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

该怎么做?现在赵祯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仿佛是大宋对西夏用兵的最佳时机,西夏皇帝李元昊被子所弑,由一个年仅一岁的孩子继位,显然这是大宋最佳的时机。

赵祯为此召见了两府相公商讨此事,庞籍惊讶的望向赵祯,他不明白皇帝为何笃定会是年幼的皇嗣继位,现在看来宁令哥也有机会,不一定会按李元昊的遗诏进行。

许多朝臣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赵祯一句话就让他们熄火:“如今的没藏讹庞在西夏只手遮天,你们觉得宁令哥还有机会吗?据朕所知,宁令哥在刺杀过李元昊之后便前往相国府躲藏,这简直是羊入虎口自寻死路。”

赵祯的话点破了西夏的朝局,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现状,这场刺杀之后唯一的受益者仿佛只有没藏讹庞和没藏黑云兄妹二人,他们一个成为高高在上的太后,一个成为大权独揽的权臣。

整个西夏便成为了他们的手中之物,西夏已经不是拓跋家的西夏,而是没藏家的西夏,那么很有可能连这场父子之间的人伦大逆都是由他所策划……最大受益者往往就是幕后的黑手,赵祯从皇城司的情报中早已看出端疑,没移氏的进宫与宁令哥的刺杀都与没藏讹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显然宁令哥就是没藏讹庞的一个棋子,而没移氏也将成为牺牲品,因为她的肚子里也有着李元昊的血脉,万一生下来是个男孩便会对李谅祚的皇位产生动摇,这个孩子留不得。

文德殿中安静异常,所有人都被没藏讹庞的这份心机所震撼,一个外戚,一个人臣,居然有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手段,怎么让人不寒而栗?

“陛下,当务之急是决定大军的动向,据狄青奏报,我大宋加上收拢的残兵已达十六万之巨,所需用度每日剧增,若是依然静观其变,消耗将更加惊人!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身为三司使的包拯开口打破大殿中的宁静,他的话也让众人回过神来,没错,现在不是关心西夏朝局的时候,而是怎么样做才会对大宋最有利,李元昊死了,这是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并且他曾经也是立国称帝的英主,单单是这一件事便给了他名垂史书的荣耀。

赵祯看了看包拯道:“狄青和杨怀玉若是已久屯兵西平府大概还能坚持多久?”

包拯皱眉想了想道:“若是以各州府全力供给,在由朝廷向州府援助,这样一来应该还能多支撑一些时日,可那些被我大宋占据的州府依然需要朝廷的援助,若是要等他们能自给自足怕是尚需时日,最少要到明年开春!”

赵祯点了点头:“这么说朝廷不光要负担大军的消耗,还要负担那些归于王化的州府所需?”

包拯躬身道:“陛下圣明!所以我大宋已经拿不出多余的钱财供给大军了,或是……或是让大军自己想办法解决!”

自己想办法解决?所有人都惊讶的望向包拯,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大军去掠夺西夏的城池?这不像是包拯能说出来的话啊!

赵祯笑眯眯的望向包拯道:“哦?你倒是说说如何解决,莫不是让我大宋军队去掠夺当地百姓?”

包拯躬身道:“臣万万没有此意,臣的意思是让狄青命令将士屯田自用!若是陛下打算在西夏长久驻兵,便应当以此为法,一来可以增加将士们的口粮,而来也可开荒土地,为今后的迁徙百姓打下基础!”

这是以战养战的方法,用战争获得的人力物力财力继续进行战争,最本国的消耗会大幅度的减少,但对将士们的压力却会增加,毕竟驻守屯田会给人一种遥遥无期的感觉,这样一来士气便会受到打击。

赵祯缓缓在御座上坐下,显然这是个小小的麻烦,大宋军队现在之所以能保持这么好的战斗状态不光是因为武器装备的领先,更多的则是一种凯旋心理,他们认为现在距离西夏的兴庆府不足百里,建功立业,灭此朝食便在不久的将来,熬过这段苦日子便是苦尽甘来,荣归故里了。

可一旦大军驻扎下来,开始屯田自给自足,那便会对士气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怕是会减少他们的锐气,之后在用便会士气不足。

赵祯想了想忽然开口道:“屯田也不是不行,但却不能用将士们,这样做只会给他们增加心中的负担,削减他们的战力,与其如此,不如迁徙百姓前往屯田吧!”

