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华夏先哲的伟大

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西夏的事情更是如此,相比辽朝和大宋,西夏人对自己都城的保护显然不是铁桶一块,关于李元昊的丑闻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天下人耻笑,西夏在大宋眼中便是沐猴而冠的那只猕猴。

就是因为西夏的事情与新台丑闻太过相像,所以赵祯才会情不自禁的念出诗经中的《新台》,说起来,老子抢儿子媳妇的事件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权利让人获得满足的同时也会增长人的欲望。

在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非李唐王朝的李隆基莫属,因为他将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抢到后宫中册封为贵妃,讽刺的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也用一首千古名诗《长恨歌》来描述,让这一个一个动人心弦的翁媳爱情故事流传千古,以致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但是,在古代数千年君王史上,他唐玄宗并不是第一个抢走儿媳妇的君王。比他早一千四百多年的卫宣公,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恰巧诗经也在其中以诗歌的形势描述出来……

这是人的欲望在作祟啊,赵祯看到了李元昊的死,并没有什么松一口气的感觉,相反他感受到了一种恐惧,欲望这东西是一种毒药,权利越大的时候,人越难控制这头猛兽,一旦冲出自律的“牢笼”便会酿成一场可怕的悲剧,自己要不要给李元昊的丑闻也做一首诗?

想了想赵祯便笑着摇了摇头,还是算了,相比他的父亲,李元昊根本不值得自己多费功夫,自从李元昊即位后,自己对西夏便没有放上太过关注,西征是大宋势在必行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扩展,即便是千年以后所谓的“和平世界”也是如此。

相比千年之后,现在的华夏才算是一头真正的猛兽,要知道数千年历史的华夏就是一只巨大而空荡荡的胃,从来没有满足的一天,经过小冰河期前兆的突然侵袭,大宋明显感觉到了粮食的吃力。

连大宋都有这种感觉,更别说是西夏这样的国家了,而它不可否认也是华夏历史的一部分,赵祯要为大宋负责,也要为华夏的历史负责,这颗巨大的胃什么时候才能填满?

无论丰年灾年,大宋的粮食产量只不过堪堪平衡而已,即便是丰年也不是整个国家都丰收,国土如此之大的王朝,有丰收便有歉收,有吃饱的便会有吃不饱的,这也是为何他要派遣船队前往美洲寻找农作物的原因。

西夏的灾民情况赵祯从皇城司密报的字里行间之中看的清楚,这是一场大灾,易子而食惨无人道这种书面语已经不能形容当时的惨烈,这种大饥荒大宋可很少遇到过,但在华夏史书中却有不少的记载。

这是一场由西夏皇帝李元昊自己酿成的人祸,自己用羊毛打击西夏的农业很成功,但如果西夏反应过来并且开始积极备战,准备粮食的话,根本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难民,其实到了最后,李元昊和兴庆府中的贵族还想着自己的钱袋子。

饥荒的时候什么东西最值钱?当然是粮食了!在李元昊的眼中,国家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甚至包括国库中堆积如山的粮食,而这些粮食免费发放给百姓,显然是皇帝自己的损失。

赵祯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李元昊的皇庄悄悄联系了大宋的商贾,准备利用这些商贾从大宋搞到更多的粮食,用来卖给西夏的百姓……这便是赵祯最瞧不起他的地方。

君王不应该把国库中的钱财和粮食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这是属于这个国家的,君王真正的私有财产其实是疆土和百姓,越是把疆土保护的越好,获得产出的空间便越大;把治下的百姓保护的越好,获得的财物便越多。

与李元昊完全不同,赵祯一直小心翼翼的呵护这自己的百姓,在他看来这些百姓不光是属于自己这位君王的,也是属于华夏的,他们每个人都构成华夏的一部分,百姓越多,生活的越好,便会使得大宋愈加的强大。

千古以来许多君王的想法都错了,其实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并不是拥有多少军队,也不是有多少武器装备,而是百姓,百姓生活安康富足,所以人得到自己应得的,就如《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古人的乌托邦思想,也是最早的共产主义思想,虽然与后世的稍有出入,但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即便是赵祯在看到这篇《大道之行也》的时候都震惊的目瞪口呆,不禁感叹华夏先哲的伟大。

“陛下,皇城司传来密信……”

三才出现了,现在的他已经接替了陈琳的职务,担任皇城司的头头,因为陈琳去世了。他在临走之前十分的安详,并且特意进宫向赵祯以及宫中的贵人拜别。

灵儿说,她从没有见过陈大官露出如此舒坦的表情,赵祯也是这么觉得的,这个人一直活在责任之下,每天被无数的秘密所压着,只有死去才是一种解脱。

他最后的所葬之处便是真宗皇帝的永定陵,据守护陵寝的侍卫说当他用最后的力气放下断龙石,从此之后永定陵才算是彻底封闭。

小小的纸条一看就是从蜡丸中被取出的,发生这么多的事情,现在的兴庆府应该是密不透风的,也只有用飞鸽传书才能把消息传递出来。

信上的话很少,但言简意赅,短短几句话便把兴庆府发生的事情说的一清二楚,李元昊被儿子所伤,并与次日凌晨死于宫中,死因系金创崩裂所致。

最重要的是最后的几句话:“没藏氏诞下子嗣,相国没藏讹庞囚禁宁令哥,欲立没藏氏之子李谅祚为帝,请陛下当机立断!”

第一千零四章皇宫内外的努力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与帝王对话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两千五百四十五章赵祯的阴谋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换来制度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杀令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战争开始第九百九十章师出有名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来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两千零九十二章千刀万剐难赎其罪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诏书第一千零一章赵祯的妙计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后的底牌第两千五百五十二章贵女王柔第六百七十二章东山再起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战之前,思动的人心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两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三百零三章火药的战场处女秀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长城!长城!长城!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于色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两千五百四十七章亚父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师骤至第六百零二章剑走偏锋的援军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国盟约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两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圣城第两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国资本的大鳄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贾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处处万岁声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枭雄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两面第八百三十九章战争债券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军北上第五百五十章财帛动人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谈崩了……第两千两百零六章死骑的“管事”第九百九十章师出有名第三百四十五章熊猫没义务第八百五十五章捷报飞至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车的作用第两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脑子的苏子瞻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盘第两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驾中的狄青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剧的彭七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三百八十章党项求放过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战(下)第四十四章东宫之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鱼肉三百七十六章眼见为实第四百零四章辽朝寻故人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敌烈部的智者第两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书”第两千三百六十五章没有诱饵,也没有主力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战必危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六百章对策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轮回第两千二百七十二章后宫家宴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谬的逻辑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两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确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传?第两千两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换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剑指塞尔柱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风第两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两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两千两百一十二章内侍殿头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击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临之后……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万象更新第二百五十一章国家贸易第六百一十一章气的吐血的辽皇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战必危第两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战争的人第一千二百零六章辽东之贵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现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六十四章锋芒毕露的太子殿下第两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两千零五十章无私还是自私?第二百八十九章轰鸣的工厂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装(三千字三更)第两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国”与“蛮夷”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