁让太宗以“金匮之盟”为兄终弟及的登基借口呢?

当年的债是要还的,宗室的身份便是“债主”,而赵祯打破当年宗室封爵的规矩,以其他赏赐取代爵位的上次,这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买断”。

其实魏王赵廷美一脉在宗室中并不受待见,太祖一脉,太宗一脉都是有皇帝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名副其实的宗室血亲。

而赵廷美这一脉算是宗室表亲,按照道理上根本就不应该纳入宗室血亲的玉碟。

何况关于魏王赵廷美还有诸多说法,按照现在的说法,当年遵照皇太后杜氏的“金匮之盟”,赵匡胤临死之前,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按“金匮之盟”的约定,宋太宗赵匡义应该将皇位传给其弟赵廷美,但赵匡义登基后,隐匿“金匮之盟”的内容。

而魏王赵廷美一向专横骄恣,曾多次遭到宋太宗的斥责,得知有“金匮之盟”一事便对赵匡义甚为不满,于是暗中谋划,阴谋早日篡夺皇位。

当然这是太宗在继位之后出现的说法,事实上也并非如此,但屁股决定了脑袋,谁也不会追究这件事的真假,即便是假的也要当成真的来说。

相关的传说还有许多,据说太平兴国三年,赵廷美受太宗的欺骗,带牵机药鸩杀后主李煜。

太平兴国七年,魏王赵廷美谋划篡夺皇位的阴谋泄露,宋太宗赵匡义遂罢免了他的开封府尹。太宗念其手足之情,并多次立有战功,于是仍令其为西京留守。

魏王赵廷美一脉宗室,由此暂时全部迁居到了西京。被贬谪任西京留守后,暗中仍与兵部尚书卢多逊频繁勾结。

二人勾结之事败露,魏王赵廷美遂被罢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职,仅保留魏王空名,闲居在家;赵廷美闲居在西京,后降魏王封爵为涪陵县公。

这就是魏王一脉的始末,也是现在大宋最流行的说法,许多人会质疑这个说法,但却没人敢说出来。

只有赵祯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作为皇帝的赵祯能接触许多宫中密档,虽然这些密档没有事情的始末,但许多证据说明赵廷美几乎是被逼死的…………

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宋太宗即位后,赵廷美就成为北宋实际上的皇储,他被封为“中书令、开封尹”,“又加检校太师”,这是太子继位之前的过度。

在当时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无论是赵匡胤的儿子,还是赵光义、赵廷美的儿子,一律称为皇子。

可是到了太平兴国七年,赵廷美却被揭发蓄意谋反,其中没有问题便是傻子都不相信的。

但这时候却没有人为赵廷美说话,即便是有人为他说话也会被当成同谋。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为赵廷美“出头”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宗最为得意的长子,当时还是卫王的赵元佐…………

这也是最让赵祯想不通的地方,在他看来这位叔叔乃是最为合理合法的继承人,聪明机警,擅长骑射,跟随宋太宗征战北方,“上阵父子兵”的优先条件让他成为大宋继承人的不二人选。

太宗之所以没有把皇位传给他而是传给了并不出色的父亲,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赵元佐同情秦王赵廷美,因病发疯,后废为庶人。

这其中的隐秘赵祯也找到了有利的证据,证明一切的一切其背后都有一个神秘的身影……后来的真宗皇帝,自己的老爹——当时还是韩王的赵恒……

在这次所谓的“谋反”事件后,赵元佐被太宗废除,赵廷美被贬西京降爵为公,吐血而亡。

而太宗把赵廷美一脉算作宗室,同时还让他的儿子继承爵位,这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安抚和赎罪。

赵廷美死的冤,他不死太宗就没办法把皇位交给儿子继承!

但在赵祯看来,当年的事件涉及最多的还是朝堂纷争以及“金匮之盟”留下的祸患,所有的错误最后都应该归咎于太宗为了皇权不择手段而导致的。

自从发现这件事后,赵祯便下令焚毁发现密档以及线索的阁馆,大火烧了一夜才被扑灭,事情的真相也永远消失的无影无踪。

权利的倾轧永远都是暴露人性的地方,赵祯不能说真宗皇帝有错,只能说是成王败寇罢了………

赵祯心中有些无奈,这位“便宜”爷爷没有唐太宗那般的勇气和魄力,即便是耍弄阴谋诡计也要留下收尾让后人收拾。

如此便能瞧出为何他三次挥兵北伐失败,同时也葬送了大宋立国之初的数十万精锐。

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动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后之人第两千两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七百八十二章开源节流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风”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准则第两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获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间炼狱第两千一百七十二章赵祯的“手腕”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赛马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疯子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二十九章别人眼中的垃圾却是另一个人的宝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别想跑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两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踉跄一百零三章登闻鼓声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负担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两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东眼中的恐惧第两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两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宫之夜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个屁……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踪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萧挞里的目标第五章初入东宫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辽的区别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诚相待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苏轼的奇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赵祯心中的理想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祸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两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赚钱的买卖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杂记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东京旧梦第两千三百一十五章内忧与外患第两千两百零七章东城豪门的“真面目”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后来居上第两千一百二十九章谁撑到最后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敌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颗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权第九百零三章辽朝忍不住了第两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导的战场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弹头第两千六百四十四章赵祯的邪恶计划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狈为奸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项人之所需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萧满的逃亡第二百零九章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负担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来第两千两百一十三章圣旨执行不得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敌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两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觑的委积军第两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赐乐业人的“银行业”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热带无强国第四百六十六章骤起的波澜第两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六百八十章临横府是个好地方第七百六十九章撤离上京城第两千四百六十二章拥抱未来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强宋不需要解释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计划来……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卖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萧挞里的目标第两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两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汇第两千五百五十四章扎根西北的柳永第七十五章开山凿石,其威初现第两千二百五十六章开张大吉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灾民第两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啸席卷第两千四百五十七章旧漕新运第两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维打击”第两千二百三十八章诰命夫人的“团队”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间炼狱第十八章丁谓的阴谋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鞑靼之秋”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谜第两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与冷兵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节幸亏契丹人在草原第两千一百二十六章围困白云寺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九百三十五章贺兰雪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恶魔出现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