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

走私一词在大宋并不是一件常常出现的事情,和后世的走私不同,这个时代的走私不光是为了避税,更多的是为了运送“违禁物品”。

大宋和吐蕃之间不存在贸易,两国从本质上来说是敌对的,双方之间虽没有到达不死不休的程度,但某种意义上却是一触即发。

赵祯亡吐蕃之心不死,这是从“固有思想”上决定的,在他看来吐蕃就该是大宋的一部分,这个观点和后世一毛一样。

如此一来大宋和吐蕃之间的贸易便是不允许存在的,从粮食到日用品,从必需品到奢侈品都不允许往来。

吐蕃唯一得到所需之物的渠道只有靠西去的僧人或是走私买卖,相比之下僧人能够带去的东西极少,而走私相对安全和可靠。

世上总是不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的人,原本东城的勋贵商号便是走私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从吐蕃得到了许多财富,当然吐蕃人也得到了他们的所需。

仿制出了他们所需的火药弹,不要小瞧吐蕃人的智慧,虽然他们没有配方,但却可以用不同的配比进行计算。

一个吐蕃人商从逻些城带出了一个惊人消息,数千吐蕃精锐骑兵在最少他,但他依旧在黑手在逻些城残部的牺牲下冒死冲出了逻些城。

一路上不敢停歇,在牧人的羊群中匍匐最后偷了牧人骏马一路驰骋到了青海路的边关哨所。

距离哨所外五里处,吐蕃商贾点燃了属于黑手的红色药发傀儡,大宋的关隘第一次为了一个吐蕃人而和吐蕃人作战。

三百戍边的宣毅军骁骑点燃烽火,战死沙场,驱使他们这么做的唯一原因便是这枚药发傀儡属于黑手的最高命令。

在大宋的边军都知道这一点,黑手在国朝之类并没有实权,但在关外却是必须遵从的存在。

三百宣毅骁骑军倾巢而出,为的就是援助这个“该死的”吐蕃人,因为他的身后有数千黑压压的吐蕃骑兵追杀。

三百骁骑全部战死,但却让那个吐蕃商贾成功进入了青海路,即便是击杀了三百宣毅军骁骑,那数千吐蕃人仍是至死不休,继续深入。

闯过了边军哨所的关隘,点燃的烽火预示着他们前进的方向,烽火以最快的速度向青海路传播,边关有警的消息不断传递。

烽火甚至传递到了宁夏路和秦凤路,但是在这两处停止了继续蔓延,因为传来消息,入侵的吐蕃骑兵已经被尽数屠灭。

只是没人知道,这些被屠灭的数千吐蕃骑兵只有一个目的,击杀那个背叛吐蕃的商人,因为他带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消息抵达了大宋。

商人是趋利的,没有足够的利益他不会背叛自己的部族,而这个巨大的利益便是宋人能够给他想要的财富和完美的生活,这是黑手当初应承下来的事,作为情报机构,尤其是名声在外的情报机构,这件事必须兑现。

商人获得了他想要的东西,财富以及安定的生活,而大宋获得了一条重要情报。

这个情报翻越了千山万水送到了赵祯的手中,当赵祯看到之后脸上的平静却如同青海湖的湖水一般,最少在仁青东看来是这样的。

赵祯收到了直达天听的线报,只不过线报上的内容很简单,吐蕃人发现了火药的真正配方,而且可以生产。

另一个附带的消息便是那个吐蕃商贾附赠的,康巴人在和角厮罗做生意,走私大宋货物的生意。

这是吐蕃人得到他们所需的唯一途经,也是康巴人两面赚钱的不二法门。

眼下被赵祯无情的戳破,仁青东当然愣在原处,不知该作何回答,此时赵祯对康巴人的愤怒要比吐蕃人破解火药的配比更加强烈。

大宋对吐蕃禁商是长期持久的政策,只有长久的封锁才能达到所期待的效果。

至于火药的配方,这算什么事情?

火药这般威力强大的武器肯定是瞒不住天下人的,吐蕃人不知道配比,只是在弄到火药的配方之后不断的进行实验。

这是最傻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早就在赵祯的意料之中,大宋现在不在乎吐蕃人获得了火药的配比,因为大宋的火器更加先进。

“知道朕为何发怒吗?”

