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城墙上的博弈

一场严酷的倒春寒袭击了燕云大地,本已经算是开春,但天气却完全违反了人们根据自然规律总结出的历法,雨水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正月中气,从这一天开始气温回升、冰雪消融、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但如今的燕云大地依然是银装素裹,没有一丝的回暖的迹象,仿佛这个漫长的冬天永远也不会结束。

夏竦站在城墙上看着寒风卷雪的凌厉微微皱眉道:“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解冻,散而为雨。但如今却冰封大地,万物凋零,全无生机,此兆凶矣!”

曹玮瞅了他一眼哼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你老倌为何还说这样的话?”

夏竦长出一口气指了指狄青道:“子是不语,可并非不信,否则为何要为《周易》作十翼供人解读?此种精妙孕育天地之间,乃世间大道!不可不循,将帅用兵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方可运筹帷幄……你还不如汉臣呢!”

曹玮抬头望去,只见狄青看着城墙上的旗子判断风向,又让人记录雪的厚度以及硬度,同时派人往城墙上浇水,冰冷的寒风很快就让城墙的表面结出一层光溜溜的冰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老夫不如他狄汉臣,怕是回京之后也该退位让贤了!”曹玮说完便叹息的准备离开,而夏竦哼了一声道:“他狄汉臣要是当了你这枢密使就离死期不远了!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将门众人的小手段,岂能让他一个白身出来的狄青抢了你们的风头?老夫劝你们不要动手,否则陛下暴怒便是尔等末日!”

曹玮身体一僵转头道:“你……何必赶尽杀绝?!”

“笑话!老夫何时赶尽杀绝?明明是你们做的太绝,不光做的绝,还愚蠢!大宋这么多年唯一从军卒中出了一个枢密副使,这给军中将士多大的鼓舞?大宋需要他做榜样,陛下更是需要他稳定军心,你们要是对他动手,嘿嘿,考虑过后果吗?”

“那也不能让他一个白身骑在我将门头上!!”

夏竦看着突然愤怒的曹玮奇怪的说道:“人家可从未骑在你们头上,是你们自己不争气,唯一一个杨怀玉当上了殿前司的都指挥使,但这一路打下来的战功却根本没法和狄青比,官家可是给过你们机会,是你们自己没把握者又能怪得了谁?别怪我没提醒过你,官家对狄青着实看重,你们要是动了他,就准备成熟官家雷霆之怒吧!当年官家对你将门的手段可还记得?”

曹玮的身体微微一颤,当年官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将门打击的体无完肤,最后还是官家网开一面让将门子弟进入武备司……

曹玮呐呐的小声道:“陛下应该不会因为一个狄汉臣和我将门翻脸吧?”

夏竦是何其聪明,心思急转便明白曹玮的意思,厌恶的瞪了他一眼:“嗤……宝臣啊宝臣!你打的什么算盘以为老夫不知?不就是想让狄青带着你将门在燕云捞军功,等利用完他再……诶!为何你们总是如此,难道就不怕有一天自己也是飞鸟井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夏竦的话让曹玮大惊,他不明白,为何夏竦会对狄青百般维护:“那我将门又该如何?”

“很简单,多立军功让陛下看到你们的价值,这便是最简单的方法,杨怀玉虽不及狄青,但真本事却是有的,你将门子弟在此次北伐之中也颇有建树,何须用这种让官家厌恶的手段,凭自身本事向上走才是真的嘞!”

寒风席卷城头,曹玮的胡须上沾染了许多白色的雪花,仿佛华发顿生,但他的眼睛却猛然亮了,对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道:“这话是官家说的吧?多谢子乔了……”

夏竦躬身还礼:“宝臣兄不必谢我,要不是陛下交代,我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曹玮点头离开,是啊!要不是陛下交代,他夏竦定然不会点破,文臣巴不得将门和狄青之间生起龌龊!

城墙上只剩下夏竦一个人,看着正在城墙下忙活的狄青微微叹息:“老夫帮你的也只有这么多了,陛下欲保你成名成杰,但这一路上的羁绊实在太多,但愿你能逢凶化吉……”

正在指挥军士埋设听瓮的狄青偶有所感,抬头向城墙上望去,却并没有发现什么蹊跷,只能暗道自己多虑,他还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阴谋被夏竦悄然化去。

夏竦这么做乃是因为官家,他太了解官家的脾气了,一旦将门对狄青下手,官家定然暴怒,这些年从官家对狄青的栽培就能看出,狄青乃是官家培养出的一员战将。

夏竦也看得出狄青的好处,贼配军出身,脸上带着面涅的他背后没有任何势力,只孤身一人而已。

这样的人无论是对皇权还是军权都不会构成威胁,官家用他才最放心,就像身为外戚的蔡伯俙一样,而文臣同样也不会有任何担忧,唯一造成损害的只有将门。

废了这么多的心血栽培出来的能臣被将门扳倒,陛下不发疯才怪嘞!

东京城朝堂看似稳定的局面瞬间便会支离破碎,各势力之间的倾轧必定会扰乱整个大宋的稳定,作为文臣,他夏竦最希望的是朝堂稳定有序,而非乌烟瘴气。

辽朝妖后萧耨斤乱政给辽朝造成的危害到现在也没有消除,前车之鉴,何必覆辙?

看似简单的道理,为何他曹玮就是看不出来,以曹玮的才智不至于如此啊?其实夏竦忘了,在面对利益的时候,什么人都很有可能失去理智。

大宋的这场北伐,赵祯是受益者,他成为大宋唯一一位收复燕云故地的帝王,文臣同样收获利益,燕云的土地需要大量的文官去管理……而狄青这位赵祯最其中武将的名声也将会更上一层楼。

唯独将门的地位尴尬,收复燕云不是他们主攻,也没有什么大功劳,只能在军中捞些不大不小和皇族子弟差不多的军功罢了,这岂是他们受得了的事?

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车的作用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门的美人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对契丹要下狠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辽东之土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于城第九百三十五章贺兰雪第二百四十一章决堤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驾亲征的意义第六百七十二章东山再起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学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项人的未来第两千三百一十二章松口?还不到时候!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华夏数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报复”第两千零三十九章封驳缴诏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战起第三百八十五章剑指菲律宾第两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维打击”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战前夕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个问题第两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万贯第两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韩家归附第两千四百二十章节东方一直在改变着西方第两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圣君第两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东州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诏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来自大宋皇帝的威胁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军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与君之对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条件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诡道第两千四百七十九章汉家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宫第三百三十一章税,国之本也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五百一十一章价值几何第两千六百三十七章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长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两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渊源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骗局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来的决战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药院的内侍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锅端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辽经济战第两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价值观第两千四百七十九章汉家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弃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挡车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连脸皮都舍去了!第两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势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剑指女真第两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种可能第两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四百四十三章军演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后荣耀第两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进宫了第五百七十一章杀机第二百六十章军人的状态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时耶命耶第三十七章艰难的抉择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并非新气象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须和朕站在一起!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于宋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条街的差距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国王朝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凶找到了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战斗不止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两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华夏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笼的恶魔第五百三十四章宋军突至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九百七十四章“贪婪”的大宋皇帝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书”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宫中的一场火第两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运动的开始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两千四百九十五章华庭饮宴第两千三百六十四章“输不起”的王朝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贼船的夏竦第两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桥梁第两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与冷兵第两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两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谍头子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刘涣的心路(上)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二百三十章千丝万缕第二百二十五章惊现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