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连下诏书

‘夏人突忽而来,已至韦州,战事提前’。

信鸽很快被送到了赵煦手上,看着短短十几个字,赵煦深深吸了口气。

苏颂,章惇,蔡卞三人肃色的站在赵煦桌前,神情各异。

赵煦审视着了一阵这十几个字,抬头看向三位相公,道:“三位卿家,说说吧。”

苏颂惯常沉默,蔡卞第一个开口,抬起手道:“官家,环庆路等目前策略是以守为主,这么多年了,守住是完全没有问题,请官家宽心。”

蔡卞的意思,是宋朝这边主打的是‘防守反击’。从宋朝建国开始,与辽,而后是夏,打了近百年,大大小小数百次,尽管开封城不安,却从来不会有人真的想过,辽夏会打到开封城来。

这是百年来的自信!

赵煦不置可否,看向章惇。

章惇剑眉倒竖,眸光灼灼,抱着手,声音平淡的道:“陛下,既然要打,那就好好打。我朝众志成城,加上吸取了元丰年间的败事教训,以章楶与北方五路将领的能力,臣以人头担保,这一战,绝不会败!”

苏颂面无表情,皱眉的看向章惇。

章惇在当着他们与官家的面前立‘军令状’,若是真的败了,事后哪怕有所缓和,这个朝廷他也是待不下去了。

蔡卞跟着面露凝色,接着就道:“官家,我朝这次同心协力,动员二十万大军,北方精锐尽在,当是无忧,请官家安心。”

赵煦神色暗动,蔡卞,这是在安抚他?怕他动摇吗?

苏颂看了赵煦一眼,沉吟片刻,开口道:“官家,夏人这次是倾巢而出,我们除了战场上的应对,还可以通过辽国那边施压。”

赵煦一怔,看向他,道:“这个怎么说?”

苏颂道:“夏国近来内讧频频,对辽国诸多挑衅,若是我朝通过辽国施压,或许可以分散辽国的注意力,为前线减轻压力。”

章惇余光瞥了他一眼,道:“休想。辽人想要的好处,半点没有!”

赵煦听明白了,找辽人施压,还得付出不小的代价。不管是钱财还是各种互市的政策,亦或者那一份‘臣子’的书信,赵煦都不会给!

赵煦抬手,示意苏颂不要再说,坐直的注视身前三人,沉声道:“事关与夏一战,所有决策,从机要房出,即刻起,朕坐镇机要房,所有事情,一律为机要房让路!这一战,朕要胜,要大胜,谁敢添乱,以叛国论处!”

苏颂,章惇三人神色各异,肃色抬手,道:“臣遵旨!”

赵煦望着外面,道:“陈皮,拟旨,晓谕百官,大敌当前之际,务必同心协力,不得内讧!”

“遵旨。”陈皮应声。

……

半个时辰后,政事堂。

不大的政事堂会议室内,苏颂位于主位,章惇,蔡卞列于左右。

六部七寺御史台等的尚书,侍郎,寺卿二十多人,恭谨的站在不远处。

苏颂面无表情,道:“夏人来犯,陛下与朝廷意志坚定如山,绝不退让!朝廷必须戮力同心,众志成城,不得生乱!”

众人齐齐抬手,道:“下官领命!”

苏颂环顾众人一阵,瞥了眼章惇。

章惇端坐,目光看着这些人,道:“第一,政事堂下令,朝野不得再争论,这一战已然开启,任何人胆敢拖后腿,视为投敌叛国论处!刑部,御史台,可先拿后禀!”

黄履,蔡京出列,抬手道:“遵命!”

“第二,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列机要房,参预军机,统筹钱粮,兵甲等后勤调度,各部须定力支持,不得以任何借口敷衍塞责!”章惇道。

“领命!”一众人齐齐抬手。

章惇顿了片刻,道:“第三,开封城里外的兵力布置,包括皇宫将会重新调配,你们无需大惊小怪。”

众人神色暗凛,没有说话。

这里面的事情,太过复杂,他们不敢多想。

“第四,”章惇面容严厉,道:“各部要加快处理好各部事务,不得拖延,尤其是钱粮,兵甲,地方上若是敷衍,要第一时间追责,立几个靶子,警示天下!”

“是。”众多朝官心头凛然的再次抬手。

他们都能清晰的感觉到,这一次,朝廷是前所未有的动真格,在失去诸多掣肘以及官家坚定支持的情况下,章惇与政事堂能做的事情,远远超过以往!