赵祯咧嘴对边上的三才发问,三才僵在原地,他知道官家在这时候还能笑得出来,一定是愤怒到了极点。

三才颤颤巍巍的开口道:“因为吐蕃人获取了火药的配比?”

“火药的配比?!有那么重要吗?反正他们最先用火药进攻的不是大宋,以角厮罗那般稳重的性格,第一次用火药必然是小心谨慎的,要了解火药在战场上的威力,要知道火药该如何配合军队进攻,而这会用大宋做磨刀石吗?不会因为他们会被朕的大军击溃,会让他们还未熟练掌握火药的时候损失惨重,也会遭到朕的大举进攻。”

三才尴尬的站在原地,他也觉得自己说出的话颇为愚蠢。

赵祯用力的揉了揉鼻子,指着站在对面不断颤抖的仁青东对三才道:“瞧见没有,这就是个聪明人,人家知道角厮罗会如何,会把火药的“第一次”用在康巴人的身上,会用康巴人来练手!”

三才皱眉道:“可角厮罗毕竟掌握了火药的配方……”

赵祯猛然起身道:“那又如何?!朕已经改变了战争的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往后的战场会变得面目全非,朕的大宋不仅掌握了火药,还掌握了火棉炸药,有了火枪,有了能铸造无缝钢管的技术,朕现在要和吐蕃比拼的是国力,是两国之间的财富,技术,人才,格物,资源!你觉得吐蕃能和大宋相比吗?”

“不能!”三才斩钉截铁的回答,边上的仁青东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赵祯伸手指向仁青东道:“但这个蠢货却向吐蕃走私大宋的货物,这其中就包括铁器,硝石,和硫磺,还有大批的货物!告诉我田况是不是瞎了眼睛!”

赵祯砸了精美的茶盏,通红的眼睛盯着眼前的仁青东:“犯了错就要受罚,这是我大宋的规矩,你回去吧!朕的大宋不接纳首鼠两端的人,更不需要吃里扒外不守承诺的人。”

仁青东脸色大变:“官家,这是部族中一些人擅自决定,和整个康巴人无关!”

赵祯坐倒在躺椅上轻轻挥手道:“朕不听你的解释,三才派人把他送回去。”

三才看了一眼仁青东道:“先生请吧!”

第两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访第两千零四十四章回关第四百一十三章辽皇春猎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两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权,五枚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彻底打碎的枷锁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战前较量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强大第二百五十一章国家贸易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闲的欧阳修第两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对视”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中)第一百六十一章东京城的早晨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颗仇恨的种子第二百零二章神医王唯一第两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七十四章太子的军械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会无赖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线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现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项人的阴谋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两千三百六十五章没有诱饵,也没有主力第两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临朝称制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机遇,遍地黄金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动为主动第两千三百零八章是谁在“巧取豪夺”?第两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厮罗的羡慕嫉妒恨第两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两千三百八十三章赵祯的“霉运”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战前准备(上)第两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优越的科举制度第两千二百二十三章资本无情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第两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谁在乎?第九百零八章出乎辽人意料的战争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开门,朕回家了!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兰州第两千一百一十八章弥勒教的今生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后事第两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第两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项人的未来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愤怒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么能取代十六卫?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赞普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门”的拆分第八十六章五年计划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权利的平衡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三百九十四章乌骨部的叛变第两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练兵”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两千一百零一章大变将至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笔第两千五百三十四章兴庆府第七百八十章北国风光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战争前的第一个牺牲品第两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赵祯的“礼物”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两千一百三十三章弥勒从未降世第三百一十三章恶客北方来第两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迁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开封府第两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来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万能的第两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语决人生死第一千三百零五章辽朝的留学生第两千零七十五章不寻常的械斗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恒逻斯城外第两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东眼中的恐惧第两千四百九十五章华庭饮宴第两千三百八十一章玛儿敢的民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两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见第九百五十九章归于王化第二百二十八章御书房中三两事第两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二百五十一章国家贸易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论,强国论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难(三更)第两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难逃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话第两千两百零二章天子伴读第两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闪光第两千六百二十九章论“人才”重要性第四百六十六章骤起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