此言出口满朝皆惊,包拯连连摇头道:“陛下万万不可!虽然这些州府已经被我大宋拿下,可现在仍是战火两天,如何迁徙百姓前去开荒屯田恢复生产?若是强行迁徙,必会引起民怨!到时不光是陛下的圣名有损,百姓也很有可能躁动!”

“若是不用朕的逼迫,百姓自己前往呢?”

赵祯的话让包拯张口结舌:“这……这……如何可能?”朝堂之中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赵祯笑了笑,如何不可能?大宋百姓的胆子已经被自己喂的很大了,之前迁徙百姓从东京城来到析津府,几乎第一批跟随自己而来的百姓家家积蓄万贯,而只要是迁徙而来的便会得到朝廷的照顾,发放一些补助的同时,迅速在析津府扎根安家,稍稍动动头脑便能从达官贵人手中赚取大量的钱财,连浆洗衣服的老妇人都是月入十贯钱,放在东京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西夏的土地不必大宋差,黄河两岸更是沃野千里,良田千顷,若是牧马放羊也能大赚一笔,多好的机会啊!蔡伯俙腆着脸的说了几回,赵祯都没同意让蔡记买下大量的土地,现在正是出售给百姓的好时机!

这些土地是卖的?!

当朝臣们知道赵祯的打算后惊讶的合不拢嘴,战后的荒地本就应该让百姓开垦,开荒多少都应当算是百姓自己的,朝廷如何能卖这些荒地?他们是在想不通官家要干什么……

第五百八十一章无辜的老乙幸第两千一百七十二章赵祯的“手腕”第二百四十八章寇准的背叛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鱼肉”的讨论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猎归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恒第两千五百七十一章雄关如铁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个更便宜第两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马第五百三十二章细细的红线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赛马第两千四百一十六章无耻小人第二百四十四章流产的《武经总要》第两千四百一十二章围城的意义,扩大战果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风暴过后第六百第十九章当众打脸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关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寻僧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四十八章思念通达第两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国天下的大事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敌之计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百二十五章传国玺的下落第七百四十六章辽朝动向第两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厮罗的到来第二百九十五章杨采薇的疯狂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战争前的第一个牺牲品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请辞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测第两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赚钱的买卖第两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与突围第两千零五十八章论“天时地利人和”第两千一百零七章贾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进宫了第两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换第两千零二十三章“大盗”第六百零三章压缩军粮的威力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围西夏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坟墓第一千六百章血战辽阳城外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项人来了第四百二十七章帐中对第两千四百九十章赵祯的骗局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无奈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后事第六百零三章压缩军粮的威力第六百四十六章开封奇案(上)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杀人夜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辽人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苏轼治军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发生第两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两千零三十九章封驳缴诏第两千零一十九章宋军初败第一百五十章十万贯的女奴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筑城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四百七十九章液体黄金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六百九十四章战场上的生意第两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觑的委积军第三百章悲歌第二十九章别人眼中的垃圾却是另一个人的宝第一百一十三章怒发冲冠凭栏处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辽朝的变化第六百四十四章禅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一百零三章乌古乃的野心第两千五百九十五章搅动西方风云(上)第两千三百二十四章战争的序幕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两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第四百一十一章黄雀的利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第一千九百五十章俩个选择第两千五百六十二章采购大宋货物的重要性第两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学问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属第五百二十章不可尽信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飞地就再飞一会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辽计(下)第两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苏轼的交子战争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开封府九百六十三章殿试与祭天第一百四十九章犹太商人与大马士革刀第两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卫”的作用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