苏颂,蔡卞没有说话,坐看章惇的布置。

章惇一连说了十几条,而后就等着这些人说困难。

这场大会,从中午一直到晚上,地点从政事堂转移到青瓦房又到垂拱殿再到赵煦的书房,人数不断变化,几乎一直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政事堂就连续发布诏书政令。

第一道,就是盖有赵煦大印的,对西夏宣战诏书。这种公然宣战诏书,以往从未有过,着实震惊朝野。

第二道,就是‘动员令’,对北方五路进行人力物力的全面动员,已然成了一场举国之战!

第三道,是对北方五路的官员进行任免,加章楶为‘兵部侍郎衔’、‘枢密院签事’,统领北方所有军民两政。

第四道,朝廷将对‘改制’进一步强化,梳理权职,明确责任,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各路转运司的权职得到加强,俨然凌驾于各路州府之上。

第五道,是对开封府所属的各府州县的知府,知县知州进行调配,对很多错综复杂的官职直接空置,任命了‘知府’、‘知县’,明确了权职,责任,任期等等。

第六道,以‘云捷军哗变’为由,免除了‘三衙’除殿前司外的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的指挥使,副指挥使以及都虞侯等,权职暂由兵部代领。

……

这一道道诏书,政令的发布,在朝野内外迅速引起波澜。

这些诏书里面,不止大肆动员作战,违背宋朝以往的‘和为贵’国策,还在试图突破了‘祖制’,为变法做准备。

哪一条都是‘旧党’以及保守势力所不能接受的,太多人心慌慌,朝日担忧,食寝不安。

赵煦坐镇垂拱殿,不时来往于青瓦房,机要房,对各种事务进行了解,调整,处置。

元祐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大战开启。

西夏在熙河路,泾原路,环庆路三路边境,分做五路大军,几乎是一种全面的进攻。

第五百四十九章 严肃第六百五十四章 面圣第七十一章 快快快第三百八十五章 亡国之厄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斩后奏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马光埋下的祸根第四百零三章 方略第三百五十章 挑战心里底线第七百一十三章 联姻第三百四十一章 斩辽使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官家的脸第六十五章 腐朽不堪第五百九十章 来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党争祸国第两百章 人人自危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糊弄第一百二十章 另起炉灶第四百四十三章 平衡第四百二十六章 迫降第七百一十八章 混乱第两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四十二章 赵煦的破绽第六百零八章 突然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散财童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恍然第六百四十九章 晋升第五百零八章 风声雨声第三百一十三章 票号运作第五百七十一章 结束了第四百零三章 方略第六百七十章 蠢货第六百四十二章 进不去第六百零三章 咨政院第三百九十五章 辽人的斡旋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京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能放他们走第三百六十章 不同以往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十二章 畜生(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三章 界限第四十四章 下场第一百八十五章 刀兵凌厉第三百九十四章 毛骨悚然第四百四十八章 无形第两百四十九章 杀机暗藏的鸿门宴第七百六十七章 光阴似箭第四十八章 后进之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恶俗的古老套路第四百四十二章 僵局第四百九十六章 标签第七百零二章 难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八章 受害者有罪第一百九十章 我辈风骨第三百五十章 挑战心里底线第四百零四章 嫡长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换思想就换脑袋第二十一章 惊变更新问题以及祭天第二十章 窗户纸第五百六十九章 念念不忘第三十八章 无所动第八十四章 无耻无德(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一章效果第六百一十四章 劝归第三百六十八章 虎狼之地第三百三十一章 散财童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亲信第两百七十五章 铁律破碎(感谢暖百万的白银盟,鞠躬~~~)第一百八十章 讳莫如深(第三更~)第两百七十五章 铁律破碎(感谢暖百万的白银盟,鞠躬~~~)第一百六十五章 西夏来袭第四百六十七章 牌序第一百四十三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五百四十三章 是皇后娘娘第一百八十四章 筹钱三兄弟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一个皇后娘娘第五百零八章 风声雨声第四百零三章 方略第三百四十四章 错过不再有第两百五十一章 做大事的人第十章 准备抓人第六百零八章 突然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一个皇后娘娘第十二章 畜生(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七章 赵煦之威第两百三十三章 分化第四百一十七章 收编第六百七十六章 新格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京第一百八十三章 地狱司第七百五十三章 羊苴咩城第两百四十七章 巫蛊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数罢黜第六百七十章 制衡第六百零四章 难耐第两百八十三章 反对如潮(求订阅)第四百三十二章 举步维艰的辽国